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模塊三 40篇文言文梳理原文、譯文、重點詞語解釋嚴格依據課本及課下注釋、《教師教學用書》,請放心使用。原文刷灰底詞語上方的對話框中,藍色部分為課下注釋詞語解釋,黑色部分為非課下注釋重點詞語解釋。一 詠雪劉義慶(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學家。主持編纂了《世說新語》,著有《幽明錄》等書。《世說新語》,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詠雪贊賞謝道韞的聰明才智本文通過寫謝太傅在家中與小輩即景賦詩詠雪的情景,贊美了謝道韞的文學才華,同時也透露出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一、字詞解釋1.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兒女 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1) 今義:兒子和女兒因 未若柳絮因風起 古義:(2) 今義:因為2.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集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1) 俄而 俄而雪驟 (2) 似 白雪紛紛何所似 (3) 差 撒鹽空中差可擬 (4) 未若 未若柳絮因風起 (5) 3.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與 與兒女講論文義 (1) 何 白雪紛紛何所似 (2) 二、重點句子翻譯1.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倒裝句) 2.未若柳絮因風起。 (2024·湖南)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選自《世說新語·言語》)【乙】謝公①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②。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于常。(選自《世說新語·雅量》)【丙】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③,便唱④使還。太傅神情方王⑤,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 ”眾人即承響⑥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選自《世說新語·雅量》)【注釋】①謝公:指謝安,死后追贈為大傅。②局:這里指棋局。③遽(jù):惶恐。④唱:叫喊。⑤王(wàng):同“旺”,指興致高。⑥承響:應聲附和。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俄而謝玄淮上信至”中的“俄而”與“俄而雪驟”中的“俄而”意思相同,都表示“不久,一會兒”。B.“撒鹽空中差可擬”中的“差”是“大體”的意思,與成語“差強人意”中的“差”意思相同。C.“徐向局”“公徐云”與《周亞夫軍細柳》中“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中的“徐”,都有“緩慢”的意思。D.“色”有“面部表情、氣色,顏色,品類”等義項,“意色舉止”“色并遽”中的“色”都是“顏色”的意思。2.借助下面的知識卡片,將短文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說:1.shuō ①解釋,說明;②主張,學說 2.shuì勸說,說服 3.yuè同“悅”,喜悅,高興 去:①離開;②距,距離;③前往;④過去的 3.短文乙、丙均出自《雅量》篇。任選一則,根據其中謝公的表現,說說將其歸入《雅量》篇的原因。 4.在《晉書·謝安傳》中,短文乙的故事有另外一個結尾:謝安下完棋,往屋里走,因為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過門檻時不小心把木屐上的齒踢斷了。你覺得這個結尾好不好,為什么 二 陳太丘與友期行見一《詠雪》的作家作品。陳太丘與友期行做人要守信明禮本文通過記述陳元方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贊揚了陳元方維護自己和父親尊嚴的責任感和無畏精神,同時也表現出元方年紀雖小但明事講禮、聰慧過人的品質。告誡人們做事要講誠信、有禮貌。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不 尊君在不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日 日中不至 (1) 寒雪日內集 (2)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期 期日中 古義:(1) 今義:預定的時日;日期委 相委而去 古義:(2) 今義:把事交給別人去辦;委任引 下車引之 古義:(3) 今義:引導顧 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4) 今義:注意;照管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慚 友人慚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 (1) 至 過中不至 (2) 尊君 尊君在不 (3) 家君 君與家君期日中 (4)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與 陳太丘與友期行 (1) 乃 去后乃至 (2) 而 相委而去 (3) 之 下車引之 (4) 二、重點句子翻譯1.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 2.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箄①,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② ”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箄,飯今成糜③。”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 ”對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說,更相易奪④,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選自《世說新語·夙惠》)【注釋】①著箄:放置蒸飯用的竹制盛器。②餾:蒸飯。③糜:粥。④更相易奪:互相更正補充。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俱委而竊聽: (2)大人與客語: (3)爾頗有所識不: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3.用自己的話說說元方兄弟“飯今成糜”的原因,并談談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三 《論語》十二章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東漢列為“七經”之一,宋代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論語》十二章勤奮自勉 謙虛好學 修養身心本文通過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給人啟示。內容深刻,富有哲理,對后世的教育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中關于學習方法和做人方面的論述啟迪青少年:學習要有端正的態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心胸開闊、意志堅定、理想遠大。同時,閱讀《論語》,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說 不亦說乎 (1) 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2)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知 人不知而不慍 (1) 溫故而知新 (2) 從 七十而從心所欲 (3) 擇其善者而從之 (4)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水 飯疏食,飲水 古義:(1) 今義: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可以 可以為師矣 古義:(2) 今義:表示許可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時 學而時習之 (1) 日 吾日三省吾身 (2) 樂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 飯 飯疏食,飲水 (4)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慍 人不知而不慍 (1) 君子 不亦君子乎 (2) 省 吾日三省吾身 (3) 謀/忠 為人謀而不忠乎 (4) 信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5) 惑 四十而不惑 (6) 逾矩 不逾矩 (7) 罔 學而不思則罔 (8) 殆 思而不學則殆 (9) 堪 人不堪其憂 (10) 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1) 川 子在川上曰 (12) 逝 逝者如斯夫 (13) 奪 三軍可奪帥也 (14) 匹夫 匹夫不可奪志也 (15) 篤 博學而篤志 (16) 切 切問而近思 (17) 仁 仁在其中矣 (18)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而 學而時習之 (1) 人不知而不慍 (2) 溫故而知新 (3) 博學而篤志 (4) 為 為人謀而不忠乎 (5) 夫 逝者如斯夫 (6) 以 可以為師矣 (7) 則 思而不學則殆 (8) 且 不義而富且貴 (9) 于 于我如浮云 (10) 焉 必有我師焉 (11) 二、重點句子翻譯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省略句)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倒裝句) 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節選自《<論語>十二章》)【乙】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節選自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1)博學而篤志: (2)切問而近思: (3)軍于城父: (4)君子固窮: 2.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3.乙文中孔子在弟子們餓得站不起來時,還不停地講學、誦讀、彈琴、歌唱,這體現了孔子“ ”的觀點。(用乙文中的句子回答)回想你學過的初中課文,孟子的“ ”也體現了這一觀點。(用課文原句回答) 四 誡子書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子,一般認為是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誡子書諄諄教誨 無限期望這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主要論述修身治學,強調“淡泊”“寧靜”的價值。圍繞學習告誡兒子,成才要具有三個條件:立志、學習、惜時。強調修身治學,強調“淡泊”“寧靜”。一、字詞解釋1.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學 夫學須靜也 (1) 非志無以成學 (2) 2.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寧靜 非寧靜無以致遠 古義:(1) 今義:(環境、心情)安靜險躁 險躁則不能治性 古義:(2) 今義:地勢險惡、復雜,不易通過;險要慢 淫慢則不能勵精 古義:(3) 今義: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費的時間長(跟“快”相對)3.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廣 非學無以廣才 (1) 成 非志無以成學 (2) 遠 非寧靜無以致遠 (3) 4.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誡/書 誡子書 (1) 修 靜以修身 (2) 明 非淡泊無以明志 (3) 致 非寧靜無以致遠 (4) 淫慢/勵 淫慢則不能勵精 (5) 險/治 險躁則不能治性 (6) 馳 年與時馳 (7) 去 意與日去 (8) 5.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夫君子之行 (1) 以 靜以修身 (2) 則 淫慢則不能勵精 (3) 何 將復何及 (4) 二、重點句子翻譯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乙】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①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加冠②,嶷然有聲③。一日,修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簏④中,讀而心慕焉。苦志探賾⑤,忘寢食,必欲并轡⑥絕馳而追與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有刪改)【注釋】①荻:植物名,形狀像蘆葦。②加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束發戴帽)儀式,表示已經成人。③嶷(yí)然有聲:形容有很高的聲望。④簏(lù):竹編的盛物器具。⑤賾(zé):精微,深奧。⑥并轡(pèi):兩匹馬并排前進。1.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意與日去: (2)幼敏悟過人: 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2)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母 鄭 守 節 自 誓 親 誨 之 學4.乙文中哪些內容能體現諸葛亮所說的“非志無以成學” (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五 狼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今屬山東淄博)人,清代文學家。著有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等。敢于斗爭 善于斗爭本文記敘了一個屠戶歸家途中遇狼、懼狼、御狼,最后殺狼的故事,表現了人的智慧與力量,說明惡勢力終將自取滅亡。面對像狼一樣的邪惡勢力應該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一、字詞解釋1.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止 一狼得骨止 (1) 止有剩骨 (2) 意 意暇甚 (3)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4) 敵 恐前后受其敵 (5) 蓋以誘敵 (6) 前 恐前后受其敵 (7) 狼不敢前 (8) 2.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洞 一狼洞其中 (1) 隧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2) 犬 其一犬坐于前 (3) 3.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綴 綴行甚遠 (1) 從 一狼仍從 (2) 驅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3) 窘 屠大窘 (4) 顧 顧野有麥場 (5) 積 場主積薪其中 (6) 弛 弛擔持刀 (7) 少時/去 少時,一狼徑去 (8) 瞑 目似瞑 (9) 暇 意暇甚 (10) 寐 乃悟前狼假寐 (11) 黠 狼亦黠矣 (12) 變詐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13) 4.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以 投以骨 (1) 以刀劈狼首 (2)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 其 恐前后受其敵 (4) 場主積薪其中 (5) 屠乃奔倚其下 (6)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7) 之 復投之 (8)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9) 久之,目似瞑 (10) 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11)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12) 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3) 于 其一犬坐于前 (14) 乃 乃悟前狼假寐 (15) 二、重點句子翻譯1.屠懼,投以骨。(倒裝句)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止增笑耳。(節選自蒲松齡《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①,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②,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③,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④。此事從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⑤!然野心不過遁逸⑥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⑦,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⑧耶!(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注釋】①畜:養。②廳事:住所的堂屋。③俟(sì):等待。④革:皮。⑤信不誣哉:確實不虛妄啊。誣,虛假、虛妄。⑥遁逸:逃跑,隱藏。⑦不測:險惡難測的居心。⑧貽患:留下禍患。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一狼洞其中: (2)屠自后斷其股: (3)聞群犬嗚嗚作怒聲: (4)然野心不過遁逸耳: 2.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2)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甲、乙兩文都寫了狼性的狡猾,請分別從兩文中找出表現狼狡猾的句子。甲文: 乙文: 4.乙文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六 穿井得一人《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雜家代表著作。戰國末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穿井得一人凡事認真思索、不輕信傳言本文通過敘述一家人因打水井而節省了一個人的勞動力,卻被傳播成打井挖出了一個人的故事,啟示我們要尊重事實,注重調查,不要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不要輕信流言蜚語,也不要做無稽之言的傳播者。告訴人們對于傳聞不要輕信,更不能以訛傳訛,要有審慎的態度、去偽存真的求實精神。一、字詞解釋1.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國人 國人道之 古義: 今義:本國的人2.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聞 聞之于宋君 3.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穿 穿井得一人 (1) 溉/汲 家無井而出溉汲 (2) 及 及其家穿井 (3) 道 國人道之 (4) 對 丁氏對曰 (5) 4.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宋之丁氏 (1) 有聞而傳之者 (2) 求聞之若此 (3) 而 家無井而出溉汲 (4) 有聞而傳之者 (5) 于 聞之于宋君 (6) 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7)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8) 其 及其家穿井 (9) 者 有聞而傳之者 (10) 二、重點句子翻譯1.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節選自《呂氏春秋》)【乙】楚人有擔山雞者,路人問曰:“何鳥也 ”擔者欺之曰:“鳳凰也。”路人曰:“我聞有鳳凰久矣今真見之汝賣之乎 ”曰:“然。”乃酬①千金,弗與;請加倍,乃與之。方將獻楚王,經宿而鳥死。路人不遑②惜其金,惟恨③不得以獻耳。國人傳之,咸以為真鳳而貴,宜欲獻之。遂聞于楚王。王感其欲獻己也,召而厚賜之,過買鳳之值十倍矣。(選自《太平廣記》,有刪改)【注釋】①酬:付,出。②遑:閑暇。③恨:遺憾。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1)及其家穿井: (2)國人道之: (3)請加倍,乃與之: (4)過買鳳之值十倍矣: 2.翻譯句子。(1)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2)方將獻楚王,經宿而鳥死。 3.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限斷兩處)我 聞 有 鳳 凰 久 矣 今 真 見 之 汝 賣 之 乎4.“謠言止于智者”,從這兩則寓言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七 杞人憂天《列子》,舊題為列御寇著。據后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列御寇,相傳是戰國時的道家人物,鄭國人。杞人憂天庸人自擾文章通過記敘杞人擔心天崩地墜、身無所寄而寢食不安的故事,諷刺了那種害怕不可能發生的災禍、徒然自擾的庸人,告訴我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不必為了沒意義、無根據、不可能發生的事而愁苦擔憂;對事物要有全面的認識。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舍 舍然大喜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中 終日在天中行止 (1) 有所中傷 (2)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中傷 亦不能有所中傷 古義: 今義:誣蔑別人使受損害4.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亡 身亡所寄 (1) 曉 因往曉之 (2) 積 天,積氣耳 (3) 屈伸 若屈伸呼吸 (4) 崩墜 奈何憂崩墜乎 (5) 躇步跐蹈 若躇步跐蹈 (6) 5.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 (1) 因往曉之 (2) 其 其人曰 (3) 奈何憂其壞 (4) 何 奈地壞何 (5) 二、重點句子翻譯1.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2.天,積氣耳,亡處亡氣。 3.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①。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②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③信度,無自信也。”【注釋】①坐:同“座”,座位。②反:同“返”,返回。③寧(nìnɡ):副詞,寧可、寧愿。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一處)鄭 人 有 欲 買 履 者 先 自 度 其 足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何不試之以足 3.從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 孫權勸學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 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孫權勸學本文敘述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的故事,贊揚了呂蒙認真學習的精神,并告訴人們學習的重要性。不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要不斷學習;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有所長進。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邪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當 當涂掌事 (1) 但當涉獵 (2) 見 見往事耳 (3)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4)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孤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1) 今義:單獨;孤單博士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2)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往事 見往事耳 古義:(3) 今義:過去的事情4.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當涂 卿今當涂掌事 (1) 辭/務 蒙辭以軍中多務 (2) 涉獵 但當涉獵 (3) 益 自以為大有所益 (4) 及/過 及魯肅過尋陽 (5) 非復 非復吳下阿蒙 (6) 刮 即更刮目相待 (7) 5.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以 蒙辭以軍中多務 (1) 自以為大有所益 (2) 乃 蒙乃始就學 (3) 與 與蒙論議 (4) 更 即更刮目相待 (5) 何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6) 而 結友而別 (7) 二、重點句子翻譯1.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省略句) 2.蒙辭以軍中多務。(倒裝句)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孫權諭呂蒙讀書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涂掌事,宜①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②以來,省③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④當不為乎 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⑤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⑥邪 ”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陳⑦三策。肅拊⑧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選自《三國志》,有刪改)【注釋】①宜:應該。②統事:指掌管吳國事務。③省:察看。④寧:豈,難道。⑤光武: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⑥勉勖:勉勵。⑦陳:陳述。⑧拊(fǔ):撫摸。1.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三處)吾 謂 大 弟 但 有 武 略 耳 至 于 今 者 學 識 英 博 非 復 吳 下 阿 蒙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權謂蒙及蔣欽曰: (2)卿今并當涂掌事: (3)孰若孤: (4)篤志不倦: (5)手不釋卷: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4.呂蒙為什么能為魯肅“陳三策” 請結合選文回答。 5.如果從文中選擇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讀書群,你會選擇誰 請結合選文和《孫權勸學》說明理由。 九 賣油翁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散文成就最大,也擅長詩詞。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賣油翁熟能生巧本文通過陳堯咨與賣油翁之間的對答和對賣油翁酌油經過的描寫,闡釋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誡人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使有長處也不能驕傲自滿。告訴人們“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爾 但手熟爾 (1) 杓 徐以杓酌油瀝之 (2)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射 嘗射于家圃 (1) 爾安敢輕吾射 (2) 3.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善 陳康肅公善射 (1) 輕 爾安敢輕吾射 (2) 4.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自矜 公亦以此自矜 (1) 釋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2) 睨/去 睨之久而不去 (3) 頷 但微頷之 (4) 知 汝亦知射乎 (5) 熟 但手熟爾 (6) 忿然 康肅忿然曰 (7) 覆 以錢覆其口 (8) 徐 徐以杓酌油瀝之 (9) 5.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以 以此自矜 (1) 以錢覆其口 (2) 以我酌油知之 (3) 而 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4) 康肅笑而遣之 (5) 二、重點句子翻譯1.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碎金魚陳堯咨善射,百發百中,世以為神,常自號曰“小由基①”。及守荊南回,其母馮夫人問:“汝典郡②有何異政 ”堯咨云:“荊南當要沖,日有宴集,堯咨每以弓矢為樂,坐客罔不③嘆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輔國家,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④,豈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魚⑤。(有改動)【注釋】①由基:養由基,戰國時楚國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務。③罔不:無不。④伎:同“技”。⑤金魚:古人的一種佩飾。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及守荊南回: (2)杖之,碎其金魚: 2.翻譯下面的句子。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豈汝先人志邪 3.陳堯咨的母親為什么“杖之” 十 陋室銘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曾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著有《劉夢得文集》。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體制短小,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陋室銘本文通過對所居陋室主人、事物、環境的描寫,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個人應該做到不慕名利、安貧樂道。一、字詞解釋1.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鴻 談笑有鴻儒 古義:(1) 今義:鴻雁;書信形 無案牘之勞形 古義:(2) 今義:形狀2.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名 有仙則名 (1) 亂 無絲竹之亂耳 (2) 勞 無案牘之勞形 (3) 3.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靈 有龍則靈 (1) 馨 惟吾德馨 (2) 白丁 往來無白丁 (3) 調 可以調素琴 (4) 絲/竹 無絲竹之亂耳 (5) 陋 何陋之有 (6) 4.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無絲竹之亂耳 (1) 何陋之有 (2) 則 有仙則名 (3) 何 何陋之有 (4) 二、重點句子翻譯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廬山草堂記匡廬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②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樂天既來為主,仰觀山俯聽泉傍睨竹樹云石,自辰至酉,應接不暇。俄而物誘氣隨,外適內和。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后頹然嗒然③。一旦蹇剝④,來佐江郡。郡守以優容撫我,廬山以靈勝待我。是天與我時,地與我所,卒獲所好,又何以求焉 (選自《白居易集·草堂記》,有刪改)【注釋】①匡廬:廬山。②遠行客:遠行的人。③頹然:松弛的樣子。嗒(tà)然:物我兩忘的樣子。④蹇(jiǎn)剝:時運不濟。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樂天既來為主: (2)俄而物誘氣隨: 2.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仰 觀 山 俯 聽 泉 傍 睨 竹 樹 云 石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 (2)卒獲所好,又何以求焉 4.先找出描述草堂選址原因的句子,并結合《陋室銘》,體會居室主人身處其間的愉悅心情,說說他們有怎樣不同的精神追求。 十一 愛蓮說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世稱濂溪先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周敦頤集》等。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性的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詠志、譏諷世俗的散文,選自《周敦頤集》。愛蓮說不慕名利 潔身自好本文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堅貞高潔的品格,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厭惡。文章借“蓮”闡述了人與環境的關系問題。一個人如果自制力強,能不受環境影響,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個人如果自制力弱,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就容易“近墨者黑”。一、字詞解釋1.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植 亭亭凈植 古義:(1) 今義:栽種宜 宜乎眾矣 古義:(2) 今義:合適2.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蔓/枝 不蔓不枝 (1) 遠 香遠益清 (2) 3.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蕃 可愛者甚蕃 (1) 染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 濯 濯清漣而不妖 (3) 清 香遠益清 (4) 鮮 陶后鮮有聞 (5) 4.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水陸草木之花 (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 而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3) 焉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 者 花之富貴者也 (5) 何 同予者何人 (6) 二、重點句子翻譯1.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判斷句)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省略句)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鴨沼觀荷(節選)余生甫里,即以唐陸天隨而得名。天隨隱居不仕,自號甫里先生。歿后,亮節高風,里人思之不置。以先生生平固喜鴨,乃鑿池沼,于池畔另辟鴨舍,方塘如鑒,一水瀠洄。蓄白鴨數頭,修潔可愛。紅衣翠蓋間,點綴以白羽翩躚,亦復不俗。中央筑一亭曰“清風亭”,東西通以小橋,四周環植榆柳桃李,盛夏新綠怒生。碧陰覆檐際,窗欞四敞,涼飆颯然。池種荷花,紅白相半,清芬遠徹,風晨月夕,煙晚露初,領略尤勝。每歲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祝生日。觀荷之約,以花開為始,三日一會,肴核以四簋為度,但求率真,毋侈華靡。甫里本屬水鄉,多菱芡之屬。沉李浮瓜,調冰雪藕之外,青紅錯雜,堆置盤中,亦堪解暑。余定蓮為君子之花,具有四德:香清,韻遠,品潔,色純。乃不解阿諛者流,以高人靜士之容。(作者:王韜。有改動)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領略尤勝: (2)多菱芡之屬: 2.翻譯下面的句子。四周環植榆柳桃李,盛夏新綠怒生。 3.聯系周敦頤的《愛蓮說》,說說作者為何稱“蓮”為“君子之花”。 十二 活板沈括(1031—1095),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著有《夢溪筆談》。活板本文是一篇精要的說明文,對我國古代活字印刷術的產生、制作過程、印制效果、主要特點做了清晰的說明,還簡要交代了此前雕版印刷的歷史和此后“活板”的下落。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板 活板 (1) 已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2) 镕 藥稍镕 (3)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就 持就火煬之 (1) 瞬息可就 (2) 為 唐人尚未盛為之/每韻為一帖 (3) 皆為板本 (4) 又為活板 (5) 每字為一印/不以木為之者 (6)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奇 有奇字素無備者 古義:(1) 今義:單的,不成對的(跟“偶”相對);罕見的,特殊的,非常的殊 殊不沾污 古義:(2) 今義:特別;特殊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板 板印書籍 (1) 火 火燒令堅 (2) 火 用訖再火令藥镕 (3) 帖 則以紙帖之 (4) 木格 木格貯之 (5)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布衣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 (1) 錢唇 薄如錢唇 (2) 砥 則字平如砥 (3) 布 一板已自布字 (4) 具 則第二板已具 (5) 更互 更互用之 (6) 和/冒 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7) 兼 兼與藥相粘 (8) 訖 用訖再火令藥镕 (9) 寶藏 至今寶藏 (10)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以 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以一平板按其面/以紙帖之/以草火燒/不以木為之者/以手拂之 (1) 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2) 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3) 若 若止印三二本 (4) 二、重點句子翻譯1.持就火煬之。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3.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4.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被動句)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活板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乙】蔡侯紙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元九年監作秘劍①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自古書契②多編以竹簡,其用縑③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選自《后漢書·蔡倫傳》,有刪減)【注釋】①秘劍:皇家用的刀劍。②書契:書籍文契。③縑:雙絲的細絹。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持就火煬之: (2)瞬息可就: (3)帝善其能: (4)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2)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 3.甲、乙兩篇選文中,甲文畢昇制作活字的材料是 ,乙文蔡倫造紙的原料是 。與雕版印刷和沉重的簡牘、昂貴的帛書相比,活版和蔡侯紙的共同優點是 。 4.讀甲、乙兩篇選文,你從古人的發明創造中,獲得了什么啟示 十三 三峽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zhuō)縣(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撰《水經注》。《水經注》是酈道元為《水經》所作的注文,實則以《水經》為綱,廣為補充發展,自成巨著。全書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本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描寫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闕 略無闕處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絕 沿溯阻絕 (1) 絕多生怪柏 (2) 哀轉久絕 (3) 素 素湍綠潭 (4) 可以調素琴 (5) 清 回清倒影 (6) 清榮峻茂 (7)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至于 至于夏水襄陵 古義:(1) 今義:表示另提一事沿 沿溯阻絕 古義:(2) 今義:順著(江河、道路或物體的邊)響 空谷傳響 古義:(3) 今義:發出聲音;響亮;聲音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奔 雖乘奔御風 (1) 清 回清倒影 (2) 霜 每至晴初霜旦 (3)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略無 略無闕處 (1) 蔽 隱天蔽日 (2) 亭午 自非亭午夜分 (3) 曦 不見曦月 (4) 襄 至于夏水襄陵 (5) 溯 沿溯阻絕 (6) 間 其間千二百里 (7) 御 雖乘奔御風 (8) 疾 不以疾也 (9) 湍 則素湍綠潭 (10) 榮 清榮峻茂 (11) 旦 每至晴初霜旦 (12) 肅 林寒澗肅 (13) 凄異 屬引凄異 (14)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其 其間千二百里 (1) 雖 雖乘奔御風 (2) 之 春冬之時 (3) 則 則素湍綠潭 (4) 者 故漁者歌曰 (5) 二、重點句子翻譯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3.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024·云南)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三峽》)【乙】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數里,草木漸秀潤,山竦出,嶄然露芒角。水聲鏘然鳴兩峰間,心始異之,又盤山行十許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環而衛者。嘉木奇卉被之,蔥茜濃郁。又行數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洑③出石罅④,激而為迅流者焉。陰木蔭其顛⑤,幽草繚其趾⑥。賓欲休,咸曰:“莫此地為宜。”(節選自麻革《游龍山記》)【注釋】①提:同“揖”,拱手行禮。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發現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為池塘,緩緩流動。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④罅(xià):縫隙。⑤顛:上方。⑥趾:岸邊。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1)略無闕處: (2)至于夏水襄陵: (3)心始異之: (4)環而衛者: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賓欲休,咸曰:“莫此地為宜。” 3.甲文描寫三峽秋季景色卻不見“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現三峽秋季特點的 4.甲、乙兩文所描繪的山的形態有哪些共同特征 請簡要分析。 十四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思想家。其文章內容豐富,條理分明,寫景語言精練、清新明快。有《陶隱居集》。答謝中書書沉醉山水 愉快得意本文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作者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表達了沉醉山水的愉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閑適自得之情。一、字詞解釋1.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頹 夕日欲頹 古義:(1) 今義:衰敗;萎靡歇 曉霧將歇 古義:(2) 今義:休息2.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輝 五色交輝 (1) 奇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2) 3.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入/見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1) 交 五色交輝 (2) 時 四時俱備 (3) 曉 曉霧將歇 (4) 亂 猿鳥亂鳴 (5) 競 沉鱗競躍 (6) 欲 實是欲界之仙都 (7) 與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8) 4.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實是欲界之仙都 (1) 以 自康樂以來 (2) 其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 者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4) 二、重點句子翻譯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省略句) 2.實是欲界之仙都。(判斷句) 3.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陶弘景,秣陵人也。幼有異操,年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及長,身長七尺四寸,神儀明秀,朗目疏眉。讀書萬余卷,善琴棋,工草隸。未弱冠,齊高帝作相,引為諸王侍讀。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閱①為務。永明十年,上表辭祿,詔許之。及發,公卿祖之于征虜亭,供帳甚盛,車馬填咽②。咸云宋齊以來,未有斯事,朝野榮之也。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壇華陽之天。昔漢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乃中山立館自號華陽隱居遍歷名山尋訪仙藥。每經澗谷,必坐臥其間,吟詠盤桓。時沈約為東陽郡守,高其志節,累書要之,不至。性好著述,顧惜光景,老而彌篤。尤明陰陽五行,山川地理,醫術本草。著《帝代年歷》,又嘗造渾天象。高祖既早與之游,及即位后,恩禮逾篤,書問不絕,冠蓋相望③。(節選自《梁書·陶弘景傳》,有刪改)【注釋】①披閱:展卷閱讀。②填咽:(行人車馬)擁擠。③冠蓋相望:官吏往來不斷。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斷三處)乃 中 山 立 館 自 號 華 陽 隱 居 遍 歷 名 山 尋 訪 仙 藥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1)咸云宋齊以來: (2)故謂之茅山: (3)老而彌篤: (4)書問不絕: 3.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時沈約為東陽郡守,高其志節,累書要之,不至。 4.閱讀文言文,要關注文言虛詞在關聯文意、傳達語氣等方面的作用。從下面句子中選擇一句朗讀,你準備選用怎樣的語氣 請說明理由。A.陶弘景,秣陵人也。B.咸云宋齊以來,未有斯事,朝野榮之也。 5.閱讀全文,結合具體內容,說說陶弘景為什么令高祖“恩禮逾篤”。 十五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記承天寺夜游悲涼苦悶 豁達樂觀本文描寫了作者與友人月夜漫步的情形,創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同時表現了作者曠達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情懷。要有豁達的心態,不能被世俗名利所牽絆,要學會感悟自然,淡然處事。一、字詞解釋1.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空 庭下如積水空明 (1) 撒鹽空中差可擬 (2) 起 欣然起行 (3)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4) 未若柳絮因風起 (5) 少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6) 少時,一狼徑去 (7) 下 庭下如積水空明 (8) 友人慚,下車引之 (9) 思君不見下渝州 (10) 2.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念 念無與為樂者 古義:(1) 今義:想念;念頭;讀但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古義:(2) 今義:但是3.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步 相與步于中庭 4.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欲 解衣欲睡 (1) 戶 月色入戶 (2) 欣然/行 欣然起行 (3) 至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4) 寢 懷民亦未寢 (5) 中庭 相與步于中庭 (6) 空明 庭下如積水空明 (7) 交橫 水中藻、荇交橫 (8) 5.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與 念無與為樂者 (1) 于 相與步于中庭 (2) 蓋 蓋竹柏影也 (3) 何 何夜無月 (4) 者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 二、重點句子翻譯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省略句)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臣自潁移①揚州,過濠、壽、楚、泗等州,所至麻麥②如云。臣每屏去③吏卒,親入村落。訪問父老,皆有憂色,云:“豐年不如兇年。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口,猶可以生。若豐年舉催積欠,胥徒④在門,枷棒在身,則人戶求死不得。”言訖⑤淚下,臣亦不覺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臣聞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⑥有甚者。水旱殺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 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節選自《蘇軾文集》)【注釋】以上文字節選自蘇東坡上奏朝廷的奏表。①移:到。②麻麥:麻和麥子。③屏去:屏退。④胥徒:官府小吏。⑤訖:完畢。⑥殆:大概。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皆有憂色: (2)苛政猛于虎: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口,猶可以生。 3.選文先 (表達方式)了作者去揚州為官時的所見所聞,接著引用孔子的話進行 (表達方式),最后連用反問,強烈地表達了對百姓能否 、對朝廷能否 的憂慮之情。 4.林語堂曾評說“蘇東坡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請依據選文說說他這樣評價蘇東坡的原因。 十六 與朱元思書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與朱元思書淡泊名利 寄情山水本文是吳均寫給朋友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文章用詩意的文字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機活力的富春山水圖,營造了一種清新自然的意境,意在勸友人放下爭名奪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轉 蟬則千轉不窮 (1) 反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2)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絕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1) 猿則百叫無絕 (2) 上 負勢競上 (3) 橫柯上蔽 (4) 百 一百許里 (5) 猿則百叫無絕 (6)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許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古義:(1) 今義:允許,許可戾 鳶飛戾天者 古義:(2) 今義:罪過;乖張經綸 經綸世務者 古義:(3) 今義:整理過的蠶絲,比喻規劃、管理國家大事的才能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東西 任意東西 (1) 奔 猛浪若奔 (2) 軒邈 互相軒邈 (3) 凈 風煙俱凈 (4)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共色 天山共色 (1) 從 從流飄蕩 (2) 縹碧 水皆縹碧 (3) 甚 急湍甚箭 (4) 競 負勢競上 (5) 激 泉水激石 (6) 窮 蟬則千轉不窮 (7) 息 望峰息心 (8) 橫柯/蔽 橫柯上蔽 (9) 交映 疏條交映 (10)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則 蟬則千轉不窮 (1) 者 鳶飛戾天者 (2) 二、重點句子翻譯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省略句)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與顧章書吳 均仆去月謝病①,還覓薜蘿②。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④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注釋】①仆去月謝病:我上個月因病辭官。②還覓薜蘿:正準備隱居。③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④英英:同“嚶嚶”,象聲詞。1.下列題目中加點的“書”,和《與顧章書》中的“書”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A.《答謝中書書》 B.《誡子書》C.《觀書有感》 D.《與朱元思書》2.將下面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3.作者喜歡石門山的原因是什么 (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 十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kē),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本文出自《公孫丑下》(另外兩章分別出自《滕文公下》和《告子下》)。題目是編者加的。施行仁政本文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論證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條件是人心的向背,而決定人心向背的條件是是否施行了“仁政”,從而闡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畔 親戚畔之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利 天時不如地利 (1) 兵革非不堅利也 (2)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城 三里之城 古義:(1) 今義:城市(跟“鄉”相對)池 池非不深也 古義:(2) 今義:池塘委 委而去之 古義:(3) 今義:把事交給別人去辦;委任親戚 親戚畔之 古義:(4) 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 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 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郭 七里之郭 (1) 環 環而攻之而不勝 (2) 兵/革 兵革非不堅利也 (3) 去 委而去之 (4) 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 險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6) 得道 得道者多助 (7) 至 寡助之至 (8) 順 天下順之 (9)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三里之城 (1) 環而攻之而不勝 (2) 寡助之至 (3) 攻親戚之所畔 (4) 以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5) 而 環而攻之而不勝 (6) 夫環而攻之 (7) 二、重點句子翻譯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節選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③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節選自《孟子·離婁上》)【注釋】①桀、紂: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為,替。③爾:而已,罷了。④壙(kuàng):曠野,原野。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親戚畔之: (3)所惡勿施: (4)獸之走壙也: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3.甲文說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繪,這個句子是:“ 。” 4.甲文說“得道者多助”,乙文說“得天下有道”,這兩個“道”的意思一樣嗎 請說說你的理解。 十八 富貴不能淫見十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作家作品。富貴不能淫大丈夫以“女子出嫁”為例,通過言“禮”得出“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的結論,否定了景春的觀點,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的觀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不亂其心;在國家民族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刻,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犧牲,做一個真正的大丈夫。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女 往之女家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戒 戒之曰 (1) 必敬必戒 (2) 得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3) 得志,與民由之 (4) 3.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居 居天下之廣居 (1) 冠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 淫 富貴不能淫 (3) 移 貧賤不能移 (4) 屈 威武不能屈 (5) 4.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誠/大丈夫 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1) 懼 一怒而諸侯懼 (2) 熄 安居而天下熄 (3) 命 父命之 (4) 往 往之女家 (5) 夫子 無違夫子 (6) 順/正 以順為正者 (7) 居 居天下之廣居 (8) 由 與民由之 (9) 獨/行 獨行其道 (10) 5.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而 一怒而諸侯懼 (1) 焉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2) 以 以順為正者 (3) 二、重點句子翻譯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省略句) 2.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判斷句)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子未學禮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選自《孟子譯注》)【乙】齊大饑①,黔敖②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③,貿貿然④來。黔敖左奉⑤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節選自《禮記·檀弓》)【注釋】①饑:饑荒。②黔敖:齊國貴族。③蒙袂(mèi)輯屨(jù):用袖子遮著臉,趿拉著鞋。④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⑤奉:同“捧”。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安居而天下熄 居無何(《周亞夫軍細柳》)B.以順為正者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C.從而謝焉 隸而從者(《小石潭記》)D.以待餓者而食之 三里之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破中有立,孟子首先反駁了景春的觀點,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體標準。B.甲文中孟子的觀點為人們廣泛認同,后代無數仁人志士,可視為這一觀點的踐行者。C.乙文中曾子認為,一個快要餓死的人被人無禮呼喚時,可以拒絕嗟來之食,但當別人道歉后,他就可以去吃這些食物。D.乙文中黔敖能為饑民準備飯食和湯水,可見他是一個為饑民著想、尊重饑民的人。3.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得志,與民由之。 (2)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4.請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曾子認為“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請說說這個觀點與孟子“貧賤不能移”的看法是否矛盾。為什么 十九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見十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作家作品。居安思危本文先列舉六個由卑微到顯赫的人物的事例,再講其中的道理,由人及國,最后得出結論,說明“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道理,激勵人們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要勇于進取,才能獲得成功。要想成才,一定要先經歷磨難,只有經歷了磨難,才會有所作為;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不應該養尊處優,耽于安樂,而應該有憂患意識,要有所作為。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曾 曾益其所不能 (1) 衡 衡于慮 (2) 拂 入則無法家拂士 (3)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發 舜發于畎畝之中 (1) 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2)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所以 所以動心忍性 古義: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苦 苦其心志 (1) 勞 勞其筋骨 (2) 餓 餓其體膚 (3) 動/忍 所以動心忍性 (4)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畎畝 舜發于畎畝之中 (1) 舉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2) 舉 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3) 市 百里奚舉于市 (4) 任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5) 亂 行拂亂其所為 (6) 曾益 曾益其所不能 (7) 過 人恒過,然后能改 (8) 困/慮/作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9) 征/色 征于色,發于聲 (10) 敵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11) 亡 國恒亡 (12)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而 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1)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2) 于 舜發于畎畝之中 (3)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4) 困于心,衡于慮 (5) 其 必先苦其心志 (6) 二、重點句子翻譯1.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省略句)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省略句)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節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孟子少時誦①,其母方②織。孟子輟然③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諠④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 ”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諠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注釋】①誦:背誦。②方:正在。③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④諠:遺忘。⑤引:拿來。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人恒過: (2)而后喻: (3)其母引刀裂其織: (4)以此誡之: 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人恒過,然后能改。 (2)自是之后,孟子不復諠矣。 3.閱讀甲、乙兩文,說說兩文的表達方式有何不同。 二十 愚公移山見七《杞人憂天》的作家作品。愚公移山這則寓言故事通過描寫愚公在“移山”這件事上的思想和行動,告訴人們要與困難堅決斗爭,要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困難,爭取勝利。故事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只要下定決心,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奮斗,再大的困難都終將被克服。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反 始一反焉 (1) 惠 甚矣,汝之不惠 (2) 隴 無隴斷焉 (3) 2.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指 指通豫南 古義:(1) 今義:手指頭曾 曾不能損魁 父之丘 古義:(2) 今義:曾經陰 達于漢陰 古義:(3) 今義:不見陽光的地方荷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古義:(4) 今義:蓮息 北山愚公長息曰 古義:(5) 今義:休息3.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面 面山而居 (1) 險 吾與汝畢力平險 (2) 箕畚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3) 4.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塞 懲山北之塞 (1) 迂 出入之迂也 (2) 室/謀 聚室而謀曰 (3) 畢/平 吾與汝畢力平險 (4) 許 雜然相許 (5) 獻疑 其妻獻疑曰 (6) 置 且焉置土石 (7) 投 投諸渤海之尾 (8) 率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9) 叩 叩石墾壤 (10) 齔 始齔,跳往助之 (11) 易/節 寒暑易節 (12) 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3) 年 以殘年余力 (14) 毛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15) 長息 北山愚公長息曰 (16) 固/徹 固不可徹 (17) 若/弱子 曾不若孀妻弱子 (18) 窮匱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19) 苦 何苦而不平 (20) 亡/應 河曲智叟亡以應 (21) 聞 操蛇之神聞之 (22) 已 懼其不已也 (23) 誠 帝感其誠 (24) 厝 一厝朔東 (25) 斷 無隴斷焉 (26) 5.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而 面山而居 (1) 聚室而謀曰 (2) 而山不加增 (3) 且 年且九十 (4) 且焉置土石 (5) 焉 且焉置土石 (6) 始一反焉 (7) 二、重點句子翻譯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倒裝句) 2.甚矣,汝之不惠!(倒裝句) 3.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②飲酒者游,旬朔③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④,悔前所為;而聰明⑤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終⑥,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嗟夫!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節選自秦觀《<精騎集>序》)【注釋】①暗疏:默寫。②滑稽:詼諧戲謔。③旬朔:十天、一個月。④懲艾:懲戒。⑤聰明:聽力和視力。⑥尋繹數終:從頭到尾翻尋數次。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斷兩處)一 見 輒 能 誦 暗 疏 之 亦 不 甚 失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2)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 3.請結合課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精神,對文中的人物進行勸勉。 二十一 周亞夫軍細柳司馬遷(約前145— ),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西漢歷史學家。他所撰寫的《史記》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本文通過寫漢文帝巡視、慰問細柳軍的場面,贊揚了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及其不卑不亢、剛正不阿的品格,同時也體現出漢文帝的深明大義和知人善任。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被 軍士吏被甲 (1) 式 改容式車 (2)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軍 周亞夫軍細柳 (1) 至霸上及棘門軍 (2) 上自勞軍 (3) 使 使人稱謝 (4) 使持節 (5) 詔 天子之詔 (6) 詔將軍 (7)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節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古義:(1) 今義:物體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壁 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古義:(2) 今義:墻;像墻那樣直立的山石先驅 天子先驅至 古義:(3) 今義:走在前面引導(多虛用)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介胄 介胄之士 (1) 軍 軍霸上 (2) 詔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3)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入 匈奴大入邊 (1) 勞 上自勞軍 (2) 彀/持滿 彀弓弩,持滿 (3) 無何 居無何,上至 (4) 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5) 驅馳 軍中不得驅馳 (6) 揖 將軍亞夫持兵揖 (7) 士 介胄之士不拜 (8) 動 天子為動 (9)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不聞天子之詔 (1) 稱善者久之 (2) 以 以備胡 (3) 請以軍禮見 (4) 乃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5) 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6) 為 天子為動 (7) 且 天子且至 (8) 二、重點句子翻譯1.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 2.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3.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周亞夫破吳孝景三年①,吳楚反。亞夫以中尉為太尉,東擊吳楚。因自請上曰:“楚兵剽②輕,難與爭鋒。愿以梁③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上許之。太尉既會兵滎陽④,吳方攻梁,梁急,請救。太尉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⑤。梁日使使請太尉,太尉守便宜⑥,不肯往。梁上書言景帝,景帝使使詔救梁。太尉不奉詔,堅壁不出,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絕吳楚兵后食道⑦。吳兵乏糧饑數欲挑戰終不出。夜,軍中驚,內相攻擊擾亂,至于太尉帳下。太尉終臥不起。頃之,復定。后吳奔壁東南陬⑧,太尉使備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吳兵既餓,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擊,大破之。于是諸將乃以太尉計謀為是。由此梁孝王與太尉有郤⑨。(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有刪改)【注釋】①孝景三年:公元前154年。②剽:勇狂。③梁:梁地。④滎陽:現河南鄭州滎陽大部分地區。⑤深壁而守:深溝高壘堅守不出。⑥便宜:有利。⑦后食道:后方糧道。⑧后吳奔壁東南陬:后來吳軍朝漢軍軍營東南角奔來。⑨郤:仇怨。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1)愿以梁委之: (2)上許之: (3)太尉引兵東北走昌邑: (4)乃引而去: 2.請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斷三處)吳 兵 乏 糧 饑 數 欲 挑 戰 終 不 出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梁日使使請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2)于是諸將乃以太尉計謀為是。 4.選文中的周亞夫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十二 桃花源記陶淵明(約365—427),東晉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后人稱其為“靖節先生”。著有《陶淵明集》。桃花源記理想社會文章通過寫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虛構了一個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的生活畫面,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批判,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字詞解釋1.通假字詞語 例句 意思要 便要還家 2.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思舍 便舍船,從口入 (1) 屋舍儼然 (2) 志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3) 尋向所志 (4) 尋 尋向所志 (5) 未果,尋病終 (6) 3.古今異義詞語 例句 意思無論 無論魏晉 古義:(1) 今義: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果都不會改變妻子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2) 今義:男女兩人結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絕境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3)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鮮美 芳草鮮美 古義:(4) 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交通 阡陌交通 古義:(5) 今義:運輸事業間隔 遂與外人間隔 古義:(6) 今義: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儼然 屋舍儼然 古義:(7) 今義:形容很像外人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古義:(8) 今義:沒有親友關系的人;某個范圍或組織以外的人仿佛 仿佛若有光 古義:(9) 今義:似乎,好像4.詞類活用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異 漁人甚異之 (1) 前 復前行 (2) 志 處處志之 (3) 果 未果 (4) 語 此中人語云 (5) 5.重點實詞詞語 例句 意思緣 緣溪行 (1) 繽紛 落英繽紛 (2) 窮 欲窮其林 (3) 通 初極狹,才通人 (4) 屬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5) 阡陌 阡陌交通 (6) 聞 雞犬相聞 (7) 黃發/垂髫 黃發垂髫 (8) 怡然 并怡然自樂 (9) 具 具答之 (10) 延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11) 辭 停數日,辭去 (12) 扶/向 便扶向路 (13) 及 及郡下 (14) 詣 詣太守 (15) 規 欣然規往 (16) 問津 后遂無問津者 (17) 6.重點虛詞詞語 例句 用法、含義之 忘路之遠近 (1) 漁人甚異之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 具答之 (4) 聞之,欣然規往 (5) 其 欲窮其林 (6)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7)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8) 乃 乃大驚 (9) 乃不知有漢 (10) 為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11) 不足為外人道也 (12) 與 遂與外人間隔 (13) 何 問今是何世 (14) 二、重點句子翻譯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