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人的呼吸和消化》單元教學設計核心概念 5.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6.生命的穩態與調節跨學科概念 1.物質與能量 2.系統與模型 3.結構與功能單元結構學習內容 5.5人體由多個系統組成 6.2人和動物通過獲取其他生物的養分來維持生存內容要求 1.描述人體用于呼吸的器官,列舉保護這些器官的方法。 2.描述人體用于攝取養分的器官,列舉保護這些器官的方法。單元目標 1.科學觀念 (1)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統的工作流程。 (2)認識到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對生命的重要意義。 (3)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保護呼吸和消化器官,增強健康意識。 (4)知道食物含有的七大營養素,意識到營養均衡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2.科學思維 (1)通過“解暗箱”的方法認識呼吸系統的消化系統。 (2)通過分析數據知道運動對呼吸有影響。 (3)能按食物的只要營養素給食物分類,能設計科學合理的食譜。 3.探究實踐 (1)通過探究活動,了解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的不同。 (2)能夠用測量的方法收集三種狀態下呼吸次數的數據并分析數據。 (3)能夠使用簡易的裝置測量肺活量。 (4)能用實驗的方法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和脂肪。 4.態度責任 (1)能夠有意識地關注人的呼吸和消化,提高對人體生命活動的研究興趣。 (2)了解保護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的方法,增強健康意識,有意識地養成健康的習慣。 (3)意識到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成長。學情分析 1.或許是呼吸和消化這兩個生命活動太習以為常而不被關注,又或許是一些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作為“人體暗箱”隱藏在身體內部不易被觀察到,三年級的學生對這些器官及主要功能在認知上普遍存在著模糊和偏差。他們不清楚這些器官是如何“工作”的,更不清楚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建立清晰、完整的認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2.本單元以“人的呼吸和消化”為主題,將呼吸和消化編排在同一個單元,是因為這是一對“有趣”的組合:都“有進有出”——進氧氣、出二氧化碳,進營養物質、出食物殘渣,都用“咽”這個器官;還因為它們在“工作”中密不可分:為人體一切活動提供能量的糖類、脂肪、蛋白質這三大營養素,在體內代謝時必須通過氧化分解才能釋放出來。氧化時所需要的氧,必須通過呼吸從外界不斷攝取。在營養物質氧化時還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必須通過呼吸排出體外。學生通過測量、體驗、模擬、探究等活動,用直觀形象的手段逐步解開“人體暗箱”,在認識呼吸系統的組成、各器官作用及整個系統的工作流程后進而認識消化系統,實現學習的遷移,發展科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為后續深入學習人體的其他系統奠定基礎。學業要求 能描述人體用于呼吸的器官、用于攝取養分的器官。 認同保護人體具有呼吸功能和社區養分功能器官的重要性。 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能與他人交流證據和觀點教學策略 1.任務情境: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科學觀察中獲取直接經驗,在構建生物模型中完善對生物體結構層次的認知,在制作概念圖的過程中找出生命系統構成層次的規律,使學生逐步認識器官、系統等概念,并將這些概念逐步內化。 2.學習活動: 體驗:通過感受運動前后呼吸的變化,了解運動對呼吸的影響。學習評價 1.在下圖中填寫呼吸器官的名稱。 2.簡述人吸氣時氣體經過的器官順序 3.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