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角的度量”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四上教材第37、38頁的內容二、教學目標:1、認識量角器,掌握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度量角的度數。2、使學生學會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3、向學生滲透“現象與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三、重點難點會用量角器正確地度量角的度數。四、教具準備量角器。五、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1、提問:昨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說說什么叫“角”?2、出示:∠1 ∠2 ∠3提問:上面三個角中,那個角最小?哪個角最大?為什么?(學生會回答∠1最小,因為用眼很明顯能看出。∠2和∠3誰大誰小說法不一)師:∠2,∠3到底怎樣知道誰大誰小用什么辦法哪?(學生可能會說出量一量。)師:你們知道用什么來量角的大小嗎?學生回答: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板書課題:角的度量〔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猜測中引入本節課的內容,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1、認識量角器⑴師:同學們都知道度量線段的長短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也有工具,那就是量角器也叫半圓儀。板書:工具 量角器⑵觀察它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有什么?(出示量角器)(同桌拿出自己的量角器進行交流)學生匯報〔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對量角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激活學生的各種學習動力,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得到同步發展。〕⑶演示量角器各部分〔設計意圖:通過生動形象的演示,使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更深一步。〕⑷學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兩條0刻度線、內刻度、外刻度。2、角的計量單位①師:計量線段的長短要用厘米、分米等作單位,計量角的大小常用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回答 “度” 符號“°”板書 計量單位 “度” 符號“°”②講解: 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1度,記作1°。③找一找:在量角器上找一找 內刻度:45°60° 120° 外刻度:30° 15° 180°④質疑:為什么設內刻度、外刻度?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明白“度”的形成及角的計量單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在頭腦中形成角的表象。〕3、學習角的度量師:認識了量角器,知道了它的計量單位是度,你會用量角器量角嗎?①小組嘗試量角量出第37頁下面的∠1 小組交流:學生匯報 :請學生到前面演示量角過程,邊量邊敘述量的過程。〔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真正體現人人參與,人人是學習的主人,再次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②教師演示量角方法歸納方法 :點點重合 線邊重合 讀準度數〔設計意圖:通過演示量角的過程,教師提煉出量角的方法,使學生加深對量角的方法的掌握。〕③學生獨立量∠2學生匯報 :請學生到前演示量角過程,邊量邊敘述量的過程。④判斷(手勢判斷)⒋比較角的大小出示: ∠1 ∠2①誰大誰小?學生猜測②學生動手量一量第38頁 得出結論:一樣大③想一想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關嗎?板書: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④師: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哪?⑤量一量第38頁例1下面的三個圖形⑥想一想: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板書: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發現問題,使學生的印象深刻,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三)課堂練習1、量出導入中∠2、∠3的大小3、思考在各種度數的放大鏡下看角,角的大小會改變嗎? 給你一個角的度數,你會畫出這個角嗎?師:下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畫有度數的角。(四)課堂總結: 談談這一節課的收獲。〔設計意圖:巧設練習,讓學生通過判斷、猜一猜、量一量、思考等一系列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創設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量角的工具 量角的計量單位 量角的方法 量角器(半圓儀) “度” 符 符號“°” 點點重合 線邊重合 讀準度數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無關;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