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模擬作文導寫及范文:對于生活中的“濾鏡現象”,你怎么看?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濾鏡是神奇的存在,生活中它無處不在,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濾鏡可以過濾各種不需要的因素,讓圖像達到美化效果,讓我們看見世間的美好;但是有時也會讓我們看不清真相,迷失方向。對于生活中的“濾鏡現象”,你怎么看?請根據材料及其內涵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體驗和看法。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詳解妙用濾鏡,改善生命體驗給心靈安上合適的濾鏡,可以改善我們的生命體驗。生活中花前月下不常有,柴米油鹽天天見,如果我們的目光盡納一切的平凡瑣碎,生命很可能在無意義的細節中蹉跎消耗。給心靈安上濾鏡,只讓陽光雨露、美景真情入駐,精神常有滋養而少折損,自然修身養性,可以盡年。莊周逍遙而屈平窮怨,正在這濾鏡之效。給心靈安上濾鏡,只安頓信仰與理想,人間的利害得失恩怨情仇譬如蛛網,可以輕輕拂去,即使無數的光陰流逝,生命也能為那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積聚能量。平庸生命的困擾,常在于安錯了濾鏡。蠅頭微利,蝸角虛名,簇擁在眼前心里,自然不見九天高遠,風光無限。放下濾鏡,直面世界的真實濾鏡的一大作用是美化,過濾各種因素,使生活看上去如我們所愿。美顏濾鏡在互聯網上消滅了丑陋,情感濾鏡自動屏蔽各種爭議,“愛豆”永遠完美無缺,自己常常懷才不遇;時間濾鏡后的那個人永遠年輕單純,空間距離將遠方裝飾成最美的詩。可是車水馬龍的繁華背后有落寞有壓抑有困頓有流離,井然有序的文明之下不公不義不正不明并不鮮見。若看不見這些,于己,會有自我認知的偏差;對人,常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在社會中,矛盾與問題總被遮掩文飾,端著濾鏡的人,只是茍活在自我編織的幻境中靠自我安慰度日。當現實無情地沖撞而來,濾鏡下的幻象往往一擊即潰。放下濾鏡,直面真實,我們終究要進入現實世界。博觀約取,智控濾鏡作為觀照世界的工具,濾鏡的取舍運用,主動權應該掌握在使用者手中。攝影師根據拍攝對象選擇濾鏡,文學藝術家根據主題確定藝術形式,對自己和工具的充分了解是他們創作成功的前提。……考場佳作展莫讓濾鏡障目,重拾生活本真世間萬物,各有靈性,只是我們往往拿濾鏡去看,所以只能看到我們想看的。我們想看見利,于是用“價值”濾鏡去觀照人、觀照物、觀照事,惠施掊了五石之瓠,孟子被指迂闊而疏于事,賺錢少的職業被認為低下,沒有利用價值的都不是朋友。我們想看見美,于是用“流行”濾鏡去衡量鑒別,凡不合主流的皆被忽視過濾,顏值成了正義,男男女女在相似的五官上畫妖嬈的妝。我們想看見成功的自己,于是用“偶像”濾鏡來造神。“愛豆”成了不可褻瀆的存在,他不能被說不好,他也不能成為自己。我們以自己的經驗、情感、價值觀為濾鏡,濾去不習慣、不需要、不接受的部分,篩選出認可的內容構筑起自我滿足的幻境,從中獲取安全與舒適。誠然,濾鏡有益于美化生活,和諧身心,只是在這個被篡改過的世界里,我們永遠找不到完整的真相,而我們對真實的感知能力也在心甘情愿的被束縛中慢慢喪失。一系列的問題不可避免。單一的評價標準讓所有人都成為對手,統一的面孔造成審美的疲勞,我們將被困在單調枯燥的牢籠中無法自救。而濾鏡下的美,很有可能在現實無情的沖撞中一擊即潰。只有放下濾鏡,用真實的目光去觸碰真實的圖景,我們才算邁入真實的世界。當萬物成其所是,每一處在先前被過濾的細節都可能帶來驚喜:原來孩子在成績以外還有那么多的才能,原來“愛豆”在高冷的外表下藏著這么有趣的靈魂,原來環肥燕瘦各有其美,原來北方有弱柳扶風的陳曉旭,南方有英姿颯爽的徐楓燦,原來每一粒沙每一朵花都有不同的形態,原來街上走著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家和一輩子的故事。當我們學會接受生活完整的美與瑕疵,就會發現我們所見的每一個坎坷都記錄了沖擊,每一條紋路都鐫刻了時間,它們坦然安臥,用沉默的言語傾訴宇宙最深沉的奧秘。這些輕易就被磨皮濾鏡填平的存在不美嗎?世間百態可能往往不如我們所想,但它們生機勃勃,遠超我們所想。我們有什么資格輕易使用濾鏡,像時間過濾歷史的細節一樣濾去生活的細節呢?生活中的“濾鏡現象”確實無處不在,我們很容易忽略自己在認知與感受世界時本能拿起的濾鏡,因此常常看不清真實,辨不清方向。如果我們能從當下做起,自省自律,時刻提醒自己放下濾鏡,以謙卑的心來發現世界,以包容的心來存放萬物,那么天地將向我們敞開,我們終將看見宇宙的真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