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司馬光教學目標1.通過看插圖、聯系生活、借助字典等方法,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會寫“庭“”登”等7個字。2.根據語義斷句,通過跟讀、自由讀、齊讀等多種方式,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通過聯系上下文、動作演示等方式,理解司馬光救人的背景及動作,感受司馬光冷靜、會思考、聰明的人物形象。教學重難點通過聯系上下文、動作演示等方式,理解司馬光救人的背景及動作,感受司馬光冷靜、會思考、聰明的人物形象。學習過程活動一:情境引入,感知文言1.出示句子:李家有女,三門人氏,乃慧玲也。導語:同學們,請齊讀這句話,說說你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2.教師小結:像這樣的語言就是“文言”。3.學以致用,學著用“文言”進行自我介紹。4.過渡語:用“文言”寫的文章就是“文言文”,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司馬光》,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僅30個字。活動二:喚醒經驗,初識人物1.齊讀課題。識記生字“司”,引導學生交流識記方法。2.指導書寫“司”。強調“司”是半包圍結構,橫折鉤要寫舒展。3.了解復姓。猜猜司馬光姓什么?(預設:司馬)引導學生關注“復姓”,請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復姓(預設:諸葛、上官、歐陽、東方……)相機出示《姓氏歌》。4.喚醒經驗。你對司馬光有什么了解?誰能講講關于他的故事?(預設:司馬光砸缸救人)出示司馬光簡介,進一步了解司馬光。5.對接課文,建立鏈接。課文是不是寫了司馬光的這個故事呢?請你自由讀一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活動三:初讀課文,品味文言1.讀準字音。要求:讀兩遍課文,讀準字音。你認為難讀的字,請畫出來與同桌交流。(1)后鼻音“甕”。指名朗讀,正音,注意讀好“甕”的后鼻音。討論“:甕”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預設:①關注“甕”的注釋。課文中的注釋可以直接幫助我們理解難懂的詞。(板書:注釋)②看插圖理解“甕”。插圖里也藏著讀懂故事的線索。(板書:插圖)③觀察“甕”的字形。上面的“公”表示讀音,下面是“瓦字底”,“瓦字底”的字通常都和用土塑形燒制的器皿有關。(板書:字形)畫圖比較“甕”和“缸”,“缸”肚大口大,而“甕”肚大口小。(2)多音字“沒”。討論“:沒”在這里該怎么讀呢?出示字典解釋,請學生根據字義選擇讀音。教師小結:多音字可以根據字義來定音。2.讀好停頓。(1)教師多種形式范讀,學生跟讀。(2)自由練讀,同伴交流讀,指名分享讀,齊讀。(3)了解停頓的方法,嘗作做標記。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在稍稍停頓的地方畫斜線。引導學生發現:人物“兒”“光”“眾”后面要停一停,動作后面也要停一停,這樣才能讀出文言文的味道。學生根據停頓符號,試著讀兩遍,對于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同桌相互讀,齊讀。活動四:細讀課文,理解文意1.出示學習要求:2.全班交流分享時,指名學生匯報,其余學生相互補充,教師相機予以點撥。預設不懂的地方:(1)戲于庭。引導學生發現文言文中詞語的順序發生了變化,要調整詞語順序進行理解:戲于庭——在庭院中玩耍。(板書:調整順序)拓展延伸,說一說:在公園里做游戲——戲于園;一群鳥兒在林中嬉戲——鳥戲于林;一群魚兒在池中嬉戲——魚戲于池。(2)光持石擊甕破之。當小伙伴慌張地四處逃散時,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誰能用動作來展示一下(學生嘗試,師指名上臺演示)。3.借助注釋,講故事。(1)嘗試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2)指名講故事。評價:組織學生交流、評價。學生聽取建議后,教師再組織學生上臺講故事。活動五:背誦課文,感悟品質1.聚焦形象,感悟品質。(1)再讀課文,引導思考:假如當時你在現場,你會怎么做?(2)交流探討: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方法好嗎?提示:“砸缸救人”是“水離人”,通常的救人方法是“人離水”。從“水離人”的逆向思維中,引導學生感受司馬光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品質。2.古今對比,知文之美。出示文言文《司馬光》及現代文《司馬光砸缸》兩篇文章,說說有什么不同。3.多種形式,嘗試背誦。用關鍵詞句引導背誦。(2)根據課文插圖背誦。(3)背對黑板,挑戰無提示背誦。4.拓展閱讀,活用知識。在古代,像司馬光這么有智慧的人還有很多。請看老師出示的這篇《王戎不取道旁李》。課后,同學們可以讀一讀,了解王戎是個怎樣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