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美版《校園創美》教學設計(第2課第1課時)課題 校園尋美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七年級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審美感知:引導學生欣賞各類海報和邀請函作品,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和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辨別作品在形式美、內容美和創意美等方面的優劣。 通過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標準,提升審美品味,使其在設計過程中能夠自覺追求美的效果,增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審美體驗。藝術表現:能夠解讀不同類型海報和邀請函的圖像信息,理解其傳達的主題、情感和文化內涵。通過分析優秀案例中的圖形、色彩、文字等元素的運用,提高學生對視覺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1世紀教育網創意實踐:培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合理安排元素、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實現創意等,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4.文化理解:使學生理解海報和邀請函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設計作品不僅是視覺藝術的呈現,更是校園文化、價值觀和精神風貌的載體。 引導學生在設計中融入校園文化元素,傳承和弘揚校園文化,增強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態度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 “藝術校園” 為主題,旨在引導學生運用美術知識和技能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本節課是第 2 課的第 1 課時,承接上節課校園標識設計,進一步學習海報和邀請函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將創意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的實踐機會,是培養學生綜合美術素養和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校園藝術節標識的重要性和設計原則。2.學生能夠掌握校園藝術節標識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團隊合作和創新設計能力。講授方法 講授法:講解海報和邀請函的構成要素、設計步驟等理論知識。案例分析法:通過分析優秀案例,幫助學生理解設計要點。小組合作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設計,培養團隊協作和實踐能力。教學重點 1.掌握海報和邀請函的構成要素。2.學會海報和邀請函的設計步驟。教學難點 1.如何將校園藝術節標識巧妙運用到海報和邀請函設計中。2.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創意,突出校園文化特色。教學準備 1.多媒體教學設備,用于展示 PPT、微視頻等教學資料。2.繪畫工具,如畫筆、顏料、畫紙等,供學生在設計實踐中使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導入新課 播放微視頻,展示不同風格的海報,引導學生思考海報的定義和作用。提出問題:21世紀教育網(1)你認為什么是海報?海報有什么作用?(2)“如何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校園藝術節呢?” 引導學生思考宣傳手段,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觀看視頻,思考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通過視頻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環節二:知識講解 一、海報與邀請函的定義講解海報是用于活動宣傳的重要媒介,如文藝演出、展覽會等;邀請函是邀請他人參加活動的約請性書信。強調它們在校園藝術節中對信息傳播、吸引參與者的重要作用。布置任務一:了解海報和邀請函的構成要素。海報設計的構成要素1.展示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和研究生畢業展邀請函等案例,詳細分析其構成要素,如海報的主標題、副標題、時間、地點、活動內容、主辦單位、圖案、標識、色彩、版式等;邀請函的標題、稱謂、正文、敬語、落款等。2.引導學生觀察各要素的特點和相互關系,總結要點。三、海報的構圖形式依次展示不同構圖形式(S 形構圖、對角線構圖、對稱構圖、中心構圖、上下構圖、對角構圖、包圍式構圖、四角構圖、散點構圖、居中構圖)的海報案例,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布局和視覺效果。 總結每種構圖形式的特點和適用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構圖對海報設計的重要性。四、海報的功能和作用1.突出品牌特色,讓消費者一眼辨認出品牌。2.引發情感共鳴,增加品牌認同感和好感度。3.提升傳播效果,吸引目光和關注,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此外,海報還是溝通的橋梁,能夠傳達信息,展現設計者的水平,以及刷屏引起潛在用戶的關注。邀請函的構成要素詳細分析各案例中的文字部分,如主標題的字體選擇、字號大小、顏色搭配以及與副標題、正文的關系,強調主標題要醒目突出、簡潔有力,能夠準確傳達活動主題;說明文字應簡潔明了、條理清晰,與圖案相互配合,共同傳達信息。分析色彩搭配的特點和效果,如色彩的冷暖、明度、純度對比如何營造氛圍、吸引觀眾視線,引導學生理解不同色彩所傳達的情感和文化內涵,以及在校園文化語境中的運用。 闡述版式布局的原則,包括元素的排列組合、空間分布、對稱與平衡等關系,展示如何通過合理的版式設計使作品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整體和諧美觀。21世紀教育網闡述版式布局的原則,包括元素的排列組合、空間分布、對稱與平衡等關系,展示如何通過合理的版式設計使作品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整體和諧美觀。布置任務二:掌握海報與邀請函的設計步驟。 在草圖上確定 校園標識及海報各要素的位置,進行整體版式設計。 2. 繪制海報各要素的線稿。3.細化草圖,給線稿上色,完成海報。講解邀請函的定義、構成要素和設計步驟。 認真聽講,理解海報和邀請函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結合生活實際,思考在其他場景中見到的海報和邀請函。仔細觀察案例,傾聽教師講解,記錄構成要素的關鍵信息。小組討論,交流對各要素的理解和發現,分享觀察心得。認真觀察各構圖形式的海報,感受其視覺差異。積極思考,嘗試總結不同構圖形式的特點,回答教師提問。21世紀教育網認真聆聽教師講解,結合生活經驗理解海報和邀請函的定義和功能,積極思考其在不同場景中的作用。仔細觀察案例,按照教師的引導,認真分析各構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現形式和作用,記錄關鍵要點。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小組成員交流觀察心得,分享自己對不同構成要素的理解和感受,共同總結歸納構成要素的特點和設計要點。聽講并記錄要點 讓學生對海報和邀請函有初步的認識,明確其在校園活動中的功能價值,為后續深入學習做好鋪墊。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海報和邀請函的構成要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小組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了解多種海報構圖形式,豐富設計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為學生在設計實踐中選擇合適的構圖提供參考。通過強調其在校園藝術節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本節課學習內容的實際價值,增強學習動力。運用豐富多樣的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不同構成要素在海報和邀請函設計中的運用方式和效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小組討論環節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加深學生對構成要素的理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邀請函設計。環節三:課堂實踐 指導學生進行邀請函設計。作業:用所學的美術知識為學校設計一個藝術節邀請函,緊扣主題;設計整體、新穎、多樣;色彩和諧;圖文并茂。作業要求:1、以小組為單位(2-3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2、作品美觀大方。3、造型創意新穎。21世紀教育網4、用簡短的語言描述自己組的作品和創作心得。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邀請函設計。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環節四:作品展示與評價 組織學生展示作品,進行互評和教師點評。組織學生展示設計作品,每組選派代表介紹作品的創意構思、設計亮點和表達的校園文化內涵。 引導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從構成要素完整性、創意新穎性、色彩搭配協調性、校園文化特色體現等方面進行評價,提出優點和建議。 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創意,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強調設計中需要注意的要點。21世紀教育網 各小組代表自信地展示作品,清晰地闡述設計思路和創作心得。認真傾聽其他小組的評價,客觀公正地評價其他作品,從中學習他人的優點,反思自己的不足。 作品展示環節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評價過程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評價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設計要點,提高設計水平。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包括海報和邀請函的定義、功能、構成要素、設計步驟和構圖形式等。 總結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肯定優點,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關注設計藝術,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設計工作。 布置課后拓展任務,如收集優秀海報和邀請函作品,分析其設計特點,為下節課進一步完善作品做準備。 跟隨教師回顧知識要點,鞏固所學內容。 認真聽取教師的總結評價,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收獲和不足。 明確課后拓展任務,做好記錄。 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加深記憶。 課后拓展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拓寬學生的設計視野,為學生提供持續學習和提升的機會。教學反思 教師在課后應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和不足,以便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