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4.2 我國的社會保障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目錄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2課標要求:了解我國個人收入的方式與合法途徑,解釋個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評析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政策,列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措施。學習目標:1.了解社會保障的構成及主要內容。2.理解建立社會保障“安全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理解和運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措施。4.闡明我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明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目標,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政治認同:通過學習,認識到我國的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原因,認同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國家的各項社會保障政策。科學精神: 認識到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根據我國的國情,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公共參與:運用社會保障體系的相關知識,針對我國當前社會保障領域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教學重難點:社會保障的功能;理解完善社會保障,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社會保障的公平性特征。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1一、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1、國家要建立社會保障的必要性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2、社會保障的內涵(是什么)面對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疾病、失業、養老、災害、生活貧困等各種問題,國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會承擔主要責任的社會保障體系。3、社會保障的作用(重要性)(1)社會保障的穩定功能(2)社會保障的調節功能(3)社會保障的互助功能社會保障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社會保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發揮收入分配調節器作用,能夠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社會保障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共濟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P50相關鏈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社會保障思想。《周禮·地官·遺人》中記載:“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鄉里之委積,以恤民之艱厄;門關之委積,以養老孤;郊里之委積,以待賓客;野鄙之委積,以待羈旅;縣都之委積,以待兇荒。”——遺人掌管王國的委積,以待[向民]施恩惠。鄉里的委積,用以救濟鄉民中饑餓困乏的人;門關的委積,用以撫養[為國事而死者的]父母和孩子,郊里的委積,用以供給[出入王都的]賓客;野鄙的委積,用以供應寄居的旅客;縣都的委積,用以防備災荒。《管子·輕重甲》中說:“民無以與正籍者予之長假,死而不葬者予之長度。饑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對那些納不起稅的老百姓要給予長期貸款,對那些家里死了人而無財力安葬的人要給予一筆喪葬費。使得饑餓的人有飯吃,挨凍的人有衣穿,死亡的人得到安葬《禮記·禮運》中指出:“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所以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讓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長的地方,讓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P50第二個相關鏈接4、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形式社會保障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組成,還包括其他社會保障形式,它們共同構成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1)社會保險①地位: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②資金來源:通過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③作用: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④主要內容: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4、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形式商業保險是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達到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商業保險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兩大類。購買商業保險,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異同商業保險 社會保險不同點 性質 自愿的市場行為 具有強制性和社會福利性經營目標 追求利潤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經營方式 保險公司經營 由國家經辦費用來源 全部由個人承擔 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分攤保障對象 簽訂保險合同并受按照約定繳費的人 法律規定有權利享社會保險的人保障水平 滿足被保險人的較高層次的保險需求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相同點 都是經濟保障機制,都要求投保人事先繳納保險費,保障投保人遇到風險后獲得一定的補償 ,都是風險規避與轉移機制。(2)社會求助①地位: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②方式: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③作用: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④主要內容:災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P52相關鏈接)4、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形式(3)社會福利①地位: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②方式: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的社會化服務、實物供給或者福利津貼。③目的: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4、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形式(4)社會優撫①地位:特殊社會保障。②對象: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③方式和特點: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的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4、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形式(5)其他社會保障(P51相關鏈接)除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基本保障外,還存在大量補充性的社會保障形式,如企業年金、社區服務等。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社區服務是在政府指導下,以社區組織為依托,在城鄉一定層次的社區內以全體社區居民為對象,以特殊群體為重點,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向他們提供福利性服務的一種社會化保障機制。提示:(1)小韓:是未達到退休年齡的從業人員,按月定期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屬于社會保險的內容,住房公積金屬于補充社會保障中的住房保障內容之一;老楊:參加居民醫保,解決了有病不敢看的問題。城鄉居民醫保是社會保險的內容之一;任奶奶:八十多歲,住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安度晚年。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是社會福利的內容之一。小丁:家在農村,因父親重病、母親身體不好等原因,家庭生活困難。小丁家申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活。最低生活保障是社會救助的內容之一。①社會保障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②社會保障通過國民收人再分配,發揮收人分配調節器作用,能夠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社會保障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共濟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這些社會保障發揮的作用:P49探究與分享:小韓:每個月都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將來有保障,心里踏實多了!老楊:以前有病不敢看,現在有病也不怕上醫院啦!城鄉居民醫保保障范圍擴大、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再也不擔心“病根”變“窮根”了。任奶奶:我八十多歲了,住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人照顧,國家每個月還給我補貼,生活真好!小丁:媽媽身體不好,爸爸生了重病住院,家里沒有了收入。村里幫助我家申請了低保,這下我可以安心上學了。 以上對話涉及哪些社會保障形式?這些社會保障發揮了什么作用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2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①要建立起覆蓋全民、城鄉統籌、公平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沒有漏洞的“安全網”。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更多地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P53第二個探究與分享①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對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的社會保障需求。②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社會保障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只有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使社會保障持續發展。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①享受社會保障是社會成員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②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個人和其他單位的經濟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擔責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權責清晰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要求“覆蓋全民”強調的是保障范圍,要求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充分發揮兜牢民生底線作用;“統籌城鄉”強調的是縮小差距,要求社會保障體系在提高覆蓋面基礎上縮小城鄉差距,進一步提高農村及落后地區的社會保障水平;“公平統一”強調的是成果共享,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安排進一步保證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安全規范”和“可持續”則是對社會保障體系的更高要求,體現了戰略性前瞻性的長遠眼光。要提升社會保障基金安全可靠、規范運行的運營管理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穩定預期和充分保障。P55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