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下§3.6光合作用(2) 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2、了解二氧化碳對于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3、了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光合作用的原料:閱讀教材第110~111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在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中,設計改變的因素是 ,最后觀察植物有無淀粉生成。2、實驗步驟:把一株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再將兩個透明的塑料袋分別套在選定的兩片天竺葵的葉片上,一個塑料袋內裝入少量 溶液,另一個塑料袋內裝入等量清水。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后,摘下兩片葉子, 脫色、清水漂洗、滴加 后,觀察葉片顏色。3、實驗現象:裝有清水的塑料袋內的葉片 ;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袋內的葉片 。4、實驗證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科學研究還證明, 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知識點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1、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① 在植物的________內進行② 在_ ______下才能進行③ 吸收_____,放出_____④______有機物,________能量 ①植物成活部分都能進行(___細胞)②有無_____都能進行③吸收______,放出______④_____有機物,______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 ,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因此,沒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沒有 。光合作用對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對產物的輸導,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釋放出來的。所以,沒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 。二、例題講解例題1、二十世紀,科學家希爾曾做過如圖這個實驗,有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裝置b中氣泡內的氣體是氧氣 B.裝置c中無氣泡產生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C.實驗表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D.實驗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例題2、如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的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br/>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機物 B.1、2兩個生理活動都在細胞質內進行C.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只在晚上進行 D.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白天晚上都能進行例題3、如圖是植物的葉釋放氧氣的量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下列對該圖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br/>A.AB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B點時植物的葉不進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D.B點過后,植物的葉的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例題3圖) (例題4圖) (例題5圖)例題4、小科將一株銀邊天竺葵做如圖處理,光照一段時間后,取A、B兩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圖中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則:(1)葉片A中間部位變藍而邊緣不變藍,說明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2)實際操作后,小科發現所有葉片的綠色區域滴加碘液后均變為藍色。這是由于在實驗之前未對植物進行 。例題5、冬天,許多菜農利用溫室栽培蔬菜。某溫室從16點開始持續密封48小時,測得溫室內CO2體積分數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1)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發生在細胞結構的 中(選填字母)。A.細胞壁 B.細胞膜 C.葉綠體 D.液泡(2)曲線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 (選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3)經過48小時,大棚內植物有機物的含量會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a、b、c三點中蔬菜積累有機物較多的是 點。三、隨堂練習:1、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產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br/>①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 ②提高氧氣濃度 ③適當延長光照時間④形成高溫環境 ⑤人工形成晝夜溫差較大的條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2、荷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構造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荷花的光合作用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晚上進行B.正在開花結果的荷花植株,根吸收來的水分主要用于蓮蓬的生長C.葉柄和莖中有發達的孔道,能將空氣送到根部D.藕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它是通過根從淤泥中吸收來的(第2題圖) (第3題圖)3、陽光玫瑰因果肉鮮美,果香獨特,而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浦江果農自引進陽光玫瑰開始一直努力提高其產量,下列各種說法中不科學的是( ?。?br/>A.果農建造大棚,通過增大晝夜溫差來提高產量B.扦插時剪去部分葉片減弱蒸騰作用,以提高植株的成活率C.葡萄葉片寬大需要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產量D.晚上大棚內開燈,使光合作用時間增加,呼吸作用時間減少4、利用大棚栽培農作物時,科技人員常向大棚內施放適量的CO2,這是因為 ( )A.CO2會使大棚內的溫度升高 B.CO2可使害蟲窒息而死C.CO2能滅火,可避免火災的發生 D.CO2可促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5、在探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的實驗中,以下各因素不需要保持一致的是( )A.CO2的含量 B.光照強度 C.光照時間 D.植物種類6、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面積上植物的總葉面積;葉面積指數越大,葉片交錯重疊程度越大。如圖表示葉面積指數與農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生理過程的關系。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葉面積指數為約50時,對農作物的增產最有利B.葉面積指數為約90時,有機物的積累量為零C.隨著葉面積指數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在增強D.由圖分析可知合理密植可以有效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第6題圖) (第7題圖)7、如圖是對蔬菜大棚內二氧化碳(CO2)的濃度變化情況進行檢測。假定6時、18時分別為日出、日落時間,選項敘述正確的是( )A.A~B段,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C.C點,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D.A點,積累的有機物最少8、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1)該實驗的目的是 。(2)將錐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 。(3)①②試管中的金魚藻在加入前要經過24小時暗處理,若暗處理后立即脫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觀察到金魚藻葉片變藍色? ?。ㄟx填“能”或“不能”)。(4)②試管中金魚藻在光照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 。四、課后練習:1、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錯誤的是( )A.光合作用在光下進行,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機物和氧氣C.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D.光合作用釋放能量,呼吸作用儲存能量2、如圖是葉片在陽光下進行的生理活動,A、B、C均表示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此過程表示葉片的光合作用,則進行此過程的場所是葉片細胞內的葉綠體B.若此過程表示葉片的呼吸作用,則A表示氧氣C.若C表示水,則表示該葉片正在進行蒸騰作用D.若此過程表示葉片的光合作用,則A,B,C和水均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第2題圖) (第3題圖)3、農科所技術員研究溫度對某蔬菜新品種產量的影響,將實驗結果制成如圖曲線:據此提出以下結論,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A.溫度越高,該蔬菜新品種的產量不一定越高B.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適溫度C.5~35℃時蔬菜的合成的有機物大于分解的有機物D.溫室栽培該蔬菜時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4、現有四個實驗裝置,若要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則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lear0.010\\1\\ac4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下載的教案與學案\\ZJ\\八下(完成)\\ZJ八下課件、教案、練習(完成)\\第3章\\3.6\\3.6 光合作用 學案(2課時,含答案)\\ac42.tif" \* MERGEFORMATINET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如圖為小科所在小組研究某植物在夏季一晝夜中CO2吸收量和釋放量的變化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a點表示凌晨溫度低,呼吸作用弱,CO2釋放量少B.ac段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C.d點溫度過高,氣孔關閉,出現“午休”現象D.e點植物在一天中積累的有機物最多(第5題圖) (第6題圖)6、如圖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下列正確的是( )A.光照強度是影響該植物呼吸作用變化的主要因素B.a-c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一直在增加C.b-c段,因植物光合作用減弱,體內有機物的含量一直在減少D.c點以后,植物吸入CO2,放出O27、兩枝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別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內,如圖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條件下,測得一晝夜氧氣釋放速率分別如圖丙、丁曲線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ab段曲線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不足B.cd段曲線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量不足C.一晝夜后,甲中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比乙少D.兩枝植物的光合作用只發生在6-18時這一時間段內8、先將一密閉透明的實驗裝置(圖甲)于晴天的晚上22時置于室外,并進行24小時的氣體分析測定,得出氣體含量變化曲線(圖乙),該氣體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水蒸氣 D.氮氣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lear0.010\\1\\ac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下載的教案與學案\\ZJ\\八下(完成)\\ZJ八下課件、教案、練習(完成)\\第3章\\3.6\\3.6 光合作用 學案(2課時,含答案)\\ac43.tif" \* MERGEFORMATINET(第8題圖) (第9題圖)9、科技人員對大棚內植物釋放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24小時測定,并繪制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斷增強 B.NP段植物光合作用不斷增強C.P點植物中的有機物比Q點多 D.N點時氧氣濃度最高10、某校初一學生選取生長正常的某種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實驗,進行了如圖1所示處理。將此裝置經黑暗處理一晝夜后,移至光下數小時,將甲乙兩片葉取下,脫去葉片中的葉綠素,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養皿中,分別滴加碘液,觀察葉片變色情況,來檢驗是否生成有機物(淀粉)。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將此裝置放入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2)如圖2裝置中,能夠快速、安全地脫去葉片中葉綠素的是 。(3)若實驗成功,則用清水漂洗葉片、滴加碘液后,可以看到甲、乙葉片的①②③④四個部分變藍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4)比較葉片甲①②部分的顏色變化,可以說明 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葉片乙 處(填寫③或④)不變藍的原因是切斷葉脈,導致光合作用因為缺少原料 ?。ㄌ顚懳镔|名稱)而無法進行。(5)除了上述裝置驗證的光合作用條件之外,植物的光合作用還需要 ,所以,光合作用對維持空氣的碳﹣氧平衡意義重大。11、某種牽?;?如圖所示)清晨是粉紅色,下午卻變成藍紫色。這是由于牽?;ㄖ泻幸环N遇酸變紅,遇堿變藍的色素,牽牛花清晨呈粉紅色是因為經過一夜的呼吸作用,細胞內的 含量增高,它與水反應使細胞液呈酸性;白天則由于 作用,細胞內該物質含量降低,花由粉紅色逐漸變成藍紫色。(第11題圖) (第12題圖)12、用天竺葵為實驗材料,進行有關光合作用的某項探究活動:步驟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晝夜。步驟2:選擇兩片生長狀況相近的葉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一個塑料袋底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另一個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如圖)。步驟3:光照4小時后,去掉塑料袋,將葉片摘下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熱。步驟4:葉片褪成黃白色時,取出葉片用水洗凈后滴加碘液;洗去碘液,觀察到盛水塑料袋內的葉片變藍色,另一葉片不變藍色。請回答:(1)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片中的 。(2)這一探究活動的目的是 。13、某生物興趣小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顏色變化可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原理如下所示。依據這一原理,同學們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1)甲、乙兩組實驗在黑喑中一段時間后,BTB水溶液都變成黃色的原因是 ;(2)比較甲、乙兩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 ??;(3)有同學質疑,光照是否會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減少。為回應這一質疑,小科増加了實驗,制得與甲、乙兩組相同的黃色BTB水溶液后,接下本的實驗操作是 。14、為研究某種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因素,小徐查閱資料得:用少量的的NaHCO3和BTB酸堿指示劑加水配制的藍色溶液,可隨溶液中CO2的濃度增高而由藍變黃。小徐根據資料配制了藍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變成綠色,之后將等量的綠色溶液分別加入到5支試管中,其中4支試管加入生長狀況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閉所有試管。各試管的實驗處理和結果如表:試管編號 1 2 3 4 5水草 無 有 有 有 有據日光燈的距離/cm 20 遮光 100 60 2050min 后試管中溶液的顏色 綠色 黃色 黃色 綠色 藍色若不考慮其他生物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1)50min 后,5 號試管溶液顏色變為藍色,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2)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寫 2 條)(3)除上述所示的因素外,列舉兩個影響水草光合作用反應速率的因素 。15、甲圖中的A、B、C是綠色植物在白天進行的三種生理活動;乙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設計的實驗裝置(注: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圖是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的裝置。請據圖回答問題。(1)把乙圖中的兩個裝置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幾小時后,裝置 內的氧氣含量比較高,a、b兩個裝置的變量是 。(2)從乙圖的兩個裝置中各剪取一片綠葉,分別放在丙圖裝置中進行處理,圖中標號 代表酒精。酒精的作用是 。(3)圖甲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其中能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化碳平衡的生理活動是 ,該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 。(4)當圖丁中光照強度在 點之后,小麥體內的有機物開始積累,這是因為 。(5)農業生產中的合理密植、間作套種提高了圖甲中[ ] 的效率。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 二氧化碳 2、 氫氧化鈉 酒精 碘液3、 變藍 不變藍 4、 二氧化碳 水知識點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① 葉綠體 ②光 ③ 二氧化碳和水 氧氣 ④ 制造 儲存 ① 活 ② 光 ③ 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 ④ 分解 釋放2、 產物 基礎 無法進行二、例題講解:例題1、B解析:A、裝置b中氣泡內的氣體是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A正確,不符合題意;B、裝置c中無氣泡產生是因為缺少光合作用的條件—光,而不是缺乏二氧化碳,B錯誤,符合題意;C、葉綠體濾液,仍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并產生氧氣,說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C正確,不符合題意;D、遮光后c裝置中不再有氣泡產生,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D正確,不符合題意。例題2、C解析: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可見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機物,A正確;B、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呼吸作用的場所是活細胞(有酶作用),可見①表示的葉綠體,②表示的是活細胞,B正確;CD、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條件是有光無光都可以.C錯誤.D正確,故C符合題意。例題3、 D解析:A、AB段植物的葉既能進行呼吸作用,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只是呼吸作用強于光合作用,A錯誤;B、B點時植物的既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進行呼吸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氣沒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相同,B錯誤;C、CD段植物的葉不僅進行光合作用,也進行呼吸作用,此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達到一個穩定狀態,C錯誤;D、B點過后,植物的葉的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所以氧氣的含量在逐漸增多,D正確,即D符合題意。例題4、(1)葉綠體 (2)暗處理(或“放在暗處一晝夜”)解析:(1)葉片A中間與邊緣,唯一不同的變量是葉綠體,葉片A中間變藍而邊緣不變藍,說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2)實際操作后,小科發現所有葉片的綠色區域滴加碘液后均變為藍色。說明沒有光合作用部分也存在淀粉,這是由于在實驗之前未對植物進行暗處理(沒有消耗掉原有的淀粉)。例題5、(1)C(2)多于(3)增加;c解析:(1)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2)由表格可知,bc段二氧化碳濃度在降低,說明光合作用的強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強度,所以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產生的二氧化碳;3)由表格可知,最終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遠小于起始點的二氧化碳濃度,所以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大于其呼吸作用消耗的,即植物有機物含量會增加;abc三點中c點的二氧化碳濃度最低,說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最多,產生的有機物也是最多的,所以c點的有機物積累最多。三、隨堂練習:1、C 2、C 3、D 4、D 5、A 6、C 7、C 8、(1)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3)不能(4) 氧氣 四、課后練習:1、D 2、D 3、B 4、B 5、B 6、B 7、C 8、B 9、C10、(1) 把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消耗?。?)②?。?) C?。?) ④ 水 (5) 二氧化碳 11、CO2;光合 12、(1)葉綠素 (2)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13、(1)黒藻進行呼吸作用產生CO2(2)黒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3)光照時把黒藻去掉14、(1)水草離日光燈的距離近,光合作強度強,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CO2(2)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光照強度強光合作用強;呼吸作用產生CO2(3)時間以及葉綠體 15、(1)b 二氧化碳 (2) 1 溶解葉綠素 (3)C A 呼吸作用 (4) b b點之后二氧化碳的相對含量大于0,說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機物開始積累 (5) C 光合作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26張PPT)第三章 空氣與生命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6節 光 合 作 用 (2)--- 光合作用原料、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了解二氧化碳對于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了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科學思維:初步學會比較、歸納,掌握學習方法,提升自學的能力;探究實踐:通過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態度責任:了解空氣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認識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理念。復習鞏固1、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條件是 ;2、光合作用的產物有 和 ;3、檢測淀粉一般用 ,這種物質遇到淀粉會 ;檢驗氧氣一般用 ;4、檢測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一般步驟:;葉綠體光照有機物(主要是淀粉)氧氣稀碘液(或碘酒)變藍色帶火星的木條暗處理→設計對照實驗、光照→脫色、漂洗→碘液檢測淀粉新知導入5、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許多化學反應。但主要包含了以下兩方面的變化:一方面,把 制成了,并放出 ,發生了物質轉化;另一方面,把能變成儲存在有機物里的 能,實現了能量的轉化。6、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簡單的無機物復雜的有機物氧氣光化學討論交流根據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表達式,你認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才能制造出有機物和氧氣呢?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作為原料,葉綠體才能在光照條件下制造出淀粉和氧氣。H2O如何證明?實驗設計問題:光合作用需要CO2嗎?假設: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設計實驗:(1)本探究中,設計改變的因素是 ;(2)方法:設置對照實驗,一組有二氧化碳,一組沒有二氧化碳;兩組葉片在相同光照條件下一段時間,最后檢測有無淀粉生成。二氧化碳實驗設計(3)設計對照實驗:取一株進行暗處理過的天竺葵,取兩個透明塑料袋,一個裝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另一個裝少量清水,分別套在相似的兩片葉片上。注:1)氫氧化鈉(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可除去二氧化碳氣體。2)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謹防接觸。討論交流(1)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氣中二氧化碳?(2)怎樣的實驗現象可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塑料袋口應扎緊,用膠帶密封,內有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進行淀粉檢測。若裝清水的塑料袋內的葉片能變藍色,而裝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袋的葉片不變藍色。這樣才能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實驗探究實驗步驟:1)選擇一株生長健康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晝夜;2)在植物上選定兩片葉子,按確定的方案控制變量,然后放到陽光下照射4小時;3)兩片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 ,褪成黃白色時取出,滴上碘液觀察現象;4)記錄觀察到的現象。結論: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為原料。討論交流如何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方法:取暗處理過的植物中的一片綠葉,將其葉脈剪斷,如圖;使A區有水分,B區沒有水分;然后將該葉片置于陽光下光照一段時間,檢測AB兩區的淀粉。若A區檢測到淀粉而B區沒有,則就能說明光合作用需要水作為原料。AB新知講解一、光合作用的原料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參與光合作用利用化學性質;2、設計實驗時,應注意采用對比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3、科學實驗證明,水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視頻: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討論交流1)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在進行呼吸作用嗎?2)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與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相同嗎?植物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在進行呼吸作用;但是在無光條件下,只進行呼吸作用。不相同。植物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呼吸作用在活細胞中都能進行。植物既有呼吸作用,又有光合作用。那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讀圖:仔細讀圖,并完成表格:吸收 放出放出 吸收制造 分解吸收 放出需要 不需要需要 不需要新知講解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關系: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的兩個基本代謝過程。2、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賴,它們共同存在于統一的有機體中。3、光合作用必須有光才能進行;呼吸作用不管白天,黑夜都在生物體內進行。4、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聯系: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有機物質并釋放氧氣;同時也通過呼吸作用把有機物質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利用。拓展:5、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速率比較:閱讀:海爾蒙特實驗隨堂練習1、二十世紀,科學家希爾曾做過如圖這個實驗,有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裝置b中氣泡內的氣體是氧氣B.裝置c中無氣泡產生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C.實驗表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D.實驗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B隨堂練習2、如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的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br/>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機物B.1、2兩個生理活動都在細胞質內進行C.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只在晚上進行D.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白天晚上都能進行C隨堂練習3、如圖是植物的葉釋放氧氣的量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下列對該圖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A.AB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B點時植物的葉不進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D.B點過后,植物的葉的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D隨堂練習4、小科將一株銀邊天竺葵做如圖處理,光照一段時間后,取A、B兩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圖中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則:(1)葉片A中間部位變藍而邊緣不變藍,說明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2)實際操作后,小科發現所有葉片的綠色區域滴加碘液后均變為藍色。這是由于在實驗之前未對植物進行 。葉綠體暗處理(或“放在暗處一晝夜”)隨堂練習5、某蔬菜溫室從16點開始持續密封48小時,測得溫室內CO2體積分數的變化情況如圖。(1)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消耗CO2發生在細胞結構的 中 。A.細胞壁 B.細胞膜 C.葉綠體 D.液泡(2)曲線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 (選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3)經過48小時,大棚內植物有機物的含量會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a、b、c三點中蔬菜積累有機物較多的是 點。C多于增加c課堂總結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光葉綠體3.6 光合作用(2)(1)場所:葉綠體(廠房)(2)條件:太陽光(動力)(3)原料:二氧化碳、水(4)產物:有機物(淀粉)、氧氣(5)物質轉變:無機物轉為有機物。(6)能量轉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板書設計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自然界中的氧第節7循環和碳循環”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下科學§3.6 光合作用(2)教學設計課題 3.6 光合作用(2)…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八下教材分析 本節是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第6節內容《光合作用》,本節內容安排上先介紹光合作用的概念、過程及意義,再由對概念的分析通過實驗引出對光合作用條件、產物的檢測,知識結構上,教材在學習呼吸作用后安排光合作用內容,便于學生對這兩個重要的概念進行對比學習。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是生物界中幾乎全部生物所需有機營養和能量的基本來源,通過光合作用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從理論上認識到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上1課時已學習了光合作用原理、條件和產物等內容,本課時為第2課時,繼續介紹光合作用的原料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了解二氧化碳對于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了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科學思維:初步學會比較、歸納,掌握學習方法,提升自學的能力;探究實踐:通過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態度責任:了解空氣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認識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理念。重點 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難點 設計實驗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條件是 ; 2、光合作用的產物有 和 ; 3、檢測淀粉一般用 ,這種物質遇到淀粉會 ;檢驗氧氣一般用 ; 4、檢測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一般步驟: ; 5、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許多化學反應。但主要包含了以下兩方面的變化:一方面,把 制成了 ,并放出 ,發生了物質轉化;另一方面,把 能變成儲存在有機物里的 能,實現了能量的轉化。 6、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討論交流:根據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表達式,你認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才能制造出有機物和氧氣呢?參考:問題:光合作用需要CO2嗎? 假設: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設計實驗: (1)本探究中,設計改變的因素是 二氧化碳 ; (2)方法:設置對照實驗,一組有二氧化碳,一組沒有二氧化碳;兩組葉片在相同光照條件下一段時間,最后檢測有無淀粉生成。 (3)設計對照實驗: 取一株進行暗處理過的天竺葵,取兩個透明塑料袋,一個裝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另一個裝少量清水,分別套在相似的兩片葉片上。 注: 1)氫氧化鈉(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氣體,可除去二氧化碳氣體。 2)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謹防接觸。 討論交流:(1)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氣中二氧化碳? 參考:塑料袋口應扎緊,用膠帶密封,內有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2)怎樣的實驗現象可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參考:進行淀粉檢測。 若裝清水的塑料袋內的葉片能變藍色,而裝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袋的葉片不變藍色。這樣才能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 1)選擇一株生長健康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晝夜; 2)在植物上選定兩片葉子,按確定的方案控制變量,然后放到陽光下照射4小時; 3)兩片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 ,褪成黃白色時取出,滴上碘液觀察現象; 4)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討論交流:如何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參考:方法:取暗處理過的植物中的一片綠葉,將其葉脈剪斷,如圖;使A區有水分,B區沒有水分;然后將該葉片置于陽光下光照一段時間,檢測AB兩區的淀粉。若A區檢測到淀粉而B區沒有,則就能說明光合作用需要水作為原料。歸納:一、光合作用的原料(附視頻)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參與光合作用利用化學性質; 2、設計實驗時,應注意采用對比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 3、科學實驗證明,水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討論交流:1)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在進行呼吸作用嗎?參考:植物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在進行呼吸作用;但是在無光條件下,只進行呼吸作用。2)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與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相同嗎? 參考:不相同。植物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呼吸作用在活細胞中都能進行。讀圖:植物既有呼吸作用,又有光合作用。 那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 仔細讀圖,并完成表格: 參考: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關系: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的兩個基本代謝過程。 2、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賴,它們共同存在于統一的有機體中。 3、光合作用必須有光才能進行;呼吸作用不管白天,黑夜都在生物體內進行。 4、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聯系: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有機物質并釋放氧氣;同時也通過呼吸作用把有機物質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利用。 拓展:5、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速率比較: 閱讀:海爾蒙特實驗 光合作用的原理、條件、場所和產物,在上一課時中已接觸這里重點研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這些實驗也需要較長時間,課堂上無法完成,只能借助課外時間完成課堂上重點是實驗設計與討論交流實驗過程中要重視控制變量方法及對照實驗,使學生養成對照與變量唯一的觀念與意識師生討論設計“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實驗方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設計“水是光合作用原料”實驗方案視頻:幫助學生完善實驗方案通過討論、分析歸納出相應知識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通過討論來獲知拓展有利于學優生的發展,為后續學生提高作業提供思路課堂練習 1、二十世紀,科學家希爾曾做過如圖實驗,有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B ) A.裝置b中氣泡內的氣體是氧氣B.裝置c中無氣泡產生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C.實驗表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D.實驗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2、如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的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C?。〢.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機物B.1、2兩個生理活動都在細胞質內進行C.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只在晚上進行D.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白天晚上都能進行3、如圖是植物的葉釋放氧氣的量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下列對該圖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D )A.AB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B點時植物的葉不進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D.B點過后,植物的葉的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 (第4題圖) (第5題圖) (第6題圖)4、小科將一株銀邊天竺葵做如圖處理,光照一段時間后,取A、B兩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圖中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則:(1)葉片A中間部位變藍而邊緣不變藍,說明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2)實際操作后,小科發現所有葉片的綠色區域滴加碘液后均變為藍色。這是由于在實驗之前未對植物進行 。[參考:(1)葉綠體 (2)暗處理(或“放在暗處一晝夜”)]5、冬天,許多菜農利用溫室栽培蔬菜。某溫室從16點開始持續密封48小時,測得溫室內CO2體積分數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1)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發生在細胞結構的 中(選填字母)。 A.細胞壁 B.細胞膜 C.葉綠體 D.液泡(2)曲線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 (選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3)經過48小時,大棚內植物有機物的含量會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a、b、c三點中蔬菜積累有機物較多的是 點。[參考:(1)C(2)多于(3)增加;c ]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6 光合作用(2).pptx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6 光合作用(2)學案.doc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3.6 光合作用(2) 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