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小小音樂劇一、音樂劇的簡介音樂劇音樂劇亦稱“音樂喜劇”、“百老匯音樂劇”,是由喜歌劇及輕歌劇發展而成的一種娛樂性音樂體裁。它是一種歌、舞、演并重的現代舞臺綜合藝術形式,常以敘事為主的戲劇,結合優美通俗的人聲和多樣化的舞蹈形態動作來進行表演。二、音樂劇的發展西方音樂劇的發展音樂劇在19世紀末已經走紅英國倫敦西區。一部初顯形態的音樂劇《快樂的少女》,吸收了18世紀民謠歌劇和19世紀喜歌劇的表現成分,在倫敦首演激起觀眾狂熱反響,成為一部被載入史冊的音樂劇。20世紀初,美國百老匯音樂劇迅猛發展。音樂劇《演藝船》的誕生達到了百老匯音樂劇前所未有的水平。由此,曲作者杰羅姆·柯恩被稱之為“百老匯音樂之父”。杰羅姆·柯恩二三十年代,交響爵士樂的先驅格什溫,向百老匯推出近二十部音樂劇,最具影響的是《波基與貝絲》。四五十年代,作曲家理查德·羅杰斯創作的《俄克拉荷馬》,成功實踐了多種要素的完美綜合。此后,他又完成了《旋轉木馬》、《國王與我》、《音樂之聲》等蜚聲世界的杰作。理查德·羅杰斯五六十年代,是百老匯音樂劇的全勝時期,在進一步強化歌唱、舞蹈、表演、劇情的有機綜合基礎上,又作了大膽革新。《西區故事》在百老匯首演,標志著音樂劇最佳發展階段的開始。自60年代起,倫敦西區的音樂劇創作表演奮起直追。至80年代先后出現了三位稱雄世界音樂劇壇的人物。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著名制作人了卡梅隆·麥金托什。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卡梅隆·麥金托什1997年,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創的《艾薇塔》榮獲七項托尼獎和紐約戲評論界最佳音樂獎。1982年,他的驚世之作《貓》轟動了百老匯。此后他又創作了充滿神奇懸念的、近似輕歌劇表演風格的世紀巨作《歌劇魅影》等。麥金托什與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合作的《悲慘世界》、《西貢小姐》,以及重新制作的許多經典劇目,都成為世人矚目,帶動了音樂劇全球范圍內的繁榮。90年代后,音樂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世界音樂劇舞臺在進行著新的探索,最成功的莫過于根據雨果的同名著作《巴黎圣母院》創作的音樂劇。中國音樂劇的發展音樂劇在中國的發展,主要是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1982年,中央歌劇院首創了音樂劇《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上海歌劇院也創作了音樂劇《風流年華》。此后又出現了當代題材創作的《芳草心》、《海峽之花》等音樂劇作品。1996年,中央戲劇學院將美國百老匯經典劇目《西區故事》中的片段進行了排練。東方歌劇團翻譯并上演了美國音樂劇《音樂之聲》。21世紀以來,熱衷于研究音樂劇的藝術工作者們,不斷研究探索中國音樂劇的革新與發展。目前,我國的音樂劇在故事的講述、舞臺的表現力以及技術水平上,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如《金沙》、《蝶》、《斷橋》、《愛上鄧麗君》等一批優秀的劇目。三、音樂劇的特點一、綜合性音樂劇是由音樂、舞蹈、表演等各種藝術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為了表現舞臺故事而創作的有關音樂,常常綜合了多種形式、多種風格。二、現代性音樂劇不再應用傳統的音樂舞蹈和簡單的舞臺技術。在音樂方面,不再堅持美聲唱法,而是用最符合當代觀眾需求的唱法。三、多元性音樂劇不再堅持單一的藝術形式,從其演唱的古典唱法和各類通俗唱法可以看出來這一特點。音樂劇的題材從古代到現代,從輕喜劇到重喜劇,從科幻到神話,無所不有。四、靈活性音樂劇的創作和表現不存在教條主義的東西,比較大膽。在音樂創作、樂器伴奏和語言選擇上,都是創新的并以市場需求為根據,不受傳統的約束。五、高度的商業性音樂劇是面向大眾化的一種娛樂形式,它已經發展到了今天如此之大的規模,都是靠優秀的商業化操作來實現的。四、音樂劇中的經典世界四大音樂劇《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