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目標導航課標要求 學習目標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掌握形式邏輯的三個基本規律。 1.掌握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重點) 2.明確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三大基本規律,學會用相關知識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重點) 3.明確樹立科學思維必須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_________的思維。2.內容:通常用公式“_________”來表示同一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_________、從同一_________、對同一_________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_________的;如果是假的,就是_________的。3.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4.邏輯錯誤: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_________”或“_________”。5.同一律的條件性(1)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2)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_________或判斷。想一想:①有人說,“歷史劇作為文藝作品,應該允許有藝術虛構”。我不贊成這個說法,我們怎能把歷史劇看成“主要是藝術虛構”呢?②“小張去年還是學生,現在已是教師了。”上述議論是否違反了同一律?請說明理由。二、矛盾律與排中律1.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_________的思維。(2)內容:通常用公式“_________”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_________,其中必有_________。(3)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_________斷定它們都_________。(4)邏輯錯誤: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_________”。議一議: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與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是不是一樣?2.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_________的思維。(2)內容:通常用公式“_________”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_________,其中必有_________。(3)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_________斷定它們都_________。(4)邏輯錯誤: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_________”。想一想:“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不對,“如果要馬兒跑得好,那么就要馬兒吃草”也不對。請分析上述說法是否違反了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并闡明理由。3.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區別和意義(1)區別: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_________;排中律進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_________。(2)意義:識別與把握“A”和“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系,對于提升_________能力有重要意義。4.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1)內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2)重要意義①這些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長期的_________中,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②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才有可能成為_________思維,而違背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不可能是科學的思維。1.同一律要求人們在不同的時間、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必須同一。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堅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的說法違背了思維的明確性要求。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一詩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是自相矛盾的。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議題1:邏輯思維不要“偷換概念”[情境]某校文化節的辯題是:ChatGPT的使用能否促進創造力,正方丙與反方乙在寢室里模擬辯論,可謂是唇槍舌劍。丙:“你們這樣吵吵鬧鬧的,影響別人休息。”乙:“影響別人,又不影響你。別人沒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任務1 獨立思考:丙與乙的對話中的“你們”“別人”分別什么意思?任務2 小組討論:兩人的對話有沒有存在邏輯問題?談談你的理由。歸納提升 準確理解同一律(1)同一律的內容通常用公式表示為“A是A”,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思維對象的同一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思維的對象必須保持同一;在討論問題、回答問題或反駁別人的時候,各方的思維對象也要保持同一概念的同一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使用的概念必須保持同一;在討論問題、回答問題或反駁別人的時候,各方使用的概念也要保持同一判斷的同一 同一個主體(個人或集團)在同一時間(相應的客觀事物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從同一方面對同一事物作出判斷必須保持同一(2)同一律要求思維的確定性,但是并不否認思維的發展變化。它完全是對思維過程來說的,并不要求客觀事物保持同一、絕對不變。(3)在邏輯思維的“同一律”方面的內容中,應該包括“同一立場”和“同一時空”。議題2:比較矛盾律與排中律[情境]某校文化節的辯題是:ChatGPT的使用能否促進創造力。正方甲的觀點是ChatGPT的使用能解放人,讓人有更多精力去從事有利于創造力發展的工作。反方乙的觀點是ChatGPT的使用會異化人,甚至導致人創造力的毀滅。辯論會結束后,甲乙在寢室發表辯論感觸。甲:這幾周的辯論集訓太緊張了,但已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乙:ChatGPT的作用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這時,生活委員丁回寢室問丙:下周去富春江春游,你去嗎?丙:誰說我不去?丁:你去,請登記吧!丙:我要是去,早就登記了。丁:那么,你是不去呀?丙: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任務1 獨立思考:正方觀點“ChatGPT的使用能促進創造力”和反方觀點“ChatGPT的使用不能促進創造力”有沒有邏輯問題?任務2 小組討論:甲、乙兩人的觀點有沒有違反矛盾律的要求?任務3 小組討論:去不去春游,丙說清楚了嗎?歸納提升1.比較矛盾律與排中律關系 矛盾律 排中律區別 含義 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要求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錯誤 “自相矛盾” “兩不可”作用 運用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真,則另一個必假,常用于反駁 運用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假,則另一個必真,常用于證明聯系 矛盾律與排中律都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運用概念、進行判斷、進行推理時必須遵守的具體規則2.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項目 基本內容 公式 適用范圍 要求 邏輯錯誤同一律 思想自身同一 A是A 概念和判斷 確定性(自身同一) “偷換概念”“偷換論題”矛盾律 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 A不是非A 矛盾判斷和反對判斷 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A或者非A 矛盾判斷 明確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兩不可”考向一 同一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2024·河南統考模擬預測)一天,小明和小紅相約去一家新開的自助餐廳吃飯。小明看到小紅拿了許多食物,就告誡她說:“到時候要吃完啊。”離開餐廳的時候,小紅的食盤里還有許多食物,小明就對她說:“你吃完了嗎?”小紅說:“我已經吃完了,咱們走吧。”在這里,小紅( )①思維表達不明確②思維出現了前后矛盾③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④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矛盾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2 (2023·天津高考)“他倆下棋一丁點兒意思也沒有,但有幾步還挺有趣。”為避免與觀棋人犯相同的邏輯錯誤,在同一思維過程中( )A.不能違背排中律,持“兩不可”的態度B.不能同時肯定論斷“A”和論斷“非A”C.應看到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展D.應遵循邏輯規律,克服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考向三 排中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3 (2024·臨沂高二期中)確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在審訊中,四人口供如下:甲:我不是罪犯 乙:丁是罪犯 丙:乙于五天前找人賣盜車 丁:盜車的不是我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則罪犯是誰?下面推斷正確的是( )A.根據排中律,甲是罪犯B.根據矛盾律,甲是罪犯C.根據排中律,乙是罪犯D.根據矛盾律,乙是罪犯考向四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4 (2024·濮陽高二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公司在確定是否錄用某應聘者時,三位面試官有不同的結論:劉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既要錄用,又不能錄用。”田姓面試官說:“既不能錄用這個應聘者,也不能不錄用。”丁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曾經有過遲到的記錄。”結合材料,運用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相關知識,說明各位面試官的觀點所犯的邏輯錯誤。答案精析新知導學 素養奠基一、1.確定性 2.A是A 時間 方面 對象 真 假 4.偷換概念 偷換論題 5.(2)概念想一想 依據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第一則材料中“允許有”和“主要是”含義不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這種沒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維,違反了同一律。第二則材料沒有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時間變化,小張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去年的“小張是學生”,今年的“小張是教師”,是正確的。二、1.(1)一致性 (2)A不是非A 同真 一假 (3)不能成立 (4)自相矛盾 議一議 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2.(1)明確性 (2)A或者非A 同假 一真 (3)不能不成立 (4)兩不可 想一想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 A”都加以否定,那就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上述說法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馬兒不吃草”和“馬兒吃草”都作出了否定,這種“是非兩不可”的態度是違反排中律要求的。3.(1)一假 一真 (2)邏輯思維 4.(2)①社會實踐 ②科學的 易錯矯正1.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2.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3.“哲人的名言”與“人的話”都是人的話,“我堅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的說法違背了思維的一致性要求。4.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5.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這句詩中的“蟬噪”和“林靜”不是同一對象,“鳥鳴”和“山幽”也不是同一對象。6.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相反論斷是自相矛盾的;從不同時間、從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議題探究 素養形成議題1 任務1 丙所說的“你們”是指“辯論的人”,“別人”是指“除了辯論之外的人”;乙所說的“別人”是指“除了辯論和丙之外的人”。任務2 存在邏輯問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沒有保持概念同一性,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議題2 任務1 沒有邏輯問題。正方辯題與反方辯題是辯證矛盾而不是邏輯矛盾。任務2 甲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既然“太緊張”,就不可能“不知不覺”。乙的說法沒有自相矛盾, “無限”與“有限”是對立統一的。任務3 丙沒有說清楚。丙同時否定了“去”與“不去”,違反了排中律,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考向研析 素養提升例1 D [小明說的“吃完”指的是把自己拿的所有食物吃完,而小紅說的“吃完”指的是吃好了,可以結束“吃飯”這一事件,由此可以看出小紅的思維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違反了同一律,違背了思維的確定性要求,而不是違背了思維的明確性要求(思維的明確性對應的是排中律),故①不符合題意,③④符合題意;前后矛盾指的是違背了矛盾律,既肯定“A”又肯定“非A”,而小紅違背的是同一律,故②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例2 B [漫畫沒有涉及排中律,A排除。漫畫強調不能違背矛盾律,不能犯“自相矛盾”的錯誤。但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C排除。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漫畫沒有涉及辯證矛盾,D排除。故本題選B。]例3 A [甲、乙、丙、丁四人的口供中,乙和丁的口供是矛盾的,根據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因此,甲和丙說的都是假話,因此,罪犯是甲,A正確,C錯誤。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無法根據矛盾律推出誰是罪犯,B、D不符合題意。]例4 (1)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劉姓面試官違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既要錄用”與“又不能錄用”是自相矛盾的。(2)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田姓面試官違反了排中律。“既不能錄用”與“也不能不錄用”是相互矛盾的,都進行了否定,犯了“兩不可”的錯誤。(3)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丁姓面試官違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公司在確定是否錄用該應聘者,而他卻提及應聘者曾經遲到的記錄。課時2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分值:50分]選擇題1~13題,每小題3分,共39分。1.(2023·湖北高考)某校舉辦教職工健康長跑比賽,分男女兩組記名次。賽后,趙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錢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第三。”孫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最后。”李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師所言屬實,他們到達終點的先后排序是( )A.李、錢、趙、孫 B.錢、李、趙、孫C.李、趙、錢、孫 D.李、錢、孫、趙2.(2024·青島高二統考期末)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小王實現了就業,因此完成了最大的民生工程。這一論斷存在的邏輯錯誤在于( )A.違背了思維的一致性B.違背了思維的確定性C.違背了思維的明確性D.違背了思維的統一性3.(2024·銅仁高二期中)小張問老師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老師既不能肯定有,也不能肯定沒有。于是老師說:“我不清楚,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老師的這一回答( )A.自相矛盾,違反矛盾律B.偷換概念,違反同一律C.騎墻居中,違反排中律D.是其對問題認識的真實表述4.(2024·連云港高二統考期末)在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中,美方就臺灣問題向中方作出嚴肅政治承諾,明確表示不支持“臺灣獨立”。但不久后,美方卻違背承諾,介入臺灣地區選舉。美國的做法違反了( )①思維的一致性要求②犯了“兩不可”的錯誤③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④思維的確定性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浙江1月選考)小馬長大了,幫媽媽去商店買東西,路上遇到了一條河。小馬做出的如下推理中,違背“同一律”的是( )6.新刷的白墻被大剌剌地涂上四個大字:“不準涂畫!”下列各項中,出現與前述案例相一致的邏輯錯誤的是( )A.顧客問:“你這有好酒嗎?”賣家答:“我這里都是好酒,沒有餿的酒。”B.媽媽對孩子說:“面條要從頭上開始吃!”于是,孩子把面條放到了頭上。C.小明對小紅說:“你不能說我是一個中學生,也不能說我不是一個中學生。”D.甲說:“我要發明一種能溶解一切物品的溶液!”乙問:“拿什么盛放它呢?”7.(2024·天津高二期末)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不能說傳統存在于現實中,也不能說傳統不存在于現實中。以上說法( )A.違背排中律,不符合思維的明確性要求B.違背辯證否定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C.符合矛盾律,體現了思維的一致性要求D.符合同一律,體現了思維的確定性要求8.(2023·開封統考一模)課間休息時,兩位同學進行了以下對話。甲:下周運動會你參加嗎?乙:誰說我不參加?甲:你參加就報項目吧。乙:我要是參加早就報項目了。上述對話中乙的回答( )A.違反了矛盾律的要求B.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C.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沒有違背邏輯思維的要求9.(2024·十堰二模)生活中的對話也會犯一些邏輯錯誤。比如甲同學說:“中國人都應該有文化自信。”乙同學驚訝地說:“想不到你思想這么狹隘,居然不愿意承認外國的先進文明。”下列與乙同學犯的邏輯錯誤相同的是( )①“這次戰爭死傷過萬。”有人問:“傷者中輕傷者的占比高嗎?”②“有錢人居然在路邊吃辣條。”有人回應:“不在路邊吃,難道去馬路中間吃嗎?”③“你上課是不是睡覺了?”一同學說:“我就是小睡了一會,我沒有睡覺。”④“老板,有新鮮的羊肉嗎?”老板答:“我家從來不掛羊頭賣狗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日照高二期末)早在1971年,美國就曾向中國聲明,美方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政策,但近年來美國卻又聲稱美方的“一中”政策與中方的“一中”原則不同,各國有權自行界定“一中”政策框架,再度鼓吹“臺灣地位未定”,宣稱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美國上述行為( )①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違反同一律的要求②騎墻居中、模棱兩可,違反排中律的要求③自相矛盾、前后不一,違反思維一致性要求④轉移論題,變更判斷,違反矛盾律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河南高三期末)甲、乙、丙中有一人是三好學生。甲說:乙是三好學生;乙說:丙不是三好學生;丙說:乙不是三好學生。三個人的說法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根據以上描述,以下推斷合理的是( )①甲和丙不是三好學生,乙是三好學生②丙是三好學生,甲和乙不是三好學生③根據矛盾律,“乙是三好學生”和“乙不是三好學生”必有一假④根據排中律,“乙是三好學生”和“乙不是三好學生”必有一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4·武漢高二期中)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對以下語句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沈君在大課間遇見政治老師:政治老師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一會兒又遇見語文老師:語文老師是我最喜歡的老師。——違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②韓梅今年還是高三學生,明年就是大學生了。——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論題”的錯誤③李雷說,今年清明節他要給祖先多燒點紙錢,讓他們保佑自己學好馬克思主義。——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兩不可”的錯誤④歷史老師:你是怎么認識孫中山的?學生:老師,我不認識孫中山啊!——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4·浙江一模)經過調查,這次做好事的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當老師問他們時,他們分別這樣回答。甲:這件好事是乙做的。乙:這件好事是丁做的。丙: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丁: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了真話,則做了好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4.(11分)(2024·衡水高二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F公司主營藥品銷售業務。為宣傳某款治療嚴重皮膚疾病的新藥,F公司在其公眾號上發表商業推廣文章,使用了一張對知名原創歌手甲某照片進行處理后形成的肖像剪影,可見標志性的發型特征。文章開頭引用甲某成名曲部分內容,并聲稱本次活動影響巨大,迎來一名神秘“藍朋友”以親身經歷說明本款藥品的療效。文章評論區與網友有大量類似互動。網友愛甲甲:居然真是我們甲甲!作者回復:我可沒說就是你的他哦(齜牙)。網友qqq:這種小公司不可能請得到甲甲,騙人的!作者回復:怎么不可能,小看咱們公司啦(得意)。甲某得知后將F公司訴至人民法院。F公司辯稱,文章自始至終沒有出現神秘“藍朋友”就是甲某的表述,且涉案文章刊載時間短,活動影響范圍小,未給原告造成事實上的損失,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F公司構成侵權。F公司的言行違背了邏輯思維的哪些基本要求?請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的知識對加以說明。答案精析1.A [根據“趙老師是女子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孫老師是男子組的最后”可以推斷孫老師是全校最后,趙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三個到達終點,孫老師在四位老師中最后一個到達終點,故D排除。根據“錢老師是女子組的第三”和“李老師是男子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師,但是錢老師是女子組的第三,所以錢老師的成績位于李老師之后。故李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一個到達終點,錢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二個到達終點,B、C排除。根據四位老師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們到達終點的先后排序是李、錢、趙、孫,A正確。]2.B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小王實現了就業,因此完成了最大的民生工程”,該論斷中兩個“就業”的概念不同,這一論斷存在的邏輯錯誤在于違背了思維的確定性,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B符合題意,A、C不選。邏輯思維要求具有確定性、一致性和明確性,沒有統一性要求,D排除。故本題選B。]3.D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對象不能同時作出兩個矛盾的判斷,材料中老師的回答并沒有自相矛盾,沒有違反矛盾律,A不符合題意。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的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材料中老師的回答并沒有混淆概念或是轉移話題,B不符合題意。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材料中老師的說法并不是騎墻居中,沒有違反排中律,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4.A [美方就臺灣問題明確表示不支持“臺灣獨立”,但美方卻違背承諾,介入臺灣地區選舉。題干美國的做法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而不是犯了“兩不可”的錯誤,②不符合題意。美國的做法違反了思維的一致性要求,題干不涉及思維的確定性要求,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5.A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但A項中的路并非是同一條路,違背了同一律的要求,符合題意。]6.D [題干案例所犯的邏輯錯誤是“自相矛盾”。顧客的“好酒”指的是品質優良的酒,賣家回答的“好酒”指的是沒有餿的酒,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A不符合題意。媽媽說的“頭上”指的是面條的一頭,孩子則認為是自己的頭,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B不符合題意。“你不能說我是一個中學生,也不能說我不是一個中學生”,違背了排中律,犯了“兩不可”的錯誤,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A [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也就是說,不能同時否認“A”,又否認“非A”。“不能說傳統存在于現實中,也不能說傳統不存在于現實中”這句話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違反排中律,不符合思維的明確性要求,A正確。]8.C [材料中乙的話不能體現思維的明確性要求,在“是”與“非”之間搖擺,沒說去也沒說不去,同時否定了“去”與“不去”,違反了排中律,C符合題意,A、B、D排除。]9.C [題干中乙同學違背了同一律,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①沒有犯邏輯錯誤,不符合題意。③違背了矛盾律,不符合題意。②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0.B [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一中”政策與“一中”原則,核心都是指一個中國,而美國卻認為“一中”政策與“一中”原則不同,偷換概念,混淆視聽,①正確,④錯誤。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材料并未體現,②排除。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這就要遵循矛盾律,美國一方面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會支持“臺獨”,另一方面卻鼓吹“臺灣地位未定”,宣稱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自相矛盾,③正確。故本題選B。]11.C [根據甲說:乙是三好學生,丙說:乙不是三好學生。甲和丙的說法是矛盾的,根據矛盾律,兩人的說法必有一假,而三個人的說法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如果甲的說法正確,乙是三好學生;那么丙的說法就是假的,乙的說法也是假的,那丙是三好學生。而甲、乙、丙中只有一人是三好學生,因此甲的說法錯誤,那么丙的說法正確,乙的說法錯誤。因此乙不是三好學生,丙是三好學生,甲不是三好學生,①說法錯誤。根據排中律,“乙是三好學生”和“乙不是三好學生”必有一真,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2.B [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給他們一定是同一的,韓梅今年還是高三學生,明年就是大學生了,沒有違背同一律,②不選。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邏輯思維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李雷說,今年清明節他要給祖先多燒點紙錢,讓他們保佑自己學好馬克思主義,并沒有違背排中律,③不選。故本題選B。]13.C [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一人說了真話,乙的觀點與丁的觀點相互矛盾,其中必有一真,那么甲和丙說的話必為假,丙說“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為假,則做好事的人是丙。故答案選C。]14.(1)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F公司在推廣文章中聲稱本次活動影響巨大,被訴至人民法院后又辯稱文章刊載時間短,活動影響范圍小,違背了思維一致性要求。(2)排中律表明,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F公司在與網友的互動中既不承認神秘嘉賓是甲某,又不承認不是甲某,違背了思維明確性的要求。(共44張PPT)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課時2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課標要求: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掌握形式邏輯的三個基本規律。1.掌握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重點)2.明確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三大基本規律,學會用相關知識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重點)3.明確樹立科學思維必須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學習目標內容索引新知導學 素養奠基議題探究 素養形成考向研析 素養提升新知導學 素養奠基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_______的思維。2.內容:通常用公式“_______”來表示同一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_____、從同一_____、對同一_____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____的;如果是假的,就是____的。3.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4.邏輯錯誤: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_________”或“_________”。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確定性A是A時間方面對象真假偷換概念偷換論題5.同一律的條件性(1)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2)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_____或判斷。概念想一想①有人說,“歷史劇作為文藝作品,應該允許有藝術虛構”。我不贊成這個說法,我們怎能把歷史劇看成“主要是藝術虛構”呢?②“小張去年還是學生,現在已是教師了。”上述議論是否違反了同一律?請說明理由。提示 依據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第一則材料中“允許有”和“主要是”含義不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這種沒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維,違反了同一律。第二則材料沒有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時間變化,小張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去年的“小張是學生”,今年的“小張是教師”,是正確的。1.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_______的思維。(2)內容:通常用公式“___________”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_____,其中必有_____。(3)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_____斷定它們都_____。(4)邏輯錯誤: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_________”。二、矛盾律與排中律一致性A不是非A同真一假不能成立自相矛盾議一議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與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是不是一樣?提示 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2.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_______的思維。(2)內容:通常用公式“___________”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_____,其中必有_____。(3)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_____斷定它們都_______。(4)邏輯錯誤: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_______”。明確性A或者非A同假一真不能不成立兩不可想一想“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不對,“如果要馬兒跑得好,那么就要馬兒吃草”也不對。請分析上述說法是否違反了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并闡明理由。提示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 A”都加以否定,那就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上述說法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馬兒不吃草”和“馬兒吃草”都作出了否定,這種“是非兩不可”的態度是違反排中律要求的。3.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區別和意義(1)區別: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_____;排中律進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_____。(2)意義:識別與把握“A”和“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系,對于提升_________能力有重要意義。一假一真邏輯思維4.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1)內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2)重要意義①這些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長期的_________中,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②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才有可能成為_______思維,而違背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不可能是科學的思維。社會實踐科學的1.同一律要求人們在不同的時間、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必須同一。2.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糾正: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糾正: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3.“我堅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的說法違背了思維的明確性要求。糾正:“哲人的名言”與“人的話”都是人的話,“我堅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的說法違背了思維的一致性要求。4.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糾正: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一詩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糾正: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這句詩中的“蟬噪”和“林靜”不是同一對象,“鳥鳴”和“山幽”也不是同一對象。6.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是自相矛盾的。糾正: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相反論斷是自相矛盾的;從不同時間、從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返回議題探究 素養形成 某校文化節的辯題是:ChatGPT的使用能否促進創造力,正方丙與反方乙在寢室里模擬辯論,可謂是唇槍舌劍。丙:“你們這樣吵吵鬧鬧的,影響別人休息。”乙:“影響別人,又不影響你。別人沒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議題1:邏輯思維不要“偷換概念”情境任務1 獨立思考:丙與乙的對話中的“你們”“別人”分別什么意思?提示 丙所說的“你們”是指“辯論的人”,“別人”是指“除了辯論之外的人”;乙所說的“別人”是指“除了辯論和丙之外的人”。任務2 小組討論:兩人的對話有沒有存在邏輯問題?談談你的理由。提示 存在邏輯問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沒有保持概念同一性,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準確理解同一律(1)同一律的內容通常用公式表示為“A是A”,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思維對象 的同一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思維的對象必須保持同一;在討論問題、回答問題或反駁別人的時候,各方的思維對象也要保持同一概念的 同一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使用的概念必須保持同一;在討論問題、回答問題或反駁別人的時候,各方使用的概念也要保持同一判斷的 同一 同一個主體(個人或集團)在同一時間(相應的客觀事物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從同一方面對同一事物作出判斷必須保持同一(2)同一律要求思維的確定性,但是并不否認思維的發展變化。它完全是對思維過程來說的,并不要求客觀事物保持同一、絕對不變。(3)在邏輯思維的“同一律”方面的內容中,應該包括“同一立場”和“同一時空”。 某校文化節的辯題是:ChatGPT的使用能否促進創造力。正方甲的觀點是ChatGPT的使用能解放人,讓人有更多精力去從事有利于創造力發展的工作。反方乙的觀點是ChatGPT的使用會異化人,甚至導致人創造力的毀滅。辯論會結束后,甲乙在寢室發表辯論感觸。甲:這幾周的辯論集訓太緊張了,但已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乙:ChatGPT的作用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這時,生活委員丁回寢室問丙:下周去富春江春游,你去嗎?議題2:比較矛盾律與排中律情境丙:誰說我不去?丁:你去,請登記吧!丙:我要是去,早就登記了。丁:那么,你是不去呀?丙: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任務1 獨立思考:正方觀點“ChatGPT的使用能促進創造力”和反方觀點“ChatGPT的使用不能促進創造力”有沒有邏輯問題?提示 沒有邏輯問題。正方辯題與反方辯題是辯證矛盾而不是邏輯矛盾。任務2 小組討論:甲、乙兩人的觀點有沒有違反矛盾律的要求?提示 甲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既然“太緊張”,就不可能“不知不覺”。乙的說法沒有自相矛盾, “無限”與“有限”是對立統一的。任務3 小組討論:去不去春游,丙說清楚了嗎?提示 丙沒有說清楚。丙同時否定了“去”與“不去”,違反了排中律,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1.比較矛盾律與排中律關系 矛盾律 排中律區別 含義 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關系 矛盾律 排中律區別 要求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錯誤 “自相矛盾” “兩不可”關系 矛盾律 排中律區 別 作 用 運用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真,則另一個必假,常用于反駁 運用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假,則另一個必真,常用于證明聯系 矛盾律與排中律都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運用概念、進行判斷、進行推理時必須遵守的具體規則2.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項目 基本內容 公式 適用范圍 要求 邏輯錯誤同一律 思想自身同一 A是A 概念和判斷 確定性(自身同一) “偷換概念”“偷換論題”矛盾律 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 A不是非A 矛盾判斷和反對判斷 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A或者非A 矛盾判斷 明確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兩不可”返回知識小結考向研析 素養提升考向一 同一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2024·河南統考模擬預測)一天,小明和小紅相約去一家新開的自助餐廳吃飯。小明看到小紅拿了許多食物,就告誡她說:“到時候要吃完啊。”離開餐廳的時候,小紅的食盤里還有許多食物,小明就對她說:“你吃完了嗎?”小紅說:“我已經吃完了,咱們走吧。”在這里,小紅①思維表達不明確②思維出現了前后矛盾③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④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小明說的“吃完”指的是把自己拿的所有食物吃完,而小紅說的“吃完”指的是吃好了,可以結束“吃飯”這一事件,由此可以看出小紅的思維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違反了同一律,違背了思維的確定性要求,而不是違背了思維的明確性要求(思維的明確性對應的是排中律),故①不符合題意,③④符合題意;前后矛盾指的是違背了矛盾律,既肯定“A”又肯定“非A”,而小紅違背的是同一律,故②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考向二 矛盾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2 (2023·天津高考)“他倆下棋一丁點兒意思也沒有,但有幾步還挺有趣。”為避免與觀棋人犯相同的邏輯錯誤,在同一思維過程中A.不能違背排中律,持“兩不可”的態度B.不能同時肯定論斷“A”和論斷“非A”C.應看到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展D.應遵循邏輯規律,克服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他倆下棋一丁點兒意思也沒有,但有幾步還挺有趣”這話反映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同真,違反了矛盾律,其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B正確。漫畫沒有涉及排中律,A排除。漫畫強調不能違背矛盾律,不能犯“自相矛盾”的錯誤。但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C排除。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漫畫沒有涉及辯證矛盾,D排除。故本題選B。考向三 排中律[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3 (2024·臨沂高二期中)確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在審訊中,四人口供如右: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則罪犯是誰?下面推斷正確的是A.根據排中律,甲是罪犯B.根據矛盾律,甲是罪犯C.根據排中律,乙是罪犯D.根據矛盾律,乙是罪犯√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賣盜車丁:盜車的不是我甲、乙、丙、丁四人的口供中,乙和丁的口供是矛盾的,根據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因此,甲和丙說的都是假話,因此,罪犯是甲,A正確,C錯誤。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無法根據矛盾律推出誰是罪犯,B、D不符合題意。考向四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4 (2024·濮陽高二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公司在確定是否錄用某應聘者時,三位面試官有不同的結論:劉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既要錄用,又不能錄用。”田姓面試官說:“既不能錄用這個應聘者,也不能不錄用。”丁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曾經有過遲到的記錄。”結合材料,運用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相關知識,說明各位面試官的觀點所犯的邏輯錯誤。答案 (1)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劉姓面試官違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既要錄用”與“又不能錄用”是自相矛盾的。(2)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田姓面試官違反了排中律。“既不能錄用”與“也不能不錄用”是相互矛盾的,都進行了否定,犯了“兩不可”的錯誤。(3)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丁姓面試官違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公司在確定是否錄用該應聘者,而他卻提及應聘者曾經遲到的記錄。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單元 第二課 課時2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一單元 第二課 課時2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同步訓練(含解析).docx 第一單元 第二課 課時2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