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課標·新思維】1.1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課標·新思維】1.1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1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
考點1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 1.知道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如硬度、彈性、磁性、導熱性、導電性、溶解性、酸堿性等。 2.知道質量的定義,學會用天平測量質量;理解密度所反映的物質屬性,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3.知道外界條件(如溫度、壓力等)能影響物質的性質。
考點2長度的測量 ☆☆
考點3體積的測量 ☆☆
考點4溫度的測量 ☆☆
考點5質量的測量 ☆☆
考點6密度及其測量 ☆☆
■考點①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在物質的多種性質中, 、 、 、熔點、沸點、硬度、延展性、導熱性、導電性等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這些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物質的有些性質,如鐵會生銹、氫氧化鋼能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木炭能燃燒(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等,這些性質只能在物質的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叫做化學性質。
■考點②長度的測量
1.刻度尺的使用
正確操作方法 舉例
選 根據要求測量的長度和精確程度,選擇適當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根據要求測量的長度和精確程度,選擇適當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看 看零刻度線是否磨損 零刻度線磨損了,另選一個整刻度線作為測量的起點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刻度尺的量程為0~3 cm,分度值為1 mm
放 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一整刻度線對準物體的一端
尺邊要沿著被測直線,不能歪斜 沒有放正
有刻度線的一邊必須緊貼被測物體 刻度線沒有與物體緊貼
讀 視線要正對刻度線且與尺面垂直
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上圖視線B正對2.4 cm刻度線,正確讀數為2.40 cm
記 測量結果必須有單位,沒有單位的測量結果無意義
■考點③體積的測量
1.體積: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常用單位:,符號.2.單位及其換算
單位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符號 dm3
單位換算 1m3=dm3= cm3;1m3= L,1L= cm3= ml
3.體積的測量
(1)測量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可采用米尺(刻度尺)測量其長、寬、高,然后進行計算(注意:單位統一)。
(2)測量液體或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常用 或 進行測量。
(3)使用量簡(或量杯)時的注意事項
①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
②量筒必須放在桌面上。
③讀數時,使量筒壁上的刻度正對自己,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液面的 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時,讀數偏;仰視時 ,讀數偏 。
■考點④溫度的測量
溫度:物體的 。
(1)溫度的單位:溫度的常用單位為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
注: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 ℃,沸水的溫度為 ℃,0 ℃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攝氏度。零攝氏度以下,應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或“負多少攝氏度”。
(2)溫度計的原理:實驗室常用的水銀、酒精等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3)溫度計的使用:
①不能超過溫度計 ;
②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③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
④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
(4)體溫計:
①體溫計的測量范圍通常為 ℃,分度值為0.1℃;
②體溫計的玻璃管與玻璃泡之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的玻璃管;
③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下次使用前要用力甩幾下,把玻璃管中的水銀甩回到玻璃泡中。
注意:誤差與錯誤
誤差 錯誤
產生原因 1.儀器精確度不夠;2.實驗方法不完善; 3.環境對儀器的影響;4.觀察者估讀時的偏差 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實驗方法不當或者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
可否避免 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
特點 有誤差的測量數據一般比較接近真實值 錯誤的數據一般遠遠偏離真實值
控制方法 ①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②采用精確度更高的測量工具;③運用更完善的實驗方法 采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記錄數據時要細心
■考點⑤質量的測量
質量概念:質量表示物體含有 的多少。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溫度和狀態等的改變而改變。
質量的單位:常用單位是 ,比它小的單位有克(g)和毫克(mg)。
質量的測量: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
天平的使用
1.天平的調節:依照“游碼歸零”和平衡螺母“左偏右調,右偏左調”的原則調節平衡。
2.質量的測量:
調平: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 處,再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稱量:被測物體放 ,砝碼放 ,放在天平上的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用鑷子 向右盤逐個加減砝碼再調節游碼,直到天平重新平衡。讀數時要把砝碼質量和游碼所示質量相加(m物=m砝+m游示)。
■考點⑥密度及其測量
1.體積的某種物質的 ,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 ,與質量的多少、體積的大小 ,但當溫度、狀態等發生改變時,物質的密度也將發生改變。同種狀態下,同種物質的密度相等,可以根據密度來鑒別物質,并可用于計算物質的質量或體積。
注:一個容積不變的容器內,氣體的密度會隨質量的變化而變化。
3.密度公式 (p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4.密度的單位有: 或千克/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利用公式ρ=m/V 計算某種物質的密度或鑒別物質。
(2)利用公式m=ρV計算體積為V的某種物質的質量。
(3)利用公式V=m/ρ計算質量為m的某種物質的體積。
5.密度知識的應用
應用 公式 方法 舉例
鑒別物質種類 用天平和量筒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用公式計算出物體的密度,再查密度表,看與何種物質的密度相同 測算出一件工藝品是由哪種材料制成的
計算較大物體的質量 m=ρV 通過查密度表或測一小塊樣品得到密度,再測出它的體積,根據公式算出該物體的質量 求一塊大理石紀念碑的質量
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物質的密度可以從密度表中查出,根據公式可算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測量形狀不規則的機器零件的體積
■考點1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典例1] (2024七上·武義期末)下列關于課本用紙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br/>A.易撕碎 B.白色 C.難溶于水 D.可燃性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杭州月考)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合理的是( ?。?br/>A.用鎢制作燈泡的燈絲(熔點高)
B.用水銀作為體溫計的測溫物質(比熱?。?br/>C.用氯乙烷治療運動損傷的疼痛(沸點高)
D.用泡沫做表演場景中的“滾石”(密度小)
■考點2 長度的測量
[典例2] (2024七上·蒼南期中)如圖為測硬幣直徑的幾種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br/>B. C. D.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瑞安期中)小安在測圓柱體的圓周長時,把一條長方形紙條包在圓柱體外面,然后在紙條重疊部分用針扎個孔,把紙條展開(如圖) ,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測量出圓周長的是(?。?br/>A. B.
C. D.
■考點3 體積的測量
[典例3] (2024七上·鎮海區期中)小科同學整理的“錯誤操作”與“測量結果”匯總表,符合實際情況的選項是(  )
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
A 測量細鐵絲的直徑時,在鉛筆上沒有緊密繞細鐵絲 偏小
B 用體溫計測量人體口腔溫度,將體溫計拿離口腔讀數 偏小
C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后讀數 偏大
D 用一根拉長拉緊的皮尺去截取一根一米長的電線 偏小
A.A B.B C.C D.D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蕭山期中)小港同學在學習科學測量后,進行如下測量,其中會導致測量值比真實值小的有( ?。?br/>①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仰視讀數
②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時,細銅絲沒有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
③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④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體,仰視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5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9mL,則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6mL
⑤用拉得太松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
⑥用受潮膨脹的木尺去測量某物體的長度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考點4 溫度的測量
[典例4] (2024七上·嵊州期中)用體溫計測得小明的體溫為 37.3℃,若沒有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就去測量小英和小剛的體溫,如果小英和小剛的實際體溫為 37.1℃和38.4℃,那么兩次測量結果應該是( ?。?br/>A.37.3℃和38.4 ℃ B.37.1℃和38.4 ℃
C.37.1℃和37.10℃ D.37.3℃和37.3℃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6℃,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為(  )
A.90℃ B.94℃ C.96℃ D.98℃
■考點5 質量的測量
[典例5](2024七上·杭州期末)為測量一枚大頭針的質量,小金進行了以下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調平時,指針偏向分度盤左邊,應將游碼向右調節
B.調平時,指針偏向分度盤左邊,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C.為使測量準確,可測出1枚大頭針和10克砝碼總質量,再用總質量減去10克
D.為使測量準確,可測出100枚大頭針總質量,再用總質量除以100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紹興期末)某同學要稱量10.2克食鹽,其中10克用砝碼,0.2克用游碼。其操作步驟如下:①取10克砝碼放在右盤紙上,調節天平橫梁平衡;③在左盤紙上添加食鹽到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br/>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考點6 密度及其測量
[典例6](2024七上·衢州期末)為測量幾種液體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測量出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幾組數據并繪出如圖所示的m-V圖像,下列關于a、b、c三種物質的密度ρ 、ρb、ρc的大小關系排列正確的是( ?。?br/>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c>ρb D.ρc>ρa>ρb
◆變式訓練1. 現代宇宙學告訴我們,恒星在演變過程中,會形成密度很大的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據推測,1cm3 中子星物質的質量是1.5×109t,則中子星的密度約為(  )
A.1.5×1012kg/m3 B.1.5×1015kg/m3
C.1.5×1021 kg/m3 D.1.5×1018kg/m3
1.(2023·杭州)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 ?。?br/>A.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 B.一本初中科學課本的厚度
C.一個籃球的直徑 D.一張課桌的高度
2.(2020·杭州)下列估算最接近實際的是( ?。?br/>A.一個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為50N
B.科學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為8nm
C.一個成年人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1.3m/s
3.(2022·衢州)梅雨時節,天氣多變,小科利用氣溫計對氣溫變化進行研究。如圖是某天上午8:00小科觀察到的氣溫計內液面位置,其讀數為( ?。?br/>A.20.5℃ B.25℃ C.30.5℃ D.35℃
4.(2020·衢州)基本儀器的規范使用很重要。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r/>A.傾倒試劑 B. 稱量氫氧化鈉固體 C. 加熱液體 D. 點燃酒精燈
5.(2023·舟山)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右盤,調節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排開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
B.蠟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蠟塊的重力
C.量筒中水的質量小于蠟塊的質量
D.量筒中水的體積等于蠟塊的體積
6.(2021·嘉興)事物總是在變與不變中相統一。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氣壓改變時,空氣的密度一定不變
B.溫度改變時,玻璃的導電性會發生變化
C.位置改變時,物體的質量一定不變
D.介質改變時,聲的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
7.(2021·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了超過2千克的月球巖石及土壤樣本,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質量變大
B.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變
C.月球土壤帶回地球后密度變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氣
8.(2019·紹興)下列利用空氣某成分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 B.氮氣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9.(2024·嵊州模擬)某同學根據表中提供幾種物質的密度(常溫常壓下),得出以下四個結論,正確的是()
物質 密度(g/cm3) 物質 密度(g/cm3)
蜂蜜 1.4 冰 0.9
酒精 0.8 鋁 2.7
水銀 13.6 銅 8.9
A.液體的密度一定小于固體的密度
B.蜂蜜和酒精混合后的液體密度為2.2g/cm3
C.把50g酒精倒掉一半,剩余酒精密度仍為0.8g/cm3
D.鋁的密度小于銅的密度,所以鋁的質量比銅小
10.(2024·舟山模擬)某科學小組使用托盤天平測量食鹽水的密度。天平調平時,發現分度盤上的指針向左偏轉,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ㄟx填“左”或“右”)調節,直至天平平衡。由于砝碼生銹,小組同學借助有刻度的注射器、燒杯等器材也順利完成實驗,在已經調平的天平兩側放上相同的兩個燒杯,先用注射器向右盤燒杯中注入30毫升食鹽水,再向左盤燒杯注水,當注水的體積為33毫升時,天平恰好平衡,則鹽水的密度為   kg/m3。
11.(2023·紹興)溫度計的發明及溫標(溫度的標準)的確定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1)當外界溫度升高時,伽利略發明的溫度計玻璃管中液面將會    (選填”升高”、”不變”或”下降”)。
(2)溫度計的發展史上,測溫物質在不斷改進,考慮的影響因素有    (寫出其中一條)。
(3)對于溫標的確定過程認識正確的有 。
A.測量是一個把待測量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的過程,所以溫標必須具有穩定性
B.西門特學院的學者選擇的溫標具有一定缺陷,所以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C.施特默爾將這兩點的數值對調,可能是因為更符合人們的習慣
D.溫標的確定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12.(2024·富陽模擬)小科從超市買來一瓶橙汁,他想不用量筒,只用托盤天平,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來測量橙汁的密度。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他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如圖甲所示,則他應   (寫出操作方法),進行調平;
(2)小科的其他操作如下:
①用已調好的天平測空燒杯的質量,如當汞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
②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為132g;
③向另一個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體積的純凈水(如圖丙),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為122g。則橙汁的密度ρ橙汁=   kg/m3。
(3)小科根據所測數據,在圖丁上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飲料重復上述實驗,將所測數據在圖上又描出了另一個對應的點B,若ρA、ρB分別代表兩種飲料的密度,則ρA  (選填“>”、“<”或“=”)ρB。
13.(2022·衢州)今年春節以來,衢州生產的雙柚汁受消費者熱捧,成了地道的網紅飲料。雙柚汁采用胡柚和香柚等為原料加工而成,其配料表及營養成分表如下:
配料表:水、常山胡柚汁(添加量6g/kg)、香柚汁、白砂糖、蘋果濃縮汁、果葡糖漿、檸檬酸、檸檬酸鈉、DL-蘋果酸、維生素C、食用香精。 營養成分表(每100克)
能量 158kJ
脂肪 0
糖類 9.3克
鈉 13毫克
(1)胡柚果實是由花雌蕊中的   發育來的。
(2)小明出于好奇,想知道“生產一瓶規格如圖的雙柚汁需要胡柚汁的質量”,計算過程如下:
300mL=0.3kg,
0.3kg×6g/kg=1.8g
小明的計算過程有誤,其錯誤原因是   。
(3)若雙柚汁中的鈉元素均來自檸檬酸鈉,檸檬酸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26%。則每100克雙柚汁中含檸檬酸鈉的質量為   毫克。
(4)雖然雙柚汁中的脂肪含量為0,但大量飲用同樣會引發肥胖。請從物質轉化的角度說明理由:   。
14.(2022·杭州)小金利用厚度均勻的合金板(厚度為1cm),制作了一個無蓋的不漏水的盒子。成品尺寸如圖所示,質量為1440g。(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盒子開口朝上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
(2)合金板的密度。
(3)將盒子開口朝上,緩慢放入水中,當盒子上沿與水面齊平時松手(水足夠深),盒子穩定后在水中的浮沉情況為  ?。ㄟx填“漂浮”或“沉底”),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1.(2023·慈溪模擬)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又給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地面主課堂的同學們跟著太空教師王亞平一起做水油分離實驗時發現:空間站里水和油混合后并不會自然分層,而地面上水和油能自然分層,并且油在上、水在下。下列對此差異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地面上的油不溶于水,而空間站里的油能溶于水
B.地面上油在上、水在下,是因為油的質量比水小
C.空間站里水和油不分層是因為兩者的密度較接近
D.空間站里水和油不分層是因為物體處于失重狀態
2.(2023·拱墅模擬)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有一個底面積S=50cm2的圓柱形容器。將物體B浸沒在水中時(水不溢出)。B受到的浮力為F1.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3N;使用杠桿提起物體B,當杠桿C端掛質量為mA的物體時,杠桿在水平位置恰好平衡,物體B剛好有1/4體積露出水面,此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1.6N,物體B受到的浮力為F2.容器內液面下降了0.4cm。設物體B的密度為ρ,已知:OD:OC=1:2,(g取10N/kg)。下列結果正確的是(  )
A.F1=0.6N B.F2=0.8N
C.mA=140g D.ρ=2.5×103kg/m3
3.(2023·溫州模擬)密封袋放在電子秤上如圖甲所示,若密封袋裝入適量空氣后密封(空氣未被壓縮)如圖乙所示,則電子秤的示數將( ?。?br/>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4.(2024·瑞安模擬)下列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 (ˊ )
A.一枚一元人民幣硬幣的直徑為2mm
B.一本《科學》課本的質量約為300g
C.人體感覺適宜的溫度為37℃
D.人步行速度約為12m/s
5.(2024·浙江模擬)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將事物的組成結構和所具備的功能看做一個整體,去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這就是“結構與功能觀念”。下列敘述與“結構與功能觀念”不符的是( )
A.植物的根毛細胞向外凸起,主要為了增大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B.溫度計的“泡大徑細”,主要為了讀數更精確
C.點滴板多為白色,主要是為了便于觀察顯色反應的顏色變化
D.地球的形狀是個橢球體,主要是為了便于生物生存
6.(2021·鄞州模擬)小晨設計了一個實驗,用排水法測某實心金屬塊的密度。實驗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燒杯、量筒和水。實驗步驟如下:
①讓小空筒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如圖甲。
②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20mL,如圖乙。
③將燒杯中20mL水倒掉,從水中取出金屬塊,如圖丙。
④將金屬塊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測得此時溢出水的體積為44mL,如圖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被測金屬塊的體積是   。
(2)被測金屬塊的密度是   。
(3)在實驗步驟③和④中,將沾有水的金屬塊放入小空筒,測出的金屬塊密度將   。(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7.(2020·紹興模擬)王強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杠桿OAB支點為O(杠桿OAB質量不計),OA:OB=1:3。他實驗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用一細繩將體積為180cm3的金屬塊懸掛于A點,然后向容器中加水,使金屬塊浸沒在水中。
步驟二:使杠桿OAB在水平位置靜止,讀出彈簧測力計此時的讀數為1.2N。
(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
(2)被測金屬塊密度:ρ=    。
8.(2024·溫州模擬)為了測量鵝卵石的密度,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將一個塑料杯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溢水杯的出水口處放置一個圓柱形容器,如圖甲。
②將鵝卵石置于塑料杯中,穩定后測出溢出至圓柱形容器內水的深度為h1=10厘米,如圖乙。
③將鵝卵石從杯中取出并投入到溢水杯中,將容器中的水緩慢倒入溢水杯直至剛好盛滿,并測出圓柱形容器中剩余水的深度h2=7.5厘米,如圖丙。
(1)鵝卵石的密度ρ石=   。(取小數點后一位)
(2)為了提高鵝卵石密度的測量精確度,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有____(可多選)。
A.更換容積更小的溢水杯 B.更換橫截面積更小的圓柱形容器
C.更換質量更大的塑料杯 D.用密度更小的液體替換水
E.選擇質量更大的鵝卵石
(3)小明將該方法用來測量液體密度,并將密度值直接標記在圓柱形容器壁上。具體做法:如圖丁,在塑料杯上標記規定體積V0的刻度線,將塑料杯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將不同密度的液體依次注入塑料杯中至V0的刻度線處,在容器內溢出的水面位置標記不同的密度值。試分析容器壁密度值刻度是否均勻并簡要說明理由:   。
9.(2023·江山模擬)小科同學想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液體密度計。他用重力為1.2N的空桶分別盛滿酒精、水、鹽水三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依次測出三種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所得數據記錄于下表中。
液體種類 酒精 水 鹽水
液體密度ρ/(kg/m3) 0.8×103 1.0×103 1.1×103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 2.0 2.2 2.3
(1)應將彈簧測力計的1.2牛處標記為   刻度。
(2)利用該“密度計”可測得液體的密度最大為   千克/米3。
(3)已知該“密度計”的最小刻度值為0.1×103千克/米3,則用它   (選填“能”或“不能”)精確測出大小為0.71×103千克/米3的汽油密度。
10.(2023·淳安模擬)小金為了測量空氣的密度,查閱資料得知:氣體的密度與壓強有關,因此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如圖甲,將一打足氣的足球,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426毫升。
②如圖乙,將500毫升裝滿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氣針和乳膠管將足球中的氣體慢慢排入該量筒,同時調整量筒的位置,當量筒內外水面都與500毫升刻度線相平時,停止排氣。重復該操作,共排氣10次。
③如圖丙,拔除氣針和乳膠管,把排氣后的足球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420毫升。
(1)圖甲溢水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   圖丙溢水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圖乙中,量筒內外水面都與500毫升刻度線相平時停止排氣,其目的是   。
(3)根據測得的數據,計算空氣的密度為   。
11.(2024·浙江模擬)在準備趣味實驗大賽時,某同學想利用所學知識,設計制作一款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
(1)測量氣體的體積也可以利用排水法。他利用大號礦泉水瓶初步設計了如吹氣圖所示的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瓶中裝滿水。為能順利的完成實驗,請在圖中礦泉水瓶內正確畫出導管的合理位置。
(2)根據所學知識,請你從容積為5升圓柱形容器、水槽、刻度尺、吹氣導管、燒杯、滴管中選擇合適器材,再設計一種能較準確測出肺活量的簡易裝置圖。
12.(2023·寧波模擬)二氧化氯(ClO2)消毒劑是新一代安全、高效的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也具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如表是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液的部分標簽信息,圖甲是一種稀釋瓶,用戶可以根據需求用它以一定體積比對原液進行稀釋,圖乙是它的7種不同比例的稀釋方式?,F取原液10mL用該稀釋瓶按1:3的比例稀釋原液,稀釋過程中不考慮溫度變化和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求:
二氧化氯消毒液
溶質的質量分數 80%
體積 5000mL
密度 1.2g/cm3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儲藏
(1)二氧化氯是  ?。ㄌ睢盁o機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二氧化氯中氧、氯元素最根本的區別是   不同。
(2)稀釋得到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密度為   g/cm3,溶質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0.1g/cm3和0.1%)
13.(2024·寧波模擬) 自然界中的物質是在不斷循環變化的。如圖是生物圈中的氮循環,請回答:
(1)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變為氮肥,下列屬于氮肥對植物的作用是____。
A.使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B.促進花果實提前成熟,籽粒飽滿
C.使植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
(2)氮氣經常作為食品,燈泡的填充氣體是利用了它的  ?。ㄌ睢拔锢硇再|”或“化學性質”);液氮有冷凍麻醉等用途,打開液氮瓶,瓶口會出現“白霧”,出現“白霧”現象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
14.(2024·鎮海區模擬)金屬釩(V)被譽為“合金的維生素”,熔點高、質堅硬,耐鹽酸、耐硫酸,不易被腐蝕。釩(V)可由冶煉得到,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入2B類致癌物清單。
(1)釩(V)的上述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2)五氧化二釩中釩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1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
考點1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 1.知道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如硬度、彈性、磁性、導熱性、導電性、溶解性、酸堿性等。 2.知道質量的定義,學會用天平測量質量;理解密度所反映的物質屬性,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3.知道外界條件(如溫度、壓力等)能影響物質的性質。
考點2長度的測量 ☆☆
考點3體積的測量 ☆☆
考點4溫度的測量 ☆☆
考點5質量的測量 ☆☆
考點6密度及其測量 ☆☆
■考點①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在物質的多種性質中,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延展性、導熱性、導電性等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這些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物質的有些性質,如鐵會生銹、氫氧化鋼能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氧化鐵、木炭能燃燒(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等,這些性質只能在物質的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叫做化學性質。
■考點②長度的測量
1.刻度尺的使用
正確操作方法 舉例
選 根據要求測量的長度和精確程度,選擇適當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根據要求測量的長度和精確程度,選擇適當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看 看零刻度線是否磨損 零刻度線磨損了,另選一個整刻度線作為測量的起點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刻度尺的量程為0~3 cm,分度值為1 mm
放 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一整刻度線對準物體的一端
尺邊要沿著被測直線,不能歪斜 沒有放正
有刻度線的一邊必須緊貼被測物體 刻度線沒有與物體緊貼
讀 視線要正對刻度線且與尺面垂直
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上圖視線B正對2.4 cm刻度線,正確讀數為2.40 cm
記 測量結果必須有單位,沒有單位的測量結果無意義
■考點③體積的測量
1.體積: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常用單位:立方米,符號m3.
2.單位及其換算
單位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符號 m3 dm3 cm3
單位換算 1m3=103dm3 =106cm3;1m3= 103L,1L=103cm3=103ml
3.體積的測量
(1)測量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可采用米尺(刻度尺)測量其長、寬、高,然后進行計算(注意:單位統一)。
(2)測量液體或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常用量筒或量杯進行測量。
(3)使用量簡(或量杯)時的注意事項
①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
②量筒必須放在桌面上。
③讀數時,使量筒壁上的刻度正對自己,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液面的凹形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時,讀數偏大;仰視時,讀數偏小。
■考點④溫度的測量
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
(1)溫度的單位:溫度的常用單位為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注: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沸水的溫度為100℃,0 ℃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攝氏度。 零攝氏度以下,應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或“負多少攝氏度”。
(2)溫度計的原理:實驗室常用的水銀、酒精等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3)溫度計的使用:
①不能超過溫度計量程;
②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③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
④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
(4)體溫計:
①體溫計的測量范圍通常為35~42 ℃,分度值為0.1 ℃;
②體溫計的玻璃管與玻璃泡之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的玻璃管;
③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下次使用前要用力甩幾下,把玻璃管中的水銀甩回到玻璃泡中。
注意:誤差與錯誤
誤差 錯誤
產生原因 1.儀器精確度不夠;2.實驗方法不完善; 3.環境對儀器的影響;4.觀察者估讀時的偏差 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實驗方法不當或者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
可否避免 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
特點 有誤差的測量數據一般比較接近真實值 錯誤的數據一般遠遠偏離真實值
控制方法 ①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②采用精確度更高的測量工具;③運用更完善的實驗方法 采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記錄數據時要細心
■考點⑤質量的測量
質量概念:質量表示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溫度和狀態等的改變而改變。
質量的單位:常用單位是千克(kg),比它小的單位有克(g)和毫克(mg)。
質量的測量: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
天平的使用
1.天平的調節:依照“游碼歸零”和平衡螺母“左偏右調,右偏左調”的原則調節平衡。
2.質量的測量:
調平: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再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稱量:被測物體放左盤,砝碼放右盤,放在天平上的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用鑷子向右盤由大到小逐個加減砝碼再調節游碼,直到天平重新平衡。讀數時要把砝碼質量和游碼所示質量相加(m物=m砝+m游示)。
■考點⑥密度及其測量
1.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的多少、體積的大小無關,但當溫度、狀態等發生改變時,物質的密度也將發生改變。同種狀態下,同種物質的密度相等,可以根據密度來鑒別物質,并可用于計算物質的質量或體積。
注:一個容積不變的容器內,氣體的密度會隨質量的變化而變化。
3.密度公式p= (p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4.密度的單位有:Kg/m3或千克/米3,1克/厘米3=1000 千克/米3。
(1)利用公式ρ=m/V 計算某種物質的密度或鑒別物質。
(2)利用公式m=ρV計算體積為V的某種物質的質量。
(3)利用公式V=m/ρ計算質量為m的某種物質的體積。
5.密度知識的應用
應用 公式 方法 舉例
鑒別物質種類 用天平和量筒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用公式計算出物體的密度,再查密度表,看與何種物質的密度相同 測算出一件工藝品是由哪種材料制成的
計算較大物體的質量 m=ρV 通過查密度表或測一小塊樣品得到密度,再測出它的體積,根據公式算出該物體的質量 求一塊大理石紀念碑的質量
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物質的密度可以從密度表中查出,根據公式可算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測量形狀不規則的機器零件的體積
■考點1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典例1] (2024七上·武義期末)下列關于課本用紙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br/>A.易撕碎 B.白色 C.難溶于水 D.可燃性
【答案】D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解答】A、易撕碎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B、白色,顏色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C、難溶于水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D、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D。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杭州月考)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鎢制作燈泡的燈絲(熔點高)
B.用水銀作為體溫計的測溫物質(比熱小)
C.用氯乙烷治療運動損傷的疼痛(沸點高)
D.用泡沫做表演場景中的“滾石”(密度小)
【答案】C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 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導熱性、密度、比熱容、導電性、硬度等等,結合選項,確定所描述的應用實例是利用了物質的哪一特性,便可做出判斷。
【解答】 A.用鎢制作燈泡的燈絲是利用了鎢的熔點高的性質,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體溫計用水銀作為測溫物質是因為水銀的比熱容小,吸收熱量后溫度上升較快,能夠快捷地測出體溫,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當液態的氯乙烷噴出遇到溫度較高的皮膚時,會迅速汽化為氣態,液態的氯乙烷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利用沸點較低的性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用泡沫做表演場景中的“滾石“,是利用了塑料泡沫的密度小,相同體積時質量輕的特點,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考點2 長度的測量
[典例2] (2024七上·蒼南期中)如圖為測硬幣直徑的幾種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br/>B. C. D.
【答案】D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用刻度尺測硬幣直徑時,硬幣的一個端點應與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線對齊,否則無法讀數;
(2)對于某些部分形狀規則的物體,如圓柱體、乒乓球的直徑,圓錐體的高等,這些物體長度端點位置模糊,或不易確定,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將待測物體卡住,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移到刻度尺上,從而間接測出物體長度,這種測量方法叫做“卡測法”。
【解答】A、一方面硬幣的任何一個端點都沒有與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線對齊,不能準確讀數;另一方面,測硬幣的直徑應用“卡測法”,直接測硬幣直徑不易確定其端點位置,故A錯誤;
B、一方面硬幣的下端沒有與刻度尺的零刻線對齊,無法讀數;另一方面,測硬幣的直徑應用“卡測法”,直接測硬幣直徑不易確定其端點位置,故B錯誤;
C、雖然應用了“卡測法”,但是硬幣的下端沒有與刻度尺的零刻線對齊,故C錯誤;
D、借助三角板卡住硬幣,且硬幣的下端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能測出直徑,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瑞安期中)小安在測圓柱體的圓周長時,把一條長方形紙條包在圓柱體外面,然后在紙條重疊部分用針扎個孔,把紙條展開(如圖) ,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測量出圓周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圓柱周長的測量方法,進而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當紙條纏在圓柱上時,兩個針孔之間直線的距離等于圓柱的周長,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考點3 體積的測量
[典例3] (2024七上·鎮海區期中)小科同學整理的“錯誤操作”與“測量結果”匯總表,符合實際情況的選項是( ?。?br/>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
A 測量細鐵絲的直徑時,在鉛筆上沒有緊密繞細鐵絲 偏小
B 用體溫計測量人體口腔溫度,將體溫計拿離口腔讀數 偏小
C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后讀數 偏大
D 用一根拉長拉緊的皮尺去截取一根一米長的電線 偏小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掌握測量長度的幾種特殊方法:如積累取平均值法;
(2)掌握體溫計、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用皮尺測量長度時,不能拉長拉緊皮尺。
【解答】A、測量細鐵絲的直徑時,在鉛筆上沒有緊密繞細鐵絲,測量結果會偏大,故A錯誤;
B、用體溫計測量人體口腔溫度,可以將體溫計拿離口腔讀數,測量結果不變,故B錯誤;
C、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不能將溫度計移出沸水后讀數,測量結果會偏小,故C錯誤;
D、用一根拉長拉緊的皮尺去截取一根一米長的電線,測量結果會偏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蕭山期中)小港同學在學習科學測量后,進行如下測量,其中會導致測量值比真實值小的有( ?。?br/>①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仰視讀數
②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時,細銅絲沒有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
③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④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體,仰視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5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9mL,則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6mL
⑤用拉得太松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
⑥用受潮膨脹的木尺去測量某物體的長度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答案】D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考點4 溫度的測量
[典例4] (2024七上·嵊州期中)用體溫計測得小明的體溫為 37.3℃,若沒有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就去測量小英和小剛的體溫,如果小英和小剛的實際體溫為 37.1℃和38.4℃,那么兩次測量結果應該是( ?。?br/>A.37.3℃和38.4 ℃ B.37.1℃和38.4 ℃
C.37.1℃和37.10℃ D.37.3℃和37.3℃
【答案】A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體溫計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體溫計玻璃泡上方的水銀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同時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
【解答】根據體溫計的特點,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銀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小明的體溫計的讀數是37.3℃,沒有甩,直接用來測量其他人的體溫,若體溫高于37.3℃,體溫計中的水銀會上升,測量是比較準確的;若病人的體溫不高于37.3℃,體溫計中的水銀不會下降,依然顯示的是37.3℃。
所以小英實際體溫是37.1℃,測量的結果是37.3℃,小剛的體溫是38.4℃,測量的結果是38.4℃。
故答案為:A。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6℃,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為( ?。?br/>A.90℃ B.94℃ C.96℃ D.98℃
【答案】C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先求出溫度計上的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值,然后根據物體的實際溫度和顯示溫度的關系,求出實際溫度和溫度計示數。
【解答】(1)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體的溫度是6℃,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中間是54個格,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
(2)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溫度計示數=
故ABD錯誤,C正確。
故答案為:C。
■考點5 質量的測量
[典例5](2024七上·杭州期末)為測量一枚大頭針的質量,小金進行了以下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調平時,指針偏向分度盤左邊,應將游碼向右調節
B.調平時,指針偏向分度盤左邊,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C.為使測量準確,可測出1枚大頭針和10克砝碼總質量,再用總質量減去10克
D.為使測量準確,可測出100枚大頭針總質量,再用總質量除以100
【答案】D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
【解析】【分析】AB.用天平稱量物質前要通過調節橫梁兩端的螺母使橫梁平衡;指針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在物質的稱量過程中采取調換砝碼和移動游碼方法使天平再次平衡。
CD.一根大頭針的質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最小測量值),要想測出一根大頭針的質量,應該應用積累法,即測出多根大頭針的質量,用總重量除以大頭針的個數就得出一根大頭針的質量。
【解答】 AB.在稱量物質前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天平的左端下沉,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故A、B錯誤;
C.由于1枚大頭針的質量太小,所以用天平測量一個砝碼加1枚大頭針的質量與一個砝碼的質量是區分不開的,故C錯誤;
D.為使測量準確,先稱出100枚大頭針的總質量,用所得數據除以大頭針的個數100,就可以算出一枚大頭針的質量,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
1.(2024七上·紹興期末)某同學要稱量10.2克食鹽,其中10克用砝碼,0.2克用游碼。其操作步驟如下:①取10克砝碼放在右盤紙上,調節天平橫梁平衡;③在左盤紙上添加食鹽到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br/>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答案】B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
【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以指針右偏左調、左偏右調;
(2)食鹽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解答】測質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為了減小誤差,在天平左右兩盤上放置兩張相同的紙,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天平橫梁平衡;
先添加大砝碼10g,再移動游碼到0.2g,再向左盤添加食鹽直到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刻度線,故其合理順序是②①④③。
故選:B。
■考點6 密度及其測量
[典例6](2024七上·衢州期末)為測量幾種液體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測量出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幾組數據并繪出如圖所示的m-V圖像,下列關于a、b、c三種物質的密度ρ 、ρb、ρc的大小關系排列正確的是( ?。?br/>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c>ρb D.ρc>ρa>ρb
【答案】A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從圖像中提取信息,根據公式比較物體密度大小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質量相同的a、b、c的體積Vaρb>ρc。
故選A。
◆變式訓練
1. 現代宇宙學告訴我們,恒星在演變過程中,會形成密度很大的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據推測,1cm3 中子星物質的質量是1.5×109t,則中子星的密度約為(  )
A.1.5×1012kg/m3 B.1.5×1015kg/m3
C.1.5×1021 kg/m3 D.1.5×1018kg/m3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計算中子星的密度。
【解答】中子星物質的體積,
1cm3中子星物質的質量m=1.5×109t=1.5×1012kg,
則中子星的密度。
故選D。
1.(2023·杭州)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 ?。?br/>A.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 B.一本初中科學課本的厚度
C.一個籃球的直徑 D.一張課桌的高度
【答案】B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對常見物體的長度的認識判斷。
【解答】 A.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約1mm,故A不合題意;
B.一本初中科學課本的厚度約1cm,故B符合題意;
C.標準籃球的直徑為24.6cm,故C不合題意;
D.課桌的高度約75cm,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2.(2020·杭州)下列估算最接近實際的是( ?。?br/>A.一個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為50N
B.科學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為8nm
C.一個成年人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1.3m/s
【答案】D
【知識點】估測
【解析】【分析】(1)估測中學生的體重,然后根據G=mg計算它的重力;
(2)估測科學課本的厚度,然后確定紙的頁數,最后根據一張紙的厚度=課本厚度÷頁數的一半計算一張紙的厚度;
(3)估測人的體重和雙腳的著地面積,根據公式計算壓強;
(4)一般步行的速度大約為1.1m/s。
【解答】A.一個中學生的體重大約50kg,那么他的重力為:G=mg=50kg×10N/kg=500N,故A錯誤;
B.科學課本188頁,厚度大約9毫米,那么一張紙的厚度約:,故B錯誤;
C.成年人的體重大約80kg,那么對地面的壓力為:F=G=mg=80kg×10N/kg=800N,腳掌的面積大約200cm2,因此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大約為:,故C錯誤;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那么1.3m/s在正常范圍內,故D正確。
故選D。
3.(2022·衢州)梅雨時節,天氣多變,小科利用氣溫計對氣溫變化進行研究。如圖是某天上午8:00小科觀察到的氣溫計內液面位置,其讀數為( ?。?br/>A.20.5℃ B.25℃ C.30.5℃ D.35℃
【答案】B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液柱的位置讀出示數。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由于刻度向上增大,因此實際溫度在0℃以上,那么示數為25℃。
故選B。
4.(2020·衢州)基本儀器的規范使用很重要。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傾倒試劑 B. 稱量氫氧化鈉固體 C. 加熱液體 D. 點燃酒精燈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讀數
【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實驗操作的基本規范分析。
【解答】A.傾倒試劑時,試管口略微傾斜,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讓試劑緩慢流入試管,且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確;
B.氫氧化鈉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因此稱量時要放在玻璃瓶內,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故B錯誤;
C.加熱液體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液體不能超過試管總容積的,試管夾要夾在距離試管口的處,故C錯誤;
D.在點燃酒精燈時,絕對不能用另一只燃燒的酒精燈點燃,否則很容易造成酒精流出發生燃燒事故,故D錯誤。
故選A。
5.(2023·舟山)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右盤,調節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排開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
B.蠟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蠟塊的重力
C.量筒中水的質量小于蠟塊的質量
D.量筒中水的體積等于蠟塊的體積
【答案】A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質量及其特性;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為:物體在液體中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其浮力大小等于其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解答】A.左盤放入物體后增加的壓力為浮力大小,其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大小,故不變;
B.蠟塊漂浮, 蠟塊受到的浮力等于蠟塊的重力;
C.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量筒中水的質量等于蠟塊的質量;
D.排開水的體積小于蠟塊的體積;
故答案為:A.
6.(2021·嘉興)事物總是在變與不變中相統一。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氣壓改變時,空氣的密度一定不變
B.溫度改變時,玻璃的導電性會發生變化
C.位置改變時,物體的質量一定不變
D.介質改變時,聲的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
【答案】A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聲音傳播的條件;導體和絕緣體
【解析】【分析】(1)根據氣壓和體積的變化關系分析;
(2)根據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分析;
(3)根據質量的特性分析;
(4)根據聲速的影響因素判斷。
【解答】A.當氣體的質量不變而氣壓改變時,氣體的體積肯定改變,那么空氣的密度一定改變,故A錯誤符合題意;
B. 常溫下的玻璃為絕緣體,當溫度達到熔融狀態時,玻璃會變成導體,故B正確不合題意;
C. 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位置、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故C正確不合題意;
D.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速度不同,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7.(2021·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了超過2千克的月球巖石及土壤樣本,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質量變大
B.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變
C.月球土壤帶回地球后密度變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氣
【答案】D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的大??;月球的概況
【解析】【分析】(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和溫度無關。(2)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3)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沒有空氣。
【解答】A、宇航員從月球帶回一塊石頭以后,石頭的位置發生變化,所含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A不符合題意;
B、由于月球的引力相當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石頭到達地面,受到的重力相對于月球將變大,B不符合題意;
C、由于月球土壤的質量不變,因此到地球后它的密度也不改變,C不符合題意;
D、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沒有空氣,因此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氣,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8.(2019·紹興)下列利用空氣某成分物理性質的是( ?。?br/>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 B.氮氣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答案】C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本題難度不大,區分物質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關鍵就是看利用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體現出來.
【解答】解: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B、氮氣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
D、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是利用了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C.
9.(2024·嵊州模擬)某同學根據表中提供幾種物質的密度(常溫常壓下),得出以下四個結論,正確的是()
物質 密度(g/cm3) 物質 密度(g/cm3)
蜂蜜 1.4 冰 0.9
酒精 0.8 鋁 2.7
水銀 13.6 銅 8.9
A.液體的密度一定小于固體的密度
B.蜂蜜和酒精混合后的液體密度為2.2g/cm3
C.把50g酒精倒掉一半,剩余酒精密度仍為0.8g/cm3
D.鋁的密度小于銅的密度,所以鋁的質量比銅小
【答案】C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物質的密度是物種的一種屬性,隨著物質的種類改變而改變。
【解答】A、根據題表,液體水銀的密度大于固體鋁銅等,錯誤;
B、混合密度根據混合后的總質量除以總體積計算,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密度也不同,不是簡單的密度相加,錯誤;
C、密度為物質的一種屬性,不會隨著體積和質量的改變而改變,正確;
D、物質質量的多少,由物質的密度和體積的乘積來確定,光憑密度大小,不能確定質量多少,錯誤;
故答C
10.(2024·舟山模擬)某科學小組使用托盤天平測量食鹽水的密度。天平調平時,發現分度盤上的指針向左偏轉,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ㄟx填“左”或“右”)調節,直至天平平衡。由于砝碼生銹,小組同學借助有刻度的注射器、燒杯等器材也順利完成實驗,在已經調平的天平兩側放上相同的兩個燒杯,先用注射器向右盤燒杯中注入30毫升食鹽水,再向左盤燒杯注水,當注水的體積為33毫升時,天平恰好平衡,則鹽水的密度為   kg/m3。
【答案】右;1.1×103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向較輕的一側調節;
(2)當天平平衡時,左右托盤上物體的質量相等,據此結合密度公式列式計算,
【解答】(1)天平的指針向左偏轉,則左側重右側輕,因此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2)根據題意可知,m水=m鹽水;
ρ水V水=ρ鹽水V鹽水;
103kg/m3×33×10-6m3=ρ鹽水×30×10-6m3;
解得:ρ鹽水=1.1×103kg/m3。
11.(2023·紹興)溫度計的發明及溫標(溫度的標準)的確定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1)當外界溫度升高時,伽利略發明的溫度計玻璃管中液面將會    (選填”升高”、”不變”或”下降”)。
(2)溫度計的發展史上,測溫物質在不斷改進,考慮的影響因素有    (寫出其中一條)。
(3)對于溫標的確定過程認識正確的有 。
A.測量是一個把待測量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的過程,所以溫標必須具有穩定性
B.西門特學院的學者選擇的溫標具有一定缺陷,所以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C.施特默爾將這兩點的數值對調,可能是因為更符合人們的習慣
D.溫標的確定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答案】(1)下降
(2)大氣壓(測溫物質的凝固點、沸點)
(3)A;C;D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根據熱脹冷縮分析外界溫度升高時管內空氣體積的變化,據此確定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變化。
(2)根據對溫度計工作原理的理解分析解答;
(3)根據對科學研究的認識判斷。
【解答】(1)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泡內的空氣受熱體積膨脹,于是玻璃管內液面將會下降。
(2)測溫介質的沸點和凝固點會影響溫度計的測量范圍,而大氣壓強會影響液體的沸點,因此測溫物質在不斷改進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為:大氣壓(測溫物質的凝固點、沸點)。
(3)A.測量是一個把待測量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的過程,所以溫標必須具有穩定性,故A正確;
B.西門特學院的學者選擇的溫標具有一定缺陷,但是可以為以后的改進提高借鑒意義,故B錯誤;
C.施特默爾將這兩點的數值對調,則溫度升高時刻度增大,此時更符合人們的習慣,故C正確;
D.溫標的確定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故D正確。
故選ACD。
12.(2024·富陽模擬)小科從超市買來一瓶橙汁,他想不用量筒,只用托盤天平,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來測量橙汁的密度。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他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如圖甲所示,則他應   (寫出操作方法),進行調平;
(2)小科的其他操作如下:
①用已調好的天平測空燒杯的質量,如當汞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
②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為132g;
③向另一個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體積的純凈水(如圖丙),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為122g。則橙汁的密度ρ橙汁=   kg/m3。
(3)小科根據所測數據,在圖丁上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飲料重復上述實驗,將所測數據在圖上又描出了另一個對應的點B,若ρA、ρB分別代表兩種飲料的密度,則ρA   (選填“>”、“<”或“=”)ρB。
【答案】(1)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1.2×103
(3)>
【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調節,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據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燒杯的質量求出水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水的體積;水的體積等于橙汁的體積,然后求出橙汁的密度。
(3)將兩個點分別與原點相連得到圖像,再根據比較液體密度的大小。
【解答】(1)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零刻度處時,分度盤的指針偏向右邊,說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左端調節,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空燒杯的質量為:m空=50g+20g+2g=72g;
橙汁質量:m橙汁=m1-m空=132g-72g=60g;
水的質量:m水=m2-m空=122g-72g=50g;
水的體積即橙汁的體積為::
橙汁的密度為:。
(3)將A、B兩點分別與坐標原點相連,如下圖所示:
根據圖片可知,當體積相同時,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根據可知,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即ρA>ρB。
13.(2022·衢州)今年春節以來,衢州生產的雙柚汁受消費者熱捧,成了地道的網紅飲料。雙柚汁采用胡柚和香柚等為原料加工而成,其配料表及營養成分表如下:
配料表:水、常山胡柚汁(添加量6g/kg)、香柚汁、白砂糖、蘋果濃縮汁、果葡糖漿、檸檬酸、檸檬酸鈉、DL-蘋果酸、維生素C、食用香精。 營養成分表(每100克)
能量 158kJ
脂肪 0
糖類 9.3克
鈉 13毫克
(1)胡柚果實是由花雌蕊中的   發育來的。
(2)小明出于好奇,想知道“生產一瓶規格如圖的雙柚汁需要胡柚汁的質量”,計算過程如下:
300mL=0.3kg,
0.3kg×6g/kg=1.8g
小明的計算過程有誤,其錯誤原因是   。
(3)若雙柚汁中的鈉元素均來自檸檬酸鈉,檸檬酸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26%。則每100克雙柚汁中含檸檬酸鈉的質量為   毫克。
(4)雖然雙柚汁中的脂肪含量為0,但大量飲用同樣會引發肥胖。請從物質轉化的角度說明理由:   。
【答案】(1)子房
(2)將體積等同于質量。( 或沒有根據雙柚汁的密度和體積計算其質量)
(3)50
(4)雖然雙柚汁中不含脂肪,但糖類物質在人體內可轉化成脂肪。
【知識點】花的結構;質量及其特性;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花的結構與果實形成相關知識解題;花的結構中,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
(2)根據密度公式計算。
(3)根據溶液的質量分數計算。
(4)根據物質轉化的原理解答。
【解答】(1)胡柚果實是由花雌蕊中的子房發育來的。
(2)分析小明的計算過程,其錯誤原因是300mL是體積,不是質量,沒有根據雙柚汁的密度和體積計算其質量。
(3)13毫克÷26% =50毫克,則每100克雙柚汁中含檸檬酸鈉的質量為50毫克。
(4) 雖然雙柚汁中的脂肪含量為0,但大量飲用同樣會引發肥胖。因為雖然雙柚汁中不含脂肪,但糖類物質在人體內可轉化成脂肪。
14.(2022·杭州)小金利用厚度均勻的合金板(厚度為1cm),制作了一個無蓋的不漏水的盒子。成品尺寸如圖所示,質量為1440g。(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盒子開口朝上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
(2)合金板的密度。
(3)將盒子開口朝上,緩慢放入水中,當盒子上沿與水面齊平時松手(水足夠深),盒子穩定后在水中的浮沉情況為  (選填“漂浮”或“沉底”),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答案】(1)解:p盒= =1000Pa
(2)解:V合金=V外-V空心=720cm3-400cm3=320cm3
ρ合金= =4.5×103kg/m3
(3)沉底 盒子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ρ水gV浮=1.0×103kg/m3×10N/kg×720×10-6m3=7.2N G盒=m盒g=1.44kg×10N/kg=14.4N F浮【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盒子對桌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壓強公式 計算即可;
(2)根據圖可知,盒子內空心部分為長方體,長和寬為:12cm-2cm=10cm,高為:5cm-1cm=4cm,根據V空=abc計算出空心體積,再用同樣方法計算出盒子外部的總體積,然后二者相減得到合金的體積,最后根據公式 計算出合金的密度。
(3)當盒子上沿與水面平齊后,它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自身的總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水gV浮 計算出它受到的浮力,再與盒子的重力比較,從而確定它的運動狀態。
【解答】(2)根據圖可知,盒子內空心部分為長方體,長和寬為:12cm-2cm=10cm,高為:5cm-1cm=4cm,
根據V空=abc=10cm×10cm×4cm=400cm3;
盒子的總體積:V=a'b'c'=12cm×12cm×5cm=720cm3;
則V合金=V外-V空心=720cm3-400cm3=320cm3;
則合金的密度: 。
1.(2023·慈溪模擬)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又給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地面主課堂的同學們跟著太空教師王亞平一起做水油分離實驗時發現:空間站里水和油混合后并不會自然分層,而地面上水和油能自然分層,并且油在上、水在下。下列對此差異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br/>A.地面上的油不溶于水,而空間站里的油能溶于水
B.地面上油在上、水在下,是因為油的質量比水小
C.空間站里水和油不分層是因為兩者的密度較接近
D.空間站里水和油不分層是因為物體處于失重狀態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物體的密度是自身的特性,一般在液體中密度大的物體向下運動,密度小的物體向上運動。
【解答】在地球上的水和油靜止時分層的原因為兩者液體密度不同,油的密度小會浮在水的上面,而在太空中失重狀態下不在受到浮力,故不分離。
故答案為:D
2.(2023·拱墅模擬)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有一個底面積S=50cm2的圓柱形容器。將物體B浸沒在水中時(水不溢出)。B受到的浮力為F1.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3N;使用杠桿提起物體B,當杠桿C端掛質量為mA的物體時,杠桿在水平位置恰好平衡,物體B剛好有1/4體積露出水面,此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1.6N,物體B受到的浮力為F2.容器內液面下降了0.4cm。設物體B的密度為ρ,已知:OD:OC=1:2,(g取10N/kg)。下列結果正確的是(  )
A.F1=0.6N B.F2=0.8N
C.mA=140g D.ρ=2.5×103kg/m3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
【解析】【分析】(1)(3)利用容器和水的總重、D端繩子的拉力以及物體B的重力表示出容器對地面的壓力,聯立解答即可求出D端繩子的拉力,再利用杠桿平衡的條件即可求出A的重力,進一步求出A的質量;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B剛好有1/4體積露出水面,容器內液面下降了0.4cm求出B的體積,從而求出浮力的減少值,然后根據比例關系求出F1、F2。
(4)對右圖中的B進行受力分析,列出等價關系式,得出B的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即可求出B的密度。
【解答】設容器和水的總重力為G,作用在D端繩子上的拉力為FD,
根據題意可得:G+GB=3N ①
G+GB-FD=1.6N ②
①-②得:FD=1.4N;
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D OD=GA OC,
即1.4N×1=GA×2;解得:GA=0.7N,
A的質量為:,故C錯誤;
因為物體B剛好有四分之一體積露出水面,容器內液面下降了0.4cm,
則B的體積:VB=4×0.4cm×50cm2=80cm3,
左圖中B受到的浮力:F1=ρ水gVB=1×103kg/m3×10N/kg×80×10-6m3=0.8N,
右圖中B受到的浮力:,故A、B錯誤;
右圖中B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作用,則GB=F2+FD=0.6N+1.4N=2N,
則物體B的質量:,
物體B的密度:,故D正確;
故選D。
3.(2023·溫州模擬)密封袋放在電子秤上如圖甲所示,若密封袋裝入適量空氣后密封(空氣未被壓縮)如圖乙所示,則電子秤的示數將( ?。?br/>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電子秤的示數其實就是物體對電子秤的壓力,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甲:密封袋中幾乎沒有空氣,由于它的體積很小,因此受到的浮力很小,幾乎為零,那么電子秤的示數等于密封袋的重力;
乙:密封袋中裝入空氣,由于密封袋很薄,因此里面空氣的體積和它排開空氣的體積幾乎相等。根據G=mg=ρ空氣Vg和F浮力=ρ空氣gV排可知,密封袋受到的浮力等于里面空氣的重力,二者相互抵消,因此電子秤的示數等于密封袋本身的重力。
比較可知,電子秤的示數保持不變。
故選C。
4.(2024·瑞安模擬)下列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 (ˊ )
A.一枚一元人民幣硬幣的直徑為2mm
B.一本《科學》課本的質量約為300g
C.人體感覺適宜的溫度為37℃
D.人步行速度約為12m/s
【答案】B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質量及其特性;速度與物體運動
【解析】【分析】 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答】 A.一枚一元人民幣硬幣的直徑為2cm,故A錯誤;
B.一本《科學》課本的質量約為300g,故B正確;
C.人體感覺適宜的溫度為25℃,故C錯誤;
D.人步行速度約為1.1m/s,故D錯誤。
故選B。
5.(2024·浙江模擬)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將事物的組成結構和所具備的功能看做一個整體,去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這就是“結構與功能觀念”。下列敘述與“結構與功能觀念”不符的是( )
A.植物的根毛細胞向外凸起,主要為了增大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B.溫度計的“泡大徑細”,主要為了讀數更精確
C.點滴板多為白色,主要是為了便于觀察顯色反應的顏色變化
D.地球的形狀是個橢球體,主要是為了便于生物生存
【答案】D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溫度及溫度的測量;細胞的結構;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物質的結構支持功能的發揮。
【解答】 A. 植物的根毛細胞向外凸起,主要為了增大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A正確;
B.溫度計的"泡大徑細",有微小的溫度變化時,液體體積變化較大,管內液柱高度變化明顯,讀數更
精確,B正確
C. 點滴板多為白色,主要是為了便于觀察顯色反應的顏色變化 ,C正確;
D.地球的形狀主要是由干地球的自轉,D不符合;
故答案為:D。
6.(2021·鄞州模擬)小晨設計了一個實驗,用排水法測某實心金屬塊的密度。實驗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燒杯、量筒和水。實驗步驟如下:
①讓小空筒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如圖甲。
②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20mL,如圖乙。
③將燒杯中20mL水倒掉,從水中取出金屬塊,如圖丙。
④將金屬塊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測得此時溢出水的體積為44mL,如圖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被測金屬塊的體積是   。
(2)被測金屬塊的密度是   。
(3)在實驗步驟③和④中,將沾有水的金屬塊放入小空筒,測出的金屬塊密度將   。(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答案】(1)20cm3
(2)3.2g/ cm3
(3)不變
【知識點】固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根據甲和乙計算金屬塊的體積;
(2)當金屬塊在小空桶中時,它處于漂浮狀態,根據丙和丁計算出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根據G=F浮力=ρ水gV排計算出金屬塊的重力,最后跟機密度公式計算金屬塊的密度。
(3)水在小空桶外和在小空桶內時,排開水的體積相等,因此步驟③中及時金屬塊帶出部分水,也不會影響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的測量,自然測出的金屬塊的密度也不變。
【解答】(1)根據甲和乙可知,金屬塊的體積:V=20mL=20cm3;
(2)根據丙和丁可知,金屬塊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44mL+20mL=64×10-6m3;
則金屬塊的重力G=F浮力=ρ水gV排=103kg/m3×10N/kg×64×10-6m3=0.64N;
則金屬塊的密度.
(3)在實驗步驟③和④中,將沾有水的金屬塊放入小空筒,測出的金屬塊密度將不變。
7.(2020·紹興模擬)王強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杠桿OAB支點為O(杠桿OAB質量不計),OA:OB=1:3。他實驗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用一細繩將體積為180cm3的金屬塊懸掛于A點,然后向容器中加水,使金屬塊浸沒在水中。
步驟二:使杠桿OAB在水平位置靜止,讀出彈簧測力計此時的讀數為1.2N。
(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
(2)被測金屬塊密度:ρ=    。
【答案】(1)1.8
(2)3×103千克/米3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浮力大小的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計算金屬塊受到的浮力;
(2)首先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出A點繩子的拉力F拉,然后根據G=F拉+F浮計算出金屬塊受到的重力,最后根據公式計算它的密度。
【解答】(1)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
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180×10-6m3=1.8N;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F拉×OA=FB×OB;
F拉×1=1.2N×3;
解得:F拉=3.6N;
金屬塊的重力為:G=F拉+F浮=3.6N+1.8N=5.4N;
那么金屬塊的密度為:。
8.(2024·溫州模擬)為了測量鵝卵石的密度,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將一個塑料杯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溢水杯的出水口處放置一個圓柱形容器,如圖甲。
②將鵝卵石置于塑料杯中,穩定后測出溢出至圓柱形容器內水的深度為h1=10厘米,如圖乙。
③將鵝卵石從杯中取出并投入到溢水杯中,將容器中的水緩慢倒入溢水杯直至剛好盛滿,并測出圓柱形容器中剩余水的深度h2=7.5厘米,如圖丙。
(1)鵝卵石的密度ρ石=   。(取小數點后一位)
(2)為了提高鵝卵石密度的測量精確度,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有____(可多選)。
A.更換容積更小的溢水杯 B.更換橫截面積更小的圓柱形容器
C.更換質量更大的塑料杯 D.用密度更小的液體替換水
E.選擇質量更大的鵝卵石
(3)小明將該方法用來測量液體密度,并將密度值直接標記在圓柱形容器壁上。具體做法:如圖丁,在塑料杯上標記規定體積V0的刻度線,將塑料杯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將不同密度的液體依次注入塑料杯中至V0的刻度線處,在容器內溢出的水面位置標記不同的密度值。試分析容器壁密度值刻度是否均勻并簡要說明理由:   。
【答案】(1)1.2g/cm3
(2)B;D;E
(3)由m=ρV可知,體積V一定,則液體密度越大,質量越大;將液體注入塑料杯中時,塑料杯受到的浮力增加△F浮=G液溢出水的體積:V=Sh,則有ρ水gSh=ρ液V0g,圓柱形容器中液體的高度h=,ρ水、S、V0一定,h與ρ液成正比,故刻度均勻
【知識點】固體密度的測量;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因為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再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可得物體質量等于排開水的質量;再由沉底時,物體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求的物體體積,利用密度的公式即可求物體密度;
(2)由密度表達式ρ石=ρ水h1/h2可知,h1和h2測的越準,測量精確度越高;
【解答】(1)由圖甲乙可知,鵝卵石質量等于排開水的質量,由圖丙可知鵝卵石的體積為V=S杯h2,
故鵝卵石的密度ρ石=m/v=ρ水h1/h2=1.2g/cm3;
(2)A.由F浮=ρ水gV排,ρ水一定,浮力一定時,V排不變,與溢水杯的谷積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
B.V排一定時,橫截面積越小的圓柱形容器,高度就越大,h1和h2測的越準,故B符合題意;
C.實驗過程中.塑料杯一直在溢水杯中漂浮.不塊的放入不影響測量結果.故C不符合題意;
D.由F浮=ρ水gV排可知,F浮一定,ρ液越小,V排越大,溢出到圓柱形容器中的液體積積越大,測量的h1和h2越大,測量越精確,故D符合題意;
E.鵝卵石的質量越大,體積越大,實驗過程中,溢水水的體積越大,則h1和h2越大,測量越精確,E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DE。
(3)刻度與高度相對應,如果高度與密度有線性關系即一次函數關系則刻度均勻 。
9.(2023·江山模擬)小科同學想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液體密度計。他用重力為1.2N的空桶分別盛滿酒精、水、鹽水三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依次測出三種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所得數據記錄于下表中。
液體種類 酒精 水 鹽水
液體密度ρ/(kg/m3) 0.8×103 1.0×103 1.1×103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 2.0 2.2 2.3
(1)應將彈簧測力計的1.2牛處標記為   刻度。
(2)利用該“密度計”可測得液體的密度最大為   千克/米3。
(3)已知該“密度計”的最小刻度值為0.1×103千克/米3,則用它   (選填“能”或“不能”)精確測出大小為0.71×103千克/米3的汽油密度。
【答案】(1)零
(2)3.8×103
(3)不能
【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由于小桶有重力,所以小桶中沒有東西時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根據小桶的重力即可判斷;
(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小桶和液體的總重,即F=G總=G桶+G液,又知液體的重力G液=mg=ρ液gV,根據測量一種液體時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液體密度求出液體的體積,即為小桶的容積;
已知測力計的最大示數為5N,可得出測量液體的最大重力,根據密度公式得出所測液體的最大密度,即為最大量程;
(3)已知該“密度計”的最小刻度值為0.1×103kg/m3,根據精確測量出0.71×103kg/m3汽油的密度的精確度即可判斷。
【解答】
(1)由于小桶有重力,所以小桶中沒有東西時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
已知小桶的重力G桶=1.2N,則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2N時,小桶里沒有液體,
由于桶內沒有液體即液體密度為零時,測力計示數表示的是桶重,故彈簧測力計的1.2N處標記為零刻度;
(2)彈簧測力計測量水時,水的重力為:
,
根據G=mg=ρVg可得小桶的容積:
;
能測量液體的最大重力為:G大=F大-G桶=5N-1.2N=3.8N,
液體的最大密度:,
(3)精確測量出汽油的密度的精確度為,已知該“密度計”的最小刻度值為,故不能精確測量出汽油的密度。
故答案為:(1)0;(2)3.8×103;(3)不能。
10.(2023·淳安模擬)小金為了測量空氣的密度,查閱資料得知:氣體的密度與壓強有關,因此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如圖甲,將一打足氣的足球,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426毫升。
②如圖乙,將500毫升裝滿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氣針和乳膠管將足球中的氣體慢慢排入該量筒,同時調整量筒的位置,當量筒內外水面都與500毫升刻度線相平時,停止排氣。重復該操作,共排氣10次。
③如圖丙,拔除氣針和乳膠管,把排氣后的足球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420毫升。
(1)圖甲溢水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   圖丙溢水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圖乙中,量筒內外水面都與500毫升刻度線相平時停止排氣,其目的是   。
(3)根據測得的數據,計算空氣的密度為   。
【答案】(1)等于
(2)使量筒內氣體壓強與外界大氣壓相等
(3)1.2Kg/m3(1.2×10-3g/cm3)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p=ρgh進行解答;
(2)從便于測量排出空氣的體積的角度分析解答;
(3)物體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別求出圖甲和圖丙兩種情況下足球受到的浮力,其浮力之差即為重力之差,也就是排出空氣的重力,再利用重力公式求出質量,根據題意求出體積,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計算空氣的密度。
【解答】 (1)圖甲丙放入足球前后兩溢水杯中水的深度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據p=ρgh可知,圖甲溢水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等于圖丙溢水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
(2)圖乙中,當量筒內外水面都與500毫升刻度線相平時停止排氣,其目的是使量筒內的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便于測量排出空氣的體積。
(3)圖甲中,足球漂浮,
則足球的重力:G1=F浮1=ρ水gV排1=1×103kg/m3×10N/kg×426×10-6m3=4.26N,
圖丙中,足球漂浮,
則足球的重力:G2=F浮2=ρ水gV排2=1×103kg/m3×10N/kg×420×10-6m3=4.2N,
則排出空氣的質量:,
排出空氣的體積:V氣=10×500cm3=5×10-3m3,
所以實驗室中空氣的密度:。
11.(2024·浙江模擬)在準備趣味實驗大賽時,某同學想利用所學知識,設計制作一款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
(1)測量氣體的體積也可以利用排水法。他利用大號礦泉水瓶初步設計了如吹氣圖所示的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瓶中裝滿水。為能順利的完成實驗,請在圖中礦泉水瓶內正確畫出導管的合理位置。
(2)根據所學知識,請你從容積為5升圓柱形容器、水槽、刻度尺、吹氣導管、燒杯、滴管中選擇合適器材,再設計一種能較準確測出肺活量的簡易裝置圖。
【答案】(1)或
(2)或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排水法,即排水收集氣體法,在實驗化學中是一種收集氣體的方法。在氣體不與水反應、不易溶于水時,用此方法。
【解答】(1)

,因為呼出的氣體絕大多數不易溶于水,所以通過氣壓把水壓入量杯,壓入的水的體積就是人的肺活量;
(2)

采用排水法來測肺活量;
12.(2023·寧波模擬)二氧化氯(ClO2)消毒劑是新一代安全、高效的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也具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如表是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液的部分標簽信息,圖甲是一種稀釋瓶,用戶可以根據需求用它以一定體積比對原液進行稀釋,圖乙是它的7種不同比例的稀釋方式?,F取原液10mL用該稀釋瓶按1:3的比例稀釋原液,稀釋過程中不考慮溫度變化和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求:
二氧化氯消毒液
溶質的質量分數 80%
體積 5000mL
密度 1.2g/cm3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儲藏
(1)二氧化氯是  ?。ㄌ睢盁o機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二氧化氯中氧、氯元素最根本的區別是   不同。
(2)稀釋得到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密度為   g/cm3,溶質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0.1g/cm3和0.1%)
【答案】(1)無機物;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2)1.1;22.9%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元素的概念;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有機物含碳元素,無機物不含碳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 (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
【解答】(1)NO2不含碳元素,所以是無機化合物。元素的根本區別是質子數不同。
(2)現取原液10mL用該稀釋瓶按1:3的比例稀釋原液,則需要水的質量為10mL×3=30mL,水的密度為1g/mL,則水的質量為30mL×1g/mL=30g;
(2)稀釋得到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A%==
答:稀釋得到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2.9%
13.(2024·寧波模擬) 自然界中的物質是在不斷循環變化的。如圖是生物圈中的氮循環,請回答:
(1)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變為氮肥,下列屬于氮肥對植物的作用是____。
A.使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B.促進花果實提前成熟,籽粒飽滿
C.使植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
(2)氮氣經常作為食品,燈泡的填充氣體是利用了它的  ?。ㄌ睢拔锢硇再|”或“化學性質”);液氮有冷凍麻醉等用途,打開液氮瓶,瓶口會出現“白霧”,出現“白霧”現象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
【答案】(1)A
(2)化學性質;液化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1)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
(2)氮氣經常作為食品、燈泡的填充氣體,這是利用了氮氣的化學性質。具體來說,氮氣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的氣體,它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氧化變質,同時也能保護燈泡內的燈絲不被氧化,從而延長食品和燈泡的保質期。
【解答】(1)A.氮肥使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符合題意;
B.磷肥促進花果實提前成熟,籽粒飽滿,不符合題意;
C.鉀肥使植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氮氣經常作為食品,燈泡的填充氣體是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穩定,不與食品和鎢絲發生化學反應;液氮有冷凍麻醉等用途,打開液氮瓶,瓶口會出現“白霧”的原因是液氮蒸發吸熱,使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導致。
14.(2024·鎮海區模擬)金屬釩(V)被譽為“合金的維生素”,熔點高、質堅硬,耐鹽酸、耐硫酸,不易被腐蝕。釩(V)可由冶煉得到,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入2B類致癌物清單。
(1)釩(V)的上述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2)五氧化二釩中釩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答案】(1)熔點高,質堅硬
(2)+5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物理性質是不需化學變化體現的性質分析;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
【解答】(1) 釩(V)的上述性質中, 熔點高,質堅硬為物理性質,耐鹽酸、硫酸,不易被腐蝕為化學性質。
(2) 五氧化二釩 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 釩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故答案為:(1) 熔點高,質堅硬 ;(2)+5.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股票| 湛江市| 海晏县| 墨玉县| 仙桃市| 宁城县| 莫力| 哈巴河县| 德江县| 江川县| 景德镇市| 绥芬河市| 客服| 长顺县| 定陶县| 昌乐县| 阿拉尔市| 镇坪县| 商都县| 诸城市| 新余市| 民县| 宜川县| 略阳县| 蒙自县| 岐山县| 汶川县| 山东省| 平舆县| 津市市| 连平县| 黄冈市| 桦川县| 汽车| 沅陵县| 陆川县| 永寿县| 嘉祥县| 浠水县|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