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七上全冊教案 2024秋季 最新課題 8.2 敬畏生命 課型 新授課 時間 本課為 1 課時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第八課的第二框。本單元《珍愛我們的生命》對初中學生開展比較系統的生命教育,幫助同學們從認識生命到敬畏生命,從守護生命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質量,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教育價值。本單元在七年級上冊教材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冊書前兩個單元的價值升華,也為學生一生的健康成長打好生命的底色。本單元共設計了三課,分別為“生命可貴”“守護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本節課“敬畏生命”是“生命可貴”的第二框內容,這一框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敬畏生命,知道該如何敬畏生命;同時培養學生珍愛自己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本節課主要表達了四層意思:其一,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其二,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其三,敬畏生命,就要關愛他人的生命;其四,敬畏生命,就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是一個人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一方面,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初一學生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探問“生命”,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并受其自身的認知水平所限,他們對生命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全面,甚至會產生偏差。如果學生的這些思維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時指導,就可能產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頓、行為失控等問題,導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甚至會漠視生命。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如何堅守生命的底線,追求生命的美好,對初中生來說也是巨大的考驗。因此設計本課內容,引領學生探問生命,對青少年進行相關的生命觀、價值觀的正確引領,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教育意義。教學目標 七上8.2《敬畏生命》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政治認同】踐行和弘揚“友善”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見2022版 新課標 P11)【道德修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關愛他人生命的美德。(參見2022版 新課標 P6)【健全人格】珍愛生命,確立正確的人生觀。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懂得生命休戚與共的道理。(參見2022版 新課標 P14、15)通過了解汶川地震中的生命救援故事,幫助學生體會為什么要敬畏生命;通過評析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為,引導學生明白生命之間的休戚與共,要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律,保護好環境、愛護自然;通過課本探究與分享活動,生活中真實案例例舉,以及對多個社會新聞(布林肯出席聽證會被抗議者斥為“戰犯”、中國救援隊開展國際救援、巴勒斯坦各派別簽署《北京宣言》)的討論活動,引導學生懂得對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對自己生命的珍惜,還要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關愛他人生命的美德;通過對比中美兩國政府在自然災害中對待生命問題的不用表現,引導學生懂得敬畏生命,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增強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點 如何敬畏生命。教學難點 敬畏生命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1.【展示課題及學習目標】——心中有目標,學習更有效本單元學習目標是:(展示目標、學生朗讀)本節課的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是:(展示目標、學生朗讀) 2.【導入新課】方案1:【新聞鏈接】布林肯出席聽證會 被抗議者斥為“戰犯”【教師活動】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布林肯出席聽證會 被抗議者斥為“戰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抗議者痛斥布林肯為“戰犯”:2024年5月2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的聽證會。他的發言幾度因現場抗議中斷。反對美國加沙政策的抗議者痛斥布林肯為"戰犯",稱他的手上"沾滿了數萬巴勒斯坦人的鮮血”。抗議者被拖出會場后,聽證會才得以繼續進行。 ▲ 配套視頻:布林肯出席聽證會 被抗議者斥為“戰犯”【教師提問】美國抗議者痛斥布林肯為"戰犯",這體現了怎樣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抗議者的行為體現了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不僅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同時也懂得關愛他人的生命! 明確目標,學習有方向本活動通過一段“美國抗議者痛斥布林肯為‘戰犯’”的視頻,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在討論中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不僅要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同時也要懂得關愛他人的生命!為本框的學習做好鋪墊。新課講授 環節一:【閱讀感悟】汶川地震中的生命救援+【教師舉例】高空拋物、消防員“逆行”救人、戍邊戰士誓死捍衛國土【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65“閱讀感悟”中關于汶川地震救援的文字圖片材料,交流并分享:這場地震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對此,你有什么感受?【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①當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人為的災難、不可預知的意外時,我們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艱難;②當人們萬眾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為守護生命而拼搏、為悼念生命而默哀時,我們又會體悟到生命的堅強、崇高和神圣。③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教師點評學生發言,在點評中引領學生理解感悟:當人遭遇不可抗的災難時,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當人們萬眾一心、全力救援,體現我們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時,生命是崇高、神圣的,我們要敬畏生命。【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1.★為什么要敬畏生命?P64、66①生命是脆弱與艱難的,生命也是堅強、崇高和神圣的;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②當我們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時,我們會珍視它,在行動前思考后果,保持良好的判斷力,從而避免魯莽行事和不負責任的決策;我們也會用超凡的勇氣面對挑戰,以無畏的態度追求更高的生命價值。【教師舉例】教師例舉高空拋物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這一觀點;例舉消防員“逆行”救人、戍邊戰士誓死捍衛國土這兩個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因為敬畏,所以無畏”這一觀點。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對生命心存敬畏對人們思想和行動的影響。環節二:【新聞鏈接】 日本決定排放核污水!+【名言釋義】“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本環節活動一:【新聞鏈接】 日本決定排放核污水!【教師活動】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日本核污水入海十年后將污染全球海域......》日本決定排放核污水:2023年7月,媒體報道日本決定自8月將核污水直接排放至太平洋,此舉引起了全球人民的一致反對。12年前,日方因為福島核事故得到全世界支援。12年后,日方卻選擇將核污染風險轉嫁給全人類!▲ 配套視頻:日本核污水入海十年后將污染全球海域......【教師提問】請你從敬畏生命的角度,點評下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為。【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日本政府單方面決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是對全人類和地球生命的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是休戚相關的。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是對我們的生命最好的珍視和善待。【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2.★如何敬畏生命?P64-65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天地之大德曰生”,萬物的生長和生命的延續是宇宙天地間的重大法則。我們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是對我們的生命最好的珍視和善待。P64本環節活動二:【名言釋義】“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名言釋義】教師出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這句名言,及其出處《周易·系辭傳》。可以提問學生:解釋名言含義,并談談名言帶給我們的啟示。答案與解析:釋義:生命是宇宙中最為偉大的德行之一,生生不息是宇宙間最為普遍的規律之一。啟示:①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②順應自然:學會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環境、愛護自然,讓生命得以延續。【教師引導提升】在釋義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現在我們國家哪些政策可以體現上述名言的觀點?然后出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及總書記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環節三:【探究與分享】善的力量+【新聞鏈接】2個本環節活動一:【探究與分享】善的力量+【教師舉例】外賣小哥彭清林跳橋救人、梅大高速塌方老人下跪攔車的故事 【教師活動】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P64“探究與分享”呈現的三個情境,思考并回答:你從上述情境中發現了哪些共同點?【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讓座”讓我感受到了“善待”;“我是你的‘拐杖’”讓我感受到了“關懷”;“陪伴與分享”讓我感受到了“關懷與愛”。他們都做到了尊重、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教師舉例】教師舉例外賣小哥彭清林跳橋救人、梅大高速塌方老人下跪攔車的事跡:跳橋救人的外賣小哥:2023年6月13日,在杭州西興大橋離水15米大橋上,彭清林跳入錢塘江中,救起了一名輕生女子,致胸椎壓縮性骨折!救人后他并沒有聲張,而是繼續去送外賣。下跪攔車的好心人們:“你不要命啦!”“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車!”2024年5月1日凌晨,廣東梅大高速發生路面塌方災害,眼看車輛接連掉落,情急之下,一位老人跪在路上,攔住了后方車輛,被救的車主也紛紛加入攔車隊伍!讓這場悲劇沒有變得更糟!教師點評:彭清林縱身一躍、老人下跪攔車都體現了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關懷和善待身邊其他人的生命。【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②敬畏生命,就要關愛他人的生命。 “仁者愛人”“推己及人”,要求我們從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關愛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P65本環節活動二:【新聞鏈接】中國救援隊不遠萬里打開生命通道+【新聞鏈接】握手在北京!巴勒斯坦各派別和解!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第一個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又一個奇跡!中國救援隊救出被埋100小時幸存者》中國救援隊不遠萬里打開生命通道:2023年2月6日,土耳其連續發生兩次7.8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應土耳其政府請求,2月7日,中國政府派遣中國救援隊赴土耳其實施國際救援。與此同時,由300多名來自全國23省(區、市)的藍天救援隊隊員臨時組成的民間救援力量,也陸續搭乘飛機趕赴土耳其災區現場。中國救援隊星夜兼程,不遠萬里,頂著余震成功實施多起救援,打開生命通道。▲ 配套視頻:又一個奇跡!中國救援隊救出被埋100小時幸存者 【教師點評】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于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休戚與共的。我們要從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中國救援隊和中國民間救援力量不遠萬里趕赴土耳其實施國際救援,體現了用敬畏之心對待每一個生命,“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的情懷。【教師活動】教師出示第二個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握手在北京!巴勒斯坦各派別和解!》巴勒斯坦各派別簽署《北京宣言》:應中方邀請,包括法塔赫、哈馬斯在內的巴勒斯坦各派別于2024年7月21日—23日在北京舉行了和解對話。7月23日上午,巴勒斯坦各派別代表簽署關于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團結的《北京宣言》。▲ 配套視頻:握手在北京!巴勒斯坦各派別和解!【教師提問】從敬畏生命的角度,評價中國促成巴各方和解的行為,并談談此舉的意義。【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北京宣言》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和解,有利于巴勒斯坦內部形成統一的力量,成為一個完整的民族國家,更有利于促成“巴以和談”的落地,避免更多生命死于戰爭之中。這也體現了我們中國人民敬畏生命,愛好和平,關愛他人生命的情懷。環節四:【生活觀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聞鏈接】夏威夷大火“燒”出美政府真面目 【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63-64兩則新聞,思考并回答:為什么在危險來臨時,有人會奮不顧身地選擇“逆行”?【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這是敬畏生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表現。當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災人禍的威脅時,竭盡全力挽救和保護最廣大人民的生命,這是對“生命最寶貴”的生動詮釋和切實踐行。【教師總結】在學生交流、分享的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③敬畏生命,就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生命重于泰山,每個人的生命都比金錢、權勢等身外之物更為重要。當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災人禍的威脅時,竭盡全力挽救和保護最廣大人民的生命,這是我們對“生命最寶貴”的生動詮釋和切實踐行。P65【教師活動】教師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夏威夷大火“燒”出美政府真面目》夏威夷大火“燒”出美政府真面目:2023年8月,夏威夷毛伊島發生大火,上百人遇難、上千人失蹤。火災發生后,完備的警報系統集體“失靈”,聯邦政府救援“姍姍來遲”,華盛頓政客“漠不關心”,無不讓毛伊島民眾憤怒、心寒。▲ 配套視頻:夏威夷大火“燒”出美政府真面目【教師提問】結合上述案例,談談中美兩國政府在對待生命問題上有何差異。【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 中美兩國政府在對待生命問題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對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持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挽救和保護最廣大人民的生命。相比之下,美國政府在應對這次夏威夷毛伊島大火事件上的態度和措施與中國的反應形成了鮮明對比。 本活動通過了解汶川地震中的生命救援故事,引導學生感受,面對自然災害,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以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實際表現,進而幫助學生體會為什么要敬畏生命。教師例舉高空拋物、消防員“逆行”救人、戍邊戰士誓死捍衛國土3個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因為敬畏,所以無畏”這兩個觀點,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對生命心存敬畏對人們思想和行動的影響。本活動通過評析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為,引導學生明白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是休戚相關的,我們敬畏生命要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律,保護好環境、愛護自然,讓生命得以延續。本欄目通過對“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這句名言的釋義和啟示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珍惜生命、順應自然的道理,并開展理論聯系實際,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工作中,以此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事物的能力。本活動通過情境體驗和生活中多個真實案例例舉,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敬畏生命要從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關愛他人的生命,尊重、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培養學生“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的情懷。本活動通過兩個新聞鏈接,從個人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引導學生從中看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休戚與共的國際社會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關愛他人生命。從而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和弘揚“友善”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環節通過探究在重慶山火、舒蘭市特大山洪中有人奮不顧身地選擇“逆行”的原因,引導學生懂得敬畏生命,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并通過對比中美兩國政府在自然災害中對待生命問題的不同表現,培養學生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課堂小結課堂練習 略。(詳見配套課件P17-23)啟思導行 【啟思導行】教材P66,“生命敬畏面面觀”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當我們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時,我們會珍視它,在行動前思考后果,保持良好的判斷力,從而避免魯莽行事和不負責任的決策;我們也會用超凡的勇氣面對挑戰,以無畏的態度追求更高的生命價值。觀點一:因為敬畏,所以無畏。觀點二: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課后活動: 結合上述兩種關于生命的觀點,與同學分享你對生命的看法。 結合英烈對待生命的態度,以“致敬英烈:生命的意義”為主題,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板書設計 生命是脆弱與艱難的為什么要敬畏生命 生命是堅強、崇高和神圣的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時,我們會珍視它 敬畏生命 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如何敬畏生命 關愛他人的生命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教學反思 1.教學目標及達成度:本節課的主題是敬畏生命,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敬畏生命,知道該如何敬畏生命;同時培養學生珍愛自己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感悟,雙邊活動比較好,教學效果良好。通過課堂練習小測和學生交流反饋,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知識點,對敬畏生命的認識有了明顯的提升。這表明教學目標基本達成。2.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適宜度:本節課依據課程標準強調的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教學要求,教學設計上力求把教材精煉、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生活化。整堂課設計以活動教學和討論教學為主,強調讓學生在活動和討論中去探尋、體驗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并且樹立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觀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