資源簡介 九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設計2.4蠟染與扎染課型 設計·應用 課時 2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蠟染與扎染的基本原理,體會蠟染與扎染獨特的藝術魅力 2.欣賞蠟染與扎染工藝品,采用扎染的方法,制作一件扎染作品 3.通過親手實踐體驗扎染的樂趣,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增強繼承保護民間傳統工藝的責任感教學重難點1.重點:了解蠟染與扎染的藝術特色,掌握扎染的制作方法 2.難點:設計制作出有創意的扎染作品教學方法講授法,提問法,演示法,實踐法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新知導入 展示一些蠟染和扎染的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 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它們是如何制作的 (二)新知講解 1.了解我國傳統印染技藝“四纈 我國傳統印染技藝“四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夾纈——夾染 蠟纈——蠟染 絞纈——扎染 灰纈——藍印花布 2.關于蠟染 (1)什么是蠟染 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制圖案于布料上,然后放入染缸中浸染,既染去蠟,布面上就會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 (2)蠟染的分布地區和流傳民族 分布地區 蠟染主要集中于貴州、云南、廣西、海南、四川、湖南、廣東,臺灣、江西等地。 流傳民族 蠟染主要在少數民族中流傳和使用,如苗族、瑤族、布依族、侗族等。 (3)蠟染的圖案題材 人物紋、動物紋、植物紋、山水紋、幾何紋…… (4)蠟染的材料工具 ①蠟染面料 以絲、綿、麻等紡織面料為主。 ②蠟染染料 以天然植物染料為主,有靛藍、木藍、板藍根(馬藍)等。 ③蠟染工具 各種尺寸的蠟刀;蠟染專用蜂蠟(防染劑);熔化蜂蠟的器具熔蠟爐等。 (5)蠟染的工藝流程 畫底稿--點蠟--浸染--晾曬氧化--高溫脫蠟--漂洗晾曬 (6)蠟染在生活中的應用 3.關于扎染 (1)什么是扎染 扎染是將布料用各種方法進行扎結(以防染料完全滲入布料中)然后放入染缸中浸染,布料上就會呈現出深淺不同或部分保持布料原色的花紋。 (2)扎染的基本方法 方法一:捆扎法 將布料按照預先的設想,或揪起一點,或順成長條,然后用棉線或皮筋進行不同方式的捆綁。 方法二:折疊法 扎染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對布料進行規則或不規則,對稱或不對稱的折疊,然后用棉線或皮筋進行不同方式的捆綁。 方法三:縫針法 在染色前,把設計好的圖案繪制在布料上,再用縫針的方法均勻平縫后拉緊。這種方法可充分表現設計者的創作意圖。 方法四:夾扎法 利用木板、竹片、竹夾、竹棍等材料將折疊好的布料夾住,然后用棉線或皮筋進行捆綁。 (3)扎染的材料工具 ①扎染面料 以絲、綿、麻等紡織面料為主。 ②扎染染料 以天然植物染料為主,有靛藍、木藍、板藍根(馬藍)等。 ③扎染工具 各種線繩、皮筋等;不同大小的縫衣針;不同形狀的薄板;各種夾具等。 (4)扎染的工藝流程 扎花紋--浸染--晾曬氧化--拆線--漂洗晾曬 (5)扎染在生活中的應用 4.對比:蠟染與扎染 蠟染與扎染相同之處 面料:以絲、綿、麻等紡織面料為主 染料:以天然植物染料為主,有靛藍、木藍、板藍根(馬藍)等 蠟染與扎染不同之處 工具: 蠟染有各種尺寸的蠟刀;蠟染專用蜂蠟(防染劑);熔化蜂蠟的器具熔蠟爐等 扎染有各種線繩、皮筋等;不同大小的縫衣針;不同形狀的薄板;各種夾具等 制作流程: 蠟染(畫底稿→點蠟→浸染→晾曬氧化→高溫脫蠟→漂洗晾曬) 扎染(扎花紋→浸染→晾曬氧化→拆線→漂洗晾曬)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蠟染與扎染的基礎知識,下節課我們將用扎染工藝設計制作有趣的作品。 第二課時 (一)知識回顧 用提問的方式回顧上節課所學習的知識 (二)教師示范 折疊法與縫針法結合運用: 1.首先運用折疊法,將白布對折成折扇樣使紋樣更豐富 2.接著用橡皮筋每隔五厘米進行捆扎 3.之后用針線在間隔的空白處縫制一個花朵紋樣 4.然后放入染料進行浸染 5.最后進行清洗晾曬,完成 (三)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要求:運用一種或多種扎法,制作一個有創意的扎染作品 (四)展示評價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蠟染與扎染的基礎知識掌握了蠟染與扎染的制作方法,同時也創作了非常多心思巧妙的扎染作品。希望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與自己的父母進行分享交流,還可以在家嘗試蠟染制作。教學反思本節課學習了蠟染與扎染的相關知識,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錯誤不多,但是作業扎染紋樣過于幾何化,對扎染的獨特傳統紋樣的嘗試不足。板書設計蠟染與扎染 1.蠟染的分布和圖案題材 2.扎染的基本方法 3.工具材料 4.制作流程 5.生活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