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拿來主義》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運用比喻,通過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來闡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寫法。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論的方法,領會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諷刺的語言來論證論點的寫作特色。3、理解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遺產。4、了解課文的相關背景。5、理解本文的題旨和“拿來主義”的基本含義。6、體會魯迅雜文的辛辣活潑的語言藝術。教學重點1、課文后半部分,理解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遺產,理解比喻論證、破立結合論證的方法。2、課文前半部分,認識“閉關主義”、“送去主義”的實質與危害,體會魯迅雜文的辛辣活潑的語言藝術。教學思路激趣導入——理解什么是拿來主義——分析怎樣拿來——理解拿來主義的實質精髓——研析為什么要拿來——品味語言主要教學方法討論探究為主,朗讀品味為輔。教學資源1、多媒體powerpoint課件2、網絡文章《“情人節”與拿來主義》《拿來主義:中國企業的短視》教學過程預設(分課時寫)環節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初步感知1.導入著名作家馮驥才到法國訪問,在歡迎宴會上,一位記者問:“尊敬的馮先生,貴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東西,你們就不擔心變成資本主義嗎?”馮驥才回答:“人吃了豬肉就會變成豬,吃了牛肉就會變成牛嗎?”的確,我們學習資本主義的東西,不會變成資本主義。究其原因,就是堅持了一個正確的原則——“拿來主義”。那么,什么是拿來主義?怎樣拿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魯迅先生的回答吧!2.請查一查,想一想,看看“主義”有幾個義項。A、對客觀世界、社會生活以及學術問題等所持有的系統的理論和主張。B、思想作風。C、一定的社會制度,政治經濟體系。3.請同學們給“拿來主義”下定義。拿來主義——就是針對“拿來”這種現象所持有的系統的理論和主張。4、下面就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查找一下,課文中作者所提出的理論、主張。①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有思考 有鑒別 有選擇 )②占有,挑選。(“占有”是就態度而言,“挑選”是就方法而言。)5、拿來主義,是一個十分抽象的一個問題。為了把這個問題闡述清楚,作者采取了一種非常形象的寫法,你知道它是什么寫法嗎?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把這一具體寫法找出來。譬喻(比喻論證)將“大宅子”比作“文化遺產”【活動一】1、課前五分鐘2、查字典3、討論交流4、篩選信息1、計劃通過讓學生當老師的形式,經過三年持之以恒的訓練,豐富學生課外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2、鍛煉學生動手快速查閱工具書的能力。3、訓練學生快速整合信息、辨析概括能力。4、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感知課文,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二、 合作探究分析品讀1.大宅子中都有些什么?“拿來主義”者是怎樣正確對待這些文化遺產的 魚 翅 文化精華 使用鴉 片 益害并存 存放文化遺產 煙槍煙燈 益害并存姨 太 太 文化糟粕 毀滅立:三種正確的方式一言以蔽之:吸取精華,剔除糟粕!2.對待大宅子這一文化遺產,文章一共列舉了幾種錯誤態度 他們的錯誤實質是什么?不敢進門 孱頭 逃避害怕 逃避主義大宅子 放火燒光 昏蛋 全盤否定 虛無主義(文化遺產) 接受一切 廢物 全盤肯定 投降主義破:三種錯誤的態度3、這里,作者在論證上,主要采取了兩種論證方法——比喻論證、破立結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兩種論證方法各有什么妙處?比喻論證:形象生動,風趣幽默,將深刻的道理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破立論證:對比深刻,論證嚴密,使文章的論述無懈可擊。4、感情是文字的靈魂,雜文不是板著面孔說教,它往往充溢著強烈的情感。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廣東雜文家鄢烈山說“激情是雜文的生命泉”, “憤怒出雜文” 。下面請同學們推薦兩位同學,分別朗讀“三種錯誤態度”和“三種正確方式”,看他們誰更能讀出感情!5、文章的結尾共有五句話,其實是回答了五個問題,哪五個問題?你能找出來嗎?1、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究竟應當怎樣對待文化遺產呢?2、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拿來之后怎樣區別對待呢?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正確對待文化遺產有什么積極作用?4、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怎樣才能做到正確對待文化遺產?5、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實行拿來主義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活動二】1、篩選信息、分析鑒賞。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1、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感知課文,篩選重要信息、歸納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2、訓練學生揣摩品味課文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拓展延伸課堂小結1.資料1 “情人節”與拿來主義情人節又要到了,從眾多情侶匆忙進出禮品的腳步中便可以看到。圣誕的火爆不亞于春節,互聯網成了新經濟并開始漸漸左右著發展的脈博。世界在全球化,多極化,拿來主義已不僅僅適用于中國。拿來主義一詞是魯迅先生首倡的。中國文化受外來文化影響最集中、最劇烈的莫過于五四前后,與以往歷次的文化革新不同,這次新文化的倡導者對舊文化幾乎徹底發生了懷疑,傳統中國似乎 “老舊”得只剩下了小腳、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盤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應。可是沒過多久,新文學的過份年輕、稚拙就讓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適的兩個蝴蝶兒幾乎成了笑談.,于是人們發現,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學不來的,離開人家幾千年的根基,這種模仿只能是呀呀學語。針對三十年代這種“發揚國光”的復古潮流,魯迅提出了他的“拿來主義”。不過魯迅的拿來主義與五四時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選擇的拿,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東西都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外國好的東西、對中國的進步有益的東西都應該吸收,這應該是拿來主義的真實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來主義也未嘗不可。很多人知道魯迅的“拿來主義”主張,但魯迅所說的“人類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關心”則了解的人較少了。魯迅一生中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的字數幾乎與他的創作相等,而這僅是魯迅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同樣祟尚拿來主義的日本,在獲得喜歡學習,善于吸收外來文化美名之時,卻使自己的文化呈現強烈的相對主義特征,他們折服中國的孔孟之道,但同時又排斥對中國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拒不向中國人民做出道歉。……(沙沙)摘自強國論壇思考;A、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問題?B、作者提出的觀點是什么?2.資料2 拿來主義:中國企業的短視……以中國的汽車工業為例,中國所能實現的開放為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所不可企及,以至于人們在今天的中國經濟版圖上很難找到地道的民族汽車工業,而即便是我們花費了如此的代價,卻同樣沒有“引進”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反而連已有的創新能力都喪失殆盡。汽車工業中外合資已經20年,90%的轎車市場已經讓給外方,而絕大部分合資企業沒有開發過像樣的新車型、新發動機。汽車產業之所以被稱為“工業的火車頭”,是因為它可以帶動裝備制造、鋼鐵、電子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如上海大眾,連貨架、掃地用的清潔機都從德國進口,其他設備的進口不言自明。北京市與韓國現代合資生產索納塔后,只有四個輪胎和一個電瓶由中國制造。最大的贏家當然是合資企業中的外方。德國大眾在中國合資生產的產量只占全球的14%,但是其利潤80%來自中國。通用汽車公司每輛車在美國國內賺145美元,在中國卻賺2400美元。本田公司在廣州生產的雅閣牌轎車,售價高出日本國內價格六成左右。但是,令人更難以接受的是,在合資汽車廠中,不但中方,整個合資廠都沒有開發、設計權,中國似乎與汽車產業的高利潤無緣。放眼全局,我們當然可以將問題設想得并沒有上述那么恐怖。的確,技術引進本無原罪,可問題的核心在于,引進的最終目標是消化吸收與創新。而就是這一清晰的流程,中國企業卻并不能完全貫徹到底。其主要原因是國內很多企業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十分貧弱。據專家分析,我國目前每花1元錢引進技術,只用0.07元進行消化吸收,而工業成長時期的日本、韓國,是花1元錢引進技術,但花5~8元錢進行消化吸收和技術創新。 ……思考:通過對中國和德國的對比,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3、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種對待文化遺產(外來文化)的方法——“拿來主義”,學了兩種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破立結合”。因此,我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定能將它們靈活運用,正確對待、處理我們所遇到的文化遺產(包括外來文化)。4、思考題文章題為“拿來主義”,為什么開篇對“拿來主義”一字不提,先闡述“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聯系時代背景,想一想作者當時寫這篇文章有怎樣的現實意義?【活動三】討論分析課外相關資料檢測學生對課內知識的理解程度,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進一步加深對課內知識的理解。第二課時一、導入課文多媒體展示排除法解題思路:或A或B或C或D非A非B非C———————所以D課前五分鐘計劃通過讓學生當老師的形式,經過三年持之以恒的訓練,豐富學生課外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二、合作探究1、課文研習問題1:如果一個題有若干個選項,而要證明其中某項正確,那么只要找出依據,否定其它所有的選項就行了——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快速閱讀《拿來主義》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選項”一一找出來。明確:①閉關主義②送去主義③聽憑送來④自己來拿。問題2:那么,什么是“閉關主義”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明確:“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就是“閉關主義”。作者用“給槍炮打破了大門”“又碰了一串釘子”予以否定。問題3:“到現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作者這樣說有依據嗎?明確: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征主義’”。問題4:這是例證法。那么是怎樣否定“送去主義”的呢?明確::通過與尼采的類比,作者指出“送去主義”的危害——“當佳節大典之際”,我們的子孫“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也就是必淪為乞丐。問題5:“送來”的都是些什么東西?明確:送來的“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問題6:這種“送來”的本質是什么呢?明確:傾銷商品和文化侵略。問題7:模仿多媒體展示的排除法,歸納1——7段的論證思路。明確:或閉關主義,或送去主義,或聽憑送來,或自己來拿閉關主義,實行不通送去主義,淪為乞丐聽憑送來,大受其害—————————所以,要自己來拿問題8:1——7段論證的是什么問題?明確:論證為什么要“拿來”。2、背景介紹20世紀30年代,國民黨政府奉行賣國主義政策,實行反革命文化“圍剿”,主張“全盤西化”;封建的遺老遺少們叫嚷復古主義;在左翼文藝隊伍中,一些人反對繼承舊文化,反對吸收外國文化,造成思想混亂.魯迅先生就寫下了這篇雜文,批駁了錯誤思潮,提倡“拿來主義”。合作討論探究8個問題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篩選概括整合能力。學會深入探討分析課文內容。三、語言品味1、分析下列語句,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A、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明確:“進步”實為倒退——反語,媚外求榮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諷刺強烈。B、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一路的掛過去,叫做“發揚國光”。明確:一“捧”一“掛”,既寫出了他們的媚外求榮的丑態,又寫出了他們的寒傖可憐,可鄙可笑。C、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明確:諷刺了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詡,其實自不量力。D、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了瘋。明確:與送去主義類比,進行揶揄與嘲諷。2、關于雜文雜文是一種文藝性政論文,主要指“五四”以來,以魯迅為代表的那種精辟、犀利,帶有濃列的文藝色彩的議論文章。特點:A、短小、活潑、犀利、雋永。B、既有議論性,又有文藝性。C、題材廣泛,形式多樣。D、大中取小,小中見大。3.小結本文是較為輕靈、活潑的雜文,語言犀利幽默,辛辣諷刺,妙趣橫生,正所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反復朗讀、揣摩、品味課文,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訓練學生較強的語感,學會揣摩語言的深層含義。四、作業設計“拿來主義”的思想,含義深遠,于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比如,生活中,我們交朋友,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請用“拿來主義”的觀點說明我們應怎樣結交朋友.想想議議檢測學生對“拿來主義”的理解程度以及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自我反思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本教學設計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提綱挈領地抓住課文要點,重點解決了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拿來主義,怎樣拿來,為什么要拿來等關鍵問題。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基本能力的培養,還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知人論世”、排除法等分析方法和比喻論證、破立論證這兩種論證方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課文前半部分的分析較為簡略。對比喻論證和破立論證這兩種論證方法分析還不夠細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