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找出共同特征,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會判斷一個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 (2)能將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說出各項系數。 (3)理解二次根式的根的概念,會判斷一個數是否是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教學重難點 (1)通過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找出共同特征,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會判斷一個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 (2)能將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說出各項系數。評價任務 (1)通過從具體實例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判斷方程的類型,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2)通過練習,能快速將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說出各項系數。 (3)會判斷一個數是否是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學習活動設計 問題1:有一塊矩形鐵皮,長100cm,寬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個正方形,然后將四周凸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個無蓋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方盒的底面積為3600cm2,那么鐵皮各角應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問題2:要組織要組織一次排球邀請賽,參賽的每兩隊之間都要比賽一場,根據場地和時間等條件,賽程計劃安排7天,每天安排4場比賽,比賽組織者應邀請多少個隊參加比賽 問題3 在一塊寬20m、長32m的矩形空地上,修筑寬相等的三條小路(兩條縱向,一條橫向,縱向與橫向垂直),把矩形空地分成大小一樣的六塊,建成小花壇.如圖要使花壇的總面積為570m2,問小路的寬應為多少? 思考: 方程①、②、③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這兩個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的區別在哪里?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學生活動 1.自學探究 (先獨立思考,完成學案上的學習任務) 2.互學討論 (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內互學,及時糾錯,匯總意見。) 3.代表展示學習效果。 設計意圖: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列出方程,深化數學建模思想,通過組內交流,教師引導和點撥,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明確一元二次方程定義。 例1:判斷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 (1) (2) (3); (4) (5) (6) 例2、若關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求的取值范圍。 學生活動 1.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展示。 設計意圖 加深同學們對于一元二次方程定義的理解。 例1:判斷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 (1) (2) (3); (4) (5) (6) 例2、若關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求的取值范圍。 學生活動 1.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展示。 設計意圖 加深同學們對于一元二次方程定義的理解。 教師活動 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別寫出它們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1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及常數項之和為 。 下面哪些數是方程x2-x-2=0的根? -2、-1、0、1、2、 練習2: 若x=3是方程x2+kx=0的一個根,試求常數k的值? 學生活動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2:學生展示。 3: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 講練結合,加強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相關概念的應用。 環節四:(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習過程中用了哪些數學方法 確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項及系數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活動 學生交流,展示。作業設計 內容:《基礎訓練》對應練習 要求:30分鐘以內完成 A層學生高效完成作業,并嘗試思考擴展題目; B層學生認真完成,注重作業質量; C層學生在完成一顆星的題目后,嘗試完成兩顆星題目; D層學生完成一顆星題目。教學反思 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自我評估與改進設想) 新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否積極,而且注重引導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考慮帶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分層次布置作業,以便同時兼顧到學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 4 —— 5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