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暮江吟》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暮江吟》一詩選自語文人教版統編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9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本單元以“連續觀察”為主題,編排了《古詩三首》《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三篇課文。《古詩三首》描繪了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景物?!杜郎交⒌哪_》和《蟋蟀的住宅》分別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動物為觀察對象,描寫了事物的特點和變化,展現了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順承了三年級的“留心生活,細致觀察事物”,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連續觀察。在本課中需要落實的是學生能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以及觀察的不同角度。教材選編這首古詩的目的正是讓學生在讀詩中體會作者細致的觀察,感受古詩的美景、意境,感受詩人的心情,受到審美的熏陶。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能借助注釋,課文插圖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3.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感受作者細致地觀察。4.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感悟作者的內心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借助注釋,課文插圖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并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感受作者細致地觀察。難點:查找資料,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感悟作者的內心情感。教學過程一、趣導入,了解詩人詩題1. 引課題師:四時景物皆成趣,處處留心是學問。讓我們走進第三單元跟著大家學觀察,做一個留心生活的人,感受自然之美,觀察之趣。請同學們將課本打開到第九課,大聲讀出課題。板書:9 古詩三首。古詩,我們已經學過很多了,你有沒有學習古詩的好辦法呢?生:看注釋,看插圖,查資料,想畫面……師:妙招不少,有備而來呀。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小妙招來學習本課的第一首古詩,板書 暮江吟。2. 解詩題請同學們大聲讀詩題,“暮”(出示字理識字圖),我們看到上面是(草字頭),下來一個日字,是太陽落在草叢中,然后又落在大地上午下面,說明什么時間啦?(日落黃昏)是的,日落時分,在哪里(江邊),干什么呢(吟詩)注意“吟”是前鼻音,再讀一遍題目,(學生讀“暮江吟”,日暮時分,在江邊吟詩)是誰呢?(白居易)3. 知詩人白居易,其詩歌創作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老少皆宜。同學們,你們知道白居易的詩嗎,誰來給我們說兩句。【設計意圖: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過眼睛可以更快地了解古詩。而詩人是文章的靈魂,了解靈魂,才能了解文章的中心。所以本環節先以字理解詩題,再說詩人,學生來分享他知道的白居易的詩。以詩人引發學生回顧所學過的知識,新舊知識相互勾連,做到學而時習之。】二、初讀詩,整體感知詩意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么,讓我們跟隨詩人一起走進這傍晚的江邊。1.自讀古詩,要求:邊讀邊圈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讀通詩句。(1)一慢—正音慢讀,讀清楚,讀準確。提示:“瑟、似”是平舌音。(2)二快—熟讀 自己讀兩遍,讀正確,讀流利。(3)三讀節奏 找出韻腳,讀出節奏和韻味。2.理解詩意。(1)古今異義詞要理解古詩,就一定要注意有些字,它的古今的讀法用法是不一樣的,我們看看這三種:第一類:說法不同;夕陽——殘陽①提問:“殘陽”在詩句中是什么意思?快要落山的太陽叫殘陽,快要凋謝的花叫—,快要落下的月叫——,秋天快要過去了叫“殘秋”一年快要過完了叫“殘年”。所以古人經常用這個“殘”表示快要結束的,快要沒有了的意思。②課件出示“西沉的太陽”的圖片。所以夕陽就被稱作“殘陽”,還可以說成什么(斜陽,落日,白日)夕陽西下是許多文人墨客鐘愛的意象,讀一讀這些句子(拓展有關夕陽的詩句)第二類:意思不同瑟瑟(發抖的樣子)——瑟瑟(青綠色)①聯系舊知識記“瑟”:和“琴”比較,兩個字都有兩個“王”,和樂器有關。(引導質疑)珡的縮寫,所以與樂器有關。②(引導質疑)胡語音譯碧綠的寶石為瑟瑟。是以在詩中,瑟瑟又指青綠色。 可憐(讓人同情)——可憐(可愛)第三類;寫法不同珍珠——真珠(2)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嗎。(學生說古詩大意,教師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設計意圖:這樣能讓學生找出詩句中所寫的時間、地點、景物,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去感受詩的畫面,從而感知詩的大意。】詩人觀察的細致,你們讀的也細致。給你們點贊。三、品讀詩,感受詩畫結合1.賞詩中畫詩的魅力就在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暮江吟》亦是如此。你找到詩中描繪的畫面了嗎,試著給你找到的畫面起個名字。(預設:夕照江水、殘陽照水、露華新月)一幅是夕陽西沉、的絢麗景象,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保┛偨Y的真好,你們也同樣是一群富有詩意的孩子呢。【設計意圖:詩的魅力就在于每一句都是一幅畫,詩畫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我讓學生找畫面,寫標題,其目的就在于讓學生以詩入畫。讓學生在品詩的過程中提高理解和表達能力?!?br/>2. 品畫中景(1)這兩幅畫面你覺得哪一幅最美?(2)以問促讀。“殘陽照水”圖(殘陽鋪灑在江面上)引導學生做“鋪”的動作??梢蕴鎿Q成“照、射”嗎,(“照”太俗,射的光線集中又強烈,不符合殘陽的特點)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結合插圖,夕陽幾乎是(貼著江面照射過來)像“鋪”在江上一樣,很形象地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 所以這個“鋪”字就很準確地表達出來景物的特點,古人寫詩,向來都是“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的(拓展)我們在寫作當中,也要學會用合適準確的詞語來表達自己。讓我們再來讀一下這句詩,讀出這種悠閑舒適的感覺。(齊讀,指名讀)殘陽鋪水,讓江水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江水”—“半江瑟瑟半江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顏色呢?(殘陽所到之處皆為紅色,未到之處,江水又是青綠之色)詩人抓住了江面在殘陽照射下,色彩瞬息變化的這一景象,這足見詩人觀察之細致。帶著你的感受再讀前兩句。傍晚的江景,美的是他那如詩如畫的紅綠相映。其實紅綠相映在很多詩中都有,一起來讀一讀。(齊讀)很多詩人在自己的詩歌中用了紅綠,白居易用了什么?讀。師:白居易為什么要用瑟瑟呢?半江輕綠,半江紅,怎么樣?要不要改?瑟瑟是什么意思?師:你在哪里看到綠色?生:注釋師:瑟瑟就是青綠色,要不要改?生:有節奏師:你們知道嗎?瑟瑟是指古代的一種寶石,綠色,用瑟瑟能更加突出碧波的優美。用上瑟瑟,江水更綠,更美。白居易很喜歡用瑟瑟,在他的詩歌里,經常能看到。(2)“露華新月”圖美在哪?什么樣的月亮,什么樣的露珠?(彎的,像弓一樣的,晶瑩剔透的露珠,像珍珠一樣的露珠)這樣的比喻從何而來?是作者的想象,看得出神,看得入迷,一邊看一邊還要想象。沒有出神,就沒有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詩句。我們也來出神的看,想象還可以將它們比做什么呢?(出示露珠彎月圖)(玉鉤、眉毛、笑彎的嘴角、鐮刀。淚滴,琉璃珠,頑皮的孩子,水晶)那最后一句詩還可以怎么寫呢(露似寶石月似鉤 月如彎刀露似珠)你們真是一群富有想象力的孩子。殘陽照水,露華新月,美得各有千秋。我們發現作者在江邊從日落西山一直到月上梢頭。為什么?(詩人陶醉于美景中,喜愛這美景,不舍離去。)從哪個詞看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可憐)請你讀一讀這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這話用現代話怎么說呢?想一個感嘆句。(可愛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的夜真可愛呀?。┲笔阈匾?,表達喜愛。(朗讀指導)在朗讀的時候,我們要抓住“可憐、真珠、弓”讀出詩人對大好秋色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學生自由讀,點名讀。)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詩人對這夜色的喜愛。同學們,秋日的黃昏,夕陽西下,殘缺的彎月,清冷的露水,這些景象,大多都是愁思孤苦,不得圓滿的象征,可在詩人的眼里卻是"夕陽無限好"、"秋月更分明"的可憐可愛。這是為什么呢?四、悟讀詩,體會情景交融1.曉背景此詩大約是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官員各分黨派,互相侵害,唯利是圖。詩人嘗盡了在京為官的苦楚,自請外任,做了杭州刺史。是以作者離開朝廷后心情無比的輕松暢快,在途經襄陽、漢口兩地時,作了此詩。而后到了杭州,更是接連寫下了不少贊美自然風光的詩,其中就有著名的(拓展《錢塘湖春行》感受作者內心)2.悟讀詩了解了作者當時的心境之后,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調,怎樣的情感來讀這首詩呢?(語調要輕快,愉快輕松)(自由朗讀之后請男女生各一位讀,老師評價。)不錯,有愉快的感覺了。有詩無樂不成誦,合著音樂,相信你們能讀得更美。配樂讀。讀的真好,你們已經融入此情此景了,此時此刻,你們都成了白居易。3.現在,請各位大詩人靜下心來,閉上雙眼,放飛你的想象,邊聽邊想:傍晚的江邊,血色的殘陽鋪灑在江面上,江水一半被夕陽照射呈紅色,一半被青山倒映呈青綠色。紅綠色交相輝映,江流寂寂,晚風習習,我張開雙臂,享受這靜謐的時光。不知不覺,夕陽離去,月上中天,我俯身一瞧,只見江邊的草地上,沾著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我又抬頭望去,只見一彎新月如弓掛在碧空之中。美景如斯,使我感懷,不禁脫口而出《暮江吟》(學生齊誦整首詩)很好,我看到很多同學都能夠背誦這首詩了。你們的速記能力非常棒。(學生再談感受,詩詞的魅力,散文的魅力。)【設計意圖:要讀懂詩詞,感悟詩情,那么知詩人,曉背景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知道作者經歷了什么,才能更好的理解詩情。做到從一篇文章到一個人的延伸。 詩人寫景從來都不是單單只為寫景,他們總是寓情于景,借著自然的意象抒發自己的深情。所以,本環節重點在于通過體會詩人遣詞造句的精妙,想象畫面,創設情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悟詩人內心情感?!?br/>五、延讀詩,感受秋之意象1.拓展描寫秋天的詩描寫秋天的詩句還有很多,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呢?(學生自由說自己了解的詩詞)秋天,向來是文人墨客筆下最鐘愛的季節。它有“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的滿懷愁思,也有“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怡然自得;它有“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孤獨寂寞,也有“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積極樂觀。2.總結這一切的美,皆因詩人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也能夠有這樣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我們生活中的美。【設計意圖:拓展一些描寫秋日、黃昏的詩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學習詩歌,一定是要一帶多,以一首帶多首,這樣技能保證學生學到必要的語文知識,還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從而培養學生深厚的文化素養?!?br/>六、作業布置1.搜集背誦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2.試著把《暮江吟》畫出來。板書設計古 詩 三 首 暮 江 吟 白居易傍晚 殘陽照水觀察 喜愛夜晚 露華新月教學反思1.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語文課程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從培養核心素養出發,注重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之間的整合,既有所側重,有融為一體。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環節都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形成為目標來推動課堂的發展。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主動參與是創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開課伊始,我用白居易的詩來導入,奠定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在交流白居易詩的過程中,回憶白詩的特點和寫法,方便本節課后續的教學順利展開。結尾時,我用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詩來遷移拓展,使學生對邊白詩的理解逐步深刻與豐滿,使課堂充滿詩意。也使得學生充分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內蘊美,激發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從而建立學生的文化自信,承擔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其次是文學常識的潛移默化。學習古詩,歷史背景的滲透極為重要。了解詩作的創作背景,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悟水平,可以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將古詩置于唐朝黑暗的官場斗爭的背景下,了解白居易的人生經歷和內心向往,便可以體會詩句背后飽含的深情,更好地奠定教學的基調。2.體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特點,整體規劃學習內容。不同學習任務群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如本課中,我先是用舊知導入本課,使學生在新舊知識的勾連中快速進入狀態,同時也明確了本課的學習重點,為接下來的學習指明方向。基礎型學習任務群中要求重視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文字運用情境中獨立識字與寫字,初步梳理常用漢字的形音義之間的練習。這一環節中,我著重指導“暮”這個字的寫法,讀音,字義,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語言積累與運用,感受語言的表現力與創造力。其次,初讀環節。這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奠基石。詩文讀得通順、流利、節奏準確,對課文內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為后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接著品讀和悟讀這兩個環節,這是本課的重點,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這一任務群指出:閱讀描繪大自然、表現人類美好情感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嘗試用文學語言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在閱讀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是四年級學段閱讀與鑒賞的目標。所以,在悟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和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感,進一步感受詩人細致的觀察,同時滲透寫作背景,使得學生在充分了解詩人的經歷的基礎上,更加深刻地感受詩中的情感。最后作業布置環節,新課標要求四年級學生閱讀總量不少于四十萬字。所以,課外閱讀推薦必不可少,且要與本課有所關連,不能過于空泛。語文課程不僅限于課堂實踐,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