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信息科技上冊(2024)教學設計1.3 樹立正確在線觀念教學目標 (核心素養 指向) 1 . 信息意識 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與區別,理解 數字身份的重要性。培養學生主動關注并識別網絡信息的真實性 和安全性的意識。 2 . 計算思維 通過動手實踐,學生學會使用鍵盤輸入信息,創建并管理 自己的簡單數字身份信息(如用戶名、密碼等)。引導學生思考 在線行為對數字身份的影響,培養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3 .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利用數字化工具(如在線平臺、教育軟件)進行探索性學 習,了解并體驗數字身份的不同應用場景。鼓勵學生發揮創意, 設計個性化的數字身份標識,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4 . 信息社會責任 理解并遵守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識別并抵制網絡 不良行為。培養學生在網絡空間中的責任感,學會尊重他人隱私, 維護網絡環境的健康與安全。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數字身份的概念及其與顯示身份的異同;掌握建立和管理數 字身份信息的基本方法;理解并遵守在線行為的基本規范。 教學難點: 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特別是如何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保 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如何在網絡空間中展現出負責任的態度 和行為。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選取典型的在線行為案例,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從 中提煉出正確的在線觀念。情景法:設計場景,讓學生置身于不同的情境中,體驗在線生活 中的各種情境,加深對正確在線觀念的理解。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分享各自的觀點和經驗,促進 思想碰撞和相互學習。教學過程環節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1、導入新課 “猜猜我是誰”游戲。 PPT 展示交互式碎片圖片謎題游戲 三張數字身份信息組成的碎片謎題,學生限 時內通過點擊線索、推理猜測的方式,找到 對應人物的真實身份。 每張謎題圖片答對了翻轉成為一張碎片 最后三張碎片組成一張圖——揭示主題:數 字身份 總結:同學們,剛才你們正是通過數字身份 的一些信息猜測的真實身份,什么是數字信 息呢? 激 發 學 生 學 習興 趣,初步認識數字 身份與現實身份 的關聯2、知識探究 結合 PPT,講述數字世界的廣闊和多彩,以及 數字身份在網絡社交、學習、娛樂等方面的 應用。 總結,數字身份是在線社會用于識別和驗證 個人身份的數字信息。 通過現實數字身 份和個人身份信 息的對比圖,讓學 生充分了解數字 世界和數字身份。3、活動探索 “探索身份的雙面世界” 問題引導學生總結異同點 1 、現實生活中,我們用身份證或學生證用來 讓小學生理解數 字身份(如網絡賬 號、游戲角色等) 與 現 實 身份 的區證明身份,在數字化世界里,怎么證明自己? 2 、“數字身份可以隨便改變嗎?為什么?”、 “現實身份中哪些信息不能隨意透露給網絡上 的陌生人? PPT 展示對比表格 別與聯系。4、任務實踐 1 、任務主題“建立我的數字身份” 情景任務卡,“小明的不幸遭遇”,小明喜歡打 游戲,有一次登錄了一個“神秘島嶼探險網站” 他自己建立了一個賬號,玩的開心,但是下 次他登錄了發現無法進入游戲,才意識到自 己的賬號被盜取了,原來是因為他的賬號密 碼太簡單了,請你幫忙小明設計一個賬號密 碼,免于被盜的風險 2 、PPT 展示小知識:創建賬號和密碼規則 用戶名:引導學生思考并選擇一個獨特且易 于記憶的用戶名,避免使用個人信息。 密碼設置:詳細講解密碼設置規則,如長度 至少 8 位,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符 號,不使用常見詞匯或生日等易猜測信息。 3 、實踐操作:在教師的監督下,學生模擬建 立自己的賬號和密碼。 這里增加學生使用鍵盤得技巧,如雙字符鍵, 強調切換中英文輸入法等。 4 、小組檢查:學生相互檢查對方的賬號和密 本環節通過讓學 生自己建立數字 身份體會如何在 復雜的網絡環境 中保護個人隱私 和信息安全 鼓勵學生嘗試使 用 不 同的 用戶 名 風格,體現個性。 同時本次課作為 學生第二次練習 使用鍵盤,學習到 鍵盤用雙字符鍵 等新方法。碼設置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提出改進建議。 5 、分享交流:邀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的賬號 名和密碼設置思路,教師點評并強調安全要 點。5、討論分享 “ 網絡行為小偵探” 準備幾個模擬的網絡行為案例小組內討論, 為案例中的人物出謀劃策,并探討其網絡行 為產生的后果。 每組推選一名“ 偵探” ,上臺匯報小組討論結 果,并給出“ 結果”和建議。 案例一:小明的網絡安全意識 小明在上網時,總是很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 信息。一次,他在一個看似有趣的網站上看 到了參加抽獎活動的鏈接,要求填寫姓名、 年齡和聯系電話。小明記得老師講過,不要 隨意在不明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于是他決 定不參加這個活動。 提問:你們覺得他是否應該參加這個活動呢 討論,匯報結果 結果: 通過角色扮演和 案例分析,加深學 生對在線行為規 范的理解,培養批 判 性 思 維 和團 隊 協作精神。 最后給出一個正 面或者反面教材 得案例結果,讓學 生產生 強 烈的 反 差感,更加印象深 刻。案例二:智慧舉報網絡謠言 小華在瀏覽新聞時,發現了一篇關于“學校即 將關閉” 的謠言文章,迅速在同學間傳播開來, 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小華認為這可是一件大 事,是不是要趕快告訴身邊的朋友呢 提問:你們覺得他應該怎么做呢 討論,匯報結 果 結果: 案例三:網絡詐騙的陷阱 小麗在網上購物時,收到了一個來自“ 客服” 的短信,稱她的訂單出了問題,需要她點擊 鏈接重新填寫信息。小麗很謹慎的說自己看 訂單沒有問題,問這個“客服”怎么證明,結果 “客服”說了很多小麗的信息,如姓名地址和身 份證信息,小麗陷入了懷疑。 提問:小麗是否應該點擊連接進去看一看到 底是什么情況呢?6、總結提升 教師總結,通過案例,我們應該怎么做 提出遵守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播放視頻,介紹并解讀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 明公約,強調其在網絡生活中的指導作用。 引導學生思考如 何在日常生活中 踐行公約,促進網 絡文明。課后作業請與家人分享你對數字身份的理解,探討如何安全、文明健康的上網教學反思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設計,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案例分析和合作 探究環節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本節課設計仍有待改進之處,部 分學生在創建數字身份信息時缺乏創新性和個性化,可能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 引導和鼓勵;在線行為規范的討論中,部分學生還停留在表面現象的描述上,未 能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響,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思 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