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動能定理,領會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越性。2.會利用動能定理分析求解多過程問題。提升1 動能定理在直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對于包含多個運動階段的復雜運動過程,可以選擇分段或全程應用動能定理。1.分段應用動能定理時,將復雜的過程分割成一個個子過程,對每個子過程的力的做功情況和初、末動能進行分析,然后針對每個子過程應用動能定理列式,然后聯(lián)立求解。2.全程應用動能定理時,分析整個過程中出現(xiàn)過的各力的做功情況,確定整個過程中各個力做的總功,然后確定整個過程的初、末動能,針對整個過程利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當題目不涉及中間量時,選擇全程應用動能定理更簡便。例1 如圖所示,傾角為θ=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滑塊從P點以v0=3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速度減為零之后再滑回到斜面底部,與底部擋板碰撞之后以原速度大小反彈,經(jīng)過與擋板多次碰撞之后,最后靜止在斜面底部。已知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若滑塊在斜面上往返的總路程為 m,小滑塊可以看作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P點到擋板的距離為( )A.0.6 m B.0.5 mC.0.4 m D.0.3 m聽課筆記 例2 在距沙坑表面高h=7 m處,以v0=10 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質(zhì)量為0.5 kg的物體,物體落到沙坑并陷入沙坑d=0.4 m深處停下。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離拋出點的高度H;(2)物體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F阻的大小。 (1)物體做往復運動時,如果用運動學、動力學觀點去分析運動過程,會十分繁瑣,甚至無法確定往復運動的具體過程和終態(tài),因此求解多過程往復運動問題時,一般應用動能定理。(2)在有摩擦力做功的往復運動過程中,注意滑動摩擦力做功與路徑有關,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克f=Ffs(s為路程)。 提升2 動能定理在曲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1.動能定理與平拋運動相結合時,要注意應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如分解位移或分解速度求平拋運動的有關物理量。2.動能定理與豎直平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相結合時,應特別注意隱藏的臨界條件:(1)若為輕繩約束,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是在最高點的速度v=。(2)若為輕桿約束,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是在最高點的速度v=0。例3 如圖所示,AB為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圓弧軌道,其半徑為R=0.8 m。軌道的B點與水平地面相切,質(zhì)量為m=0.2 kg的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g取10 m/s2。求:(1)小球運動到最低點B時的速度v的大小;(2)小球通過L=1 m的水平面BC滑上光滑固定曲面CD,恰能到達最高點D,D到地面的高度為h=0.6 m,小球在水平面BC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3)小球最終所停位置距B點的距離。 例4 (2024·山東淄博市期中)跳臺滑雪是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之一,如圖為一簡化后的跳臺滑雪的雪道示意圖。助滑坡由AB和BC組成,AB為斜坡,BC為R=10 m的圓弧面,二者相切于B點,與水平面相切于C,AC間的豎直高度差為h1=40 m,CD為豎直跳臺。運動員連同滑雪裝備總質(zhì)量為80 kg,從A點由靜止滑下,通過C點水平飛出,飛行一段時間落到著陸坡DE上的E點。運動員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為20 m/s,CE間水平方向的距離x=40 m。不計空氣阻力,g=10 m/s2。求:(1)運動員從A點滑到C點過程中阻力做的功;(2)運動員到達C點時對滑道的壓力大小;(3)運動員落到E點時的動能大小。 隨堂對點自測1.(動能定理在直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如圖所示,假設在某次比賽中運動員從10 m高處的跳臺跳下。設水的平均阻力約為其體重的3倍,在粗略估算中,把運動員當作質(zhì)點處理。為了保證運動員的人身安全,池水深度至少為(不計空氣阻力)( )A.5 m B.3 mC.7 m D.1 m2.(動能定理在曲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如圖所示,ABCD是一個盆式容器,盆內(nèi)側壁與盆底BC的連接處都是一段與BC相切的圓弧,BC水平,其長度d=0.50 m,盆邊緣的高度為h=0.30 m。在A處放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并讓其由靜止下滑。已知盆內(nèi)側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與小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0。小物塊在盆內(nèi)來回滑動,最后停下來,則停止的地點到B的距離為( )A.0.50 m B.0.25 mC.0.10 m D.0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提升1例1 A [設P點到擋板的距離為L,對滑塊運動的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L·sin 30°-μmgscos 30°=0-mv,其中s= m,代入數(shù)值解得L=0.6 m,故A正確。]例2 (1)5 m (2)155 N解析 (1)物體從拋出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mgH=0-mv代入數(shù)據(jù)得H=5 m。(2)方法一 全過程分析。設物體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F阻,陷入沙坑的深度為d,從拋出點到最低點的全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mg(h+d)-F阻d=0-mv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阻=155 N。方法二 分階段分析。設物體剛到達沙坑表面時速度大小為v,在空中運動階段,有mgh=mv2-mv在沙坑中運動階段有mgd-F阻d=0-mv2聯(lián)立解得F阻=155 N。提升2例3 (1)4 m/s (2)0.4 J (3)0解析 (1)從A→B由動能定理得mgR=mv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4 m/s。(2)從B→D由動能定理得-Wf-mgh=0-mv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Wf=0.4 J。(3)從B→C克服摩擦力做功Wf=μmgL設小球在水平面BC上運動的總路程為s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到最終停止,由動能定理得mgR-μmgs=0聯(lián)立兩式解得s=4L,可知小球最終停在B點。例4 (1)-16 000 J (2)4 000 N (3)32 000 J解析 (1)從A點滑到C點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有mgh1+Wf=mv-0解得Wf=-16 000 J。(2)運動員到達C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eq \f(v,R)解得FN=4 000 N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知,在C點運動員對滑道的壓力大小為FN′=FN=4 000 N。(3)運動員從C到E做平拋運動,有x=vCt,到達E點時的豎直方向分速度為vy=gt,解得vy=20 m/s故運動員落到E點時的動能大小為Ek=m(v+v)=32 000 J。隨堂對點自測1.A [設水深至少為h,對全程由動能定理得mg(H+h)-F阻h=0,其中F阻=3mg,即mg(H+h)=3mgh,解得h=5 m,A正確。]2.D [小物塊從A點出發(fā)到最后停下來,設在BC面上運動的總路程為s,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有mgh-μmgs=0,所以小物塊在BC面上運動的總路程為s== m=3 m,而d=0.5 m,剛好3個來回,所以小物塊最終停在B點,即停止的地點到B點的距離為0,故D正確。]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分值:100分)選擇題1~6題,每小題9分,共54分。對點題組練題組一 動能定理在直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1.如圖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使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從傾角為θ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由靜止向頂端做勻加速運動。當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撤去推力,物體剛好能到達頂端,重力加速度為g,則推力F為( )2mgsin θ mg(1-sin θ)2mgcos θ 2mg(1+sin θ)2.如圖所示,一薄木板斜放在高度一定的平臺和水平地板上,其頂端與平臺相平,末端置于地板的P處,并與地板平滑連接。將一可看成質(zhì)點的滑塊自木板頂端無初速度釋放,滑塊沿木板下滑,接著在地板上滑動,最終停在Q處,滑塊與木板及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現(xiàn)將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放在該平臺和水平地板上,再次將滑塊自木板頂端無初速度釋放,則滑塊最終將停在( )P處 P、Q之間Q處 Q的右側3.如圖所示,在一個固定的盒子里有一個質(zhì)量為m=0.1 kg的滑塊,它與盒子底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開始時滑塊在盒子中央以初速度v0=2 m/s向右運動,與盒子兩壁碰撞若干次后速度減為零。若盒子長L=0.1 m,滑塊與盒壁碰撞過程中沒有能量損失,g=10 m/s2。則整個過程中滑塊與兩壁碰撞的次數(shù)是( )3次 4次5次 6次題組二 動能定理在曲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0.1 kg的小物塊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以初速度v0滑行4 m后以3.0 m/s的速度飛離桌面,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小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桌面高0.45 m。若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 )小物塊的初速度是5 m/s小物塊的水平射程為1.2 m小物塊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了8 J的功小物塊落地時的動能為0.9 J5.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有一半徑為R的固定圓弧軌道與水平軌道相切于B點。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P(可視為質(zhì)點)從A點由靜止滑下,經(jīng)過B點后沿水平軌道運動,到C點停下,B、C兩點間的距離為R,小球P與圓弧軌道、水平軌道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若將小球P從A點正上方高度為R處由靜止釋放,從A點進入軌道,最終停在水平軌道上的D點(圖中未標出),B、D兩點間的距離為s,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s>R s=Rs6.如圖所示,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從圖示位置進入光滑的軌道,小球先進入圓軌道1,再進入圓軌道2,圓軌道1的半徑為R,圓軌道2的半徑是軌道1的1.8倍,小球的質(zhì)量為m,若小球恰好能通過軌道2的最高點B,則小球在軌道1上經(jīng)過其最高點A時的動能為(重力加速度為g)( )2.5mgR 3mgR4mgR 5mgR綜合提升練7.(15分)(2024·河北景縣中學高一月考)如圖所示,一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半圓形軌道ABC,半徑為R=0.5 m,軌道在C處與粗糙的水平面相切,在D處有一質(zhì)量m=1 kg的小物體壓縮著彈簧,在彈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向左運動,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物體通過C點后進入圓軌道運動,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A,最后又落回水平面上的D點(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求:(1)(7分)物體到C點時的速度;(2)(8分)彈簧對物體做的功。8.(15分)(2024·福建廈門高一月考)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0 kg的滑塊,從光滑弧形面的某一高處A點以初速度v0=1 m/s往下滑行,到達弧形面的底端P處時速度為vP=4 m/s,又沿水平面滑行LPQ=1 m到達Q點而靜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1)(5分)求起始位置A點距離水平面的高度;(2)(5分)求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3)(5分)若用一拉力F,把滑塊從Q點沿原路拉回到起始點A,則拉力至少做多少功?培優(yōu)加強練9.(16分)過山車是游樂場中常見的設施。一種過山車的簡易模型如圖所示,它由水平軌道和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兩個圓形軌道組成,B、C分別是兩個圓形軌道的最低點,半徑R1=2.0 m、R2=1.4 m。一個質(zhì)量為m=1.0 kg的小球(視為質(zhì)點),從軌道的左側A點以v0=12.0 m/s的初速度沿軌道向右運動,A、B間距L1=6.0 m。小球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圓形軌道是光滑的。假設水平軌道足夠長,圓形軌道間不相互重疊。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試求:(1)(8分)小球在經(jīng)過第一個圓形軌道的最高點時,軌道對小球作用力的大小;(2)(8分)如果小球恰能通過第二個圓形軌道,B、C的間距L。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1.A [設斜面的長度為2L,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可得FL-mgsin θ·2L=0,解得F=2mgsin θ,故A正確。]2.C [設木板長為L,滑塊在水平地板上滑行位移為x,木板傾角為θ,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h-μmgLcos θ-μmgx=0則滑塊總的水平位移s=Lcos θ+x=與木板長度及傾角無關,改變L與θ,水平位移s不變,滑塊最終仍停在Q處,故選項C正確。]3.B [設滑塊相對于盒子運動的總路程為s,整個過程對滑塊,根據(jù)動能定理有-μmgs=0-mv,可得滑塊滑過的總路程s=eq \f(v,2μg)=0.4 m,因為盒子長L=0.1 m,碰撞次數(shù)n=+1=4.5,n取整數(shù),故滑塊與盒子兩壁碰撞4次,故B正確。]4.D [小物塊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滑行時,由動能定理得-μmgs=mv2-mv,解得v0=7 m/s,W克f=μmgs=2 J,A、C錯誤;小物塊飛離桌面后做平拋運動,由h=gt2,x=vt得x=0.9 m,B錯誤;對平拋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h=Ek-mv2得,小物塊落地時的動能Ek=0.9 J,D正確。]5.C [小球P從A點由靜止滑下到停止,設小球克服圓弧軌道摩擦力做的功為Wf,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R-Wf-μmgR=0。若小球P從A點正上方高度為R處由靜止釋放,從A點進入軌道,最終停在水平軌道上D點,設此過程中小球P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Wf′,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2R-Wf′-μmgs=0。由于第二次經(jīng)過圓弧軌道的速度較大,根據(jù)徑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知,圓弧軌道對小球P的彈力較大,摩擦力較大,所以Wf′>Wf,可知s6.A [設小球恰好通過軌道2的最高點B時的速度大小為vB,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meq \f(v,1.8R) ①;設小球在軌道1上經(jīng)過其最高點A時的動能為EkA,對小球從A到B的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有-mg(3.6R-2R)=mv-EkA ②,聯(lián)立①②解得EkA=2.5mgR,故選項A正確。]7.(1)5 m/s (2)15 J解析 (1)物體恰好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A,有mg=meq \f(v,R)可得vA= m/s物體由C到A過程,由動能定理得-2mgR=mv-mv解得vC=5 m/s。(2)物體從A到D做平拋運動,有2R=gt2所以sCD=vAt物體由D到C過程,由動能定理得W-μmgsCD=mv聯(lián)立解得W=15 J。8.(1)0.75 m (2)0.8 (3)155 J解析 (1)從A到P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h=mv-mv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h=0.75 m。(2)沿水平面滑行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μmgLPQ=0-mv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μ=0.8。(3)把滑塊從Q點沿原路拉回到起始點A的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WF-μmgLPQ-mgh=0-0解得拉力至少做功WF=155 J。9.(1)10.0 N (2)12.5 m解析 (1)設小球經(jīng)過第一圓軌道的最高點時的速度為v1,根據(jù)動能定理得-μmgL1-2mgR1=mv-mv小球在最高點受到重力mg和軌道對它的作用力F,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mg=meq \f(v,R1)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軌道對小球作用力的大小F=10.0 N。(2)設小球在第二圓軌道的最高點的速度為v2,小球恰能通過第二圓形軌道,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meq \f(v,R2)從A點到第二圓軌道最高點對小球,根據(jù)動能定理得-μmg(L1+L)-2mgR2=mv-mv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B、C間距L=12.5 m。(共37張PPT)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1.進一步理解動能定理,領會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越性。2.會利用動能定理分析求解多過程問題。學習目標目 錄CONTENTS提升01隨堂對點自測02課后鞏固訓練03提升1提升2 動能定理在曲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提升1 動能定理在直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提升1 動能定理在直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對于包含多個運動階段的復雜運動過程,可以選擇分段或全程應用動能定理。1.分段應用動能定理時,將復雜的過程分割成一個個子過程,對每個子過程的力的做功情況和初、末動能進行分析,然后針對每個子過程應用動能定理列式,然后聯(lián)立求解。2.全程應用動能定理時,分析整個過程中出現(xiàn)過的各力的做功情況,確定整個過程中各個力做的總功,然后確定整個過程的初、末動能,針對整個過程利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當題目不涉及中間量時,選擇全程應用動能定理更簡便。AA.0.6 m B.0.5 m C.0.4 m D.0.3 m例2 在距沙坑表面高h=7 m處,以v0=10 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質(zhì)量為0.5 kg的物體,物體落到沙坑并陷入沙坑d=0.4 m深處停下。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離拋出點的高度H;(2)物體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F阻的大小。(2)方法一 全過程分析。設物體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F阻,陷入沙坑的深度為d,從拋出點到最低點的全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阻=155 N。方法二 分階段分析。設物體剛到達沙坑表面時速度大小為v,在空中運動階段,有聯(lián)立解得F阻=155 N。答案 (1)5 m (2)155 N(1)物體做往復運動時,如果用運動學、動力學觀點去分析運動過程,會十分繁瑣,甚至無法確定往復運動的具體過程和終態(tài),因此求解多過程往復運動問題時,一般應用動能定理。(2)在有摩擦力做功的往復運動過程中,注意滑動摩擦力做功與路徑有關,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克f=Ffs(s為路程)。 提升2 動能定理在曲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1)小球運動到最低點B時的速度v的大小;(2)小球通過L=1 m的水平面BC滑上光滑固定曲面CD,恰能到達最高點D,D到地面的高度為h=0.6 m,小球在水平面BC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3)小球最終所停位置距B點的距離。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4 m/s。(2)從B→D由動能定理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Wf=0.4 J。(3)從B→C克服摩擦力做功Wf=μmgL設小球在水平面BC上運動的總路程為s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到最終停止,由動能定理得mgR-μmgs=0聯(lián)立兩式解得s=4L,可知小球最終停在B點。答案 (1)4 m/s (2)0.4 J (3)0例4 (2024·山東淄博市期中)跳臺滑雪是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之一,如圖為一簡化后的跳臺滑雪的雪道示意圖。助滑坡由AB和BC組成,AB為斜坡,BC為R=10 m的圓弧面,二者相切于B點,與水平面相切于C,AC間的豎直高度差為h1=40 m,CD為豎直跳臺。運動員連同滑雪裝備總質(zhì)量為80 kg,從A點由靜止滑下,通過C點水平飛出,飛行一段時間落到著陸坡DE上的E點。運動員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為20 m/s,CE間水平方向的距離x=40 m。不計空氣阻力,g=10 m/s2。求:(1)運動員從A點滑到C點過程中阻力做的功;(2)運動員到達C點時對滑道的壓力大小;(3)運動員落到E點時的動能大小。解析 (1)從A點滑到C點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有解得Wf=-16 000 J。(2)運動員到達C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FN=4 000 N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知,在C點運動員對滑道的壓力大小為FN′=FN=4 000 N。(3)運動員從C到E做平拋運動,有x=vCt,到達E點時的豎直方向分速度為vy=gt,解得vy=20 m/s答案 (1)-16 000 J (2)4 000 N (3)32 000 J隨堂對點自測2A1.(動能定理在直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如圖所示,假設在某次比賽中運動員從10 m高處的跳臺跳下。設水的平均阻力約為其體重的3倍,在粗略估算中,把運動員當作質(zhì)點處理。為了保證運動員的人身安全,池水深度至少為(不計空氣阻力)( )A.5 m B.3 mC.7 m D.1 m解析 設水深至少為h,對全程由動能定理得mg(H+h)-F阻h=0,其中F阻=3mg,即mg(H+h)=3mgh,解得h=5 m,A正確。D2.(動能定理在曲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如圖所示,ABCD是一個盆式容器,盆內(nèi)側壁與盆底BC的連接處都是一段與BC相切的圓弧,BC水平,其長度d=0.50 m,盆邊緣的高度為h=0.30 m。在A處放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并讓其由靜止下滑。已知盆內(nèi)側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與小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0。小物塊在盆內(nèi)來回滑動,最后停下來,則停止的地點到B的距離為( )A.0.50 m B.0.25 m C.0.10 m D.0課后鞏固訓練3A題組一 動能定理在直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1.如圖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使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從傾角為θ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由靜止向頂端做勻加速運動。當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撤去推力,物體剛好能到達頂端,重力加速度為g,則推力F為( )對點題組練A.2mgsin θ B.mg(1-sin θ)C.2mgcos θ D.2mg(1+sin θ)解析 設斜面的長度為2L,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可得FL-mgsin θ·2L=0,解得F=2mgsin θ,故A正確。C2.如圖所示,一薄木板斜放在高度一定的平臺和水平地板上,其頂端與平臺相平,末端置于地板的P處,并與地板平滑連接。將一可看成質(zhì)點的滑塊自木板頂端無初速度釋放,滑塊沿木板下滑,接著在地板上滑動,最終停在Q處,滑塊與木板及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現(xiàn)將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放在該平臺和水平地板上,再次將滑塊自木板頂端無初速度釋放,則滑塊最終將停在( )A.P處 B.P、Q之間C.Q處 D.Q 的右側解析 設木板長為L,滑塊在水平地板上滑行位移為x,木板傾角為θ,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h-μmgLcos θ-μmgx=0與木板長度及傾角無關,改變L與θ,水平位移s不變,滑塊最終仍停在Q處,故選項C正確。B3.如圖所示,在一個固定的盒子里有一個質(zhì)量為m=0.1 kg的滑塊,它與盒子底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開始時滑塊在盒子中央以初速度v0=2 m/s向右運動,與盒子兩壁碰撞若干次后速度減為零。若盒子長L=0.1 m,滑塊與盒壁碰撞過程中沒有能量損失,g=10 m/s2。則整個過程中滑塊與兩壁碰撞的次數(shù)是( )A.3次 B.4次 C.5次 D.6次D題組二 動能定理在曲線運動多過程中的應用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0.1 kg的小物塊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以初速度v0滑行4 m后以3.0 m/s的速度飛離桌面,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小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桌面高0.45 m。若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 )A.小物塊的初速度是5 m/sB.小物塊的水平射程為1.2 mC.小物塊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了8 J的功D.小物塊落地時的動能為0.9 JCA6.如圖所示,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從圖示位置進入光滑的軌道,小球先進入圓軌道1,再進入圓軌道2,圓軌道1的半徑為R,圓軌道2的半徑是軌道1的1.8倍,小球的質(zhì)量為m,若小球恰好能通過軌道2的最高點B,則小球在軌道1上經(jīng)過其最高點A時的動能為(重力加速度為g)( )A.2.5mgR B.3mgR C.4mgR D.5mgR7.(2024·河北景縣中學高一月考)如圖所示,一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半圓形軌道ABC,半徑為R=0.5 m,軌道在C處與粗糙的水平面相切,在D處有一質(zhì)量m=1 kg的小物體壓縮著彈簧,在彈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向左運動,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物體通過C點后進入圓軌道運動,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A,最后又落回水平面上的D點(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求:綜合提升練(1)物體到C點時的速度;(2)彈簧對物體做的功。答案 (1)5 m/s (2)15 J物體由C到A過程,由動能定理得解得vC=5 m/s。所以sCD=vAt物體由D到C過程,由動能定理得聯(lián)立解得W=15 J。8.(2024·福建廈門高一月考)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0 kg的滑塊,從光滑弧形面的某一高處A點以初速度v0=1 m/s往下滑行,到達弧形面的底端P處時速度為vP=4 m/s,又沿水平面滑行LPQ=1 m到達Q點而靜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1)求起始位置A點距離水平面的高度;(2)求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3)若用一拉力F,把滑塊從Q點沿原路拉回到起始點A,則拉力至少做多少功?答案 (1)0.75 m (2)0.8 (3)155 J解析 (1)從A到P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h=0.75 m。(2)沿水平面滑行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μ=0.8。(3)把滑塊從Q點沿原路拉回到起始點A的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WF-μmgLPQ-mgh=0-0解得拉力至少做功WF=155 J。9.過山車是游樂場中常見的設施。一種過山車的簡易模型如圖所示,它由水平軌道和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兩個圓形軌道組成,B、C分別是兩個圓形軌道的最低點,半徑R1=2.0 m、R2=1.4 m。一個質(zhì)量為m=1.0 kg的小球(視為質(zhì)點),從軌道的左側A點以v0=12.0 m/s的初速度沿軌道向右運動,A、B間距L1=6.0 m。小球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圓形軌道是光滑的。假設水平軌道足夠長,圓形軌道間不相互重疊。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試求:培優(yōu)加強練(1)小球在經(jīng)過第一個圓形軌道的最高點時,軌道對小球作用力的大小;(2)如果小球恰能通過第二個圓形軌道,B、C的間距L。答案 (1)10.0 N (2)12.5 m解析 (1)設小球經(jīng)過第一圓軌道的最高點時的速度為v1,根據(jù)動能定理得小球在最高點受到重力mg和軌道對它的作用力F,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軌道對小球作用力的大小F=10.0 N。從A點到第二圓軌道最高點對小球,根據(jù)動能定理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B、C間距L=12.5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 學案(含答案).doc 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 練習(含解析).doc 培優(yōu)提升八 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多過程問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