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生物專題學案:細胞與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生物專題學案:細胞與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生物專題學案一:細胞與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
知識點一:細胞
細胞
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有生長發育和繁殖的現象;生物具有新陳代謝的作用(如攝食、呼吸、排泄);生物都有應激性,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因而能夠適應環境;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生物都具有完整的結構(除病毒外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的生活需要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2、細胞發現史
1673年列文虎克列文虎克借助工具——自制的________發現了“細胞”。
1838~1839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細胞學說,其基本觀點是:動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______構成的。
1858年魏爾肖“一切細胞來自于細胞。”從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細胞學說:
①所有動植物都由細胞構成;
②細胞是生物體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單位;
③細胞由_________分裂產生
3、細胞的大小在微米量級(10-6m),通常在幾微米到幾十微米之間
細胞膜: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非常薄。
細胞質: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
細胞核:含遺傳物質,控制遺傳性狀。
細胞壁:保護與支持植物細胞。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 泡:內含細胞液。
二、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相同點 都有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
不同點 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內有葉綠體 沒有細胞壁和液泡,也沒有葉綠體
(1)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2)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細胞液,細胞液的成分有水、無機鹽、糖分、色素等。
三、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
剛分裂的子細胞,大小只有母細胞的一半,能吸收________合成自身的________,不斷地______。這個過程就是細胞生長。
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且遺傳物質不變
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是:先加倍再減半,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植物:在原來細胞的中部,逐漸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中部的細胞膜向內凹陷,縊裂成兩個)。
細胞的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能力提升
1.下列表示植物細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C
植物細胞吸水與液泡中的細胞液溶質質量分數有關。如圖所示細胞結構模式圖中,表示液泡的是
( )
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3.紅蛇果的果皮細胞因含花靑素而呈紅色。將某品種的紅蛇果浸泡在熱水中,熱水變紅色;浸泡在
冷水中,冷水不變紅。這一現象說明熱水破壞了果皮細胞的( )
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答案】B
4.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所有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C.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答案】A
5.對圖示三種活細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都有細胞核 B.都有細胞壁
都能進行呼吸作用 D.形態與功能都相適應
【答案】B
6.研究人員近日宣布,他們以裸藻為主要原料成功生產出塑料,裸藻是一類兼具動物和植物特點的
單細胞生物,之所以把它稱為“裸藻”,原因是與其它的藻類細胞相比,它的細胞沒有( )
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答案】A
7.成人的細胞數目約有2×1014個,200多種,人體的每一種細胞( )
A.形態功能不同,但結構基本相似 B.都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
C.都是受精卵不斷分裂和生長的結果 D.都完成相同的生命活動
【答案】A
8.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和南瓜葉肉細胞分別做成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容易被
看見而葉肉細胞中不易被看見的結構是( )
A.一層細胞膜 B.許多葉綠體
C.一個大液泡 D.細胞核
【答案】A
9.下列有關細胞分裂、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不斷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B.細胞的分裂與分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
C.細胞分裂后,新細胞的遺傳物質比親代細胞減少一半
D.細胞的分化是指隨著細胞的生長其形態出現差異的過程
【答案】B
10.骨髓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細胞的( )
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細胞癌變
【答案】B
11.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的方式不同
B.由于細胞內遺傳物質的不同,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C.大樹具有的結構層次有細胞、組織和器官
D.植物體逐漸長大主要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答案】B
12.如圖表示細胞的幾種生理過程,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①表示細胞的生長過程 B.通過③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C.③導致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D.②表示細胞分裂,結果是細胞數目增多
【答案】C
13.關于細胞分裂和分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中都有遺傳物質的復制和均分
B.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都能持續進行分裂
C.細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的基礎
D.各種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答案】B
14.人體生命開始于父母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的受精卵,一個受精卵經過復雜的過程形成體。
(1)在發育過程中,由于細胞________形成不同的組織,繼而形成器官、系統和人體。
(2)子女像父母,是因為父母將遺傳信息通過精子和卵細胞傳給了子女,攜帶這些遺傳信息的物質
是________。
由于神經調節和________調節,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并適應環境的變化。
【答案】(1)分化(2)DNA(3)激素
15.如圖是動、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示例:[⑥]細胞質)
(1)圖___________(填“甲"或“乙")表示的是動物細胞。
(2)擠壓水果可以得到果汁,這些汁液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 ] ___________。
(3)圖中結構②具有保護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圖甲所示細胞特有的,能進行能量轉換的結構是[ ]
___________。
(5)生物體的生長發育與細胞生長、分裂和分化有關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
【答案】(1)乙;(2)⑤液泡;(3)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物質交換);(4)③葉綠體;(5)組織
知識點二: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
1、顯微鏡的使用
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鏡臂: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載物臺: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兩側有壓片夾,用以固定玻片標本。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可調節光線強弱
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臺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①粗準焦螺旋:可使鏡臺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于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準焦螺旋:可使鏡臺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
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于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于光線較強時使用。
2、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
(1) 安放
一手握鏡臂,一手托底座,放在體前略左。從鏡盒取出物鏡裝在轉換臺上,取出目鏡裝在鏡筒上
(2) 對光
①動轉換器: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②轉動遮光器:選用較大光圈對準通光孔,然后一只眼注視目鏡,另一只眼睜開
③轉動反光鏡:使反射光線經過通光孔、物鏡、鏡筒到達目鏡。當觀察到一個較亮視野,對光成
(3) 放片
放置玻片標本:使裝片中心正對通光孔中心。
(4) 觀察
①降低鏡筒:轉動粗準焦螺旋時,眼睛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使低倍物鏡接近裝片。
②尋找物像: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再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③觀察物像:一只眼注視目鏡,另一只眼看著做記錄。
(5) 整理和存放
用擦鏡紙擦拭目鏡和物鏡,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使鏡筒下降到最低處,最后把顯微鏡收進鏡箱中,送回原處。
3、顯微鏡使用中的四個先后:
(1)“先低后高”:觀察時,先使用低倍鏡,后使用高倍鏡。
(2)“先大后小”:對光時,先使用大光圈,后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觀察時,先使鏡筒緩緩下降,后緩緩上升。
(4)“先粗后細”:觀察時,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后使用細準焦螺旋。
4、顯微鏡使用中的目鏡和物鏡
目鏡越長,倍數越低
物鏡越長,倍數越高
目鏡 物鏡
5、高低倍鏡與視野大小、明暗的關系
6、顯微鏡成像是倒立的,放大的(上下左右都相反)
7、視野中裝片移動的方法:物像移動方向與裝片移動方向是相反的。或者說:物像在哪一方,就把裝片移向哪一方。(物像在右上方,就把裝片移向右上方)
8、視野中的污點有三種情況:物鏡上,目鏡上,裝片上。移動目鏡,如果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目鏡上;移動玻片標本,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前兩次都不能移動污點,則污點在物鏡上。
9、顯微鏡使用中的視野亮度問題
影響顯微鏡觀察視野亮度的主要是光圈和反光鏡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反光鏡也有平面鏡和凹面鏡。
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和平面鏡,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10、光線依次要通過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才能進入到人的眼睛。
11、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清晰,換上高倍物鏡后物像模糊不清,應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知識點三: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操作
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并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動物細胞滴加生理鹽水)
撕:用鑷子從洋蔥內表皮上撕去一小塊透明薄膜;
展: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用鑷子將薄膜攤平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傾斜,接觸載破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蓋在薄膜上,(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
染: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稀碘液(或亞甲基藍溶液)在相對應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
觀:觀察,整理,記錄
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稀碘液)、觀
能力檢測
1.下列關于顯微鏡的操作,其中屬于“對光”環節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C. D.
【答案】C
2.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要將視野由圖甲轉換成圖乙,下列
操作不需要的是( )
A.移動裝片 B.轉動物鏡轉換器
C.轉動細準焦螺旋 D.轉動粗準焦螺旋
【答案】D
3.正確地蓋蓋玻片是成功制作臨時裝片的關鍵。圖1所示制作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操作,正確的
是( )
【答案】A
4.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處污點,移動裝片和轉動目鏡時,污點都不動,則污點可能在( )
A.反光鏡 B.裝片 C.物鏡 D.目鏡
【答案】C
5.小紅在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發現視野的右上方有一污物(位于載玻片上),若要把它移到視野
中央,應將載玻片向( )移動
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答案】D
6.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7.小金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下列細胞,其中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觀察到葉綠體
B.觀察到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形狀有圓形、多邊形、圓柱狀等
C.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觀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觀察到細胞壁
【答案】D
8.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約是白細胞的500﹣1000倍,個體比白細胞小,使用顯微鏡觀察已染色
的人血涂片,在視野中清晰地看到許多紅細胞,卻看不到白細胞,如圖所示,為了能觀察到白細
胞,應進行的操作是( )
移動載玻片 B.放大光圈 C.調節反光鏡 D.換上放大倍數更大的物鏡
【答案】A
9.2018年5月,我國重大科研項目“全自動干細胞誘導培養沒備”研制成功。干細胞被醫學界稱為“萬
能細胞”,在特定條件下它能再生成人體的其他種類細胞,這體現了細胞的( )
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答案】B
10.“制作人體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制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
C.調節時,用左眼觀察目鏡內,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
D.觀察時,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使位于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答案】B
11.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應是( )
①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②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標本上方2~3 mm處
③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④調節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
⑥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⑦調節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①⑦②⑥⑤④③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答案】B
12.小明同學用同一臺顯微鏡,通過調整目鏡和物鏡以及準焦螺旋,觀察同一標本四次。請問,其
中視野最暗的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 )
A.5倍、10倍 B.5倍、40倍 C.10倍、10倍 D.10倍、40倍
【答案】D
13.絕大多數細胞非常小,必須借助顯微鏡觀察。下列有關顯微鏡知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對光后,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B.小明用顯微鏡觀察血涂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個污點,他轉動目鏡,污點不移動,他判斷污
點一定在物鏡上
C.兩臺顯微鏡,1號顯微鏡目鏡10×,物鏡40×,2號顯微鏡鏡目鏡15×,物鏡10×,要使視
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量最多,應選用2號顯微鏡
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下降鏡筒時眼睛一定要注視物鏡
【答案】B
14.右圖為顯微鏡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當視野①轉到視野②時,操作顯微
鏡的正確步驟是( )
A.轉動反光鏡,選擇平面鏡
B.轉動反光鏡,選擇凹面鏡
C.向右下方移動玻片標本
D.向左上方移動玻片標本
【答案】D
15.小明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發現視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應調節顯微鏡的( )
A.細準焦螺旋 B.粗準焦螺旋 C.反光鏡 D.遮光器
【答案】A
16.若用同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通過調整目鏡、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得到如下四個圖。
試問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
【答案】C
17.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該用到的是( )
①生理鹽水 ②清水 ③稀碘液 ④消毒牙簽 ⑤刀片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B
18.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如在視野中看到中央發亮,周邊黑暗的圓圈,該圓圈可能是( )
A.污物 B.氣泡 C.細胞 D.墨水
【答案】B
19.制作洋蔥鱗片葉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 )
①用鑷子撕取實驗材料 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擦拭載玻片、蓋玻片 ④用碘液給實驗
材料染色 ⑤將實驗材料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收收展平 ⑥蓋上蓋玻片
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⑥④ D.①③②⑤⑥④
【答案】C
20.我市某校七年級學生小強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
下看到的情況如圖所示,據圖回答:
小強所觀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與洋蔥表皮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等共同結構.但
也觀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不具有 、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是: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生理鹽水;牙簽刮口
腔內側壁;涂抹;蓋蓋玻片;染色等六個步驟.A圖中出現氣泡,是由于制作臨時裝片步驟的
“ ”操作不規范引起的.
已知小強觀察B圖使用的目鏡是5×,物鏡是10×,則該物像被放大了50倍.若想在視野中
觀察到更多的細胞,小強應選擇物鏡放大倍數為 (填“8×”、“10×”或“15×”)
的鏡頭,轉動C圖顯微鏡中標號 ② 所示結構進行觀察即可.
(4)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 .
【答案】(1)細胞壁;(2)蓋蓋玻片;(3)8×;②;(4)細胞核
21.下圖分別為生物結構和顯微鏡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圖,應該是上圖中的 (填A或B)。
(2)在細胞結構中,[ ] 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3)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鏡下已經找到觀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節顯微鏡的[ ] 。
(4)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時,在 倍顯微鏡下我們看到小血管內的紅細胞成單行通過,這種小血管相當于圖C中的 (填①、②或③)。
【答案】(1)B;(2)4;細胞核;(3)③;細準焦螺旋;(4)低;②
中考鏈接
(2018,臺州中考)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要讓已觀察到的像更大,接下來應進行的操
作是( )
【答案】C
(2018,衢州中考)小柯利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時,要將如圖甲所示視野調整到如圖乙所示視野,他應該將載玻片
( )
A.向右移動 B.向上移動
C.向左移動 D.向下移動
【答案】C
3.(2018,溫州中考)用如圖所示的顯微鏡進行對光時,低倍鏡正對通光孔,若要改變視野亮度,可
調節( )
A.物鏡轉換器 B.細準焦螺旋
C.粗準焦螺旋 D.反光鏡
【答案】D
4.同一臺顯微鏡,采用不同的物鏡和目鏡組合觀察同一血涂片,出現圖甲和圖乙兩個視野,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A.如果目鏡一樣,圖甲的物鏡比圖乙的物鏡長
B.如果物鏡一樣,圖乙的目鏡比圖甲的目鏡短
C.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反光鏡和通光孔,則乙視野亮度大
D.要使視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往右上方移動
【答案】B
5.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工具.右圖為顯微鏡的結構圖,請根據圖填寫
(1)各標號所示部位名稱:A ,C ,E ,F
(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是:安放→ →放片→
→觀察.
(3)進行觀察時,發現視野中有一污點,某同學轉動物鏡和移
動玻片標本,污點都沒有隨著移動,說明污點在
上。
(4)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強,應選擇_______
①大光圈; ②平面鏡;
③小光圈; ④凹面鏡
(5)在載玻片上寫一個“b”字,用低倍鏡觀察,在視野內看到的是圖象是_______.
(6)此顯微鏡目鏡有5×和15×,物鏡有15×和40×,用這臺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要使觀察到的細胞最大,此時放大倍數是_______倍.
【答案】(1)A鏡筒,C物鏡,E反光鏡,F粗準焦螺旋(2)對光 調焦(3)目鏡(4)②③
(5)q(6)600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生物專題教案一:細胞與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
知識點一:細胞
細胞
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有生長發育和繁殖的現象;生物具有新陳代謝的作用(如攝食、呼吸、排泄);生物都有應激性,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因而能夠適應環境;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生物都具有完整的結構(除病毒外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的生活需要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2、細胞發現史
1673年列文虎克列文虎克借助工具——自制的________發現了“細胞”。
1838~1839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細胞學說,其基本觀點是:動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______構成的。
1858年魏爾肖“一切細胞來自于細胞。”從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細胞學說:
①所有動植物都由細胞構成;
②細胞是生物體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單位;
③細胞由_________分裂產生
3、細胞的大小在微米量級(10-6m),通常在幾微米到幾十微米之間
細胞膜: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非常薄。
細胞質: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
細胞核:含遺傳物質,控制遺傳性狀。
細胞壁:保護與支持植物細胞。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 泡:內含細胞液。
二、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相同點 都有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
不同點 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內有葉綠體 沒有細胞壁和液泡,也沒有葉綠體
(1)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2)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細胞液,細胞液的成分有水、無機鹽、糖分、色素等。
三、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
剛分裂的子細胞,大小只有母細胞的一半,能吸收________合成自身的________,不斷地______。這個過程就是細胞生長。
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且遺傳物質不變
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是:先加倍再減半,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植物:在原來細胞的中部,逐漸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中部的細胞膜向內凹陷,縊裂成兩個)。
細胞的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能力提升
1.下列表示植物細胞的是( )
A. B. C. D.
植物細胞吸水與液泡中的細胞液溶質質量分數有關。如圖所示細胞結構模式圖中,表示液泡的是
( )
甲 B.乙 C.丙 D.丁
3.紅蛇果的果皮細胞因含花靑素而呈紅色。將某品種的紅蛇果浸泡在熱水中,熱水變紅色;浸泡在
冷水中,冷水不變紅。這一現象說明熱水破壞了果皮細胞的( )
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4.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所有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C.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5.對圖示三種活細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都有細胞核 B.都有細胞壁
C.都能進行呼吸作用 D.形態與功能都相適應
6.研究人員近日宣布,他們以裸藻為主要原料成功生產出塑料,裸藻是一類兼具動物和植物特點的
單細胞生物,之所以把它稱為“裸藻”,原因是與其它的藻類細胞相比,它的細胞沒有(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7.成人的細胞數目約有2×1014個,200多種,人體的每一種細胞( )
A.形態功能不同,但結構基本相似 B.都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
C.都是受精卵不斷分裂和生長的結果 D.都完成相同的生命活動
8.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和南瓜葉肉細胞分別做成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容易被
看見而葉肉細胞中不易被看見的結構是( )
A.一層細胞膜 B.許多葉綠體
C.一個大液泡 D.細胞核
9.下列有關細胞分裂、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不斷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B.細胞的分裂與分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
C.細胞分裂后,新細胞的遺傳物質比親代細胞減少一半
D.細胞的分化是指隨著細胞的生長其形態出現差異的過程
10.骨髓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細胞的( )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細胞癌變
11.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的方式不同
B.由于細胞內遺傳物質的不同,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C.大樹具有的結構層次有細胞、組織和器官
D.植物體逐漸長大主要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12.如圖表示細胞的幾種生理過程,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①表示細胞的生長過程 B.通過③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C.③導致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D.②表示細胞分裂,結果是細胞數目增多
13.關于細胞分裂和分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中都有遺傳物質的復制和均分
B.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都能持續進行分裂
C.細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的基礎
D.各種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14.人體生命開始于父母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的受精卵,一個受精卵經過復雜的過程形成體。
(1)在發育過程中,由于細胞________形成不同的組織,繼而形成器官、系統和人體。
(2)子女像父母,是因為父母將遺傳信息通過精子和卵細胞傳給了子女,攜帶這些遺傳信息的物質
是________。
(3)由于神經調節和________調節,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并適應環境的變化。
15.如圖是動、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示例:[⑥]細胞質)
(1)圖___________(填“甲"或“乙")表示的是動物細胞。
(2)擠壓水果可以得到果汁,這些汁液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 ] ___________。
(3)圖中結構②具有保護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圖甲所示細胞特有的,能進行能量轉換的結構是[ ]
___________。
(5)生物體的生長發育與細胞生長、分裂和分化有關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
知識點二: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
1、顯微鏡的使用
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鏡臂: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載物臺: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兩側有壓片夾,用以固定玻片標本。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可調節光線強弱
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臺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①粗準焦螺旋:可使鏡臺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于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準焦螺旋:可使鏡臺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
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于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于光線較強時使用。
2、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
(1) 安放
一手握鏡臂,一手托底座,放在體前略左。從鏡盒取出物鏡裝在轉換臺上,取出目鏡裝在鏡筒上
(2) 對光
①動轉換器: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②轉動遮光器:選用較大光圈對準通光孔,然后一只眼注視目鏡,另一只眼睜開
③轉動反光鏡:使反射光線經過通光孔、物鏡、鏡筒到達目鏡。當觀察到一個較亮視野,對光成
(3) 放片
放置玻片標本:使裝片中心正對通光孔中心。
(4) 觀察
①降低鏡筒:轉動粗準焦螺旋時,眼睛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使低倍物鏡接近裝片。
②尋找物像: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再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③觀察物像:一只眼注視目鏡,另一只眼看著做記錄。
(5) 整理和存放
用擦鏡紙擦拭目鏡和物鏡,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使鏡筒下降到最低處,最后把顯微鏡收進鏡箱中,送回原處。
3、顯微鏡使用中的四個先后:
(1)“先低后高”:觀察時,先使用低倍鏡,后使用高倍鏡。
(2)“先大后小”:對光時,先使用大光圈,后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觀察時,先使鏡筒緩緩下降,后緩緩上升。
(4)“先粗后細”:觀察時,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后使用細準焦螺旋。
4、顯微鏡使用中的目鏡和物鏡
目鏡越長,倍數越低
物鏡越長,倍數越高
目鏡 物鏡
5、高低倍鏡與視野大小、明暗的關系
6、顯微鏡成像是倒立的,放大的(上下左右都相反)
7、視野中裝片移動的方法:物像移動方向與裝片移動方向是相反的。或者說:物像在哪一方,就把裝片移向哪一方。(物像在右上方,就把裝片移向右上方)
8、視野中的污點有三種情況:物鏡上,目鏡上,裝片上。移動目鏡,如果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目鏡上;移動玻片標本,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前兩次都不能移動污點,則污點在物鏡上。
9、顯微鏡使用中的視野亮度問題
影響顯微鏡觀察視野亮度的主要是光圈和反光鏡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反光鏡也有平面鏡和凹面鏡。
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和平面鏡,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10、光線依次要通過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才能進入到人的眼睛。
11、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清晰,換上高倍物鏡后物像模糊不清,應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知識點三: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操作
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并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動物細胞滴加生理鹽水)
撕:用鑷子從洋蔥內表皮上撕去一小塊透明薄膜;
展: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用鑷子將薄膜攤平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傾斜,接觸載破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蓋在薄膜上,(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
染: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稀碘液(或亞甲基藍溶液)在相對應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
觀:觀察,整理,記錄
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稀碘液)、觀
能力檢測
1.下列關于顯微鏡的操作,其中屬于“對光”環節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B. C. D.
2.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要將視野由圖甲轉換成圖乙,下列
操作不需要的是( )
A.移動裝片 B.轉動物鏡轉換器
C.轉動細準焦螺旋 D.轉動粗準焦螺旋
3.正確地蓋蓋玻片是成功制作臨時裝片的關鍵。圖1所示制作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操作,正確的
是( )
4.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處污點,移動裝片和轉動目鏡時,污點都不動,則污點可能在( )
A.反光鏡 B.裝片 C.物鏡 D.目鏡
5.小紅在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發現視野的右上方有一污物(位于載玻片上),若要把它移到視野
中央,應將載玻片向( )移動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6.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7.小金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下列細胞,其中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觀察到葉綠體
B.觀察到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形狀有圓形、多邊形、圓柱狀等
C.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觀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觀察到細胞壁
8.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約是白細胞的500﹣1000倍,個體比白細胞小,使用顯微鏡觀察已染色
的人血涂片,在視野中清晰地看到許多紅細胞,卻看不到白細胞,如圖所示,為了能觀察到白細
胞,應進行的操作是( )
A.移動載玻片 B.放大光圈 C.調節反光鏡 D.換上放大倍數更大的物鏡
9.2018年5月,我國重大科研項目“全自動干細胞誘導培養沒備”研制成功。干細胞被醫學界稱為“萬
能細胞”,在特定條件下它能再生成人體的其他種類細胞,這體現了細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10.“制作人體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制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
C.調節時,用左眼觀察目鏡內,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
D.觀察時,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使位于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11.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應是( )
①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②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標本上方2~3 mm處
③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④調節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
⑥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⑦調節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①⑦②⑥⑤④③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12.小明同學用同一臺顯微鏡,通過調整目鏡和物鏡以及準焦螺旋,觀察同一標本四次。請問,其
中視野最暗的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 )
A.5倍、10倍 B.5倍、40倍 C.10倍、10倍 D.10倍、40倍
13.絕大多數細胞非常小,必須借助顯微鏡觀察。下列有關顯微鏡知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對光后,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B.小明用顯微鏡觀察血涂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個污點,他轉動目鏡,污點不移動,他判斷污
點一定在物鏡上
C.兩臺顯微鏡,1號顯微鏡目鏡10×,物鏡40×,2號顯微鏡鏡目鏡15×,物鏡10×,要使視
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量最多,應選用2號顯微鏡
D.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下降鏡筒時眼睛一定要注視物鏡
14.右圖為顯微鏡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當視野①轉到視野②時,操作顯微
鏡的正確步驟是( )
A.轉動反光鏡,選擇平面鏡
B.轉動反光鏡,選擇凹面鏡
C.向右下方移動玻片標本
D.向左上方移動玻片標本
15.小明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發現視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應調節顯微鏡的( )
A.細準焦螺旋 B.粗準焦螺旋 C.反光鏡 D.遮光器
16.若用同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通過調整目鏡、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得到如下四個圖。
試問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
17.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該用到的是( )
①生理鹽水 ②清水 ③稀碘液 ④消毒牙簽 ⑤刀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8.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如在視野中看到中央發亮,周邊黑暗的圓圈,該圓圈可能是( )
A.污物 B.氣泡 C.細胞 D.墨水
19.制作洋蔥鱗片葉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 )
①用鑷子撕取實驗材料 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擦拭載玻片、蓋玻片 ④用碘液給實驗
材料染色 ⑤將實驗材料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收收展平 ⑥蓋上蓋玻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⑥④ D.①③②⑤⑥④
20.我市某校七年級學生小強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
下看到的情況如圖所示,據圖回答:
小強所觀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與洋蔥表皮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等共同結構.但
也觀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不具有 、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是: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生理鹽水;牙簽刮口
腔內側壁;涂抹;蓋蓋玻片;染色等六個步驟.A圖中出現氣泡,是由于制作臨時裝片步驟的
“ ”操作不規范引起的.
已知小強觀察B圖使用的目鏡是5×,物鏡是10×,則該物像被放大了50倍.若想在視野中
觀察到更多的細胞,小強應選擇物鏡放大倍數為 (填“8×”、“10×”或“15×”)
的鏡頭,轉動C圖顯微鏡中標號 ② 所示結構進行觀察即可.
(4)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 .
21.下圖分別為生物結構和顯微鏡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圖,應該是上圖中的 (填A或B)。
(2)在細胞結構中,[ ] 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3)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鏡下已經找到觀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節顯微鏡的[ ] 。
(4)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時,在 倍顯微鏡下我們看到小血管內的紅細胞成單行通過,這種小血管相當于圖C中的 (填①、②或③)。
中考鏈接
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要讓已觀察到的像更大,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 )
小柯利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要將如圖甲所示視野調整到如圖乙所示視野,他應該將載玻片 ( )
A.向右移動 B.向上移動
C.向左移動 D.向下移動
3.用如圖所示的顯微鏡進行對光時,低倍鏡正對通光孔,若要改變視野亮度,可調節( )
A.物鏡轉換器 B.細準焦螺旋
C.粗準焦螺旋 D.反光鏡
4.同一臺顯微鏡,采用不同的物鏡和目鏡組合觀察同一血涂片,出現圖甲和圖乙兩個視野,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A.如果目鏡一樣,圖甲的物鏡比圖乙的物鏡長
B.如果物鏡一樣,圖乙的目鏡比圖甲的目鏡短
C.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反光鏡和通光孔,則乙視野亮度大
D.要使視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往右上方移動
5.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工具.右圖為顯微鏡的結構圖,請根據圖填寫
(1)各標號所示部位名稱:A ,C ,E ,F
(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是:安放→ →放片→
→觀察.
(3)進行觀察時,發現視野中有一污點,某同學轉動物鏡和移
動玻片標本,污點都沒有隨著移動,說明污點在
上。
(4)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強,應選擇_______
①大光圈; ②平面鏡;
③小光圈; ④凹面鏡
(5)在載玻片上寫一個“b”字,用低倍鏡觀察,在視野內看到的是圖象是_______.
(6)此顯微鏡目鏡有5×和15×,物鏡有15×和40×,用這臺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要使觀察到的細胞最大,此時放大倍數是_______倍.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子洲县| 曲周县| 双辽市| 武定县| 垦利县| 塘沽区| 罗城| 通城县| 章丘市| 行唐县| 高安市| 大埔区| 邵武市| 万盛区| 建水县| 卢湾区| 化州市| 鲁甸县| 扶风县| 澳门| 新宁县| 清水河县| 安乡县| 翁源县| 海口市| 南宁市| 广东省| 嘉义市| 旅游| 泸定县| 开平市| 卢龙县| 奉新县| 乌鲁木齐市| 若羌县| 三门峡市| 迁安市| 留坝县| 清河县|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