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二章 機械振動第4節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想一想:哪些方法可以測量重力加速度?1.知道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2.學會用單擺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3.學會處理實驗數據和誤差分析用單擺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1.實驗目的2.實驗原理單擺的簡諧運動周期要根據上式測量重力加速度,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周期T、擺長一、實驗原理與實驗操作單擺在偏角很小(小于5°)時,可看成簡諧運動需要選擇哪些實驗器材?①質量不計擺線:秒表、刻度尺、游標卡尺、鐵架臺擺線細且彈性小擺球密度、質量大的小球單擺擺線是長些好還是短些好?為什么?減小擺長的測量誤差擺角更容易滿足小于5°的要求單擺的振動緩慢,方便計數和計時長些好3.實驗器材擺球:③不可伸縮質點(體積小、質量大)②長度遠大于小球直徑組裝單擺時,細繩上端應選擇哪種懸掛方式?為什么?PK避免擺長發生變化,減小測量誤差4.實驗步驟用米尺量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懸線長,再用游標卡尺測量出擺球的直徑,則擺長(1)測擺長思考:擺長如何測量?擺長=繩長+小球半徑把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角度(θ<5o)由靜止釋放(保證其在豎直平面內擺動),用秒表測量單擺完成30次全振動(通過平衡位置標記60次)所用的時間t,計算得單擺周期T。改變擺長多次重復實驗。①為什么要保證擺球在豎直平面內擺動?圓錐擺振動周期與單擺振動周期不同(2)測周期圓錐擺思考:②為什么要測出單擺完成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再算出周期?減小單次測量因人的反應時間而引起的誤差避免因測量次數太多而引起的偶然誤差③記錄振動次數時,為什么要以擺線通過平衡位置處的標記為準?人腦更能準確地判斷小球是否處于平衡位置,提高測量準確性在平衡位置,擺球速度最大,對于相同位移誤差的時間測量誤差更小二、數據處理實驗次數 擺長l(m) 周期T(s) 加速度g(m/s2) g的平均值12 3 每改變一次擺長,將相應的l和T代入公式g 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設計如表所示實驗表格:1.平均值法由得 作出 T2-l 圖像,即以T2為縱軸,以l為橫軸。其斜率,由圖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2.圖像法三、誤差分析主要來自于單擺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懸點是否固定,擺球和擺長是否符合要求,最大擺角是否不超過5°,是否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擺動等。(2)測長度和擺球直徑時,讀數也容易產生誤差。秒表讀數讀到秒的十分位即可。1.系統誤差2.偶然誤差(1)主要來自于時間測量,測量時間時要求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在記次數時不能漏記或多記。同時應多次測量,再對多次測量結果求平均值。1.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測量擺長時需將細線拉緊B.應從擺球運動到最高點開始計時C.若將n次擺動的時間誤記為n+1次擺動的時間,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將偏大D.若單擺的懸點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松動,擺長變大,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將偏大C2. 某同學在實驗室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1)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__;A.懸掛單擺時,為了調節擺長方便,將擺線纏繞在鐵架臺的橫桿上B.測量周期時,選取最高點為計時起點C.為了使擺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測量,開始時拉開擺球使擺角較大D.測量周期時,先測幾十次全振動的總時間,然后通過計算求出周期D(2)測量出多組周期T、擺長L的數值后,畫出T2-L圖線如圖所示。此圖線斜率的物理意義是______ ;A.g B. C. D.(3)在(2)中,描點時若誤將擺線長當作擺長,那么畫出的直線將不通過原點,由圖線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與原來相比,其大小______。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CC3.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時。(1)用游標卡尺測小球的直徑時示數如圖所示,則小球的直徑D=_______mm。(2)用毫米刻度尺測出擺線長L;當單擺穩定后,用秒表測量單擺n次全振動的時間t,則單擺的周期T=_______。(用題中涉及的物理量符號表示)(3)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為g= 。(用L、D、n和t表示)19.90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思路:當擺角較小時,單擺做簡諧運動,根據其周期公式可得:數據分析實驗裝置物理量的測量周期的測量:擺長的測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