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3課 女媧造人 教學設計【素養目標】1.了解神話的相關知識,感受神話的魅力。2.體會聯想和想象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把握女媧偉大的母親形象。(重難點)3.感受古人對人類起源的思考,激發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學習任務:任務一 知識積累(預習檢測)任務二 講·造人故事任務三 思·女神形象任務四 比讀,總結想象【新課導入】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并沒有分開,而是一個大氣團,盤古就一直睡在這個大氣團中。他這一覺足足睡了一萬八千年。當盤古一覺醒來,眼前一片漆黑。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漸使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他為不使天地不會重新合并,繼續施展法術。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經過上萬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盤古臨死前,盤古口里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云;呻吟之聲變成雷霆;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手足和身軀變成大地和高山;血液變成江河;筋脈變成道路,頭發和胡須變成星星;皮膚和汗毛變成草地林木;肌肉變成土地;牙齒和骨骼,變成閃光的金屬和堅石、珍寶;身上的汗水,也變成雨露和甘霖。盤古完成開天辟地的偉大業績,是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天地開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術,甚至有了鳥獸蟲魚了,可是單單沒有人類。這世間,無論怎樣說吧,總不免顯得有些荒涼寂寞。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叫作女媧。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我們有請袁珂爺爺給大家講故事!任務一 知識積累(預習檢測)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文體知識2.掌握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并能運用到寫作和日常生活中【作者簡介】袁珂(1916-2001),作家、神話學家,四川新都人。長期從事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工作,在古代神話資料的搜集、考證、注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著有《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校注》等《中國古代神話》是中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寫作背景】本文選自《神話故事新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原題為《女媧創造人類》,選入課本時改為現在的題目。本文是根據《風俗通》中有關“女媧造人”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了富于人道色彩的演繹與擴充,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光彩。【文體知識】神話神話是古代人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因不能正確地解釋而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故事,這種想象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人類奧秘的愿望。【字音字形】多音字【理解詞語】【詞語辨析】開辟與開拓任務二 講·造人故事要求:1.完成學習任務單2.根據圖片提示,用口頭語言,再現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新課標·學習任務單看圖講故事圖1:女媧行走在這片莽(mǎng)莽榛(zhēn)榛的原野上,看著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圖2: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圖3: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圖4:“媽媽,媽媽……”請你用口頭語言,再現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示例:天地開辟以后,有一個女神叫女媧,她覺得天地之間很孤獨,所以想添點東西讓它多一些生機,最后她用黃泥創造了人。之后,女媧覺得用手一個個造人太累了,就想到了揮藤造人,創造出了大量的人。最后她又讓男女搭配,讓人類自己生生不息繁衍下去。任務三 思·女神形象要求:生動感人的神話,離不開鮮明的人物形象,女媧在你心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結合相關語句進行分析。①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個池子旁邊蹲下來。澄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假裝生氣,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充滿活力與創造力、孩子氣的女媧形象。②想著,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樣的小東西。動作描寫。“掘起”“摻和”“揉團”等動詞用得極其準確,將女媧造人的過程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表現了女媧創造人類時的認真。③女媧看著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神態描寫。寫女媧為自己創造的生物感到喜悅。把女媧的母性生動地刻畫了出來,給人以親切溫柔之感。④她工作著,工作著,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滿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工作。寫女媧為造更多的人而不停地工作,表現了她的勤勞和辛苦。⑤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入一個泥潭里,攪混了渾黃的泥漿,向地面上這么一揮灑,泥點兒濺落的地方,就出現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和先前用黃泥捏成的小人兒一般無二。動作描寫。這一系列動詞寫出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體現出女媧的聰明智慧。女媧形象總括:她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她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方法體現了“神”的威力。她是一個普通的“人”。她有人的孤獨感。她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生氣。 她是一個活潑、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女神。她是一個勤勞的母親,一個喜愛孩子的媽媽。 作者是怎樣塑造女媧這個形象的?作者以大膽奇特的想象,塑造了女媧這個神通廣大的“神”,成就了她捏土成人、灑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又賦予了女媧聰明勤勞、有喜有悲的人性。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忙碌碌,像母親一樣勤勞、智慧。她,雖是神,卻有人的情感、人的智慧。而這一切又使得女媧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類社會的情理。女媧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她是作者借助想象創造出來的。結合女媧形象,體會想象的特點。任務四 比讀,總結想象要求:1.閱讀課文和《風俗通》相關記載,說說課文做了哪些改動,為什么要這樣處理。2.結合今天的現實,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女媧造人”這個神話故事。1.閱讀課文和《風俗通》相關記載,說說課文做了哪些改動,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增添:增添了環境(景物)描寫、女媧的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女媧造人的原因及具體過程、人造出來后歡快的場面,充分表現了作者的聯想和想象力,也豐富了女媧的形象,使其不僅有神性,更有了人性。刪改:作者認為《風俗通》的這句是“階級烙印”,“非復原始神話之舊”,故改編時舍棄了。2.結合今天的現實,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女媧造人”這個神話故事。同學1: “女媧造人”這個神話故事是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人們想要探求自身的起源,卻無法對人的起源做出科學的解釋,所以只好借助想象來回答這個問題。因此,單純從回答人類起源這一問題來說,“女媧造人”是沒有科學意義的,不值得推薦。但是從了解神話、探究古人思想的角度來看,今天學習這個故事還是有意義的。同學2:“女媧造人”這個神話故事是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人們想要探求自身的起源,卻無法對人的起源做出科學的解釋,所以只好借助想象來回答這個問題。因此,單純從回答人類起源這一問題來說,“女媧造人”是沒有科學意義的,不值得推薦。但是從了解神話、探究古人思想的角度來看,今天學習這個故事還是有意義的。【課堂總結】本文記述了女媧造人的全過程,表現了原始人類對人類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所做出的豐富想象,表達了作者對生命誕生的喜悅之情。有了人類,大自然才有了生氣,蓬勃起來;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寂寞、孤獨;有了人類,世間也就有了溫馨,有了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造……【板書設計】【寫作特色】1.想象豐富,貼近生活。神話是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這些秘密,求得一種說法,所以只好借助于天真的想象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大膽而奇特的想象正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和美麗的向往。2.語言清新,質樸生動。女媧完全是在一種極自然的、無意識的狀態下萌發了造人的念頭。文中說她“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兒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時,“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的生物來加入到世間呢”。這種口吻帶有原始洪荒時代的稚拙與樸素,讀者仿佛看到女媧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孩子,而不是一個神。3.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文章在敘事時,詳略得當,對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詳寫,對與中心關系不大的地方則略寫。例如,人來到世間的過程,是本文的重點,所以作者對女媧造人的方法詳寫,對造人之前的世界的景象則略寫。兩種造人方法,作者詳寫了第一種,后一種用了兩段,十分簡略。這是因為前者更能體現女媧造人的精神,是第二種方法的基礎,這樣安排突出了重點。新課標·文化自信中國航天與古代神話【課后作業】《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①;渴,欲得飲,飲于河、渭②;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③。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④。注釋:①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②河、渭:黃河,渭水。③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④鄧林即為“桃林”。要求:發揮想象,梳理情節,突出形象,將《夸父逐日》擴充成一則神話故事,不少于600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