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分值:50分]選擇題1~13題,每小題3分,共39分。1.(2024·晉中高三期末)《二泉映月》與《命運交響曲》都是由1、2、3、4、5、6、7組成,但前者聽了有凄涼的感覺,催人淚下,而后者聽了有悲壯的感覺,使人振奮、信心大增。又如在田忌賽馬故事中,田忌只是調整了一下參賽馬的次序就轉敗為勝。中國的改革更是如此,有時僅僅是經濟結構的優化就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邏輯與思維角度來看,以上材料說明( )①不是所有的質變都是由事物的量變引起的②事物的質變實際上就是根本性質的變化③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④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也會引起質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2024·朔州高二期末)不斷地嘗試失敗,于是你積累了經驗;不斷地嘗試成功,于是你積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積累、迸發,再積累、再迸發,最終實現完美的自我。這說明( )①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注重量的積累,就一定能夠促成事物的質變③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量變比質變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萬步炎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萬步炎帶領科研團隊刻苦攻關不懈鉆研研制出的海底鉆機成功下鉆231米。從0.7米到231米,從推開深海一條門縫到打開深海大門,這231米,萬步炎走了20多年,解決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將先進海底鉆機裝備制造與應用技術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這體現的辯證思維原理是(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②只有量變才是事物發展的基本狀態③事物的發展是在量的基礎上進行的④事物發展是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承德高三期中)哲理漫畫以其精巧構思、深刻寓意給我們智慧的啟迪。下列選項與漫畫蘊含的哲學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②質變是發展,應創造時機促成飛躍③要把握適度原則,防止過猶不及④要認識到家業積累的道路是曲折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03年6月,在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倡導和主持下,浙江全省啟動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為重點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多年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干,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浙江農村煥發出勃勃生機;“千萬工程”走向全國,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重塑著中國鄉村的面貌。上述材料說明,“千萬工程”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是因為浙江省( )①以統一性觀念準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②將成功經驗運用到新情況中,以實現由“此”到“彼”的過渡③思考和處理問題時,科學把握“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④采取求同求異并用法,準確運用了由個別到一般的類比推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北魏蘇瓊剛上任南清太守,一郡民送上兩個新瓜。蘇瓊推辭不過只好收下。郡民走后,蘇瓊將瓜懸于議事廳門梁以示廉政。家人勸道:“這是何必,以后不再這般便是。”蘇瓊笑答:“安有初樂為而復禁者?”廉潔自律,防微杜漸,有些“瓜”是不能吃的。蘇瓊的回答體現了( )①事物的量變必然會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②漸進性的每一步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③想問題、辦事情的折中主義思維方式,遵循適度原則④把握發展中的質量互變規律,防止不利質變的發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近年來,“暑假變身燒錢季,孩子變身碎鈔機”的話題受到關注和熱議,研學熱與培訓班成為家長假期支出的大頭。好的教育需要金錢投入,但并非花錢越多就能收到越好的教育效果。量力而行,為孩子提供適度又適齡的教育,才能實現最好的教育目標。從辯證思維角度看,下列選項與該觀點相一致的是( )①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②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野③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廣西高三期末)適度超前進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帶動激發新需求和產業化潛力。但地方要立足實際、量力而行,避免出現一哄而散、一地雞毛的亂象,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債務風險。這說明,進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要( )①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堅持辯證思維方法②辯證把握質和量,積累量變以促成質變③“得中”處之,折中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系④堅持適度原則,將經濟發展推動到最佳狀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人們常說的質量是表示物體慣性大小的物理量。數值上等于物體所受外力和它獲得的加速度的比值。有時也指物體中所含物質的量。質量是常量,不因高度或緯度變化而改變。質量有時指的是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如工程質量、教學質量。其實從邏輯與思維角度來看,事物的質與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質與量的根本區別在于( )A.質是事物的內在規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現B.事物的質是不變的,事物的量是不斷變化的C.事物的質是比較單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D.質與事物存在直接同一性,量與事物不存在直接同一性10.(2024·桂林高三期末)“一杯復兩杯,多不過三四。便得心中適,盡忘身外事。更復強一杯,陶然遺萬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五)》中告訴我們( )①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事物質變,使該物轉化為他物②“折中”而處之,積極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狀態③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及時關注量變與質變的變化狀態④把握事物發生質變的關節點,不犯極端化的錯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黔西高三期末)漫畫啟示我們( )①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②凡事都要采取折中主義③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④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江蘇高三期末)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格外重視教養培育,希望把孩子培養得足夠有教養,但凡事有度。好的父母,不會放縱孩子不管,也不會用過度的禮貌與謙讓限制孩子。這啟示我們做事情要( )①注意分寸,把握適度原則②積極創造條件,維持事物穩定③堅持折中思維,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④注意質變節點,防止不利的質變發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重慶模擬預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精辟概括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個重大轉變”: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實現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四個重大轉變”說明( )①量變保存質變的結果并為質變創造條件②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要堅持適度原則③事物發展是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④每次質變都會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11分)(2024·濰坊高二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先立后破”中的“立”,指的是創造出新機制、新技術、新業態等新事物;“破”,指的是摒棄舊機制、舊技術、舊業態等舊事物。當前改革就是立新破舊。其實踐意義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體制機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適宜的體制機制放在第二位,確保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穩步推進改革。這就要求調整政策和推進改革必須“適度”。就當前形勢來說,推動改革的前提條件是確保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也就是體制機制改革的力度必須與經濟運行相適應、與經濟形勢相適應,這樣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何把握“立”和“破”的度,是對各級領導干部政治智慧的巨大考驗。結合材料,運用辯證思維的知識,說明當前改革應如何做到“立”“破”有度。答案精析1.D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所有的質變都是由量變引起的,①錯誤。事物的質變實際上就是根本性質的變化,但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故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B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但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認為“注重量的積累一定促成質變”過于絕對化,②錯誤。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都是事物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不能說“量變比質變更重要”,④錯誤。故本題選B。]3.B [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②說法錯誤。事物的發展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進行的,③說法錯誤。]4.A [發展是質變,但質變不一定是發展,前進的、上升的質變才是發展,且材料不是強調質變的重要性,②排除。本題強調量變的重要性和適度原則,沒有涉及家業積累的道路是曲折的,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5.A [材料未強調科學把握“分寸”,③排除。材料未體現求同求異并用法,且由個別到一般體現的是歸納推理,而不是類比推理,④錯誤。]6.C [事物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①說法錯誤。折中主義思維方式是消極的思維方式,③說法錯誤。]7.A [好的教育需要金錢投入,但并非花錢越多就能收到越好的教育效果。量力而行,為孩子提供適度又適齡的教育,才能實現最好的教育目標。從辯證思維角度看,體現了要堅持適度原則。①③均體現了要堅持適度原則,符合題意。②④均強調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沒有體現適度原則,排除。]8.B [材料體現堅持適度原則,沒有強調促成事物質變,②不符合題意。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9.D [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此物一旦喪失了自己固有的質的規定性,它就不是原來的此物而變成了他物,因此質與事物存在直接同一性;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因此量與事物不存在直接同一性。所以質和量的最根本區別是是否與事物存在直接同一性,D正確。]10.D [材料強調的是要堅持適度原則,而不是強調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事物質變,使該物轉化為他物,①不符合題意。堅持適度原則,“得中”而處之,積極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狀態,②錯誤。]11.B [適度的思維是“得中”,但“得中”不是指凡事都要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②不選。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飛躍性不符合漫畫寓意,③不選。故本題選B。]12.B [當我們需要促進質變實現飛躍時,就要積極創造條件,促成質變,此時就不能維持事物穩定,且材料沒有涉及促成質變,②排除。折中主義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適度原則不等于折中思維,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3.D [質變體現并保留量變的成果,而不是量變保存質變的結果,①說法錯誤。②表述正確,但材料未體現,不選。故本題選D。]14.(1)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堅持適度思維,“得中”處之。(2)積極尋求體制機制改革的力度與經濟運行和經濟形勢相適應的最佳結合點,提高宏觀政策的效果,推動高質量發展。(3)要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在改革過程中,在現有的體制機制完善的前提下,要積極破除不適應的舊體制機制,推動經濟新飛躍。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目標導航課標要求 學習目標1.聯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懂得事物的發展過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2.理解質量互變規律。 3.把握適度原則。 1.理解“質”與“量”的含義,并以此把握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2.理解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 3.理解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領會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具體要求和現實體現。(重點) 4.明確“度”的含義,以此為基礎把握“適度”的含義。 5.理解適度原則的內涵,并進一步把握遵循適度原則的具體要求。(重點)一、認識質量互變規律1.質和量(1)質①含義:質是一事物成為_________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_________。②作用:此物之所以為此物,并區別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質的_________。(2)量①含義: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_________、程度、_________等可以用_________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要素在_________上的排列組合方式。②作用: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想一想:“谷堆論證”和“禿頭論證”錯在何處?2.質量互變規律內容: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量變是質變的_________。質變是量變的_________,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_________開辟道路。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是_________的。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_________。議一議: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這是不是意味著量的積累越多越好?3.遵循質量互變規律(1)質量互變規律要求:以_________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的關系。(2)連續性與間斷性、漸進性與飛躍性的關系①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現實中就是這一事物還是_________,是事物發展中的_________過程。②間斷性是指事物在_________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_________,是漸進性過程的_________,或連續性的_________。這個過程表現在現實中就是出現了_________。③聯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是相互_________又相互包含的。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_________,都在走向自己的_________,即_________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_________,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_________漸進性與連續性。(3)意義:準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正確地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對我們認識事物的_________、遵循事物的_________具有重要意義。二、把握適度原則1.度與關節點(1)度的含義: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_________”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_________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_________、相互_________。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_________的轉化。(2)關節點: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_________或_________,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_________。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_________,是引起_________的節點。議一議:有人認為事物的度就是關節點或臨界點。你如何評價這一觀點?2.遵循適度原則的原因(1)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_________還是超出_________。(2)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_________和_________。(3)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_________。3.掌握適度原則(1)含義: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2)要求①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_________的錯誤。②遵循_________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議一議:堅持適度原則就是事事折中嗎?③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_________,促進事物_________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想一想:“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包含了什么樣的道理?1.質變的完成表明事物變化發展的終結。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趨勢。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會使某物變為他物。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得中”是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適度原則。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議題1:事物發展的狀態——質量互變規律[情境]從1992年項目批準時至今日,30多年間,中國載人航天穩扎穩打、穩中提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奮力拼搏、接續奮斗,以“滿格的信心、滿血的狀態、滿分的表現”,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創造中國奇跡,助推航天夢伸向更遠的天際。任務1 獨立思考:材料中是如何體現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的?任務2 小組討論:結合材料,說明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是如何體現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的。歸納提升1.準確把握量變和質變的區別與聯系量變 質變區別 性質 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 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特點 漸進的、不顯著的 根本的、顯著的呈現狀態 統一、相持、平衡和靜止等 統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靜止的破壞等結果 事物還是其自身,沒有變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變成了另一事物聯系 ①量變與質變是統一的,二者統一于事物發展過程之中 ②量變與質變相互聯系: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提醒 量變是具體事物的量,是對客觀事物的量與量關系的反映。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屬于唯心主義。2.把握量變和質變的相互關系應注意的問題(1)把握量變引起質變的兩種形式:不僅事物在數量上的增減能夠引起質變,而且事物在總體上數量不變,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如田忌賽馬)。(2)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并不等于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新的事物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引起新的質變。議題2:過猶不及——把握適度原則[情境]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的一份報告指出,年齡在兩歲至三歲的孩子,如果每天看兩個小時的電視,那么他們在閱讀、算術和詞匯上的得分比不看電視的孩子高出10%,因為看電視可以讓小孩子增長見聞,學習各種良好的社交和學習技巧,從而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電視的這種優勢會逐漸減弱。對于那些年齡超過四歲的孩子,看電視對他們的智力開發不再起到特別大的作用。如果這些大孩子每周看電視超過16個小時,他們的學習表現就會不如不看電視的同齡人。任務1 獨立思考:從“度”的含義與作用的角度,指出“看電視的孩子比不看電視的孩子在閱讀、算術和詞匯上的得分高出10%”這一結論成立的前提條件。任務2 小組討論:從遵循適度原則的角度看,“如果這些大孩子每周看電視超過16個小時,他們的學習表現就會不如不看電視的同齡人”給我們哪些啟示?歸納提升1.正確認識“度”(1)事物的“度”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是運動的,而非靜止的;是經驗的,而非教條的;是發展的,而不是停滯的。(2)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事物的“度”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適度的準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時時進行調整,所以古人云“君子從時”“相機行事”。(3)在建立對事物的“度”的全新理解時,我們有時會打破原有的“度”。2.準確理解掌握適度原則“得當” 適當原則 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 不犯極端化錯誤“得中” 適度思維 積極認識、推動事物發展,把持有度 反對折中主義適度原則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要推動事物發展的最佳狀態,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提醒 度的辯證原理要求我們在一切實踐活動中都應當掌握“適度”的原則。我們在把握事物的質和量的關系時,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使量的變化破壞質的規定性和超出度的界限。相反,在很多場合下要求保持一定的度,從而使量的變化只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考向一 質量互變規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2024·天津高三期中)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福建長汀一度“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正是依靠“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精神,大家苦干實干、持續治理水土流失,書寫了綠滿荒山的傳奇。這表明( )①只有量變才是事物發展的基本狀態②事物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③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的變化④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量變實現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連續性與間斷性、漸進性與飛躍性的關系[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2 (2024·莆田高三期末)平面與圓錐體相截,截口的幾何特性隨平面與圓錐軸線的交角的變化而變化。交角是直角時,截口是圓;稍變一點,圓就變成了橢圓;再變,過了一個關鍵點,橢圓就變成了拋物線。截口的這種變化過程包含的道理是( )①事物發展是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②整體性與獨立性相統一③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④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三 度的含義[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3 (2024·丹東高二期末)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0~100℃這個幅度內,水保持液態。如果超出0~100℃這個范圍,突破度的兩個關節點或臨界點(0℃或100℃),水就會變成冰或水蒸氣。這表明( )①事物的發展是連續性和間斷性的統一②度是事物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范圍③關節點或臨界點是事物質變達到的極限④量的規定性的變化使一物變為他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四 適度原則[學科素養:公共參與]例4 (2024·南陽高二期末)邊際效用遞減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隨著對某種物品或勞務消費量的增加,從該物品或勞務得到的效用遞減。比如在農業生產中,隨著肥料的增加,農產品的產量遞增,當達到一定濃度后,再增加肥料,農產品的產量是遞減的,如果肥料太多就會把莊稼燒死。這表明要( )①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②積極地尋求對事物發展狀態的適度把握③堅持折中主義,把握事物發展適當程度④遵循“得中”而處之的思維,把持有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精析新知導學 素養奠基一、1.(1)①自身 規定性 ②規定性 (2)①規模 速度數量 空間 想一想 兩者都沒有看到,事物量的變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2.必要前提 必然結果 量變 辯證 相互轉化 議一議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首先從量變開始,沒有一定的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質的變化,就不可能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事物的變化有兩種趨向:一種是前進的、上升的變化,即發展;一種是下降的、倒退的變化,這種下降的、倒退的變化積累得越少越好。3.(1)統一性 漸進性 飛躍性 連續性 間斷性(2)①它自身 漸進性 ②質 飛躍 中斷 間斷新事物 ③區別 破壞 反面 飛躍性 積累 包含著(3)本質 發展規律 二、1.(1)度 穩定性 結合 規定 質 (2)關節點 臨界點幅度 極限 質變 議一議 這一觀點是錯誤的,沒有正確區別度、關節點和臨界點的概念。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度的極限叫作關節點或者臨界點。2.(1)度的范圍之內 度的范圍 (2)運動范圍 變化幅度(3)破裂 3.(2)①極端化 ②適度議一議 不是。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中”是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這里的“得中”,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③創造條件 量 想一想 當量變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易錯矯正1.質變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2.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3.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4.“得當”是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5.適度原則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當量變已達到一定程度時,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只有當我們需要保持事物原有性質穩定性的時候,才需要堅持適度原則。議題探究 素養形成議題1 任務1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量變、漸進性,每一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都是質變、飛躍性。任務2 事物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漸進性與飛躍性相互包含。中國航天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每一步成功都是漸進性積累從而走向飛躍性,中國航天的每一次飛躍都是保留漸進性的成果,也將推動中國航天科技不斷發展。議題2 任務1 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年齡在兩歲至三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在兩個小時范圍內,才可能使這些孩子比不看電視的孩子在閱讀、算術和詞匯上的得分高出10%;超過四歲或每天兩個小時這一限度,該結論不一定成立。任務2 (1)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孩子看電視的年齡、時長都有科學限度,超過這一限度,就會產生不良后果。(2)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如果孩子沉迷于電視或網絡,應該制定相應規則措施,使其減少觀看時間,不斷向科學的適度范圍內轉變。考向研析 素養提升例1 B [事物發展的基本狀態是量變和質變,①錯誤。事物的發展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進行的,最終通過質變實現,④錯誤。故本題選B。]例2 B [材料強調的是事物發展是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沒有體現整體性與獨立性相統一,也沒有涉及事物發展的方向,②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例3 A [關節點或臨界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③說法錯誤。質的規定性的變化使一物變成他物,④說法錯誤。]例4 D [①的目的是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而題干強調肥料濃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否則肥料太多就會把莊稼燒死,不符合題意。折中主義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③不選。](共47張PPT)理解質量互變第九課第三單元 運用辯證思維方法<<<課標要求:1.聯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懂得事物的發展過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2.理解質量互變規律。3.把握適度原則。1.理解“質”與“量”的含義,并以此把握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2.理解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3.理解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領會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具體要求和現實體現。(重點)4.明確“度”的含義,以此為基礎把握“適度”的含義。5.理解適度原則的內涵,并進一步把握遵循適度原則的具體要求。(重點)學習目標內容索引新知導學 素養奠基議題探究 素養形成考向研析 素養提升新知導學 素養奠基1.質和量(1)質①含義:質是一事物成為_____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_______。②作用:此物之所以為此物,并區別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質的_______。一、認識質量互變規律自身規定性規定性(2)量①含義: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_____、程度、_____等可以用_____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要素在_____上的排列組合方式。②作用: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規模速度數量空間想一想“谷堆論證”和“禿頭論證”錯在何處?提示 兩者都沒有看到,事物量的變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2.質量互變規律內容: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量變是質變的_________。質變是量變的_________,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_____開辟道路。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是_____的。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_________。必要前提必然結果量變辯證相互轉化議一議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這是不是意味著量的積累越多越好?提示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首先從量變開始,沒有一定的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質的變化,就不可能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事物的變化有兩種趨向:一種是前進的、上升的變化,即發展;一種是下降的、倒退的變化,這種下降的、倒退的變化積累得越少越好。3.遵循質量互變規律(1)質量互變規律要求:以_______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_______與_______、_______與_______的關系。(2)連續性與間斷性、漸進性與飛躍性的關系①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現實中就是這一事物還是_______,是事物發展中的_______過程。②間斷性是指事物在____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_____,是漸進性過程的_____,或連續性的_____。這個過程表現在現實中就是出現了_______。統一性漸進性飛躍性連續性間斷性它自身漸進性質飛躍中斷間斷新事物③聯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是相互_____又相互包含的。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_____,都在走向自己的_____,即_______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_____,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_______漸進性與連續性。(3)意義:準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正確地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對我們認識事物的_____、遵循事物的_________具有重要意義。區別破壞反面飛躍性積累包含著本質發展規律1.度與關節點(1)度的含義: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____”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_______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_____、相互_____。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____的轉化。(2)關節點: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_______或_______,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_____。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_____,是引起_____的節點。二、把握適度原則度穩定性結合規定質關節點臨界點幅度極限質變議一議有人認為事物的度就是關節點或臨界點。你如何評價這一觀點?提示 這一觀點是錯誤的,沒有正確區別度、關節點和臨界點的概念。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度的極限叫作關節點或者臨界點。2.遵循適度原則的原因(1)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_____________還是超出_________。(2)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_________和_________。(3)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_____。度的范圍之內度的范圍運動范圍變化幅度破裂3.掌握適度原則(1)含義: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2)要求①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_______的錯誤。②遵循_____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極端化適度議一議堅持適度原則就是事事折中嗎?提示 不是。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中”是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這里的“得中”,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③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_________,促進事物_____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創造條件量想一想“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包含了什么樣的道理?提示 當量變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1.質變的完成表明事物變化發展的終結。2.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趨勢。糾正:質變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糾正: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3.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會使某物變為他物。糾正: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4.“得中”是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糾正:“得當”是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5.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適度原則。糾正:適度原則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當量變已達到一定程度時,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只有當我們需要保持事物原有性質穩定性的時候,才需要堅持適度原則。返回議題探究 素養形成 從1992年項目批準時至今日,30多年間,中國載人航天穩扎穩打、穩中提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奮力拼搏、接續奮斗,以“滿格的信心、滿血的狀態、滿分的表現”,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創造中國奇跡,助推航天夢伸向更遠的天際。議題1:事物發展的狀態——質量互變規律情境任務1 獨立思考:材料中是如何體現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的?提示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量變、漸進性,每一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都是質變、飛躍性。任務2 小組討論:結合材料,說明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是如何體現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的。提示 事物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漸進性與飛躍性相互包含。中國航天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每一步成功都是漸進性積累從而走向飛躍性,中國航天的每一次飛躍都是保留漸進性的成果,也將推動中國航天科技不斷發展。1.準確把握量變和質變的區別與聯系 量變 質變區別 性質 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 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特點 漸進的、不顯著的 根本的、顯著的呈現 狀態 統一、相持、平衡和靜止等 統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靜止的破壞等 量變 質變區別 結果 事物還是其自身,沒有變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變成了另一事物聯系 ①量變與質變是統一的,二者統一于事物發展過程之中 ②量變與質變相互聯系: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提醒 量變是具體事物的量,是對客觀事物的量與量關系的反映。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屬于唯心主義。2.把握量變和質變的相互關系應注意的問題(1)把握量變引起質變的兩種形式:不僅事物在數量上的增減能夠引起質變,而且事物在總體上數量不變,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如田忌賽馬)。(2)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并不等于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新的事物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引起新的質變。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的一份報告指出,年齡在兩歲至三歲的孩子,如果每天看兩個小時的電視,那么他們在閱讀、算術和詞匯上的得分比不看電視的孩子高出10%,因為看電視可以讓小孩子增長見聞,學習各種良好的社交和學習技巧,從而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電視的這種優勢會逐漸減弱。對于那些年齡超過四歲的孩子,看電視對他們的智力開發不再起到特別大的作用。如果這些大孩子每周看電視超過16個小時,他們的學習表現就會不如不看電視的同齡人。議題2:過猶不及——把握適度原則情境任務1 獨立思考:從“度”的含義與作用的角度,指出“看電視的孩子比不看電視的孩子在閱讀、算術和詞匯上的得分高出10%”這一結論成立的前提條件。提示 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年齡在兩歲至三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在兩個小時范圍內,才可能使這些孩子比不看電視的孩子在閱讀、算術和詞匯上的得分高出10%;超過四歲或每天兩個小時這一限度,該結論不一定成立。任務2 小組討論:從遵循適度原則的角度看,“如果這些大孩子每周看電視超過16個小時,他們的學習表現就會不如不看電視的同齡人”給我們哪些啟示?提示 (1)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孩子看電視的年齡、時長都有科學限度,超過這一限度,就會產生不良后果。(2)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如果孩子沉迷于電視或網絡,應該制定相應規則措施,使其減少觀看時間,不斷向科學的適度范圍內轉變。1.正確認識“度”(1)事物的“度”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是運動的,而非靜止的;是經驗的,而非教條的;是發展的,而不是停滯的。(2)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事物的“度”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適度的準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時時進行調整,所以古人云“君子從時”“相機行事”。(3)在建立對事物的“度”的全新理解時,我們有時會打破原有的“度”。2.準確理解掌握適度原則“得當” 適當原則 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 不犯極端化錯誤“得中” 適度思維 積極認識、推動事物發展,把持有度 反對折中主義適度原則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要推動事物發展的最佳狀態,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提醒 度的辯證原理要求我們在一切實踐活動中都應當掌握“適度”的原則。我們在把握事物的質和量的關系時,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使量的變化破壞質的規定性和超出度的界限。相反,在很多場合下要求保持一定的度,從而使量的變化只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返回知識小結考向研析 素養提升考向一 質量互變規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2024·天津高三期中)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福建長汀一度“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正是依靠“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精神,大家苦干實干、持續治理水土流失,書寫了綠滿荒山的傳奇。這表明①只有量變才是事物發展的基本狀態②事物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③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的變化④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量變實現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事物發展的基本狀態是量變和質變,①錯誤。事物的發展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進行的,最終通過質變實現,④錯誤。故本題選B。考向二 連續性與間斷性、漸進性與飛躍性的關系[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2 (2024·莆田高三期末)平面與圓錐體相截,截口的幾何特性隨平面與圓錐軸線的交角的變化而變化。交角是直角時,截口是圓;稍變一點,圓就變成了橢圓;再變,過了一個關鍵點,橢圓就變成了拋物線。截口的這種變化過程包含的道理是①事物發展是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②整體性與獨立性相統一③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④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材料強調的是事物發展是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沒有體現整體性與獨立性相統一,也沒有涉及事物發展的方向,②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考向三 度的含義[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3 (2024·丹東高二期末)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0~100℃這個幅度內,水保持液態。如果超出0~100℃這個范圍,突破度的兩個關節點或臨界點(0℃或100℃),水就會變成冰或水蒸氣。這表明①事物的發展是連續性和間斷性的統一②度是事物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范圍③關節點或臨界點是事物質變達到的極限④量的規定性的變化使一物變為他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水的狀態變化表明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事物的發展是連續性和間斷性的統一;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是事物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范圍,①②符合題意。關節點或臨界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③說法錯誤。質的規定性的變化使一物變成他物,④說法錯誤。考向四 適度原則[學科素養:公共參與]例4 (2024·南陽高二期末)邊際效用遞減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隨著對某種物品或勞務消費量的增加,從該物品或勞務得到的效用遞減。比如在農業生產中,隨著肥料的增加,農產品的產量遞增,當達到一定濃度后,再增加肥料,農產品的產量是遞減的,如果肥料太多就會把莊稼燒死。這表明要①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②積極地尋求對事物發展狀態的適度把握③堅持折中主義,把握事物發展適當程度④遵循“得中”而處之的思維,把持有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①的目的是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而題干強調肥料濃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否則肥料太多就會把莊稼燒死,不符合題意。折中主義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③不選。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單元 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單元 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三單元 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