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一部分 教材知識梳理第三講 透鏡及其應用中考必備知識梳理源頭活水話中考經典例題與變式拓展實驗探究河北十年中考真題中考必備知識梳理透鏡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如圖甲)。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如圖乙)。會聚發散2.相關概念(1)光心:透鏡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這個點的光傳播方向______,這個點叫做透鏡的光心(如圖甲、乙)。不變(2)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______的光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如圖丙)。(3)焦距:______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如圖丙)。平行焦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列表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像的特點 像距與焦距的關系 應用正倒 大小 虛實 位置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 照相機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 測焦距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 投影儀 不成像 得平行光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 放大鏡 1.一倍焦距分虛實(正倒),內虛外實(內正外倒);二倍焦距分大小,內大外小。2.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遠像遠像變大,物近像近像變小。3.成放大實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縮小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跟蹤練】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華在桌面上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調節光屏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得到清晰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若將蠟燭向左移動,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為了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____移動。縮小左【難點釋疑】 實像和虛像實像 虛像形成 原因 由實際光線會聚形成 反射(或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顯示 效果 既可以用眼睛觀察到,也可以 用光屏承接 可以用眼睛觀察到,但不能用光屏承接成像 位置 ①在小孔成像中,像與物處于 小孔異側 ②在凸透鏡成像中,像與物處 于透鏡異側 ①在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處于鏡面異側②在凸透鏡成像中,像與物處于透鏡同側眼睛和眼鏡1.眼睛角膜和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外界物體發出、反射或折射的光線進入眼中,經角膜和晶狀體______后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倒立、______的實像。眼睛通過睫狀體調節晶狀體的曲度,改變晶狀體的______能力,從而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所成的像都落在視網膜上。凸透鏡折射縮小折光2.近視眼與遠視眼近視眼 遠視眼原理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狀體特點 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 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 上太長) 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強弱近視眼 遠視眼物體的成像 位置 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 ______ 近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______矯正方法及 圖示 戴______鏡制成的眼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______鏡制成的眼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方后方凹透凸透續表顯微鏡和望遠鏡1.顯微鏡(如圖所示)(1)結構及作用: 目鏡、物鏡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____透鏡。凸(2)原理:物體通過物鏡成________________像,落在目鏡的_______________,再通過目鏡成________________像,將物體進行____次放大。倒立、放大的實一倍焦距以內正立、放大的虛兩2. 望遠鏡(如圖所示)望遠鏡的構造各不相同,其中有一種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也是由物鏡和目鏡組成的。物體通過物鏡成________________像,落在目鏡的焦點______,再通過目鏡成________________像。倒立、縮小的實以內正立、放大的虛源頭活水話中考源頭:八上人教版教材第95頁圖5.2-5,第70頁圖4.1-6,第78頁圖4.3-3,第96頁圖5.2-6、圖5.2-71.(2023,株洲)如圖所示,放大鏡能使我們看清郵票的細微之處。下列能用來說明其成像原理的圖是( )CA. B.C. D.源頭:八上人教版教材第91頁圖5.1-4、第97頁圖5.3-22.(2024,長沙)為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小明找到了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1)如圖甲所示,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的過程中,小明發現凸透鏡靠近白紙時,紙上的光斑越來越大。接下來,他應該使凸透鏡與白紙之間的距離變____,直至白紙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大(2)某次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這個像是________、______的實像。倒立放大源頭:八上人教版教材第101頁圖5.4-3、圖5.4-43.(2024,宜賓)據專家介紹, 歲是青少年近視的高發期,愛眼護眼勢在必行。如圖所示,____(選填“甲”或“乙”)圖表示近視眼成像原理,應佩戴____(選填“丙”或“丁”)圖的眼鏡進行矯正。乙丁請在括號內畫“√”或“×”。1.經凸透鏡折射的光線都是會聚光線。 ( )×2.凸透鏡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 )√3.投影儀所成的像為正立、放大的實像。 ( )×4.爺爺的老花鏡是凸透鏡。 ( )√5.透過放大鏡看課本上的字,看到的字一定是放大的。 ( )×6.凸透鏡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物距的分界點是焦點。 ( )×7.不論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經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都不改變。( )8.只要將凸透鏡遠離物體,所成的像一定變小。 ( )√×經典例題與變式拓展考向一 透鏡對光的作用例1 (2024,濱州)根據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例1圖例1答圖變式拓展1 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凹透鏡,請畫出該光束經過凹透鏡和凸透鏡的折射光路。變式拓展1圖變式拓展1答圖考向二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應用例2 (2023,齊齊哈爾)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例2圖A. 燭焰在如圖所示位置所成像的特點與照相機成像特點相同B. 將蠟燭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向右移動光屏可得到燭焰所成清晰的像C. 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 刻度線處,燭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D. 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 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適當位置,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像變式拓展2 若在例2圖中所示位置的蠟燭和凸透鏡間增加一個凹透鏡,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下列操作可能使像變清晰的是( )AA. 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B. 將蠟燭靠近凸透鏡,保持光屏不動C. 將原凸透鏡換為焦距更大的透鏡D. 將原凸透鏡換為直徑更大、焦距仍為 的凸透鏡實驗探究實驗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中考命題角度及內容】1.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聚)。2.凸透鏡焦距的確定(定義法、等大實像法)。3.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讓像成在光屏中央)。4.不能成實像、成像位置不在光屏中央的原因(分別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和三心不在同一高度)。5.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像的清晰程度與完整度的判斷(像仍完整,但變暗)。6.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使像回到光屏中央的方法(可以向上移動光屏,或者向下移動凸透鏡,或者向上移動物體)。7.換焦距較大或焦距較小的透鏡后像的變化(焦距越小,會聚能力越強,相當于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焦距越大,會聚能力越弱,相當于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例圖例 (2024,黑龍江龍東地區)如圖所示,物理興趣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1)首先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如圖甲,讓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 。例圖(3)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此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___(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照相機不會(4)將蠟燭移到 刻度處,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像將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右變大儀”)。若實驗過程中擋住凸透鏡的一半,像的完整程度______(選填“會”或“不會”)受影響。【拓展設問提素養】例圖(5)在圖乙中,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眼鏡,將其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的像又變清晰了,說明該物理老師的眼鏡是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近視(6)實驗后經討論大家認為可利用 燈代替蠟燭作為光源,其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環保、安全(或成像清晰、穩定)例圖(7)如圖乙所示,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將透鏡向左移動的過程中,觀察光屏,發現______________(選填“還能成一次像”或“還能成兩次像”),且觀察到像的大小與之前相比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還能成一次像變大(8)實驗中,由于實驗時間較長,蠟燭變短,燭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會向____(選填“上”或“下”)方移動,為了能讓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將凸透鏡向下調節(或將光屏向上調節或將蠟燭向上調節)(9)實驗過程中,飛來一只小昆蟲落在凸透鏡上,光屏上______(選填“會”或“不會”)出現小昆蟲的像。不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