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下科學§3.3 化學方程式(3)教學設計課題 3.3化學方程式(3)…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八下教材分析 本課時為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第3節《化學方程式》的第3課時。《化學方程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和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本課時主要內容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這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化學中定量研究的真正體現和具體應用,也是化學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同時還能為后續有關含雜質的計算題做好準備,尤其是解題的格式和步驟規范性的養成對學生后續學習極為重要,因此學好本課時內容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學會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掌握解題格式和步驟;科學思維:仔細審題,規范格式;學會按照化學特點思考并進行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探究實踐:通過模仿、練習。熟悉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格式和步驟,學會根據化學特點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態度責任:克服解題過程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養成嚴謹、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重點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難點 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注意格式的規范化。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寫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注明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并說一說該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參考: 2)現有 24份質量的 C 能與多少份質量的 O2完全反應?最后能生成多少份質量的 CO2 ?參考: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討論交流: 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完成下列填空: ①現有 34 份質量的 H2O2完全分解能產生 份質量的 O2; ②要想獲得64份質量的 O2,需要完全分解 份質量的H2O2;同時生成H2O的質量為 份; ③若有17克的H2O2 分解,最多可獲得氧氣的質量為 克; ④若H2O2質量為a克,完全分解獲得O2的質量為x,則求x的比例式為 。 參考:答案:①16 ②136 72 ③8 ④68:32=a克:x 依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是定量研究化學反應的一種方法。 一、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1、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依據: 1)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是成正比例關系 2)質量守恒定律 2、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 3、化學方程式計算步驟的解讀(以過氧化氫分解為例): 實驗室里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現要制得2克氧氣,需要多少克過氧化氫?視頻: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4、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注意的問題: 1)計算過程必須規范,步驟可概括為“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 2)設未知數X時,不能在X后面帶上單位; 3)化學方程式要書寫正確,才能進行化學計算; 4)相對分子質量寫在對應物質的正下方,只寫出已知條件和未知量相關的物質的質量比; 5)計算過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帶上單位,列比例式時,單位要統一,計算出的結果一定要帶上單位; 6)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都是純凈物的質量,如果已知量或未知量是不純物質的質量,要將其轉化為純物質的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中進行計算。其中,純凈物質量=不純物質量×純度=不純物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 二、常見的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類型 類型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 例題1、將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A.表中m的值為13.5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物質X能在氧氣中燃燒 D.物質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類型2:根據物質質量書寫化學方程式 例題2、將A、B、C三種物質各16克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質量的D,已知B完全反應。若A、B、C、D的式量分別為16、32、44、18,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A ) A. 2A + B = C + 2D B. A + 2B = C + 2D C. 2A + B = 2C + D D. A + B = C + D 類型3:求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例題3、在A+B=C+2D的反應中,已知2.9克A跟4.9克B完全反應生成6克C,有知道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求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參考:類型4、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樣品的純度例題4、為了測定混有少量雜質的高錳酸鉀固體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取20 g樣品加熱(雜質不反應),剩余固體的質量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1)t0至t1時間段,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是: ; (2)反應中產生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3)求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 (4)該反應中轉化為氧氣的氧元素質量占高錳酸鉀中氧元素質量的 多少? 參考:1)剛剛開始加熱未達到高錳酸鉀的分解溫。 2)1.6g 3)79% 3)25%類型5: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過量的問題 例題5、某同學在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表數據(已知Fe+SFeS): (1)第二次實驗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什么? (2)通過實驗說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存在著比例關系,從上表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多少? (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則需要鐵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亞鐵多少克? 參考:1)符合。 因為第二次實際參加反應的硫粉質量為16克2)7:4 3)84g 132g 類型6:多步反應的計算(關系式法) 例題6、現有6.4克銅屑,將它在空氣中加熱使其全部生成氧化銅,然后加入適量的稀硫酸微熱,氧化銅完全溶解得藍色溶液硫酸銅,在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最后可得氫氧化銅沉淀多少克? 參考:類型7:差量法計算 例題7、56g足量的鐵塊投入到1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應,稱得鐵塊的質量為56.8g,求:Cu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參考:類型8:關于無數據問題的計算 例題8、C和CaCO3的混合物在空氣中加強熱充分反應后,若生成CO2的質量與原混合物質量相等,則原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參考: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也是難點之一一開始教學就要養成習慣:1是充分利用質量守恒定律2是規范格式3是審題嚴密4、克服畏難情緒教師示范一定要一步一步進行:讓學生明白每一步先演示,再讓學生模仿,這里例題一定不要太難;待學生有一定的認識,掌握一般步驟后,然后再讓學生模仿著進行簡單計算然后由簡單到較復雜8種題型,最好不要在一節課內完成尤其是例題6-例題8可另課進行教學多花幾節課進行練習和鞏固學生模仿練習中,教師要加強巡視和糾錯指導可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作用,讓“學生指導學生”輔助教學;既減輕教師的負擔,促進有效教學,還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堂練習 1、在“2A+3B=2C+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B)A.16 B.32 C.48 D.642、在反應2CO+O2 2CO2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 ,各物質之間分子個數比為 ,化學計量數之和為 。[參考:7∶4∶11;2∶1∶2;5 ]3、充分反應27g的鋁與50g的氧氣后得到固體物質的質量為( A ) A.51g B.77g C.75g D.65g4、天平左右托盤各放一盛有20g溶質質量分數為18.25%的鹽酸的燒杯,將天平調整平衡,然后在左盤的燒杯中加入5g鐵,在右盤的燒杯中加入5g鋅,充分反應后,天平將( B ) A.向右盤傾斜 B.仍然平衡 C.向左盤傾斜 D.無法判斷5、楠溪江的石桅巖,主要以石灰石為主,石灰石儲量達50億噸。科學探究小組同學把一塊從山中撿來的石灰石做純度分析,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們稱取50g礦石樣品,平均分成5份,分別在5只燒杯中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表中:(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燒杯①燒杯②燒杯③燒杯④燒杯⑤加入樣品的質量(g)1010101010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1020304050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質量(g)0.881.76X3.523.52(1)表中X的值為 ; (2)根據表中數據,請判斷:燒杯④中的反應,是樣品過量還是稀鹽酸過量?或者兩者恰好完全反應?你的結論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用分析); (3)請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樣品中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純度)。[參考:(1)2.64 (2)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3)80%]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1、計算過程必須規范,步驟可概括為“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 2、解題時要注意: (1)設未知量時不帶單位; (2)化學方程式要書寫正確; (3)相對分子質量寫在對應物質的正下方,只寫計算時要用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寫在對應的相對分子質量的下面; (4)列比例式時,單位要統一; (5)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都是純凈物的質量,如果已知量或未知量是不純物質的質量,要將其轉化為純物質的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中進行計算。 其中,純凈物質量=不純物質量×純度=不純物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常見題型類型一: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1、將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 苯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X反應前質量/g 3.9 9.6 0 0 0反應后質量/g 0 0 6.6 2.7 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表中m的值為13.5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物質X能在氧氣中燃燒 D.物質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類型二:求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2、在A+B=C+2D的反應中,已知2.9克A跟4.9克B完全反應生成6克C,現知道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求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類型三:根據物質質量書寫化學方程式3、將A、B、C三種物質各16克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質量的D,已知B完全反應。若A、B、C、D的式量分別為16、32、44、18,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 )A. 2A + B = C + 2D B. A + 2B = C + 2D C. 2A + B = 2C + D D. A + B = C + D類型四: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樣品的純度4、為了測定混有少量雜質的高錳酸鉀固體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取20 g樣品加熱(雜質不反應),剩余固體的質量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加熱時間/min t0 t1 t2 t3 t4 t5 t6剩余固體的質量/g 20 20 19.6 18.8 18.6 18.4 18.4(1)t0至t1時間段,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是: ;(2)反應中產生氧氣的質量是多少?(3)求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4)該反應中轉化為氧氣的氧元素質量占高錳酸鉀中氧元素質量的 多少?類型五: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過量的問題5、某同學在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表數據(已知Fe+S=FeS):(1)第二次實驗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什么?(2)通過實驗說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存在著比例關系,從上表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多少?(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則需要鐵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亞鐵多少克?類型六:多步反應的計算(關系式法)6、現有6.4克銅屑,將它在空氣中加熱使其全部生成氧化銅,然后加入適量的稀硫酸微熱,氧化銅完全溶解得藍色溶液硫酸銅,在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最后可得氫氧化銅沉淀多少克?類型七:關于無數據問題的計算7、C和CaCO3的混合物在空氣中加強熱充分反應后,若生成CO2的質量與原混合物質量相等,則原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是多少?類型八:差量法計算8、56g足量的鐵塊投入到1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應,稱得鐵塊的質量為56.8g,求:Cu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參考答案】:1、C 2、58 3、B4、剛剛開始加熱未達到高錳酸鉀的分解溫度;(2)1.6g; (3)79% (4)25%5、(1)符合 第二次參加反應的硫粉實際質量為16g(2)7:4(3)鐵粉質量84g 生成硫化亞鐵質量132g6、9.8g7、提示: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與原混合物質量相等,說明參加與碳反應的氧氣質量與碳酸鈣分解生成的氧化鈣質量相等,設氧氣和氧化鈣質量為m,則參加反應的碳的質量為12m/32,參加反應的碳酸鈣質量為100m/56,故碳元素占比為:[12m/32]/[(12m/32)+(100m/56)≈17.4%。8、提示: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鐵與銅的減量為64-56=8份,即每56份鐵反應后質量會增加8份,現有56克鐵,反應后質量變成56.8g,增加了0.8克,說明有5.6g鐵參加了反應,由此可知參加反應的硫酸銅質量為16g,故硫酸銅質量分數為16%。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28張PPT)第三章 空氣與生命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3節 化學方程式(3)---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了解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學會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掌握解題格式和步驟;科學思維:仔細審題,規范格式;學會按照化學特點思考并進行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探究實踐:通過模仿、練習。熟悉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格式和步驟,學會根據化學特點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態度責任:克服解題過程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養成嚴謹、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復習鞏固寫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注明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并說一說該化學方程式的意義。2H2O2 2H2O + O2↑MnO268 36 32意義:①過氧化氫在催化劑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②過氧化氫快速分解的條件是有催化劑MnO2;③過氧化氫分解時,過氧化氫、水和氧氣的分子個數比為2:2:1;④過氧化氫分解時,過氧化氫、水和氧氣的質量比為68:36:32(或17:9:8)復習鞏固2)現有 24份質量的 C 能與多少份質量的 O2完全反應?最后能生成多少份質量的 CO2 ?24份質量C能與64份質量的O2完全反應,最后生成88份質量的 CO2 。C + O2 CO2點燃質量比:12 : 32 : 44質量比:24 : 64 : 88討論交流2H2O2 2H2O + O2↑MnO268 36 32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完成下列填空:①現有 34 份質量的 H2O2完全分解能產生 份質量的 O2;②要想獲得64份質量的 O2,需要完全分解 份質量的H2O2;同時生成H2O的質量為 份;③若有17克的H2O2 分解,最多可獲得氧氣的質量為 克;④若H2O2質量為a克,完全分解獲得O2的質量為x,則求x的比例式為 。1613672868:32=a克:x依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是定量研究化學反應的一種方法。新知講解一、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1、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依據:1)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是成正比例關系2)質量守恒定律2、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新知講解3、化學方程式計算步驟的解讀(以過氧化氫分解為例):實驗室里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現要制得2克氧氣,需要多少克過氧化氫?第1步:先審題已知:①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可知化學方程式為:求:過氧化氫的質量。②氧氣的質量為2克;第2步:根據解題步驟,規范解題。規范解題解:設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MnO2H2O2H2O+O222682克6832X322克X=X=682克×32=4.25g答:要制得2克氧氣,需要過氧化氫4.25克。::解題參考模板:視頻: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點擊圖片播放)新知講解4、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注意的問題:1)計算過程必須規范,步驟可概括為“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2)設未知數X時,不能在X后面帶上單位;3)化學方程式要書寫正確,才能進行化學計算;4)相對分子質量寫在對應物質的正下方,只寫出已知條件和未知量相關的物質的質量比;5)計算過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帶上單位,列比例式時,單位要統一,計算出的結果一定要帶上單位;6)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都是純凈物的質量,如果已知量或未知量是不純物質的質量,要將其轉化為純物質的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中進行計算。其中,純凈物質量=不純物質量×純度=不純物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典例精析二、常見的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類型類型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例題1、將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表中m的值為13.5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物質X能在氧氣中燃燒D.物質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物質 苯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X反應前的質量/g 3.9 9.6 0 0 0反應后的質量/g 0 0 6.6 2.7 mC新知講解類型2:根據物質質量書寫化學方程式例題2、將A、B、C三種物質各16克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質量的D,已知B完全反應。若A、B、C、D的式量分別為16、32、44、18,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A. 2A + B = C + 2DB. A + 2B = C + 2DC. 2A + B = 2C + DD. A + B = C + DA新知講解類型3:求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例題3、在A+B=C+2D的反應中,已知2.9克A跟4.9克B完全反應生成6克C,有知道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求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58解析: A + B = C + 2D2.9克:4.9克:6克: ;1.8克x : 18×2;2.9克/x =1.8克/18×2得 x=58即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8。;新知講解類型4、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樣品的純度例題4、為了測定混有少量雜質的高錳酸鉀固體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取20 g樣品加熱(雜質不反應),剩余固體的質量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1)t0至t1時間段,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是: ;(2)反應中產生氧氣的質量是多少?(3)求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4)該反應中轉化為氧氣的氧元素質量占高錳酸鉀中氧元素質量的 多少?加熱時間/min t0 t1 t2 t3 t4 t5 t6剩余固體的質量/g 20 20 19.6 18.8 18.6 18.4 18.4剛剛開始加熱未達到高錳酸鉀的分解溫。1.6g79%25%新知講解類型5: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過量的問題例題5、某同學在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表數據(已知Fe+S FeS):(1)第二次實驗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什么?(2)通過實驗說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存在著比例關系,從上表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多少?(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則需要鐵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亞鐵多少克?△符合。 因為第二次實際參加反應的硫粉質量為16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硫粉的質量/g 16 32 32鐵粉的質量/g 28 28 56硫化亞鐵的質量/g 44 44 887∶484g 132g新知講解類型6:多步反應的計算(關系式法)例題6、現有6.4克銅屑,將它在空氣中加熱使其全部生成氧化銅,然后加入適量的稀硫酸微熱,氧化銅完全溶解得藍色溶液硫酸銅,在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最后可得氫氧化銅沉淀多少克?Cu+O2CuO;22解析:本題涉及三步化學反應,依次為:及所以已知的銅與所求的氫氧化銅間的質量關系為:CuO+H2SO4CuSO4+H2O2CuSO4+NaOHCu(OH)2+Na2SO4 ;↓Cu~Cu(OH)264 : 986.4g: x64 : 98 =6.4g: x得x=9.8g。9.8克新知講解類型7:差量法計算例題7、56g足量的鐵塊投入到1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應,稱得鐵塊的質量為56.8g,求:Cu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解析:設CuSO4質量為x;Fe + CuSO4 = FeSO4 + Cu56 : 160 : 142 : 64Δm8x : 56.8g-56g=0.8g160/x=8/0.8g 得x=16gCuSO4%= 16g/100g ×100%=16%答: Cu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6%。新知講解類型8:關于無數據問題的計算例題8、C和CaCO3的混合物在空氣中加強熱充分反應后,若生成CO2的質量與原混合物質量相等,則原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析:本題涉及的化學反應兩個: 和CCO2點燃O2+CaCO3CaOCO2+根據題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與原混合物質量相等。故有:生成的CaO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相等。設碳質量為x,CaCO3質量為y,O2與CaO均為a,則化學方程式意義可知,12/x=32/a、100/y=56/a,得x/y=21:100,所以碳的質量分數為:x/(x+y)×100%,代入數據,得碳的質量分數約為17.36%。隨堂練習1、在“2A+3B=2C+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 )A.16 B.32 C.48 D.64B隨堂練習2、在反應2CO+O2 2CO2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 ,各物質之間分子個數比為 ,化學計量數之和為 。7∶4∶112∶1∶25隨堂練習3、充分反應27g的鋁與50g的氧氣后得到固體物質的質量為( )A.51g B.77gC.75g D.65gA隨堂練習4、天平左右托盤各放一盛有20g溶質質量分數為18.25%的鹽酸的燒杯,將天平調整平衡,然后在左盤的燒杯中加入5g鐵,在右盤的燒杯中加入5g鋅,充分反應后,天平將( )A.向右盤傾斜 B.仍然平衡C.向左盤傾斜 D.無法判斷B隨堂練習5、楠溪江的石桅巖,主要以石灰石為主,石灰石儲量達50億噸。科學探究小組同學把一塊從山中撿來的石灰石做純度分析,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們稱取50g礦石樣品,平均分成5份,分別在5只燒杯中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表中:(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1)表中X的值為 ;(2)根據表中數據,請判斷:燒杯④中的反應,是樣品過量還是稀鹽酸過量?或者兩者恰好完全反應?你的結論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用分析);(3)請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樣品中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純度)。2.64燒杯① 燒杯② 燒杯③ 燒杯④ 燒杯⑤加入樣品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 20 30 40 50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質量(g) 0.88 1.76 X 3.52 3.52兩者恰好完全反80%課堂總結1、計算過程必須規范,步驟可概括為“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2、解題時要注意:(1)設未知量時不帶單位;(2)化學方程式要書寫正確;(3)相對分子質量寫在對應物質的正下方,只寫計算時要用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寫在對應的相對分子質量的下面;(4)列比例式時,單位要統一;(5)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都是純凈物的質量,如果已知量或未知量是不純物質的質量,要將其轉化為純物質的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中進行計算。其中,純凈物質量=不純物質量×純度=不純物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板書設計3.3 化學方程式(3)……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1、步驟: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2、解題格式完整、規范:(1)設未知量時不帶單位;(2)化學方程式正確;(3)列比例式:①相對分子質量寫在對應物質的正下方;②已知量、未知量寫在對應的相對分子質量的下面;③列比例式時,要帶統一單位;④比例式中代入的是純凈物的質量純凈物質量=不純物質量×純度=不純物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二氧化碳”的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下§3.3化學方程式(3) 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2、學會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3、掌握解題格式和步驟。一、知識點梳理:解題一般步驟:1、設未知量;2、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3、根據化學方程式把各物質的質量比列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4、把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應物質的化學式下面;5、列比例式求解;6、寫出簡明答案。二、例題講解例題1、在“2A+3B=2C+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 )A.16 B.32 C.48 D.64例題2、在反應2CO+O2 2CO2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 ,各物質之間分子個數比為 ,化學計量數之和為 。例題3、充分反應27g的鋁與50g的氧氣后得到固體物質的質量為( )A.51g B.77g C.75g D.65g例題4、天平左右托盤各放一盛有20g溶質質量分數為18.25%的鹽酸的燒杯,將天平調整平衡,然后在左盤的燒杯中加入5g鐵,在右盤的燒杯中加入5g鋅,充分反應后,天平將( )A.向右盤傾斜 B.仍然平衡 C.向左盤傾斜 D.無法判斷例題5、楠溪江的石桅巖,主要以石灰石為主,石灰石儲量達50億噸。科學探究小組同學把一塊從山中撿來的石灰石做純度分析,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們稱取50g礦石樣品,平均分成5份,分別在5只燒杯中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表中:(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燒杯① 燒杯② 燒杯③ 燒杯④ 燒杯⑤加入樣品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 20 30 40 50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質量(g) 0.88 1.76 X 3.52 3.52(1)表中X的值為 ;(2)根據表中數據,請判斷:燒杯④中的反應,是樣品過量還是稀鹽酸過量?或者兩者恰好完全反應?你的結論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用分析);(3)請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樣品中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純度)。三、隨堂練習:1、在4P+5O22P2O5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 )A.31∶32∶142 B.4∶5∶2 C.124∶160∶284 D.4∶10∶202、在化學反應A+B===C+D中,若12 g A與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28 g C和2 g 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A.8 g B.18 g C.28 g D.30 g3、1.6 g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由此得出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一定含C、H元素 B.該物質分子中C、H的原子個數比為1∶2C.一定不含O元素 D.燃燒過程中消耗氧氣的質量為6.4 g4、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物質 M N Q P反應前的質量/g 18 1 2 32反應后的質量/g x 26 2 12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B.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13 gC.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 D.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5、把6g碳在24g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A.30g B.22g C.32g D.44g6、完成下列填空:(1)化學方程式2A+BC+2D中,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3,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1,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0。則D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2)若反應中 206 克A與 71 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160 克C,則生成D的質量為 ______ 克。7、下面是某位同學一道計算題的解答過程,請指出其中的錯誤(答出3條即可):題目:3.25gZn和足量的鹽酸反應制取H2,問可制得H2的質量是多少?解:設可得H2為Xg。 Zn + 2HCl=ZnCl + H2↑ 65 1 3.25g X 65∶1=X∶3.25g X=211.25g答:可制得氫氣211.25g。錯誤:(1) ; (2) ; (3) 。8、某學習小組的同學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熱制取O2,收集 4.8 g O2后暫時停止加熱,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 28.0 g,繼續加熱至不再產生O2,最終剩余固體質量為 23.2 g。試計算(不考慮O2的損耗):(1)兩次生成O2的總質量為 。(2)理論上生成氯化鉀的質量和可回收MnO2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四、課后練習:1、根據化學方程式A+NaOH=B+H2O推斷,B與A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差( )A.12 B.18 C.22 D.402、某學習小組在計算 10 g鎂條完全燃燒可以得到多少氧化鎂時,出現了以下幾種算式,其中正確的是( )A. = B. = C. = D. =3、已知2A+3BC+6D,用足量的A和147 g 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200 g C和54 g D,若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214 B.112 C.107 D.71.34、在反應2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 g A與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 g D,則生成C的質量是 ( )A.9.6 g B.4 g C.6.8 g D.8.8 g5、在一定條件下,讓置于密閉容器中的下列各組物質充分反應后,再冷卻至常溫,密閉容器中的氣態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質量比為1:9的H2和O2 B.質量比為3:6的C和O2C.質量比為1:6的CH4和O2 D.質量比為7:2的CO和O26、.在2Mg+O22MgO的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關系正確的是( )A.2克Mg和3克氧氣反應生成5克MgO B.3克Mg和2克氧氣反應生成5克MgOC.4克Mg和1克氧氣反應生成5克MgO D.1克Mg和4克氧氣反應生成5克MgO7、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gC.又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23 B.46 C.92 D.968、科學中常常出現“1+1≠2”的有趣現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實是( )A.常溫下,1L水與1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等于2LB.點燃時,1g硫粉在1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g二氧化硫C.常溫下,1g鎂和1g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的溶液質量為2gD.20℃,1g澄清石灰水中加入1g熟石灰固體能得到2g澄清石灰水9、在反應2A+3B=2C+D中,若 24 gA與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32 gC和 10 gD,則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 )A.2∶3 B.4∶3 C.2∶1 D.4∶510、某同學從定量角度研究雙氧水制取氧氣的過程,對原實驗進行部分改進,增加了稱量操作,具體做法是取10%的雙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錳放入氣體發生裝置,并對反應前后混合物的質量進行稱量,記錄如下表。反應過程 反應前 反應后質量變化(不含容器質量) 34.3 g 32.7 g若反應后,雙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氣全部逸出,則該同學得出的結論中,不合理的是( )A.反應速率逐漸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氣的質量為1.6 gC.催化劑二氧化錳的質量為0.3 g D.反應得到水和氧氣的質量比為9∶811、把 6 克碳放在 24 克氧氣中充分燃燒,結果只生成了 22 克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A.此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B.碳不能完全反應C.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D.6 克碳只能和 16 克氧氣反應生成 22 克二氧化碳,有 8 克氧氣不參加反應12、某同學把3克木炭放在給定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實驗數據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給定氧氣的質量 6克 13克 8克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8.25克 11克 11克(1)通過以上數據說明,這三次實驗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應。(2)第 次實驗中碳有剩余,剩余 克。(3)第 次實驗中氧氣有剩余,剩余 克。(4)在三次化學反應過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 。13、為制備一定量的氧氣,向盛有2 gMnO2的大試管中注入8 g過氧化氫溶液。測得試管中物質總質量與反應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試回答:(1)反應完成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2)發生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是多少?14、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中用加熱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應過程中固體質量變化如圖所示,請計算。(1)制取O2的質量是 g;(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3)反應過程中固體中所含鉀元素的質量將 (填“逐漸增加”、“先逐漸減少后保持不變”、“一直不變”或“無法判斷”)。15、加熱10g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經一段時間后,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為9.36g。計算:①生成多少克氧氣?②消耗了多少克高錳酸鉀?③若改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來制取等質量的氧氣,需要多少克氯酸鉀.參考答案:二、例題講解:例題1、B解析:根據2A+3B=2C+4D可知A、B是反應物,C、D是生成物;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m(A+B)=m(C+D),所以總生成物11g+9g=20g,則反應物A、B的總質量為20g,而A為8g,故B參與反應的質量為12g。設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b,參加反應的A、B的式量比為2×32:3b,這個質量比也等于A、B的實際質量比,所以有2×32:3b=8g+12g,得b=32,故B符合題意。例題2、7∶4∶11;2∶1∶2;5解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各物質的質量之比等于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得到,所以質量之比為:2CO:O2:2CO2=56:32:88=7:4:11;各物質之間的分子個數比為化學方程式中每項前的系數比,所以為2:1:2;化學計量數之和為:2+1+2=5。例題3、A解析:如果鋁完全反應,需要氧氣的質量為x,4Al + 3O22Al2O3108 : 9627g : x ; 解得:x=24g<50g;所以氧氣有剩余。那么生成的固體三氧化二鋁的質量為:27g+24g=51g。故A符合題意。例題4、B解析:20g溶質質量分數為18.25%的鹽酸中所含溶質質量為3.65g設3.65克鹽酸需反應鐵的質量為a,鋅的質量為b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56 73 65 :73a 3.65g b :3.65ga=2.8g b=3.25b在左盤的燒杯中加入5g鐵,在右盤的燒杯中加入5g鋅,說明鐵和鋅均過量,鹽酸完全反應,則產生氫氣質量相等,所以天平仍平衡;故B符合題意。例題5、(1)2.64 (2)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3)80%解析:(1)由 燒杯①燒杯②中數據可知,每加入10克稀鹽酸產生氣體為0.88克,所以X的值為0.88×3=2.64;(2) 燒杯④中 加入40克鹽酸,產生氣體為3.52,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設10g礦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 CO2↑100 44x 3.52g比例式: = 解得:x=8g;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CaCO3%= %=80%。三、隨堂練習:1、C 2、B 3、B 4、A 5、B 6、58.5; 1177、 (1)設寫的不準確,應為“設可制得H2的質量為X” ;(2)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式寫錯了,應為Zn+2HCl=ZnCl2+H2↑; (3)比例式列錯,應為 65 :2 = 3.25g :X 8、(1)9.6 g (2) 8.3 g四、課后練習:1、C 2、B 3、C 4、B 5、A 6、B 7、B 8、B 9、A 10、A 11、D12、 (1) 三 (2) 一 0.75 (3) 二 5 (4) 沒有13、(1)0.8g (2) 1.7 g 14、(1)19.2(2) 49 g 15、0.64g 3.68g 1.63g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3 化學方程式簡單計算的基本題型.doc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3 化學方程式(3).pptx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3 化學方程式(3)學案.doc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3 化學方程式(3)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化學方程式簡單計算的步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