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法不可違(導學案)姓名: 班級:課題 5.1法不可違 課型 新授課 課時:1學習目標 (1)政治認同:通過“鬼秤”事件的分析,引導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法律,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2)道德修養: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感受法律的尊嚴,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 (3)責任意識:通過法律宣傳活動,培養學生維護法律的尊嚴,增強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自覺尊法、學法、守法、護法、用法。重點 違法行為的種類。難點 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課前案自主預習:參照《知識清單》,(鉛筆)標劃出重點段、核心句、關鍵詞,落實在課本上。課堂案基礎知識點(10分鐘)1.談談對法律的認識?①法律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②法律還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的準繩。③法律是 的社會規則, 是人們行為的底線。▲2.什么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的行為。▲3.違法行為分類有哪些?(1)根據違反的法律,可以分為:① 違法行為;② 違法行為;③ 違法行為。(2)根據對社會危害性輕重來分,違法行為可分為:①一般違法行為;( 和 )。②嚴重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或 )。▲4.區分三種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犯罪)含義 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的行為 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事例 (表現) 欠債不還、撿到東西不歸還失主、損害他人名譽、不讓子女上學;沒依法履行合同義務等。 謊報險情;破壞鐵路網;毆打他人致輕傷;闖紅燈等。 殺人、搶劫、故意傷害致人重傷、販毒等法律 責任 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等形式。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刑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相同點 都違反相應的法律法規,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不同點 ①違反的法律不同。②對社會危害性不同。③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④處罰機關不同。(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長) 20分鐘組內交流,達到共識;【學習任務一】環節一:知法律作用議學任務:結合議學情境,探究以下問題:①你如何看待商家和市場管理人員的行為?②商家和市場管理人員會受到處罰嗎?③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學習任務二】環節二:析違法類別議學任務:結合議學情境,請你談談市場管理人員搶奪拍攝手機是一種什么行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行為?議學活動:針對缺斤少兩的問題,網友發表了不同的看法:直接進行辱罵、攻擊。直接毆打。(情節較輕)直接進行把他的商鋪砸了。議學任務:分析這些不同行為的人,都將會被追究什么樣的法律責任?并找出法律依據。【學習任務三】環節三:警違法行為議學任務:結合議學情境,探究以下問題:①管理人員愈發過激,與“狂飆兄弟”相互拉扯,推搡是一種什么違法行為?②請列舉你所知道的違法行為并進行歸類。【學習任務四】環節四:遵法律法規議學任務:結合議學情境,請你談談市民的這些想法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議學延伸】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個規矩,否則就什么也做不成。對國家、社會來說,這個規矩就是法律。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要求每一個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現請以“做一名遵紀守法的青少年”為主題,寫一篇200字的演講稿。(三)練習1.金某拾得董某遺失的新手機并將其占為己有。董某報案后經查看監控找到了金某,要求其返還,金某拒絕歸還。董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金某限期歸還手機。金某的行為屬于( )A.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C.民事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2.2022年2月8日,楊某從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城區返回玉林市,未按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報備,不執行核酸檢測等管理服務措施,被玉林市玉州區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楊某的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 ②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③楊某的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 ④楊某的個人隱私權受法律保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圖提供了15周歲的李某因違法而受到法律懲處的相關信息。據此,可以推斷李某的違法行為是( )A.謊報險情,擾亂治安 B.撿到錢包,拒絕歸還C.毆打他人,致其死亡 D.伙同他人,攔路搶劫4.周某因侵害他人名譽被人民法院判處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某化工廠因污染環境被環保部門處以罰款、責令停業整頓。周某、某化工廠所受處罰的法律依據分別是( )A.行政法律規范、民事法律規范 B.行政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C.民事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 D.民事法律規范、行政法律規范5.小成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200元罰款。小成爸爸承擔的法律責任屬于(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司法責任6.錢某與他人開玩笑,將自己呈陰性的核酸檢測報告截圖修改成陽性并發微信群,引發了恐慌。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錢某被公安機關拘留8天。錢某的行為是( )①一般違法行 ②民事違法行為③刑事違法行為 ④行政違法行為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為加強青少年普法教育,某校初二(1)班召開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題班會。班會上,小明認為:“一個人不違法就不會犯罪,不犯罪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也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請你對小明的觀點進行辨析。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C C B D B B7.答:這個觀點是片面的。(2分)(1)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2分)(2)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2分)(3)公民只要違反了法律,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分)(4)盡管法律規定人到了一定年齡實行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但并不意味著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要緊。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所以,一個人不違法就不會犯罪,但是只要違法就必須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