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毛驢》教學設計課時1 課時 40 分鐘教材分析《小毛驢》是一首極具童趣的北京童謠,四二拍子,一段體結構。其旋律輕快活潑,具有鮮明的上行和同音反復特點,生動地勾勒出騎驢趕集的歡樂場景。歌詞詼諧幽默,貼近兒童生活,易于引發學生共鳴。簡短的四個樂句,節奏規整,富有律動感,充分展現了小朋友天真爛漫的性格,是一首能讓學生感受音樂魅力、體驗生活樂趣的優秀作品,有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表現力。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天真爛漫,對音樂充滿熱情,喜歡通過唱跳來表達自己。他們已具備一定的節奏感和音高概念,但在音準把握上仍需提高。此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生動有趣的音樂內容極易產生興趣,且善于模仿。不過,他們注意力易分散,需要多樣化教學方法吸引。《小毛驢》這首歌曲的趣味性能夠契合學生特點,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可進一步提升其音樂感知和表現能力。教學目標審美感知學生能充分感受《小毛驢》歡快的旋律、有趣的節奏,體會其中的詼諧情緒,提升對音樂美的感知能力。藝術表現學生可以用自然流暢、富有彈性的聲音準確演唱《小毛驢》,并通過生動的表情、活潑的動作等將歌曲情境完美展現,增強演唱的藝術感染力。創意實踐積極鼓勵學生在演唱中大膽發揮創意,如自主創編動作、改編歌詞等,有效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激發音樂創造力。文化理解深入了解北京童謠的獨特風格與文化內涵,感受地方音樂文化的魅力,從而增進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逐步培養文化自信。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運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準確且富有感情地演唱《小毛驢》,深刻體會歌曲的歡快情緒。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精準把握歌曲中的節奏變化,尤其是附點節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騎驢趕集的有趣場景。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小毛驢頭飾若干、節奏卡片、打擊樂器(木魚、沙錘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5 分鐘)播放兒歌《小毛驢》的動畫視頻,視頻中可愛的小毛驢形象和歡快的旋律瞬間吸引學生的目光。播放結束后,老師微笑著提問:“小朋友們,剛才的視頻里出現了一只可愛的小毛驢,它在做什么呀?你們喜歡它嗎?” 引導學生回憶視頻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順勢引出課題。老師播放歌曲音頻,帶領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晃動身體,初步感受歌曲的韻律。老師一邊晃動身體,一邊用眼神和表情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放松心情,盡情享受音樂。講授新課(25 分鐘)感知(5 分鐘)再次播放歌曲,讓學生安靜地聆聽。老師輕聲引導:“小朋友們,現在請閉上眼睛,用心去聽,想象自己正騎在小毛驢的背上,走在熱鬧的集市上,感受一下周圍的景象。” 歌曲結束后,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描述腦海中的畫面,從而加深對歌曲情緒的理解。展示節奏卡片,老師以較慢的速度示范按節奏讀歌詞,同時用手輕輕拍打節奏,引導學生跟隨模仿。讀到附點節奏時,老師故意加重語氣,并用夸張的動作示范,如身體前傾表示附點的延長,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發現這個地方的節奏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樣嗎?” 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感受附點節奏的特點,加深記憶。探究(10 分鐘)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引導學生觀察旋律線的走向。老師用手指在空中畫出旋律線,同時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條旋律線像什么呀?當旋律線向上走的時候,我們的聲音可以怎么變化呢?向下走的時候呢?”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通過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理解旋律的起伏,感受音樂的動態變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為歌曲創編簡單的動作。老師在教室里巡視,參與學生的討論,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啟發,如:“小毛驢走路的時候,我們可以怎么用身體表現呢?趕集的時候,人們的心情很愉快,我們的動作可以怎么體現呢?” 討論結束后,邀請小組代表展示創編的動作,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和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示范(10 分鐘)教師聲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用明亮的聲音、豐富的表情和生動的動作展示歌曲的演唱風格。演唱過程中,老師特別注意在附點節奏處做出明顯的強弱對比,讓學生更清晰地感受附點節奏的演唱技巧。演唱結束后,老師微笑著問學生:“小朋友們,老師唱得怎么樣?你們覺得哪里最有趣呢?” 引導學生觀察和感受教師的演唱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一句一句教唱歌曲,每句唱完后,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和節奏問題。比如在教唱 “我有一只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這句時,老師先示范正確的發音和節奏,然后讓學生跟著模仿。如果學生唱得不準確,老師耐心地用比喻的方法解釋:“附點節奏就像小毛驢走路時的小停頓,我們要把這個停頓唱出來,就像小毛驢在調皮地跳一下。” 唱完一段后,讓學生跟著鋼琴伴奏輕聲哼唱,老師在一旁仔細傾聽,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鞏固延伸(10 分鐘)分組演唱比賽,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推選一名組長。各小組進行展示演唱,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并評價。老師在黑板上列出評價標準,如聲音是否清晰、節奏是否準確、表情是否生動、動作是否協調等,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結束后,評選出最佳演唱小組,給予表揚和獎勵,如小貼紙、小獎品等,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榮譽感。引導學生嘗試改變歌曲速度或力度再次演唱,感受音樂變化帶來的不同效果。老師先示范,用較快的速度和較強的力度演唱一段,然后用較慢的速度和較弱的力度演唱一段,讓學生對比感受。接著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哪種速度和力度更適合表現小毛驢歡快的心情呢?如果小毛驢累了,速度和力度可以怎么變化呢?” 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發揮創意,通過實踐加深對音樂要素的理解,培養音樂表現力。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老師微笑著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毛驢》這首有趣的歌曲,大家學會了用歡快的聲音演唱,還創編了很多精彩的動作。你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都非常棒!”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獲和感受,老師認真傾聽,給予肯定和回應,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作業回家后,充滿感情地為家人演唱《小毛驢》,并請家人評價。與家人一起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創編新的歌詞,下節課帶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設計意圖初步感知環節通過播放動畫視頻和引導身體律動,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節奏和情緒,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興趣。探究音樂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旋律、創編動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音樂思維和創造力。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深入理解音樂,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時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務,增強團隊協作能力。鞏固延伸環節分組演唱比賽營造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鞏固所學演唱技能。嘗試改變歌曲速度和力度演唱,讓學生親身體驗音樂要素變化對情緒的影響,培養音樂創造力和審美能力,進一步增進對歌曲的理解和喜愛。板書小毛驢歌曲介紹北京童謠四二拍子,一段體節奏練習XX | XX X |X | XX X |旋律特點上行、同音反復歌詞創編教學反思在本次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對歌曲的學習充滿熱情。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演唱技巧、音樂感知和創造力等方面都有一定提升。但教學中也發現一些不足之處,如節奏訓練環節部分學生對附點節奏的掌握仍不夠熟練,后續教學需加強針對性練習。在引導學生創編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鼓勵,提供個性化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成長和快樂。未來教學將不斷改進,為學生帶來更豐富、有趣的音樂課堂。—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