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故都的秋》教學目標:1.利用工具書、注解梳理生字詞,初步把握文意,積累優美的詞、句;感受語言之美,領會“排比”“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體會疊詞的運用效果。2.通過對五幅畫的解讀,把握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學習“對比”手法,體會“情景交融”的妙處。3.欣賞課文中的景物,探究作者寄寓在景物之中的深刻思想和豐富情感;對比探究兩篇文章在抒發情感的方式和特點;把握各自的語言特色。4.了解古代文人的審美心理,以及“秋”意象的傳統文化內涵。教學重點:領悟文章的感情基調,知人論世,探究作者在景物中蘊含的深刻思想和豐富情感。教學難點:通過對五幅畫的解讀,把握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客觀色彩”與“主觀色彩”的完美融合,歸納借景抒情類散文的閱讀方法。導入:詩人筆下的“秋”氣象萬千。它是王勃眼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寥多姿,是杜甫筆下“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的沉雄,是蘇軾文中“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浩渺煙波。它有劉禹錫“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綿綿愁緒,有辛棄疾“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澤東詞中“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勃勃生機。那么在散文家郁達夫的眼中,北平的秋天又是怎樣的 今天我們就走近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去看一看。作為一個江南人,為什么郁達夫要留住北國之秋,而不是南國之秋呢 初步感知1.題目“故都的秋”暗含些什么信息?將“故都”換為 “北京”、“北平”行否?有何不同?明確:“故都”指的是北平,也是今天的北京,它曾是元明清三朝都城。自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起,南京、廣州、武漢都曾是政府所在地。1927至1938年期間,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不用“北京”因為民國期間1928年6月20日,改北京為北平。不用“北平的秋”,因為北平曾作過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歷史悠久。當時的都城是南京,“故”有“從前的”、“過去的”的意思。人們對“從前的”、“過去的”的事物往往會產生懷念、眷戀等感情。“秋”------表明描寫內容。因此本文是寫景抒情散文,作者結對故都北平秋景秋色的回憶,表達對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戀。從整篇文章來看,他的行文思路是比較清晰的。第一、二段總寫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出對北國之秋的思念向往。第3—11段,通過晨院觀秋、清晨踏秋、衰蟬啼秋、閑人嘆秋、和棗柿映秋五福圖景描繪了故都之秋的景象。第12段宕開一筆,飽含文人對秋的深厚感情,進一步贊頌北國的秋。最后兩段總括全文,再次強調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直接抒發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首尾照應,構思巧妙,也可見對故都的秋的向往與眷戀是貫穿于整篇文章中的。2. 請再讀第一、二自然段,找找哪句能體現“故都的秋”的特點?有什么作用?明確:“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統領全篇,是全篇的“文眼”。3.作者選取五幅圖來表現故都秋的特點,請從景物選取、景物特點、語言的色彩和情感表達等方面鑒賞這些段落。小組交流,分享展示。從“景物選取,景物特點,語言的色彩和情感表達”四個維度來呈現。(1)秋晨圖鴿聲、日光:“馴鴿的飛聲”寫出了城市的寧靜,還有作者內心的安寧。“細數”兩字傳達出了作者悠閑的情趣,“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寫出了環境的清靜。破屋:作者選“破屋”感受到的是帶有歷史與文化沉重感的美的體驗。這是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的那樣:“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兩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這些文化觸覺敏感的人們往往能夠發現一片自然風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從而完成審美的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達夫審美情趣的超越顯得不平凡而更加動人了。(悲涼)牽牛花:為什么是藍色白色為佳?陪襯的草為何要疏疏落落,尖細且長?藍、白色為冷色調,突出悲涼特征。衰弱的秋草一如故都當下的命運,本文寫于1934年,此時的故都,已然不是當年的皇城,留下的衰敗與滄桑的感觸正似那風中搖曳的細弱秋草,給人以悲涼感。(2)秋槐圖一大片一大片“鋪得滿地”的落蕊,寫出了一種生命的凋零。此情此景可否讓我們想起一個人——《紅樓夢》里的黛玉,想到其《葬花吟》里“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傷,在這里,郁達夫見落蕊也心生悲涼。可謂是“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生命的綻放固然美麗,但能看到生命的凋零之美也是一種領悟。而作者感情深處對生命衰亡的感傷,必須靠一顆敏感的心去體察,去深味。從這段文字中,我們看到作者擁有一顆纖細敏感的心。(清、靜)(3)秋蟬圖蟬,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常常被賦予特殊的色彩。“一聞愁意結,再聞鄉心起。”在白居易的詩中,蟬是化不去的鄉愁。“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在柳永的詞中,蟬成了依依不舍的傷感的化身。“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在駱賓王那里,蟬成了自己高潔的象征。在本文中,郁達夫抓住蟬短暫生命的特點賦予了蟬悲涼的色彩。無處不在而又時斷時續的蟬聲,帶給人的是生命將終的悲涼與愁苦。(悲涼)(4)秋雨圖“一陣秋雨一陣涼”與“一層秋雨一層涼”兩句哪句好?“層”字是平聲,顯得平和,更符合都市閑人緩慢悠閑的聲調,帶有京腔京味,而“陣”字則顯得急促。都市閑人的嘆天涼正好與作者心境的清、靜、悲涼相契合,沒有名姓的都市閑人是故都一道特有的風景線。皇城根里有很多旗人,清朝滅亡以后,當時的政府養著這些王室遺民,他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遛鳥、古玩、字畫,有著很深的藝術修養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其中對生活的領悟是別的城市的人所不能達到的。而郁達夫先生在茫茫人海中能夠聽得到他們的微嘆,聽得到他們對時間流逝的惋惜,這充分反映出他極高的文人趣味。從小受到古詩詞熏陶的作者,認為這平平仄仄的歧韻“來得正好”,正說明他是極喜歡這種清、靜、悲涼的氛圍和意境的。(5)秋果圖作者抓住秋天棗樹的特點,從形與色兩方面突出北國清秋佳日是“全盛時期”的秋(“七八月之交”),這時的棗是“淡綠微黃的”,色調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歸納: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選取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寫秋晨側重清靜的神韻,寫秋槐側重于落蕊的形狀,寫秋蟬是側重寫聲,寫秋雨是側重寫其味,寫秋果重點寫它的顏色。4.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明確:作者所寫的秋景是“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閑人雨后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參考【資料鏈接】)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資料鏈接】(1)郁達夫三歲喪父,十七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的十年。這種坎坷的經歷,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年,他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脅。1922—1934年間,輾轉于上海、杭州、北京,居無定所,飽嘗漂泊之苦。(2)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最多的也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3)本文寫于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的愁苦與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僅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和民族命運的感悟。(4)文章第12節,古今中外的文人學士,對于秋,總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這是一種文人傳統。可見,“故都的秋”里蘊含著作者的豐富情感。5.作者是如何在細膩的描繪中表現深沉的情感的?明確:首先,作者通過典型景物的選取。這典型的景物并不是如陶然亭、釣魚臺等名勝之地。他不遠千里所愛的,想看的是飽含在一椽破屋下,彌散在一地落蕊間,浸透在深深秋蟬殘聲中,潤澤在一句句閑話秋涼里,顯露在果樹枝頭,夜間上的那微小純粹而有質感的秋味。我們幾乎立刻就能發現,作者選取的都是生活中細小而典型的但有落寞衰敗之象,能夠引起對生命之秋沉思之感的景物。第二,在描寫中,作者不僅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細膩傳神地刻畫故都秋日景物,物之形、色、聲、味描摹得細致入微,令抽象的秋味可觀。與此同時,通過鮮明形象的對比,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的差別,精準而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極大的表現出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無限熱愛。南方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除了第2自然段的對比,作者在結尾還用了一組對比:“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形象說明南國之秋“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黃酒之與白干比喻南國秋味平淡,北國秋味濃烈。稀飯之與饃饃,比喻南國之秋味稀薄,北國之秋味厚實。鱸魚之與大蟹比喻南國之秋味柔軟,北國之秋味剛強。黃犬之與駱駝,比喻南國之秋范圍狹小,北國之秋范圍廣大。第三,在文章一開始,作者就借助緩慢悠長的語言節奏,表現出濃烈深重的情感。而隨著情感越來越激切,語言節奏也加快了,四組比喻似噴薄而出,給人極大的情感沖擊。語言節奏是情感的外部呈現,情感是語言節奏的內部依托,感受作者的語言節奏,能夠更好的了解作者情感的特點與變化。寫景抒情類散文的描寫主體和情感載體是景物,因此對景物描寫的賞析尤為重要。總結拓展1.總結作者以情馭景,以最能表現“清、靜、悲涼”特點的景物和表現心理狀態的詞語,來表達他對故都秋天悲涼之美的眷戀和欣賞。本文語言自然、隨意、從容而不失典雅,風格含蓄,余韻悠長。作者描摹秋景、秋物真切,品賞秋味秋興韻味濃厚,文章融入了濃厚的現代文人與傳統“秋士”所特有的悠然、閑適,又略帶感傷的意境與趣味。2.課外拓展。美學家朱光潛曾把人們對自然美的欣賞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愛微風以其涼爽,愛花以其氣香色美,愛鳥聲泉水以其對于聽官愉快,愛青天碧水以其對視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三是“把大自然全體看作神靈的表現,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議的妙諦”。你覺得本文屬哪個層次?為什么?明確:學生討論,教師點撥,言之成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