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年廣東省中考物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 1.下列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答案【B】 A.風能 B.化石能源? C.水能 D.太陽能 2.關于聲現象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D】 A.聲音的強弱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 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廣場舞時將音量調小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3.如題3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C】 A.可能是海波凝固時溫度變化曲線 B.可能是松香熔化時溫度變化曲線 C.可能是萘熔化時溫度變化曲線 D.可能是瀝青熔化時溫度變化曲線 4.關于慣性現象的解釋:①行駛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還能行駛一段距離是因為汽車受到慣性力作用;②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③小汽車配置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④拋出去的實心球還會在空中運行一段距離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C】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5.如題5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3V,當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的讀數為3V,可能出現的故障是( ) 答案【A】 A.燈L2斷路 B.燈L1斷路 C.燈L2短路 D.開關接觸不良6.如題6圖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裝滿沙子的車,但沒有推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D】 A.人對車的作用力小于車對人的作用力 B.人對車的推力小于地面對車的摩擦力 C.沙子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人對車的推力與地面對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7.如題7-1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C】 A.電阻乙為定值電阻 B.當電阻甲兩端電壓為2V時,R甲=0.4Ω C.如題7-2圖所示,當開關閉合,電路電流為0.2A時,電路總電阻是15Ω D.如題7-3圖所示,當開關閉合,電源電壓為2V時,電路總電流為0.4A二.填空題(本大題7小題,每空1分,共21分) 8.從桌面掉到地上的乒乓球會自動彈起,球在上升過程中 能轉化為 能,由于球與空氣有摩擦,上升過程中球的機械能 。答案【動 重力勢 減少】 9.電磁波家族有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等,它們的 相同(選填“頻率”、“波長”或“波速”),它們都 在真空中傳播,電臺發射的某種電磁波波長為3m,其頻率是 Hz. 答案【波速 能 1X108】 10.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適合的單位或數值:①一個蘋果大約是150 ;②水的密度是 g/cm3;③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 . 答案【g l m】11.題11圖是“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甲圖所示,將小桌放在海綿上;乙圖所示,在小桌上放一個砝碼;丙圖所示,把小桌翻過來,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個砝碼,①比較 兩圖可知,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②比較乙丙兩圖可知,當壓力一定時,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③此實驗中運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答案【甲乙 受力面積越小 控制變量法 】12.如題12圖所示,已知物體A和動滑輪的總重為200N,當物體A勻速上升高度為1m時,繩子移動的距離為 m,人對繩子的拉力為 N,拉力所做的功為 J,(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力、空氣阻力忽略不計)答案【 2 100 200】13.題13圖所示為一種自制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的,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時,該密度計 在被測液體中(選填“懸浮”、“漂浮”或“下沉”)。將其分別放入裝有液體密度為和的兩個燒杯中,可以判斷: 。若該密度計兩次測量中排開液體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m1 m2。(后兩空選“<”、“=”或“>”)答案【漂浮 < == 】 14.如題14圖是一種電熱暖手寶及其主要參數,暖手寶內有水及加熱元件等,選用水作為吸熱或放熱物質是因為水的 較大(選填“密度”、“比熱容”或“質量”)。使用前要先給暖手寶通電加熱,假設所消耗的電能有70%轉化為水的內能,則在額定電壓下,水由15℃加熱至自動斷電,此過程中消耗的電能是 J,所需要的加熱時間為 s。[C水=4.2×103J/(kg.℃)] 答案【比熱容 3×103- 600】三.作圖題(共7分)15.⑴如題15-1圖,請在杠桿A處畫出把物體拉起時的最小拉力F1,并畫出拉力F1的力臂L1。 ⑵請在題15-2圖中畫出光線AO的折射光線和BC的入射光線。 ⑶請在題15-3圖中甲是插線板,請將乙圖的內部電路連接完整。要求:在開關斷開時插線板上的指示燈不發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電壓;在開關閉合時指示燈發光,插孔可提供工作電壓,若指示燈損壞,開關閉合時插孔也能提供工作電壓。 四.實驗題(本大題3小題,共20分)16.(7分)⑴如題16-1圖中物體的長度是 cm,題16-2圖中電壓表的示數是 V。⑵題16-3圖中量筒里水的體積是 mL。 ⑶用題16-4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電流相同時,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的關系”的實驗。(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閉容器。閉合開關前,A、B兩U形管內液面相平)①由于電流產生的熱量不易直接測量,因此在實驗中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的 來顯示甲、乙容器內空氣溫度的變化,這里采用了 的探究方法。②通過對比觀察, (選填“甲”、“乙”)容器中導體的電阻產生的熱量較多。由此可知,在電流強度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 ,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17.(7分)用焦距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如題17圖所示。(凸透鏡的位置固定不動) ⑴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環境應該 (選填“較亮”或“較暗”)一些,此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后逐漸變短,則光屏上燭焰的像也將逐漸向 移動。 ⑵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請將所缺的實驗數據和像的性質補充完整。實驗序號物距u/cm像距/cm像的性質13015①22020倒立、等大的實像315②倒立、放大的實像46無正立、放大的虛像請根據實驗序號4的成像規律,寫出在生活中的一個應用③ 。 ⑶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鏡的下小半部分,則所成的燭焰的像為 (選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⑷曉紅在早上9:00利用太陽光進行觀察凸透鏡焦點的活動,她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節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一個最小的亮點,她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你認為她這種活動過程存在的問題是: 。 18.(6分)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如題18-1圖所示。 ⑴此實驗加熱過程是通過 方式來增大燒杯中水的內能。(選填“做功”或“熱傳遞”) ⑵下表是加熱過程中不同時刻水的溫度記錄,其中有一個記錄錯誤的實驗數據,請指出該錯誤的數據是 ,這樣判斷的理論依據是 。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69898959898 ⑶改正數據后可判定此時水沸騰的溫度為 ℃,沒有有達到100℃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的大氣壓 。 ⑷請根據表格的正確數據在題18-2圖中畫出水加熱直至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五.計算題(本大題2小題,共13分) 19.(6分)已知小汽車的總質量為1500kg,該車以30m/s的速度作水平勻速直線運動,行駛了180s,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6倍(g=10N/kg)求: ⑴小車行駛的距離。 ⑵在此過程中汽車的牽引力和功率。 20.(7分)題20圖是某款有加熱和保溫功能的電熱飲水機電路原理圖,機內有溫控開關S0.該飲水機的部分參數已知:額定電壓為220V,加熱時的總功率為880W,保溫時的功率為40W,R1、R2為加熱電阻絲。(假設它們的阻值不變)求:(計算結果若不能整除,保留一位小數) ⑴當S和S閉合時,飲水機處在什么狀態?此時電路的總電流是多大? ⑵在加熱狀態下,電阻絲R的阻值為多少? ⑶傍晚用電高峰期,若實際電壓只有200V時,飲水機加熱的實際總功率是多大?六.綜合能力題(本大題3小題,共18分)21.(6分)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雙觸點干簧管雙觸點干簧管是一種磁控開關,結構如題21-1圖所示,其外殼是一只密封的玻璃管,管內充有某種惰性氣體,并裝有A、B和C三塊簧片,其中B和C是用鐵或鎳等材料制成,A是用銅或鋁等非磁性材料制成,A的端點與C的端點是固定端點,B的端點是自由端點,正常時B的端點在自身彈力作用下與A的端點接觸,當繞在干簧管上的線圈通電時,如題21-2圖所示,B的端點與C的端點分別被磁化而相互吸引,當吸引力大于B的彈力時,B與A的端點分開,并與C的端點接觸。而當B與C的吸引力減小到一定程度時,B在彈力的作用下與C的端點分開,重新恢復與A的端點接觸。請問答下列問題:⑴在題21-2圖中,若要使螺線管的左端為N極,則電源左端是 極。⑵簧片A、B和C所對應的材料可能是 。(填寫序號) ①鐵、鐵、銅 ②銅、鋁、鐵 ③銅、鐵、鐵 ④鎳、鐵、鋁⑶當B的端點與C的端點接觸時,簧片B具有 勢能。⑷如題21-3圖所示,請將電路連接完整,要求閉合開關后,紅燈先通電,然后綠燈與紅燈能交替通電。22.(6分) 如題22圖所示,臺秤上放置一個裝有適量水的燒杯,已知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600g,杯的底面積為100cm2,將一個質量為600g、體積為300cm3的長方體實心物體A用細線吊著,然后將其一半浸入燒杯的水中(燒杯的厚度忽略不計,杯內水沒有溢出,g=10N/kg)。則: ⑴ 物體A的密度是 g/cm3,當物體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如圖,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增大了 Pa。 ⑵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 N,細線對物體A的拉力為 N,臺秤的示數為 N,此時燒杯對臺秤的壓強為 Pa. 23.(6分)題23-1圖是一種光控電路,它主要由工作電路和控制電路兩部分組成。工作電路由工作電源U1、發熱電阻R1和R2等組成;控制電路由光敏電阻R、磁控開關L、定值電阻R0、電源U2等組成。當磁控開關L線圈中的電流等于或大于15mA時,磁控開關的磁性簧片相互吸合(簧片電阻忽略不計);當L線圈中的電流小于15mA時,簧片斷開。已知U1=24V,R1=10Ω,R2=20Ω,光敏電阻R的阻值隨照射在它上面的光強E(表示光照射強弱的物理量,單位是坎德拉,符號是cd)變化的關系如題23-2圖所示。當開關S閉合時,則: ⑴當L線圈中的電流小于15mA時,工作電路的總電阻R決= Ω。 ⑵當L線圈中的電等于25mA時,工作電路中通過R1的電流I1= A ⑶若控制電路中R0=94Ω、U2=1.5A(線圈阻值忽略不計),當照射到光敏電阻的光強達到某一個值時,磁控開關L的磁性簧片恰好吸合,此時光照強度E= cd 。若10s后開關S斷開,且斷開時間也為10s,則前后兩段時間電阻R1所產生的熱量變化了 J。2015年廣東省中考物理試卷分析—— 跳出題海戰術重視實踐能力2015年廣東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試題的題型保持了課改以來的基本題型不變。體現了易中難4:5:1的比例,有區分度,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有效的實現了初高中物理的一些銜接。從專題知識比例可以看出,今年考題的分值體現了以力學和電學知識板塊為重點的指導思想。基本上做到了圖文并茂,較好地體現了科學價值取向和相應的目標指向,但試卷的整體難度較去年略有增加。一、試卷質量分析(一)試卷特點從整體上看,試卷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物理學科教學要求的特點,強調了科學探究的特征。堅持出活題,考基礎、較新穎、測能力,無偏題,怪題,思維活躍,大多數題目看起來較熟悉,讓學生感到學習物理能解決實際問題,非常有用。本試卷試題閱讀量、計算量都很大,具有選拔的功能,所以題設的難度有一定的區分度,難度較大。命題的內容較貼近教材,較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對物理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從整份試卷看來,物理知識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平時的教學應該緊密聯系生活實踐,老師的教學應該緊密結合生活實踐,從試卷的情況看,估計高分成績不多,中等分數較多,不及格較多。(二)試卷分析題 型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綜合能力題合計小題數77332323分 值21217201318100百分率21%21%7%20%13%18%100%1、單項選擇題號分值考點大方向考查的主要內容難易度13分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易23分聲現象聲音的特征、聲音傳遞信息、噪聲易33分熱學晶體和非晶態熔化圖像中43分力學慣性中53分電學電路故障中63分力學平衡力中73分電學電學的計算能中分析與總結:選擇題的考查范圍較廣,難度適中,考查聲現象、能源、熱學的題目有各1個,考查力學和電學的題目有2個,可見本試卷選擇題目重點考查力學、電學。2、填空題題號分值考點大方向考查的主要內容難易度83分熱學機械能的轉化易93分電學電磁波物態變化中103分力學單位的理解中113分力學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中123分力學功的計算中133分力學密度計難143分電學和熱學電熱的計算中 分析與總結:綜合看來, 7道題中有一道題目較難,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初中物理的核心知識。題中考查熱學的題目有1個,考查電學的題目有1個,考察力學的題目有4個,可見也是重點考查力學和電學。3、作圖與計算題題號分值考點大方向考查的主要內容難易度15(1)2分電學力的示意圖中(2)2分光學經過凹透鏡的光線易(3)3分電學家庭電路的接法難分析與總結:本部分共3題,7分。主要考察學生對力的示意圖、光路圖和家庭電路的接法的掌握。4、實驗題題號分值考點大方向考查的主要內容難易度167分綜合刻度尺、電壓表、量筒的讀數和電流的熱效中177分光學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難186分熱學探究水的沸騰中分析與總結:本部分有3題,共20分。重點考查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能力。5、計算題題題號分值考點大方向考查的主要內容難易度196分力學速度、重力、功率的計算中207分電學電流、電阻、電功率的計算中分析與總結:計算題兩道,19題考察學生對速度、重力、功率的計算,是較簡單的計算。20題考察學生對電學中綜合知識點的應用,難度較大一些。6、綜合能力題(18分)題號分值考點大方向考查的主要內容難易度216分電學電磁中226分力學密度和壓強的計算難236分電學光敏電阻的計算難分析與總結:本部分有3題,共18分.綜合性強,閱讀量大,突出考查能力,難度較大.綜合能力題第22、23題是本卷中難度最大的兩題,這兩題較多學生難弄懂題目的意思,計算量也很大和難,很學生都沒把這兩題完成。總之,本試卷覆蓋面廣,重點知識突出,以基本概念考查和基礎知識的運用考查的題目,高達55%左右,以圖表為載體的試題占21分,各章節的分數比例適中。由于本試卷試題閱讀量、計算量都很大,試題難度較大。二、學生答題中的錯誤分析1.基本公式記憶不牢固,理解欠缺,運用生疏。2.計算能力較差,計算粗心大意毛病不改。3.物理建模能力空白,物理情景分析很欠缺,不會將題目情景轉化為現實情景,處理分析思維缺乏。三、對今后教學的建議1、重視基本知識的教學新的課程改革提出了“改為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的學會學習”的要求,這并不是說基本知識的學習已變得無足輕重,而是要讓學生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產生認識物理知識的過程,通過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把知識的學習作為培養能力的途徑和載體。因此,對物理基本知識的教學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要求更高、更科學了。2、重視實驗教學實驗在物理學科中的地位與作用任何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清楚,不必在此贅述。考試中顯示出實驗教學仍是物理教學的薄弱環節。在物理教師中不能準確理解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為實驗而實驗;把物理實驗僅理解為實驗操作;片面強調實驗與知識的聯系,忽略在實驗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忽略在實驗中對學生進行科學觀點、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教育的現象還普遍存在。許多學生對實驗原理理解不透徹,對實驗現象觀察不仔細、分析不清楚,對處理實驗數據的幾種常用方法(列表法、圖象法、解析法等)沒有掌握,故在解答實驗試題時顯得束手無策。在今后的教學中注重實驗能力培養,包括實驗儀器觀察、了解、實驗過程的理解、實驗結果的預測、分析。3、重視學生物理探究和綜合能力培養探究和綜合理科的最顯著的特征。一個“活”字很形象地表達了科學中中考要考查的主要東西——學生的能力。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科學知識的學習,科學過程的經歷,科學方法的領悟,達到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形成解決問題的多種能力。4、注重聯系實際,貼近生活。改“教教材”為“用教材教”,能結合生活實際,關注熱點問題創設情境,動態生成教學資源,比如本次試題中22題,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的結合分析,只要將情景模型構建去來,得去滿足相遇的條件關系式,那么失分就不會這么多了,可惜很多學生不知道將情景模型構建去來。5、優化訓練。不選難、怪、偏題。要選擇一些立意較新、質量高,基礎性強,有代表性的題目,適當引入有遷移性的題目,體現物理學科特點。有助物理模型構建的訓練。2016年中考題型預測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是物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2016年的中考備考要把這一理念貫穿在教學的始終,中考命題也會對這一理念落實進行深入的研究,力爭在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課標的中考命題在重視學生基本知識考查的同時,更突出了能力立意。中考試卷中除了經典題之外,還會出現材料新穎、背景新穎、視覺新穎,把物理知識的考查與科技、社會、生活、生產聯系起來的新題,現將中考題型預測如下。一、“低碳生活”,走進中考題“低碳生活”作為一種時尚生活方式,倍受公民關注,以“低碳”為素材而命制的試題已悄然走進各地中考試題中,2016年的中考試題照樣盛行。所謂“低碳” 就是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實現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歸真地人與自然的活動。以“低碳”為載體的試題可以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做一個低碳生活的現代人。題例1:在倡導“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類應特別重視下列哪種能源的利用(?? ?)A.煤碳??? B.石油??? C.天然氣??? D.太陽能評析:煤、石油、天然氣屬于化石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且環保無污染,因此人類應重視太陽能的利用。答案:D二、時政熱點,為中考題增色中考試題與時政熱點相聯系,主要涉及有關科技、生產、自然的重大事件、典型事例。命題者力圖把這些事件與事例作為試題的背景,或挖掘其與物理現象相關的素材命制材料新穎、背景新穎的試題。如用奧運會、博覽會、體育運動會、航天事業、地震、雪災、水災和干旱作背景,采取的措施,運用的工具和牽涉的物理現象作素材等。還有與物理相關的國際、國內大事等。2016年“酒駕問題”也不能忽視。題例2:交警在檢查酒駕過程中,首先通過嗅覺感知其是否飲酒,進而通過酒精檢測儀進行定量檢測。該儀器原理可以簡化成如圖2所示電路,其中Ro為定值電阻,R為氣敏電阻,其阻值與酒精氣體密度成反比。交警能聞到酒精味是因為_____。若駕駛員飲酒,檢測時酒精檢測儀上電壓表的示數將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評析:“酒駕問題”是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今年的熱點問題,此題緊緊抓住這個熱點,考察分子的運動、歐姆定律、電壓表等,容易出錯的地方是:電壓表誤認為測量的是R兩端的電壓。?? 解題的關鍵是要會應用歐姆定律公式分析電路,酒精氣體密度越大,電阻R越小,由可知,電流變大,R0兩端的電壓變大。答案:分子運動(擴散)?? 變大三、學科滲透,為中考題添彩2016年的中考命題更加走向生活、走向社會,更加注重綜合學科的考查,在重視本學科綜合的同時,也涉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命題時,大都以學科知識為載體,以知識點的滲透、交叉、關聯、融合、綜合為紐帶,一方面考查本學科的基礎知識,一方面考查知識的遷移與發散思維的能力。如在參照物中滲透語文佳詞佳句,在計算題中滲透數學方法;在科研成果中滲透物理學史;在大氣壓中滲透地理知識;還體現聲學與音樂相關;慣性與體育相連;眼睛、眼鏡與生物相依;材料、能源與化學相接的命題思想。題例3:詩句“枯藤老樹昏鴉”中,以老樹為參照物枯藤是???? ,詩句“小橋流水人家”中,以小橋為參照物????? 是運動的。如圖2所示,在上海世博會某場館里,演奏員正用樂器演奏樂曲。編鐘發出的音樂聲是由于編鐘?????? 而產生的;聽眾能從同一樂曲中分辨出是二胡還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聲音的?????? 不同。評析: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綜合性強,它有機的滲透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多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融合性,擺脫學科本位思想意思.本題要判斷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關鍵是看這兩個物體的位置是否發生了相對變化。“老樹”與“枯藤”的位置沒有發生相對變化,所以以“老樹”為參照物,“枯藤”是靜止的;“小橋”與“流水”的位置發生了相對變化,所以以“小橋”為參照物,“流水”是運動的。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樂音的三大要素是聲現象的考察重點。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色可以區分不同的發聲體。答案:靜止的?? 流水?振動?音色四、聯系實際,讓中考題變活中考試題特別重視廣泛聯系科技新成果,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關注與人體有關的物理:體重、身高、密度、體積、正常步行速度、正常體溫、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壓強等;關注生活用品與工具中的物理:課桌多高、一層樓多高、一只雞蛋質量多大、家用電器功率多大、小轎車速度多少、保溫瓶容積多大、電冰箱的工作原理、指甲刀及自行車、白熾燈泡上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等;關注自然現象中的物理:如露水、霜的形成、為什么冬天水管容易破裂、溫室效應、城市熱島效應、光污染等;關注科技應用中的物理:例如磁懸浮列車、人工降雨、航空航天、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新技術的發明與設計等。題例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汽車剎車之后現代社會汽車大量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車不能立即停止。司機從看到情況到肌肉動作操縱制動器來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操縱制動器剎車,到車停下來,汽車又要前進一段距離,這叫制動距離。(如圖3所示)下面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速度(km/h)反應距離(m)制動距離(m)4078509136011208015341001954⑴汽車在正常行駛時,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是???? 摩擦。剎車后,由于????? ,汽車還會繼續向前滑行一段距離;在此過程中車輪會發熱,這是用??????? 的方法來增加車輪的內能。⑵利用上表數據,算出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 。?⑶分析上表數據,可知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是??????? 。?⑷為了提醒司機朋友在雨雪天氣里注意行車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設置了“雨雪路滑,減速慢行”的警示牌,請簡要說明這句話的物理道理。?評析:此題以交通為情景,側重考查了慣性、摩擦和交通規則等方面知識,引導學生將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解決實際問題。做題的同時對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識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答案:⑴滾動?? 慣性?做功。 ⑵0.6~0.7s。 ⑶汽車的行駛速度。雨雪天,道路較滑,汽車所受的摩擦力較小,在車速相同的情況下,汽車剎車后滑行的距離變長,汽車較難停下來,為保證行車安全,要減速行駛。五、實驗技能,使中考題閃亮過去的中考實驗試題著重考查學生基本實驗的知識、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2016年的中考實驗題力圖避免學生“背實驗”和在黑板上做實驗的傾向,會更加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檢測,設計實驗也會成為熱點。其中的設計實驗題,可能具備下面的四大特點:一是跳出教材中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的束縛,不再是從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中挖掘、編制考題;二是要求學生自己獨立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制定實驗步驟;三是試題具有開放性,設計方案的不唯一性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靈活運用知識、發揮能力的空間;四是考題著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實驗創新能力。題例5:如圖4甲所示,用一拉力傳感器(能感應力大小的裝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塊,A端的拉力均勻增加,0-tl時間木塊靜止,木塊運動后改變拉力,使木塊t2后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計算機對數據擬合處理后,得到如圖乙所示拉力隨時間變化圖線,當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 圖4解析:題目涉及兩種摩擦:靜摩擦和滑動摩擦。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都必須根據二力平衡來判斷。當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時,由于木塊靜止,摩擦力與拉力平衡,所以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5.3N。由圖乙可知,木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的拉力為5.1N,此時的滑動摩擦力應等于5.1N。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木塊受到的也是滑動摩擦力,此摩擦力的大小只能為5.1N而不是5.8N。這是因為決定摩擦力大小的不是拉力,而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答案:5.3?? 5.1六、拼盤綜合,使中考題增容中考試卷中的綜合計算壓軸題通常以某種事實為背景,以某種器具或用具做載體,把熱、力、電、光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考查學生綜合應用、綜合分析和綜合計算的能力。盡量避免繁、難、偏、怪的現象,體現了物理基本知識的有機整合和綜合運用,大都把熱、力、電、光4個知識內容中的兩個或3個知識內容的考點以拼盤的形式出現在試題中,拓寬了考查范圍。題例6:醫院里利用高溫高壓蒸汽消毒鍋對器械進行消毒,不同的器械所要求的溫度、壓強不同。如圖5為自動測量鍋內溫度、氣壓的電路原理圖(虛線框內為鍋內部分電路)。電源電壓恒為4.5V。(1)若對總質量為5kg、初溫為15℃的鋼制器械進行消毒,消毒溫度須達到115℃時,器械共吸收多少熱量?[c鋼=0.46×103J/(kg?℃)] (2)壓強傳感器R1(阻值隨所受的壓強大小發生變化的可變電阻)置入鍋內,其受壓面積為2cm2,如果R1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為70N,則鍋內允許的最高氣壓是多少?(3)A1為顯示鍋內氣壓大小的儀表(實質是電流表),當鍋內氣壓不高于1標準大氣壓時,A1顯示氣壓值都為0,此時R1阻值為200Ω,求:氣壓表零刻度線應標在電流表Al刻度盤多少毫安處?(4)熱敏傳感器R2(阻值隨溫度發生變化的可變電阻)置于鍋內,A2為顯示溫度的儀表(實質是電流表);R2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所示:溫度t/℃80859095100105110115……電阻R2/Ω1201101009080706050……當電流表A2示數為60mA時,鍋內的溫度為多少?評析:這是一道熱、力、電綜合試題,學生必須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要有獨立創新的能力,會根據試題中的材料和提供的條件,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的物理知識點,再尋求科學的解題方法,才能順利地解答此題。解析:(1)吸熱Q =c m(t2-t1)=0.46×103J/(kg?℃)×5kg×(115℃-15℃)=2.3×105J(2)允許最高氣壓pm==3.5×105Pa (3)依題意,當鍋內氣壓不高于1標準大氣壓時,壓強傳感器的電阻都為R1=200Ω,由歐姆定律,電路中電流I1= = 0.0225A=22.5mA。∴壓強傳感器零起點應標在電流表A1刻度盤的22.5mA處。(4)電流表A2示數I 2=60mA時,熱敏電阻阻值R 2==75Ω由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溫度隨電阻的變化是線性的,溫度升高5℃,電阻減小10Ω,電阻由80Ω變到75Ω,電阻減小5Ω,則溫度升高2.5℃。∴鍋內溫度為t3=100℃+2.5℃=102.5℃中考物理試題中的七大“陷阱”廣東乳源瑤族自治縣教育教研室 華曉雯一、概念混淆例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某一物體溫度降低的多,放出熱量就多 B.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熱量多C.溫度總是從物體熱的部分傳遞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過夜要灌滿水,是因為水的溫度高分析:本題中的“陷阱”是將內能、熱量、溫度、比熱的概念混淆了:熱量是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熱量是過程量,熱量不能“含”。在熱傳遞的過程中,不能說成溫度傳遞。因為水的比熱大,秧苗過夜灌水可使夜間水向外放熱時溫度降低少,保護秧苗。選項A正確。二、條件多余例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重為200牛的小車,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前進,維護它運動所需要力的大小是( )A.100牛 B.50牛 C.200牛 D.0牛分析:“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所以題目中“維護它運動所需要力的大小”應該為0牛,而本題中所提供的“重為200牛的小車”、“以1米/秒的速度”等條件都是多余的。三、隱含條件例3.王小虎同學聽到上課鈴響了,他一口氣從一樓跑到三樓,所用時間為10s。那么他上樓過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那個值(??? )A.3W ????B.30W ????C.300W ????D.3000W分析:此題隱含了該同學的重力和一層樓房的高的條件,若要對他上樓過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進行估測,就必須先估測出他的質量約為40kg,進而通過G=mg計算出他所受重力大約為400N,每層樓房的高大約為3m,第三樓高度應該是6m,根據公式P=Wt=Gth=400N×10s×6m=240W,與300W最接近。答案C初中物理有很多常見隱含條件,比較典型的有:光滑:沒有摩擦力、機械能守恒;家庭電路:U=220V;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受平衡力、動能不變(同一物體);靜止:受平衡力,動能為零;輕小物體:質量可忽略不計;不計熱損失:吸收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轉化后的能量;正常工作: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等于額定功率。四、隱含答案例4.閱讀下面的短文如圖19是青藏鐵路通過“千年凍土”區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兩旁的一排碗口粗細的是熱管(還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這是為了解決“凍土”區路基在溫度過高時會變得松軟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種方法。?熱管是一根兩端封閉的壘屬管(如圖20是管內物質物態變化的示意圖),管內克有客易汽化的液體上方一端處在溫度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處在溫度較高的地方,當它的下方一端受熱時,里面的液體會吸熱而汽化,蒸氣跑到溫度低的上方一端時放熱而液化后的液體通過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徑)叉回到受熱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環往復。熱管就相當于一個天然“制冷機”。請回答下列問題:(1)熱管里面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和????? 。(2)當熱管“制冷”時,上方一端的溫度????? 下方一端的溫度此時,熱管把從高溫處吸收的?????? “搬到”低溫處放出.當上方的溫度和下方的溫度相同時,熱管????? ?(橫線內選填以下其中一個數字序號:①停止“制冷”②開始“制冷”③熱量④溫度⑤高于⑥低于)?分析:本題的第一個問題,其實答案已經隱含在題目中了:“里面的液體會吸熱而汽化,蒸氣跑到溫度低的上方一端時放熱而液化后的液體通過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徑)叉回到受熱的下方一端”。只要考生能認真讀題,就可以馬上得出答案。五、陌生情境例5.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PTC是一種新型的半導體陶瓷材料,它以鈦酸鋇為主,滲入多種物質后加工而成,目前家用的陶瓷暖風器、陶瓷電熱水壺等就是用這種材料做成的。PTC有一個根據需要設定的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高于這個溫度時,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我們把這個設定的溫度叫“居里點溫度”。用PTC材料制成的電熱器有發熱、控溫雙重功能,應用十分廣泛。(1)家用固體電熱滅蚊器使用了PTC陶瓷電熱元件,如圖5為其電阻隨溫度的變化圖象,由圖可知,該PTC材料的居里點溫度為______________℃。(2)家用固體電熱滅蚊器工作時的溫度基本固定在165℃左右,若它的溫度高于165℃時,電阻______________,功率______________,使其溫度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變化情況);反之,也能自動調節。因此用PTC材料制成的電熱器具有自動調節的功能。(3)利用PTC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可以實現對過熱蒸汽的溫度(大于100℃)的測量,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電路,用電路圖和簡單的文字扼要敘述測溫原理。分析:本題屬于典型的材料閱讀信息處理題,它的基本形式是:給出一個陌生的物理情景,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閱讀,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問題。這類問題的思維量比較大,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更要求學生掌握探究問題的要領,就本題而言,學生只要理解文中“PTC有一個根據需要設定的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高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我們把這個設定的溫度叫‘居里點溫度’。”參照圖很容易答出(1);第(2)問知道“居里點溫度”,根據“低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高于這個溫度時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判斷出電阻增大,又因為,U不變,R增大,可得P減小,它在相同時間內做功少,溫度降低。第(3)問主要是考查學生對PTC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從而使電路中的電流減小的實際利用,只需使PTC電阻與電流表串聯并將PTC電阻置于過熱蒸汽中,就能用電流表間接表示出溫度值。六、設置“圈套”例6.質量為7.9kg的正方體鐵塊放置在面積為0.5m2的水平面桌面上,它對水平桌面產生的壓強是________。(ρ鐵=7.9×103kg/m3)分析:本題設置了一個圈套:部分考生會把受力面積定為S=0.5m2,而忽略了鐵塊的面積,所以導致算出錯誤答案:P=mg/s=(7.9kg×10N/kg)/0.5m2=158Pa。正確答案:鐵塊體積為:V鐵=m/ρ=7.9kg/7.9×103kg/m3=0.001m3,所以鐵塊邊長l為0.1m,底面積S=l×l=0.1m×0.1m=0.01m2由于桌子的面積大于鐵塊的底面積,受力面積取其中小的面積,所以接觸面積為鐵塊的底面積。則P=mg/s=(7.9kg×10N/kg)/0.01m2=7900Pa。七、定勢“誘導”例7.一同學測量一物體長度4次,測得數據為: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測量的結果是______cm。分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減小誤差的最主要方法,而這個方法有例外或不適用的情況,因而命題人往往在這方面做文章。本題可能出現的錯誤有:1、18.45cm,在計算前沒有將錯誤數據18.52cm刪除;2、18.4cm,去除了錯誤后計算的結果沒有保留與原數據一樣的精確度。正確答案:18.40cm。2016中考物理專家教你拿分小竅門(深圳教科院物理教研員 姚中化)選擇解答技巧多,快穩涂卡要對好;實驗填空需簡潔,尺表估讀有效數;計算審題是關鍵,建立模型抓要點;圖文并舉清過程,字多題長別嫌煩;計算受阻轉思路,公式方程搶分半;遇熟不浮細心審,新題難題心莫亂;有得有舍是策略,全卷時間需妥善。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順口溜 如何快速記憶初中物理知識呢?很多學生都為此感到煩惱,下面就結合初中部分知識點歸納編制成一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及口訣,來幫助同學們快速且深刻的記住一些平常常用的物理知識。 一、聲學 物因振動而發聲,振動停止停發聲。固比液氣傳聲快,真空不能傳播聲。 感知聲音兩途徑,雙耳效應方向明。規則振動叫樂音,無規振動生噪聲。 分貝強弱要注意,樂音也能變噪聲。防噪產生阻傳聲,嚴防噪聲入耳中。 聲音大小叫響度,響度大小看振幅。距離太遠響度小,減少分散增大聲。 聲音高低叫音調,頻率高低調不同。長松粗低短緊高,發聲物體要分清。 同一音調樂器多,想要區分靠音色,只聞其聲知其人,音色不同傳信息。 超聲次聲聽不到,回聲測距定位妙。B超查病信息傳,超聲碎石聲傳能。 二、光學 發光物體叫光源,描述路徑有光線;直線傳播有條件,同種介質需均勻; 影子小孔日月食,還有激光能準直;向右看齊聽口令,三點一線能命中; 月亮本不是光源,長度單位有光年;傳光最快數真空,8分能飛到月宮。 光線原以直線過,遇到界面成反射;一面兩角和三線,法線老是在中間; 三線本來就共面,兩角又以相等見;入射角變反射角,光路可逆互相看; 反射類型有兩種,成像反射靠鏡面;學生坐在各角落,看字全憑漫反射; 若是個別有“反光”,那是鏡面幫倒忙。 鏡面反射成虛像,像物同大都一樣,物遠像遠沒影響,連線垂直鏡中央. 還有凸面凹面鏡,反光作用不一樣;凹面鏡能會聚光,來把燈碗灶臺當; 觀后鏡使光發散,擴大視野任車轉。 不管凸透凹透鏡,都有一定折射性;經過光心不變向,會聚發散要分清。 平行光束穿透鏡,通過焦點是一定;折射光線可逆行,焦點出發必平行; 顯微鏡來是組合,兩個鏡片無分別;只是大小不一樣,焦距位置要適當; 物鏡實像且放大,目鏡虛像再放大;望遠鏡來看得清,全靠兩片凸透鏡;物鏡實像來縮小,目鏡虛像又放大。為啥感覺像變大,全靠視角來變化。2016中考物理15條學習記憶口訣 1.力的圖示法口訣 你要表示力,辦法很簡單。選好比例尺,再畫一段線, 長短表大小,箭頭示方向,注意線尾巴,放在作用點。 2.物體受力分析 施力不畫畫受力,重力彈力先分析;摩擦力方向要分清,多、漏、錯、假須鑒別。 3.牛頓定律的適用步驟 畫簡圖、定對象、明過程、分析力;選坐標、作投影、取分量、列方程; 求結果、驗單位、代數據、作答案。 4.不等臂天平稱量法 天平兩臂不相等,待測物體左右稱;物體質量是多少?兩數積的算術根。 5.勻速圓周運動 “勻速圓周”并不勻,速度方向變不停,加速度,向圓心,速度平方比半徑。 6.功和能的區別和聯系 狀態定,能量定,狀態能量兩對應,狀態變化能量變,做功傳熱是過程。 7.關于密度的計算 密度單位要注明,氣體、溶液必須清,體積換算勿遺忘,立方厘米對毫升。 說明:氣體密度單位常用“克/升”,液體密度單位常用“克/(厘米)3”,體積換算時,1(厘米)3≈1毫升。 8.液體內部的壓強公式 不管容器粗和細,哪怕管子斜又曲,液體壓強真稀奇,只看ρ·g和h。 注:液體內部的壓強公式:P=ρgh。 9.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像倒,虛像正,焦距內外分虛實,二倍焦距物像等,放大縮小要分清。 10.氫原子光譜規律 一二三四五,賴巴帕布普;二三四五六,依次記光譜。 11.電動勢·電壓·電流 電源有個電源力,推動電荷到正極,正負極間有電壓,電路接通電荷移。 12.直流電路等效圖 無阻導線縮一點,等勢點間連成線;斷路無用線撤去, 節點之間依次連;整理圖形標準化,最后還要看一遍。 13.安培定則歌 導線周圍的磁力線,用安培定則來判斷。判斷直線用定則一,讓右手直握直導線。 電流的方向拇指指,四指指的是磁力線。判斷螺線用定則二,讓右手緊握螺線管。 電流的方向四指指,N極在拇指指那端。 14.安裝電燈要點 火地并排走,地線進燈頭,火線進開關,開關接燈頭。 15.安全用電順口溜 電燈離地六尺高,固定安裝最重要。廣播碰到電力線,喇叭怪叫要冒煙。 如果有人觸了電,切斷電源莫遲延。電線要是著了火,不能帶電用水潑。2016中考物理應該記住的10個"不一定" 1. 物體在振動,我們“不一定”能聽得到聲音 【簡析】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真空中聲音是不能傳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 2、人的聽覺是有一定的頻率范圍的,即:20~20000Hz,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如發生海嘯、地震時產生的聲波是次聲波;而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超聲波,如醫院里的B超。對于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是無法聽到的。 3、人耳聽到聲音的條件除了與頻率有關外,還更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如果距離發聲體太遠,通過空氣傳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動,還是聽不到聲音。 2. 密度大于水的物體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簡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體放在水中有三種情況,下沉、懸浮、漂浮,到底處于哪種狀態,與物體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關: 1、下沉。根據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為ρ水<ρ物,f浮,物體下沉,此時,該物體是實心的。例如:鐵塊放在水中下沉。< p=""> 2、懸浮,當該物體內部的空心所造成該物體的重力與它浸沒在水中所排開水的重力相等時該物體懸浮。(在挖空的過程中,浮力不變,重力逐漸減小) 3、漂浮,當物體內部空心且空心較大時,該物體漂浮。(挖空的部分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體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鋼鐵制成的輪船。 3. 物體溫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簡析】 物體溫度升高了,只能說明物體內部的分子無規則熱運動加快了,物體的內能增加了。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方法有兩個。 1、讓物體吸熱(熱傳遞); 2、外界對物體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鋸條溫度溫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爐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熱量;它也可能是剛剛鋸過木頭即通過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4. 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簡析】 物體吸收熱量,最直接的變化就是物體內能增加,但我們知道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和是勢能的總和。 1、如果吸收熱量后物體的狀態不發生變化,即分子勢能不變,只改變了分子的動能,則物體的溫度就會升高,如給鐵塊加熱,鐵塊的溫度升高; 2、如果吸收熱量后,物體的狀態發生變化,如晶體熔化,液體沸騰,雖然都在不斷的吸收熱量,但溫度并不升高,溫度始終保持不變。非晶體吸熱時,分子的動能和勢能都在發生變化,所以狀態變化的同時,溫度也升高。 5. 物體收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不一定”發生改變 【簡析】 第一,力有兩個作用效果,1、改變物體的形狀;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所以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的改變是由物體受到力的共同效果決定的。1、物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一定改變(運動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變)。2、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一定不改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6. 有力作用在物體上,該力“不一定”對物體做功 【簡析】 力對物體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有力作用在物體上;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兩者缺一不可。 根據公式W=F.S得:有力無距離,不做功,所謂的勞而無功,最常見的現象是“推而未動”;有距離無力,不做功,所謂的不勞無功,最常見的現象是物體因慣性運動、物體運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垂直時。 7. 小磁針靠近鋼棒相互吸引,鋼棒“不一定”有磁性 【簡析】 磁現象中的吸引有兩種情況:1、異名磁極相互吸引;2、磁體有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所以和磁體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鐵、鈷、鎳等物質,也可能是磁體。 8. “PZ220V 40W”的電燈,實際功率“不一定”是40W 【簡析】 1、當U實=U額=220V時,燈泡的實際功率P實=P額=40W,此時燈泡正常發光; 2、而U實〈U額時,燈泡的實際功率P實〈P額,此時燈泡發光較暗,不能正常工作; 3、當U實〉U額時,燈泡的實際功率P實〉P額,此時燈泡發出強光,壽命縮短易燒毀。 9. 浸在水中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簡析】 浮力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之差,因為下表面浸入液體較深,受到的壓力始終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上的。 當物體的底部與容器底部緊密結合,無縫隙時(即相當于粘在了一起),物體不受向上的液體的壓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陷入河底淤泥中的大石頭,三分之一的露出泥外即浸在水中,但石頭不受浮力作用。 10.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內液體所受的重力 【簡析】 公式P=F/S,是計算壓強的普遍適用的公式,而P=ρgh是專門用來求液體產生壓強的公式,由P=ρgh我們可以看出,在液體的密度一定時,液體產生的壓強僅與液體的深度h有關,再根據F=PS 不難看出液體對容器底產生的壓力是由液體的密度、液體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積決定的。 即:液體對容器底部產生的壓力:F=ρghs.然而只有柱形容器G液=mg=ρvg=ρghs=F.而容器的形狀有很多種,只要不是柱形容器其內部液體的體積v≠hs,所以F≠G液。 容器內盛液體,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和液重G液的關系是:1、柱形容器:F=G液2、非柱形容器:F≠G液(廣口式容器:F〈G液縮口式容器:F〉G液)2016中考指導:中考物理易錯點匯總1.液化:霧、露、雨、白氣。凝華:雪、霜、霧淞。凝固:冰雹,房頂的冰柱。 2.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任何溫度下進行)和沸騰(一定溫度下進行)。液化的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3.反射和拆射總是同時發生的。 4.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鏡成像:一虛像,要畫成虛線,二等大的像,人遠離鏡,像大小不變,只是視角變小,感覺像變小,實際不變。 6.照像機的物距:物體到相機的距離,像距:底片到鏡關的距離或暗箱的長度。投影儀的物距:膠片到鏡頭的距離,像距:屏幕到投影儀的距離。 7.照相機的原理: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放大鏡的原理:u 8.透明體的顏色由透過和色光決定,和物體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過,不同的色光則被吸收。 9.沸騰時氣泡越往上越大,沸騰前氣泡越往上越小。 10.六種物態變化。 11.晶體有熔點,常見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種金屬;非晶體沒有熔點,常見的有:蠟、松香、瀝青、玻璃。 12.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的條件:一達到一定的溫度(熔點和沸點)二繼續吸熱。 13.金屬導電靠自由電子,自由電子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 14.串聯和并聯只是針對用電器,不包括開關和電表。串聯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沒有分流點,并聯電路電流多條路徑,有分流點。 15.串聯電路是等流分壓,電壓和電阻成正比,也就是電阻越大,分得電壓越大。并聯電路是等壓分流,電流和電阻成反比,也就是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16.判斷電壓表測誰的電壓可用圈法:先去掉電源和其它電壓表,把要分析的電壓表當作電源,從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誰就測誰的電壓。 17.連電路時,開頭要斷開;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電流表一般用小量程;電壓表的量程要看電源電壓和所測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滑動變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題目給定的條件先擇連左下或右下;電壓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測用電器的兩端。 18.電路中有電流一定有電壓,但有電壓不一定有電流(電路還得閉合)。 19.電阻是導體的屬性,一般是不變的(尤其是定值電阻),但它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電阻越大,燈絲電阻表現最為明顯。 20.測電阻和測功率的電路圖一樣,實驗器材也一樣,但實驗原理不一樣。(分別是R=U/I和P=UI)測電阻需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但測功率時功率是變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沒有意義。 21.計算電能可以用KW和h計算,最后再用1KWh=3.6×10 6J換算。 22.電能表讀數是兩次讀數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數。 23.家庭電路中開關必須和燈串聯,開關必須連在火線上,燈口螺旋要接零線上,保險絲只在火線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24.磁體上S極指南(地理南級,地磁北極,平常說的是地理的兩極)N極指北。 25.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是固定不變的,但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是變化的。但在變化時,電阻是不變的。可根據R=U2/P計算電阻。 26.磁盤、硬盤應用了磁性材料,光盤沒有應用磁性材料。 27.電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長和頻率成反比。 28.電動機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把電能轉化成機械能。外電路有電源。發電機原理:電磁感應,把機械能轉化成電能,外電路無電源。 29.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通電導體周圍有磁場),制成了電動機,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制成了發電機。沈括發現了磁偏角。湯姆生發現了電子。盧薩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貝爾發明了電話。課件67張PPT。“講”“做”“練”并舉 提高物理復習實驗效果 ——關于中考物理實驗復習教學的若干思考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 朱小青××現象: 1、重視具體的單個實驗,忽略歸納整理實驗中一般性的原理方法。 2、重視記憶具體實驗的器材、步驟等,忽略由實驗原理出發進行實驗設計,總認為設計實驗高不可攀。 3、動手操作和物理思維脫節。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思維是物理學的靈魂一、近5年省卷對物理實驗考查的分析二、對中考實驗復習教學的建議一、近5年省卷對物理實驗考查的分析(一)分值分析(二)考點分析(三)考題分析高頻考點物理實驗考查什么?一、基本儀器:讀數、操作二、實驗設計(原理):規律應用三、實驗現象:解釋、歸納結論四、實驗操作:步驟、連線五、數據記錄和分析:除了純粹的數學方法,大多也是原理的應用例題不做實驗會影響這類題的求解答?這類題本質上是不是計算題?例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紙錐和小金屬球來研究“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系”.取三個相同的紙錐,每個紙錐的質量為m,并編號為甲、乙、丙,其中在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3 m的小金屬球,在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8 m的小金屬球.讓它們從不同高度分別自由落下,并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當進入豎直磚墻的區域時,用照相機通過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的方法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如圖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對于圖中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只有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只有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只有丙做勻速直線運動D.甲、乙、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2)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甲、乙、丙三個紙錐的速度之比是____;它們所受的空氣阻力之比是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 甲 乙 丙本題的實驗設計巧妙的,用數碼照相機在磚墻邊拍照就能比較三個紙錐的速度大小;在紙錐肚子里裝鋼珠就能測量空氣阻力。特別是測量紙錐下落時空氣阻力的方法,涵蓋了“勻速運動平衡狀態”、“物體受力分析”、“二力平衡條件”三個知識點,把考查知識和考查能力結合在一個簡單、有趣的活動中,是三維目標融合的好樣例。分析中考物理實驗題的幾點結論1、真正能考查實際操作能力的地方很少2、實驗原理是考查得最多的3、實驗題中的數據處理很多就是計算題4、實驗題不會做,不是因為實驗操作太少,而是沒有明白實驗原理。5、實驗題中很多探究的結論實際是要靠記憶記住的物理實驗考查什么?一、基本儀器:讀數、操作二、實驗設計(原理):規律應用三、實驗現象:解釋、歸納結論四、實驗操作:步驟、連線五、數據記錄和分析:除了純粹的數學方法,大多也是原理的應用實驗復習的幾點誤區1、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由”做實驗2、拼命做實驗習題,迷信“熟能生巧”3、忽略實驗的共性,只注重所謂的重點實驗、復習一個一個孤立的實驗,人為割裂各實驗間的聯系4、總結所謂的很多“方法”,要求學生記憶5、刻意強調探究實驗的方法。以具體實驗為載體,開展系統性實驗復習通過設計探究性實驗,還原過程和方法原因:動手操作太少、原理不清電阻電流表電壓表關于電阻的測量實驗案例伏安法測量未知電阻的值伏阻法安阻法伏伏法安安法滑動變阻器:①限流②分壓最本質的原理: 一段電路歐姆定律關于電阻的測量實驗錯誤做法:總結出很多電路模板,讓學生“記住”某些具體的解答結論,套用公式,用“回憶”代替了“分析”。危害:嚴重阻礙學生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阻礙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提高 上述各種方法,實質是要轉化為一道計算題,通過測量電壓、電流,再通過計算而得到電阻值。這是測量性實驗的普適方法。●把物理問題分成一些類型,讓學生感悟和概括某一類問題的解題思路,有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把方法當成知識來灌輸,讓學生死記一些解題套路來套出問題的答案,這并不是好的教學過程。甚至于,把各種具體題目的解答也命名為“××法”,讓學生記住解答的最后公式在考試中套用。它不僅增加了學生不必要的課業負擔,更嚴重的是對學生正確思維的形成有很大摧殘作用。● 初中物理“方法”教學的一個調查記錄的啟示死記題目類型,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得生動有趣的物理課“呆板、乏味”的誤解,貽誤學生。正確的思路: 在R=U/I中,R、U、I是屬于同一對象的。根據被測對象R,辨認:U是哪里的電壓?I是哪里的電流?根據串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尋找求解U的途徑。求得U的大小 。根據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關系,尋找求得I的途徑。求得I的大小。 把U除以I得到R的表達式,求得R。老師在QQ上叫苦: “初二學習輔導有道奇葩題,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兩條刻度的中間,這讓學生怎么讀數?測力計在初中可沒有要求估讀啊,我們沒法教啦!!!”任何測量都需要估讀,只是估讀方式不同而已。難道不應該教會學生估讀嗎?死教書、教死書、教書死 脫離生活實際,死扣考試大綱 責怪學生對物理學習沒有興趣物理實驗復習的意義1、實驗本身的意義:掌握物理實驗技能。2、學習意義:加深對物理概念、原理規律的理解掌握。3、發展意義:發展物理思維,領悟思想方法,提升物理素養。二、對中考實驗復習教學的建議(一)合理歸納分類,注重不同實驗共性的復習(二)注重對基本實驗方法和實驗原理的理解(放大、轉換、控制變量等)(三)注重從實驗目的出發進行實驗設計,輻射實驗的各個方面(四)注重培養學生設計書寫實驗步驟的能力(五)重做一些基本、普適、經典的實驗(六)高度重視基本儀器的原理和使用講實驗:重在實驗的原理、難 點,發揮教師的作用做實驗:基本儀器、重要的實驗要重做,重點在體驗練實驗:加強設計類實驗習題的訓練,深入思考,發揮學生的作用。“講”“做”“練”并舉基本儀器力學:刻度尺、秒表、天平、彈簧秤……熱學:量筒、溫度計……光學:凸透鏡、凹透鏡、平面鏡、光具座……電學: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電阻箱、電能表……最有效的復習方法:多用多操作 對于這些基本儀器,都要做到使學生會熟練使用,在復習中,可引導學生將儀器或器材的共性與個性進行歸納總結,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便于加強記憶。例如可以從結構、作用、讀數方法、測量范圍、分度值、調零、使用規則等方面進行比較。對于象天平、彈簧測力計、溫度計等儀器除了上面所述外,還要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正確使用的步驟及注意點等。如果學生不能熟練的使用這些儀器,就談不上用它們進行正確的測量,更不可能去設計實驗。因此,對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是實驗復習中最基礎的一部分。 用手拉紙條,兩本書都靜止,A、B之間,B、C之間有靜摩擦力嗎?加強設計類實驗練習題的編制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2.黑箱式開放性試題。3.利用假設情形設置開放性試題4.利用小制作來設置開放性試題。5.讓學生自編試題,設置開放性試題。例1.幾個同學爬桿比賽時,要比較誰的功率大,你有哪些方案?分別需要哪些測量儀器和測出哪些物理量? 答案:(1)用體重計測體重,用秒表測時間,用長桿和卷尺測高度。(2)用體重計測體重,用秒表測時間。(要求比賽的同學都爬過同樣高度)(3)用體重計測體重,用長桿和卷尺測高度。(要求比賽的同學在幾條桿上同時開始,同時停止)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例2、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液體壓強的特點. 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兩只杯子,分別盛有清水和鹽水,但沒有標簽,你能否用壓強計將它們區別開?(1)當壓強計的金屬盒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當相平,而小明同學卻觀察到如圖19(a)所示的情景.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氣壓______大氣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調節的方法是 :( )A.將此時右邊支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2)小明再做圖(b)所示的檢查. 當用手指按壓(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幾乎不變化.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____. (3)壓強計調節正常后,小明將金屬盒先后浸入到兩杯液體中,如圖(c)和(d)所示. 他發現圖(d)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大,于是認為圖(d)杯子中盛的是鹽水. ①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簡要說明理由: . 例4.有一個電阻值看不清楚的電阻器RX,現在我們要測出它的電阻值,但我們只有一個電池組、一個電壓表、一個電流表、一只開關、一個阻值已知的電阻器R0,一個滑動變阻器(已知最大阻值為R/)和幾根導線。請選用適當的器材用三種不同的方法測出RX的阻值,按要求完成下面問題。方法一:(1)選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2)電路圖(3)主要步驟是:(4)RX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方法二:(1)選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2)電路圖(3)主要步驟是:(4)RX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方法三:(1)選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2)電路圖(3)主要步驟是:(4)RX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例5.現給你一個電池組、開關二只、電壓表一只、電流表一只、滑動變阻器一只、小燈泡一只、導線若干,從上述器材中選擇適當器材,你可以完成哪些初中物理學過的電學實驗?請至少寫出五個實驗的名稱。答案:(1)測電流(2)測電壓(3)測電阻(4)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5)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6)測電功率(7)調節燈泡亮度等。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例6】白熾燈是人們常用的照明用具,如圖,根據你對白熾燈的了解,請提出一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并針對提出的問題作出簡要回答。例如: 問題:白熾燈的燈絲用久了為什么會變細? 簡答:在高溫狀態下工作燈絲升華造成的。 問題:_________________ 簡答:_________________ ? 例如,白熾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鐵螺扣套為什么有花紋?燈頭上為什么有銅接觸片?塑料燈口上蓋和銅導線外包有橡膠線皮?等等。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例7】請利用一瓶礦泉水,設計兩個不同的物理實驗,完成下表。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例7】請利用一瓶礦泉水,設計兩個不同的物理實驗,完成下表。 例6:請利用一只量筒、一把刻度尺和適量的水,估測一塊橡皮泥的密度。 此題條件和結果都相同,不同的是利用題給條件測定出密度的方式方法途徑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過程(類似于一題多解)。 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m和V,橡皮泥的體積V利用排水法(V 2-V 1)用量筒測定,也可將橡皮泥壓成長方體后再用刻度尺測量。質量m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間接測量: m橡皮泥=m排水=ρ水(V 3-V 1) V 1為量筒中有部分水時的示數,V 2為橡皮泥沉沒在水中時的示數,V 3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時的量筒示數(使橡皮泥它變成船狀)。 則 : ρ橡皮泥=ρ水(V 3-V 1)/(V 2-V 1)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例9】(6分)如圖22所示實驗器材,請利用其中一種或多種器材,分別完成一個指定實驗和另外設計一個力學實驗。根據示例的要求,將表格中的空白填寫完整。1.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挖掘命題素材。?【例11】(6分)如圖22所示實驗器材,請利用其中一種或多種器材,分別完成一個指定實驗和另外設計一個力學實驗。根據示例的要求,將表格中的空白填寫完整。?2.將傳統實驗試題開放化。 【例12】汾酒是我市的名牌產品,某同學想比較52O和38O汾酒的密度哪個大,請你設計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案分別進行定性、定量比較。 方案一、 方案二、 原本是一道傳統的測量密度的實驗題,現將其改造成為一道結合本地生產生活實際、具有探究性質的物理實驗題,學生在答題中可以享受到親切、愉快的情緒體驗。3.黑箱式開放性試題。 黑箱問題是指內部結構或過程不清、需要通過利用給定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從而探究其內部結構與過程的問題。黑箱問題屬于過程開放的問題,這類問題對于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創造意識是十分有益的。 【例13】如圖所示,虛框內有兩個阻值相等的電阻R1、R2和一個開關S,其連接方式不清楚,但知道現使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減小0.2A,電路的總功率減小1.8W。(1)請在兩個虛框內分別畫出兩種可能的連接電路圖;(2)分別計算兩種情況下電源電壓U和電阻R1、R2的值。?4.利用假設情形設置試題 假設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各種理論與模型的建立往往都是從假設開始的。利用假設的問題情境來設置開放性試題,是近年來各地對于開放性試題的一種新探索。 【例15】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的現象是 。(只要求寫出生活中一種可能發生的現象) 【例16】簡要說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利用摩擦力。假如沒有摩擦力,將會變成什么樣子?(至少舉出2個事例)4.利用假設情形設置開放性試題 【例17】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大氣層是這個“家園”的保護傘。沒有了它,人類將無法生存。請你設想一下,如果地球周圍沒有了大氣層,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有關物理實驗及實例中,哪些現象將不再發生。參考答案: 1.如果沒有了大氣層,顯然沒有了大氣壓。凡是與大氣壓有關的實現現象將不再發生。如:(1)托里拆利實驗現象不再發生;(2)馬德堡半球實驗不再發生;(3)抽水機不能抽水;4)塑料吸盤不能貼在光滑的墻上;(5)裝滿水的杯子用紙片蓋上,倒過來后,紙片托不住水了; 2.大氣對浸入大氣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的作用:如果沒有了大氣,氫氣球(飛艇)不能升空; 3.聲波是靠空氣來傳播的,如果沒有了大氣,聲音靠空氣傳播 的現象不再發生。5.利用小制作來設置試題。 這是一類考查學生動手技能的開放性試題,條件與過程都是開放的。這類試題旨在引導教學向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的方向發展。【例19】一塊橡皮膜、一個茶杯、一根吸管、一把刻度尺、線繩、膠帶,請你設計制作一個簡易的氣壓計,使你能夠粗略地比較每天的氣壓高低。請說出制作方法,并說明使用方法。?解答設計開放性試題的幾點注意事項 【例8】兩只外形相同額定功率不同的普通白熾燈泡,在它們的銘牌上只能看清“220V”的字樣,請設計幾種方案,區分出哪只燈泡的額定功率大一些?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案A 觀察法,直接用眼睛觀察燈絲粗細,粗的額定功率大,反之,則小。方案B 實驗觀察法:把兩盞燈并聯(或串聯)到220V電壓下,觀察燈的亮度,亮(暗)的額定功率大:反之,則小。方案C 實驗測量法:用伏安法測電功率的實驗,測出甲、乙額定功率,再進行比較。例9 有一蓄電池的正、負極已無法分辨,請你用兩種方法將它們分開:(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從電流的磁效應、化學效應角度考慮,如電流表、電壓表、奧斯特實驗、通電螺線管等,以及CuSO4溶液中插入電極,析出單質銅的那一端連著電源的負極。 撐桿跳高運動員要落在厚厚的海綿墊上,輪船靠近躉(dǔn)船時相互接觸處掛有緩沖輪胎,警察對高樓墜落人員施救時,在地面鋪上空氣墊… (1)請你也舉出一個類似的例子: (2)根據以上現象,小明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物體撞擊其他物體時,撞擊力的大小是否與相互作用的時間有關?你也提出一個問題: (3)針對小明提出的問題,你的猜想是:物體撞擊其它物體時,相互作用的時間越長,撞擊力越小一個物體撞擊其它物體時,撞擊力的大小可能與自身的質量(速度、柔軟程度、形狀)等有關玻璃杯落在泥濘土地上不易摔破跳遠時,人要落在沙坑里汽車上的安全氣囊的緩沖作用。【例9請利用一瓶礦泉水,設計兩個不同的物理實驗,完成下表。【例】請利用一瓶礦泉水,設計兩個不同的物理實驗,完成下表。【例1】如圖22所示實驗器材,請利用其中一種或多種器材,分別完成一個指定實驗和另外設計一個力學實驗。根據示例的要求,將表格中的空白填寫完整。?【例10】(6分)如圖22所示實驗器材,請利用其中一種或多種器材,分別完成一個指定實驗和另外設計一個力學實驗。根據示例的要求,將表格中的空白填寫完整。初中物理電學實驗的“萬能圖”測電阻、測功率、側電壓、測電流….測小燈泡的電功率長度、時間、質量、溫度、電流、電壓……原理:P=UI電源:電池、直流穩壓電源測量電壓:電壓表測量電流:電流表連接各種元件:導線控制電路的通斷:開關改變電路的電流電壓:變阻器是否選擇量程安裝器材、操作步驟、記錄數據、分析實驗數據…… 幾點注意:1、基本儀器的讀數使用必須通過實際操作而過關2、實驗原理要過關,理論分析3、電路圖和實物連線圖的相互轉“畫”4、“精讀”教材中的演示、學生實驗5、優化實驗習題:把一般的實驗改造成設計類實驗謝謝課件47張PPT。 近年常見典型錯題分析及中考物理提分策略惠陽區教育局 黃振雄2016年3月19日交流主要內容一、物理概念本質不清晰例1(2015年) 1.下列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風能 B.化石能源? C.水能 D.太陽能例2(2015年) 4.關于慣性現象的解釋:①行駛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還能行駛一段距離是因為汽車受到慣性力作用;②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③小汽車配置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④拋出去的實心球還會在空中運行一段距離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考點:1、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概念4、慣性學生錯答分析 : 4、個別學生不理解慣性概念本質,對“慣性力”及“影響慣性大小因素”錯誤理解,出現錯選①和②。慣性大小跟質量有關知識是在課本“STS”介紹的,教學中不應忽略。 基礎題的準確率是考試成功的保證。不過,試題越是簡單,有些學生往往“大意失荊州”。分析近兩年中考物理的基礎題錯誤情況,大致有以下幾類:一、2015中考物理典型錯題分析二、主觀猜測,受錯誤的生活經驗影響考點:平衡力理解學生錯答分析 : 個別學生受錯誤的生活經驗影響,錯選B;另外,由于C選項的題目將“沙”和“車”進行分別表述,這樣就要把它們看成兩個物體,這對于沒有學過“整體法”和“隔離法”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了,這樣C選項的干擾性就特別顯著,一些同學選了C。三、沒有掌握物理規律,綜合能力有欠缺 考點:串、并聯電路特點;歐姆定律;I-U圖象學生錯答分析 : 個別學生沒有掌握串、并聯電路規律、不理解I-U圖象特點,同時對多個知識綜合能力欠缺,造成學生錯選。此題也是選擇題中難度最大的。四、忽視基本常識,造成知識盲點例5(2015年) 9.電磁波家族有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等,它們的 相同(選填“頻率”、“波長”或“波速”),它們都 在真空中傳播,電臺發射的某種電磁波波長為3m,其頻率是 Hz.例6(2015年) 10.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適合的單位或數值:①一個蘋果大約是150 ;②水的密度是 g/cm3;③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 .考點:9、電磁波的波長、頻率與波速的關系 10、物理量的估測(質量、水的密度、長度) 典型錯答:學生錯答分析 :9、第三空:頻率的計算大部分的學生錯誤,甚至空白。可能與老師平時要求有關,考綱要求是“了解”,不會要求學生計算。10、第二空:密度單位的換算,答錯較多,組合單位的轉換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應教會學生轉換的方法。 五、公式運用不熟練,計算能力不過關考點:12、機械功計算,學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14、比熱容 、效率、功率計算 學生錯答分析 :12、此題屬于滑輪組機械功的基本計算,學生答題較好。雖然題目“繩子移動距離”表述不恰當。14、此題第1問比較簡單,第2問是有關比熱容的計算,然而第3問則是涉及到了效率、功率計算,有一定的難度,個別學生第3問錯得比較多。 雖然考綱把“理解機械效率。”改成了“知道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途徑和意義。”機械效率是否不要求計算?理解的內容,當然要求會計算;了解的,也可以計算。機械效率仍要求計算,但難度會降低六、審題不仔細,作圖不規范例9(2015年)不按要求做圖不會找最小力的方向力沒有標箭頭看到這,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醉了!不理解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虛實線不明確箭頭方向,輔助線沒有用虛線不按題目要求,三角插座沒有受開關控制連線用虛線連線出現開路七、不注重實驗過程,文字敘述不夠嚴謹 本題得分情況分析:第(1)問:第2空得分偏低;第(2)問:得分較高;第(3)問:用遮光布遮凸透鏡的下部分,判斷光屏上像的變化情況。本題屬于知識拓展題,有較大的難度,但試題給出了3個選項,從而降低了本題的難度。第(4)問:難度最大,要求學生對測量凸透鏡的焦距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評估。評分標的答案是: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其它答案也給分:(1)太陽光沒有與凸透鏡的主光軸平行;(2)太陽光與凸透鏡的鏡面不垂直;(3)早上9:00時的太陽光是斜射;(4)凸透鏡與地面平行放置是不正確的。本題得分率只有4.04%,出錯原因可能是:(1)對凸透鏡焦點概念不清晰;(2)學生缺少實際操作,不知道測量凸透鏡焦點的操作方法;(3)缺少對題目的分析,答題時表達不完善。第17小題是一道光學實驗題,考查了7個與凸透鏡成像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分別是:(1)凸透鏡成像實驗環境選擇; (2)蠟燭燃燒變短后,光屏上的 的變化情況;(3)根據凸透鏡(u)、(v)、(f) 判斷成像的性質; (4)光路是可逆的; (5)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6)凸透鏡成像拓展;(7)測凸透鏡焦距過程的評估。 本題著重考查的是實驗探究的過程,而不是考查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死記硬背。題目對知識與能力的考查比較靈活,難度設置為中等,全題中又有一定的區分度 。第18題“探究水的沸騰”是一道比較常規的題目,難度不大,總分為6分,平均得分為4.02分,但是學生在完成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第(2)問:在敘述理論依據時,沒有利用物理知識點答題,本應是“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而表達成“加熱過程中,溫度不可能下降”。第(4)問:“畫出水加熱直至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很多學生沒做這一步。也有部分學生在畫溫度時間圖像時描錯點,或是按照表格中所給的錯誤數據(95℃)進行作圖(沒有看清題目是“根據正確數據”)。八、計算題解題不規范,綜合計算能力差 九、閱讀理解能力不強,部分考生閱讀時欠缺耐心 ?怎么提分.....二、2016中考物理提分策略(一)加強本地中考試題的研究,找出命題規律 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都強調對初中物理主干知識的考查,但各地試題又有各地特色——“穩中求變、承上啟下”。。。《考試說明》共有66個知識點(物質16個,運動和相互作用22個,能量18個),近幾年中考達到50%以上的知識點覆蓋率。2015年中考省題考點覆蓋情況如下表: 基本符合《考試說明》:物質約占20%、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0%、能量約占40%比例。考核知識點達33個(考綱66個),能堅持比較全面考查原則,體現了要“廣積糧”,不要“深挖洞”道理。1.繼續堅持較全面考查學科網試題知識點分布2.繼續堅持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規律和基本技能考查 例2:4.關于慣性現象的解釋:①行駛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還能行駛一段 距離是因為汽車受到慣性力作用;②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③小汽車配置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④拋出去的實心球還會在空中運行一段距離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難度:中偏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堅持對基礎知識考查例1:10.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適合的單位或數值:①一個蘋果大約是150 ;②水的密度是 g/cm3;③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 .(難度:偏易) 本題旨在考查常見、常用物質的基本單位及數值,是一種常識性題目及入門級題目,也是學生喜歡物理基礎,學生會感覺物理就在身邊。(2)堅持對基本概念、規律考查 本題旨在考查慣性概念及知識,知道慣性不是力,知道慣性是由物體質量決定,與物體所處狀態無關。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的“語言”,掌握了語言,就掌握了進入物理世界的鑰匙。可見物理概念考查重要性,每年省題也有題目體現。(3)堅持對基本技能考查例3:16.(7分)⑴如題16-1圖中物體的長度是 cm,題16-2圖中電壓表的示數 是 V。 ⑵題16-3圖中量筒里水的體積是 mL。 ⑶用題16-4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電流相同時,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 阻大小的關系”的實驗。(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閉容器。閉合開關 前,A、B兩U形管內液面相平) ①由于電流產生的熱量不易直接測量,因此在實驗中是通過觀察U形管 中液面的 來顯示甲、乙容器內空氣溫度的變化,這里采用了 的探究方法。 ②通過對比觀察, (選填“甲”、“乙”)容器中導體的電阻產生的 熱量較多。由此可知,在電流強度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 , 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難度:中等) 本題旨在考查基本測量工具使用和讀數以及轉換法、控制變量法應用,學生必須掌握常見測量工具的使用及讀數,這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這幾年省題實驗大題第一題就屬于這類題型。例4:19.(6分)已知小汽車的總質量為1500kg,該車以30m/s的速度作水平勻速直線運動,行駛了180s,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6倍(g=10N/kg)求: ⑴小車行駛的距離。 ⑵在此過程中汽車的牽引力和功率。(難度:中等)3.繼續堅持對重點內容考查 本題旨在考查速度公式、二力平衡、功、功率問題,分析小車運動過程,應用速度公式、平衡條件和功率公式就可以解題。近幾年對物態變化、溫度計、密度、速度、力、平衡條件、慣性、簡單機械、壓強、浮力、聲音綜合、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規律、安培定則、電磁感應、功、功率、效率、機械能、熱量、串并聯電路、電表、歐姆定律、電功、電功率、電能、能源等知識點每年必考。 本卷考核33個知識點中,其中理解、操作、探究要求的達22個,約占考綱67%比例。其中知識模塊分布如下: 例5:11.題11圖是“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甲圖所示,將小桌放在海綿上;乙圖所示,在小桌上放一個砝碼;丙圖所示,把小桌翻過來,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個砝碼,①比較 兩圖可知,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②比較乙丙兩圖可知,當壓力一定時,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③此實驗中運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難度:中等) 本題旨在考查壓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及控制變量法應用。近幾年來,中考實驗試題主要考查儀器使用及讀數、實驗設計含方法、實驗操作含故障處理、數據收集及分析、實驗結論等環節,實驗要求越來越高,分值也不斷增加。本卷第5、11、16、17、18題就屬于實驗內容,分值26分。 4.繼續重視對實驗考查第一類:基本操作類實驗(7)●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表測量時間●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用電壓表測量電壓●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2011年新修訂《課標》進一步明確 20個“學生必做實驗”,加強實驗技能的訓練,加強實驗探究的體驗!●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第二類:測定性實驗(4)第三類:探究性實驗(9)●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從實驗能力看,“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結構、儀器操作、所測數據都和“測量小燈泡功率”實驗相同; 從知識內容看,“伏安法測電阻”和“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相同,都是歐姆定律;“伏安法測電阻”雖沒有列入必做學生實驗?但教學中一定要做“伏安法測電阻”實驗!考試也會考“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沒有超出課標要求。另外:“伏安法測電阻”沒有列入必做學生實驗?是否教學中不需要做該驗?考試考不考該實驗?例6:7.如題7-1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像,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難度:中偏難) A.電阻乙為定值電阻 B.當電阻甲兩端電壓為2V時,R甲=0.4Ω C.如題7-2圖所示,當開關閉合,電路電流為0.2A時, 電路總電阻是15Ω D.如題7-3圖所示,當開關閉合,電源電壓為2V時,電 路總電流為0.4A 本題旨在考查歐姆定律應用,要理解串、并聯電路電壓、電流特點,正確從圖象中獲取信息是解題關健。本卷第3、7、14、18、23題就屬于這類,分值12分。 5.繼續重視對圖象、圖表信息題考查例7:14.如題14圖是一種電熱暖手寶及其主要參數,暖手寶內有水及加熱元件等,選用水作為吸熱或放熱物質是因為水的 較大(選填“密度”、“比熱容”或“質量”)。使用前要先給暖手寶通電加熱,假設所消耗的電能有70%轉化為水的內能,則在額定電壓下,水由15℃加熱至自動斷電,此過程中消耗的電能是 J,所需要的加熱時間為 s。[C水=4.2×103J/(kg.℃)] (難度:較難)本題旨在考查電功和熱量綜合計算,由電熱暖手寶入手考查相關物理知識,體現物理走向生活。讀懂電熱暖手寶參數意議,理解效率概念是解題關健。記住電功、電熱和效率公式并能靈活應用是解題根本。6.從生活中選取素材,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7.從熱點和高科技知識選取素材,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 本題旨在考查串聯電路特點、歐姆定律及焦耳定律應用,是一道電學綜合題。正確分析電路連接是解決本題關健。由生活中常見光控電路入手考查電學綜合。近幾年試題出現雙簧管、空氣能、港珠澳大橋、半導體PN制冷、熱電偶、太陽能熱水器等正體現這一點。(二)從本地歷年中考試題,看教材各章復習重點 若要更深層次的理解《考試說明》的要求,一定要結合本地的試題進行研究。常用方法是:結合本地歷年試題,以教材的“章”為單位分析出本章知識在中考中是怎么考的?為什么這樣考?未來會怎樣考?(三)研究全國試題,尋找典型題、新穎題A B 點評: 該試題滲透了新材料、新思路、新技術和新方法,能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2.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應用意識 點評: 該試題聯系生活實際,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所以我們要善于留心生活中新生品的應用。3.體驗數據分析意識 點評: 該試題考查數據處理,數據處理是實驗和計算的重要過程,它不僅是中考的熱點也是難點。4.積累方法發散意識 點評: 該試題考查了對實驗的方法。實驗方案的積累、改進與創新,是近年來考試的熱點題型之一。(四) 16年中考物理試題的方向1、試題難度進一步上升,區分度拉大 盡管2015年的試題難度進一步上升,區分度拉大,但是不能因此2016年備考放松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去片面追求能力題。 “以不變應萬變”的相當重要! 依然發現不少考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知識缺漏,甚至連最基本的單位、概念和公式都記不清或理解不了,因此我們在中考復習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復習課前的學情診斷, 把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在教學中合理的“度”,特別要強化復習課的課堂達標意識。通過傳統題的訓練小結,歸納出題目類型,從中領悟規律,探索出各類題目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技巧。 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解同類題時得心應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強常規考題的訓練,讓學生在典題中對知識的理解二次升華,聽懂一題會解一類題,同時讓學生準備錯題集,樹立“避免二次犯錯”意識。教師要有意識的加強中考復習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診斷,著眼實效,著力改進。 2015省物理試題難度2013年2014年2015年 14、如題14圖所示,電源電壓為12V,燈泡上標有“12V 12W”,ae和bf是同種型號電阻絲,每1m的電阻均為0.5Ω,其他導線的電阻不計,c、d兩點始終保持與電阻絲良好接觸。設ac與bd長度均為3m,那么,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 V,兩電阻絲在100s內產生的熱 J。當 c、d兩點向右移動時,燈泡的亮度將 。(設燈泡的電阻不隨溫度而變化)(0.31)2014中考得分比較低樣題 23.(6分)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由橋梁和海底隧道組成,隧道由一節一節用鋼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連接而成,如圖23所示,建造隧道時,先將沉管兩端密封,如同一個巨大的長方體空心箱子,然后讓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將密封沉管拖到預定海面上,向其內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設某一節密封長方形沉管的長、寬、高分別是180m,35m,10m,總質量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N(0.46)(2)在對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過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壓強大小將_____,當密封沉管上表面剛好水平浸沒在海水中時,注入的海水至少為____kg,此時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壓力等于______N(0.27) (3)當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將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將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時空心密封沉管不會再上浮,請用浮力的知識來解釋其原因(0.23) 答:________________2015中考得分比較低樣題 2、運算量加大,對能力提高要求 2015整卷涉及到計算的題目比較多,而且計算的數字很大,在沒有計算器的前提下,這將影響到學生的答題速度,以至于部分考生不夠時間答完全卷。很多考生失分非常可惜,并非不會做,而是在解題過程中存在如下不良習慣: (1)運算時單位不統一, (2)缺少甚至沒有簡單的計算說明,計算步驟不合理, (3)寫字潦草,卷面凌亂, (4)審題馬虎,不能準確讀題,以至錯答甚至漏答 中考復習時,應關注一題多解,讓學生能做到用最優的方法去解題,這樣既省時又省力。 中考復習時,加強對學生規范解題的訓練,把物理量用腳標區分好,用好腳標,用對腳標,這樣既能減少出錯,又能減少不必要的文字說明,省時。 雖然課程準標與考試說明的要求是簡單計算,但是我們做老師的也不能理解成“簡單”,平時教學需要加強學生運算的訓練,特別是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也要讓學生能夠算,能夠算得準。還有,很多時候命題者不是按常規出牌的,我們雖然很無賴,但是也要適應,也要盡力去做好! 3、觀察圖象、圖表、描繪圖表的能力更重視 2015年試題中涉及31幅圖,要求學生能對這些圖進行有效的觀察、分析、判斷、連圖。例如,21題第(4)小題真的很難,不是“會讀、會畫簡單電路圖。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就能解決問題,需要有深厚的電學知識功底、有很好設計技巧和不小的膽量才有可能完成。4、注意高、初中知識的銜接 2015第22小題“力學綜合題”,考查壓強、浮力,特別是受力分析的方法。本道題嚴重超綱------考綱要求“不要求運用物體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進行復雜的、綜合性的計算”、“不要求物體受多個力平衡時的分析”。但題目中求增大的壓強、細線對物體的拉力、臺秤的讀數,這些考查包含了多個力的受力平衡分析,要用到高中階段才學到的受力分析方法(整體法和隔離法),大大超出了考綱! 2015第17小題第(3)問:用遮光布遮信凸透鏡的下小部分,判斷光屏上像的變化情況。 光學:凸透鏡成像規律力學:平衡力、摩擦力、牛頓第一定律、機械能電磁學:歐姆定律、電功、電功率、電磁感應定律實驗提分措施:1、講清實驗(1)復習實驗時,可把實驗采取化整為零,分塊讓學生來設計實驗。(2)學生實驗時,注重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透鏡成像規律的學生實驗中,進行的如下拓展: ①輕輕吹一吹燭焰,像的情況如何? ②物體向透鏡靠攏,像的情況如何? ③若實驗中凸透鏡被擋住一半,成像情況如何? ④物體上升,像的運動情況如何? 2、練透實驗題(1)重點實驗,把平時考到的相關問題匯聚在一起,使學生能夠較為 全面的掌握相關內容;(2)相似實驗對比講對比講,學生易于理解透徹 (3)老師在講解時,著重于帶領學生審題5、實驗題永遠是中考命題重點 2015實驗題三道題雖然難易度、信度、效度控制得很好,但有點偏離考綱和考題方向。去年三道題,第一道考查基本儀器的讀數和使用,第二道題考查光學“凸透鏡成像規律”,第三道題考查力學“探究杠桿平衡”,沒有電學實驗。今年三道題一道是基本儀器讀數和使用,一道是光學“凸透鏡成像規律”,另一道是熱學“探究水的沸騰”,仍然沒有電學實驗探究題,這嚴重脫離考綱和考試方向!電學是物理知識模塊中重要的一個模塊,在中考考題中應占40%以上,兩年都沒有考查電學實驗,說明命題者對初中教材和中考考綱的不了解,對中考考試方向以及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沒有作系統和透徹的分析、研究。 2016實驗題?2015中考實驗題印象7、加強應考策略研究和應考心理訓練 1、各小題的難度分布并不平均6、加強閱讀理解能力訓練,特別心理訓練 考生要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耐心! (1)選擇題填空題和的知識點分布情況: ①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應用為主 ②考點覆蓋率高,知識難度不大 (原1+新1+聲1+光1+熱2+力4+電4) (2)作圖題的知識點分布情況: 力學(受力分析、滑輪)+光學(平面鏡成像、折射)+電學(畫電 路圖、安培定則)(3)實驗題的考知識點分布情況: ①第1小題以考查儀器使用、儀表讀數、實驗基本技能(溫度計、 天平、電流、電壓表)為主 ②第2~3小題以考查:1個力學題(浮力、密度)+1個電學題(電 流、電壓、電阻關系)為主(4)計算題的知識點分布情況: ① 1個力學題(功、功率) ② 1個電學題(歐姆定律)(5)綜合題的知識點分布情況: ① 1個探究性實驗題(光學) ② 1個利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電熱應用綜合) ③ 1個閱讀理解題2016中考試題組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5年廣東省中考物理試題答案.doc 2016年廣東中考物理資料.doc 講練做并舉,提高物理實驗復習效果.pptx 近年常見典型錯題分析及中考物理提分策略(黃振雄 ).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