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2 氧化和燃燒 第2課時 (課件 30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學 3.2 氧化和燃燒 第2課時 (課件 30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八下§3.2 氧化和燃燒(2)學案
姓名
[學習目標]
1、了解滅火的原理; 2、掌握滅火的三種基本方法;
3、了解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4、了解常見的能量轉化過程。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滅火與自救
1、滅火原理
(1) 或使可燃物與其他可燃物隔離;
(2)使可燃物與 隔絕;
(3)降低可燃物的溫度 。
2、滅火的方法:
滅火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生活中常見的滅火方法如下表所示:
滅火的方法 目的
(1)用水滅火 (2)吹滅蠟燭(3)油鍋失火倒入大量青菜
(1)用燈帽蓋滅酒精燈 (2)油鍋失火蓋上鍋蓋 (3)實驗臺上酒精燈著火用濕布蓋滅或用沙子蓋滅
(1)森林滅火開辟隔離帶(2)關閉煤氣灶閥門
3、火災自救的措施
(1)發生火災時,要保持鎮定,先了解 的準確位置,然后撥打“ ”報警求助。如果火勢擴散,應盡快通知家人和鄰居設法離開現場,沿途要關上門,以減低火勢及煙霧蔓延的速度,同時切勿乘 ,以免停電被困。
(2)如果你無法離開火災現場,應用 等物品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濃煙滲入;室內濃煙密布時,應 及用 掩蓋口鼻;打開窗戶,在窗前呼救等。
知識點2、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化學反應在 的同時,伴有 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 熱量。
2、像 這樣的化學反應在反應過程中能放出熱量;而有些化學反應則需要吸收熱量,如 。
3、教材P85活動中:
(1)將一段鎂條(Mg)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稀 HCl),用手觸摸試管外壁,發現試管壁發燙,這說明該反應是 熱的。
(2)向少量氫氧化鋇[Ba(OH)2]粉末加入少量氯化銨[NH4Cl]晶體,用玻璃棒迅速攪拌后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發現玻璃片粘在燒杯底部發,這說明該反應是 熱的。
(3)將鋅片(Zn)和碳棒組成的電路,插入稀硫酸中,發現小燈泡發光,在這個化學變化過程中,化學能轉化成了________ 能。
4、化學反應涉及構成物質的微粒的 ,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不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大小是不同的,有些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非常細微,只有用靈敏的儀器才能檢測到,也有些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則非常明顯?;瘜W反應中的能量通常表現為 等。
二、例題講解
例題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發生因雷擊引起的森林火災,火災地點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復雜、坡陡谷深。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導致30位滅火人員不幸犧牲。下列關于火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風為可燃物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
B.林下堆積的地面植被、干草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突變風力風向的風降低了木材的著火點
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難,用水滅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例題2、下列滅火的方法,不恰當的是(  )
A.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B.電器自燃用水潑滅
C.酒精灑出失火用濕抹布蓋滅 D.汽車自燃用滅火器滅火
例題3、蠟燭(足量)在如圖甲密閉的集氣瓶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蠟燭燃燒前瓶內只有氧氣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蠟燭熄滅后瓶內沒有氧氣 D.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例題3圖) (例題4圖)
例題4、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圖甲,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
B.蠟燭用嘴一吹即滅,是因為吹出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
C.由圖乙的現象可知,金屬鎂引起的火災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滅
D.將大塊煤粉碎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延長煤燃燒的時間
例題5、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最近,小明家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呈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通過維修師傅調節燃氣灶的進風口之后,火焰變回淡藍色。這說明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需要考慮兩點:一是燃燒時要有  ;二是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2)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工廠排污導致小孩“血鉛超標”,工廠方面的辯解錯在哪里?  。
(3)若我們掌握一定的應急避險技能,可通過自救與互救來降低災害風險。例如身上著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壓滅。這種滅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   。
(4)請用文字表述“火場逃生”圖所示的火場逃生方法   。(答一種即可)
三、隨堂練習:
1、水是化學實驗中常見且用途廣泛的一種物質。對下列各實驗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br/>A.硫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熱量
B.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變化得到氧氣體積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的水:防止集氣瓶炸裂
D.探究燃燒的條件--燒杯中的水:加熱銅片,隔絕空氣
2、下列說有關氧化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
B. 氧化反應一般都要放出熱量
C. 氧化反應未必是化合反應,而化合反應必定是氧化反應
D. 人和動物的呼吸不是緩慢氧化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B.水能滅火,是因為水能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C.對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們寧可讓其自生自滅,也不能貿然采取滅火措施
D.油庫、面粉廠、紡織廠、輪穀廠、橡膠廠和煤礦的坑道內等場所要嚴禁煙火,以避免爆炸發生
4、某同學給危險品物流倉庫提供如下溫馨提示,不正確的是( )
A.倉庫外要有明顯的防火警示標志
B.危險品著火時,立即用水滅火
C.倉庫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齊備的消防器材
D.倉庫與周圍建筑物之間要用足夠的防火距離
5、在煤礦的礦井里,為防止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A.進礦井應先做燈火試驗 B.準備好滅火器材
C.通風并嚴禁煙火 D.戴呼吸面具
6、滅火毯由纖維狀隔熱耐火材料制成。在起火初期,將滅火毯直接覆蓋住火源,可在短時間內滅火。滅火毯滅火的原理主要是(  )
A.隔絕氧氣 B.缺乏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7、天氣晴好的周末,小明一家來到戶外野炊,對于以下做法解釋不合理的是(  )
A.油鍋著火蓋鍋蓋,原理是隔絕空氣
B.抽出木柴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離開時澆水滅火,原理是降低木柴的溫度
D.木柴搭空火更旺,原理是提高空氣中氧氣含量
(第7題圖) (第8題圖)
8、如圖所示,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實驗時,將一根火柴折斷,分成火柴頭(主要成分為氯酸鉀、二氧化錳、硫磺和玻璃粉)和火柴梗兩部分,放在銅片上加熱。
(1)當觀察到 現象時,說明物質的燃燒和著火點有關;
A.火柴頭先被點燃 B.燃燒劇烈程度不同 C.燃燒持續時間不同
(2)火柴頭點燃的瞬間可觀察到“噴”出火焰,這是因為火柴頭受熱,內部某些物質反應產生了氧氣,使燃燒更旺。該現象說明了氧氣具有   性;
(3)森林火災在我國及全球各地頻發,消防員通常會用大型吹風機的風筒對著火焰吹風,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此滅火的原理是   。
四、課后練習:
1、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下列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不是由化學反應引起的是( )
A. 天然氣燃燒
B. 過氧化氫溶液用二氧化錳為催化劑制取氧氣的反應
C. 冰的融化
D. 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反應
2、孔明燈燃氣的火焰溫度可達300℃,但紙質燈罩卻沒被點燃的原因是(  )
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
C.風將熱量吹散使燈罩處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 D.風將熱量吹散后燈罩的著火點降低了
3、著火時,正確處理火情有利于保護生命財產安全,下列處理方式中正確的是( )
A. 家用電器著火,應立即用水澆滅 B. 廚房天然氣泄漏,可打開脫排油煙機排氣
C. 森林著火時,應順風跑逃離火場 D.碰倒燃著的酒精燈時,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
4、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開挖隔離帶,其目的是隔絕可燃物。
B. 房屋失火,消防員用水撲滅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C. 汽油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是因為汽油不是可燃物
D. 用燈帽蓋滅酒精燈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5、煤爐越扇越旺,蠟燭一扇就滅,以下對該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扇蠟燭會隔絕空氣 B.扇蠟燭會降低石蠟著火點
C.扇煤爐會增加空氣進入量 D.扇煤爐會增加新的易燃物
6、查統計表明,火災傷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識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發生火災時,要保持鎮定,先了解火源的準確位置
B.在逃離火災現場途中,要關上大門,以降低火勢及煙霧蔓延的速度
C.若沒辦法離開現場,要用濕毛巾等物品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濃煙滲入
D.室內起火時,應立即乘坐電梯逃生
7、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可燃物就能燃燒
B.工廠鍋爐用煤被加工成粉末狀,可使煤燃燒更劇烈、更充分
C.室內起火,應該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D.水能滅火,主要是因為水蒸發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8、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 消防隊員用高壓水降低可燃物的溫度進行滅火
B. 炒菜時油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迅速蓋滅
C. 室內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
D. 撲滅森林火災,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
9、當高層樓房的下層起火,火勢兇猛無法立即撲滅時,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確的是( )
①沿樓梯迅速下樓 ②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
④封閉房門 ⑤迅速轉移到陽臺呼救 ⑥跳樓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
10、人們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劑以防止火災,氫氧化鎂是一種常見的阻燃劑,它在380℃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鎂,并吸收大量的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氫氧化鎂分解吸熱能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氫氧化鎂分解吸熱能降低可燃物的溫度
C.氫氧化鎂分解的產物能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D.氧化鎂不易燃燒,是因為它的著火點較高
11、在畢業聯歡晚會上,某同學表演了精彩魔術——“燒不壞的布手帕”。他先將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輕輕擠干,再用坩堝鉗夾住,從下方點燃,待火焰熄滅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空氣不充足,布手帕不會燃燒
C.布手帕被白酒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
D.白酒中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布手帕著火點
(第11題圖) (第12題圖)
12、已知蠟燭的著火點約為190 ℃,蠟燭的火焰由氣態石蠟燃燒形成。如圖所示,在溫度計示數為280 ℃以上時,快速推動活塞 觀察到蠟燭立即熄滅。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是(  )
A.移走可燃物 B.隔絕氧氣 C.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D.無法判斷
13、燃燒與滅火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如圖是某興趣小組探究燃燒與滅火的三個小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說明了物質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這三個條件分別是:
①物質要有可燃性;②       ??;③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實驗2的滅火原理是        ??;實驗3的滅火原理是            。
14、2020年3月30日,四川涼山西昌再次發生森林大火,火災過火面積1000余公頃,該起火災也造成了19名地方撲火人員犧牲。為了最可愛的人,我們應當學會燃燒與滅火,預防火災發生。
(1)消防員攜帶鼓風式森林滅火器(如圖)進山滅火,該滅火器通過內置柴油發動機使鼓風機扇片高速轉
動,噴出十二級強風,這種滅火器的滅火原理是破壞了燃燒三要素中   。
(2)家庭用火不慎也易導致火災,若油鍋起火,用鍋蓋蓋住的滅火原理是   。
(3)為避免火災發生,在林場等場所要貼警示標志。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放易燃物”的是   。
15、“自熱火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便利。 小龍同學就某種自熱火鍋的“自熱”原理產生了興趣,查閱到的相關資料如下:
①自熱火鍋食用方法:下層底盒中倒入適量冷水,打開加熱包塑料膜,將加熱包放入涼水中:放上上層食材盒,倒入一定食用冷水,蓋上蓋子,15分鐘后,即可開蓋食用。(圖乙為自熱火鍋結構示意圖)
②加熱包內含有鐵粉、鋁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質,其中的金屬粉末與碳粉在熱水中發生化學反應,可短時間放出大量的熱,后續緩慢放熱。
③自熱火鍋工作時,下層加熱盒中空氣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下圖丙所示。
為解釋自熱火鍋的工作原理,請結合上述材料,對oa、ab、bc各段的溫度變化做出解釋:

參考答案: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
1、(1)清除可燃物(2)空氣(或氧氣)(3)到著火點以下。
2、降低溫度 隔絕氧氣(空氣) 移走可燃物
3、(1) 火源 119 電梯或升降機 (2) 濕毛巾 俯伏在地上爬行 濕毛巾
知識點2、
1、生成新物質 能量 吸收或放出
2、燃燒(氧化反應、緩慢氧化和燃燒等合理均可) 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受熱分解(合理均可)
3、(1)放 (2)吸 (3)電
4、重新排列 能量 熱、光、電
二、例題講解:
例題1、C
解析:A.風加快了空氣流動,從而為可燃物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A正確;B.林下堆積的地面植被、干草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B正確;C.木材的著火點是固定不變的,不會因為風吹而降低,C錯誤;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難,用水滅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D正確。所以只有C符合題意。
例題2、B
解析:A.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可以隔絕空氣,達到滅火的目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B.電器自燃用水潑滅,可能會造成人體觸電,故B錯誤符合題意;C.酒精灑出失火用濕抹布蓋滅,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而滅火,故C正確不合題意;D.汽車自燃用滅火器滅火,可以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故D正確不合題意。
例題3、B
解析:A.蠟燭燃燒前瓶內為空氣,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故A錯誤;B.根據圖像可知,氧氣濃度小于16%時,蠟燭就熄滅了,故B正確;CD.蠟燭熄滅后,瓶內的氧氣濃度小于16%,肯定有氧氣存在,故C、D錯誤。故B符合題意。
例題4、C
解析:A.如圖甲,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火柴梗與火焰充分接觸,燃燒更劇烈,故A錯誤;B.蠟燭用嘴一吹即滅,是因為吹出的氣體迅速帶走熱量,使蠟燭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而熄滅,故B錯誤;C.由圖乙的現象可知,金屬鎂能夠與二氧化碳劇烈反應而燃燒,因此金屬鎂引起的火災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滅,故C正確;D.將大塊煤粉碎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故D錯誤。故C符合題意。
例題5、(1)有充足的空氣(或氧氣)(2)鉛筆芯的主要成分為石墨,不含鉛 (3)隔絕空氣(4)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或彎腰匍匐前進、不乘坐電梯等)
解析:(1)燃氣灶火焰呈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說明有沒燃燒完的碳,調節燃氣灶的進風口之后,火焰變回淡藍色,說明空氣進去多了氧氣充足了燃燒就旺了。這說明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需要考慮兩點:一是燃燒時要有有足夠的助燃物;二是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2)鉛筆是石墨、粘土等成分制成的,不含金屬鉛,故工廠的辯解沒有科學根據的,是錯誤的;(3)身上著火時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壓滅。這種滅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隔絕空氣(氧氣)的原理;(4)“火場逃生”圖示的火場逃生方法屬于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或彎腰前進、不乘坐電梯等合理均可)
三、隨堂練習:
1、A 2、B 3、C 4、B 5、C 6、A 7、D
8、(1)A (2)助燃 (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四、課后練習:
1、C 2、C 3、D 4、A 5、C 6、D 7、B 8、C 9、B 10、A
11、D 12、A
13、(1)可燃物要與氧氣(或空氣)接觸(2)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其著火點以下 使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隔絕
14、(1)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隔絕空氣(3)D
15、oa段:冷水進入加熱包,與CaO反應,放出熱量,在20S內使下層底盒中的水溫度升高到60℃。ab段:水溫升高后,加熱包內的鐵粉、鋁粉與碳粉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熱,短時間內使水沸騰,蒸汽溫度高達200℃,高溫蒸汽對上層食盒持續加熱,使上層食盒中的水沸騰,15分鐘后,即可煮熟食物。bc段:食物煮熟后,化學反應持續緩慢放熱,蒸汽從盒蓋小孔出去,散熱大于產熱,盒內溫度逐漸下降。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0張PPT)
第三章 空氣與生命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
第2節 氧化和燃燒(2)
---滅火與火災救、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滅火的原理,掌握滅火的三種基本方法;了解
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了解常見的能量轉化過程;
科學思維:根據燃燒條件提出滅火的原理、方法,分析具體的
滅火措施;
探究實踐:通過演示實驗、討論交流等,認識滅火的措施,提
高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
態度責任:體驗探究和實驗的快樂,明白科學與實際生活的聯
系,保持學習的興趣。
復習鞏固
1、氧化反應是指物質與 發生的反應;氧化反應中氧氣有 性;
2、燃燒是一種 、 、劇烈的 反應;
3、 ,稱為著火點;
4、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 和 ;
物質燃燒所需到達的最低溫度

氧化
發光 發熱 氧化
有可燃物
有助燃物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復習鞏固
5、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某同學做了如圖3-48 所示的實驗,根據實驗現象,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A.①②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
B.①說明白磷的著火點不高于 80℃
C.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
D.①③說明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
C
在自然界里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都可導致火災。
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一旦發生火災就要迅速采取滅火措施。
討論交流
在自然界里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都可導致火災。
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一旦發生火災就要迅速采取滅火措施。根據燃燒的條件,我們應該怎樣來滅火?
根據燃燒的條件,燃燒應該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溫度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只有三個條件中缺少其中一個,燃燒就會停止,故可以用于滅火。
所以滅火的方法:
一是移除可燃物;二是隔絕助燃物;三是降溫,使溫度降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新知導入
一、滅火與火災自救
1、防火和滅火:
(1)防火:指預防火災的措施和方法,以減少火災的發生。
(2)滅火:指控制和撲滅火災的過程,最終消除火源。
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只要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即可達到滅火的目的。
(2)方法:
①隔絕氧氣;
②溫度要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注意:滅火時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溫度而不是可燃物的著火點。
③使可燃物撤離燃燒區。
視頻:隔絕空氣可滅火
讀圖:
你能說出圖 3-33 和圖 3-34 中分別是用什么方法滅火,及各種方法的滅火原理嗎?
降溫:將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隔絕助燃物:使可燃物與助燃物隔離。
破壞燃燒條件中的之一,使燃燒停止。
新知講解
滅火的方法 目的
(1)用水滅火 (2)吹滅蠟燭 (3)油鍋失火倒入大量青菜 降低溫度
(1)用燈帽蓋滅酒精燈 (2)油鍋失火蓋上鍋蓋 (3)實驗臺上酒精燈著火用濕布蓋滅或用沙子蓋滅 隔絕氧氣(空氣)
(1)森林滅火開辟隔離帶 (2)關閉煤氣灶閥門 移走可燃物
3、滅火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生活中常見的滅火方法如下表:
視頻:蓋滅酒精燈
討論交流
水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來滅火?
油庫著火應怎樣滅火?
當電器或電線燃燒著火時,應當如何滅火?
水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用來滅火,但在電器、油鍋、燃料油、油漆、電腦、化學危險物品等火災中,應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
油庫著火時不能用水滅火,應該利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以及沙土等進行滅火。
電器或電線燃燒著火時,應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或沙土等滅火。
新知講解
3、火災自救措施:
(1)提前準備:熟悉建筑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了解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在陌生環境中,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
(2)撲滅小火:火災時,應保持鎮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確位置,如果火勢較小,則利用周圍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滅,如果火勢較大,無法看來,則應撥打“119”報警求助。
(3)疏散逃生:如果火勢擴散,應盡快通知家人和鄰居設法離開現場,沿途要關上大門,以減低火勢及煙霧蔓延的速度,同時切勿乘電梯或升降機,以免停電被困。
新知講解
4、幾種常見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范圍:
(1)泡沫滅火器: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蓳錅缒静?、棉布等燃燒引起的失火。
(2)干粉滅火器:利用壓縮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氫鈉)來滅火(隔絕空氣)。優點是流動性好、噴射率高、不腐蝕容器和不易變質等。除可用來撲滅一般失火外,還可用來撲滅油、天然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
(3)二氧化碳滅火器:在加壓時將液態二氧化碳壓縮到小鋼瓶中,滅火時再將其噴出,有降溫和隔絕空氣的作用。優點是滅火時
不會因留下任何痕跡而使物體損壞。因此可用來撲滅圖
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失火。使用時,
手一定要先握在鋼瓶的木柄上,否則會把手凍傷。
新知講解
(4)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注意:
1)距離起火點5米左右使用滅火器,并占據上風位置;
2)使用前,先把滅火器搖動數次,使瓶內干粉松散;
3)拔下保險銷,對準火焰根部后,壓下壓把噴射;
4)滅火過程中,始終保持直立,不得橫臥或顛倒使用;
5)滅火后要防止復燃;
6)滅火器定期檢查,并及時更換干粉。
(點擊圖片播放)
新知講解
5、如果你無法離開火災現場,應采取下列措施:
①室內濃煙密布時,應俯伏在地上爬行及用濕毛巾掩蓋口鼻;
②用濕毛巾等物品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濃煙滲入;
③打開窗戶,在窗前呼救。
注意: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
討論交流
下面三幅圖中都有燃燒這一化學反應,你能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嗎?
共同點:
放出大量的熱。
人類利用燃燒反應放出熱量來取暖、煮熟食物、發電、燒制陶瓷、冶煉金屬……
那么,其他化學反應也能放出熱量嗎?有沒有能使反應物溫度降低的化學反應呢?
活動:
1)將一段鎂條(Mg)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稀 HCl),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2)用研缽將約20g氫氧化鋇[Ba(OH)2]晶體磨成粉末,倒入小燒杯中。在一玻璃片上灑上少量水,并將小燒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燒杯中加入約10g 氯化銨[NH4Cl]晶體,用玻璃棒迅速攪拌后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 你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很燙手
溫度升高
玻璃片與燒杯底粘在一起
溫度降低
新知講解
二、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1、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即有放熱現象或吸熱現象。
(1)放出熱量的反應:如燃料的燃燒,生石灰與水結合成氫氧化鈣,鎂與鹽酸反應,等。
(2)吸收熱量的反應:如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CO,Ba(OH)2與NH4Cl反應。
2、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相互轉化,與其他形式的能也能相互轉化,如電池充電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使用電池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3、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大小不同,有些非常細微,只有用靈敏的儀器才能檢測到,化學反應中能量常表現為熱、光、電等。
思考討論
放熱反應對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假如沒有放熱反應,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無法取暖、無法煮熟食物;
無法冶煉金屬;
地球變成冰冷世界,生命無法生存;
……
總之,一切生物都需要熱量,沒有放熱反應,便沒有生命,世界將一片死寂……。
活動:
將鋅片(Zn)和碳棒組成的電路,插入稀硫酸中,觀察小燈泡發光的情況。
在這個化學變化過程中,化學能轉化成了_____能。

說明:
一定條件下,能量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討論交流
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也是一種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
下列現象中,化學能轉化成了什么能?
化學能轉化為光能
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光能、熱能、聲能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隨堂練習
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發生因雷擊引起的森林火災,火災地點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復雜、坡陡谷深。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導致30位滅火人員不幸犧牲。下列關于火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風為可燃物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
B.林下堆積的地面植被、干草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突變風力風向的風降低了木材的著火點
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難,用水滅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C
隨堂練習
2、下列滅火的方法,不恰當的是(   )
A.油鍋著火用鍋蓋蓋
B.電器自燃用水潑滅
C.酒精灑出失火用濕抹布蓋
D.汽車自燃用滅火器滅火
B
隨堂練習
3、蠟燭(足量)在如圖甲密閉的集氣瓶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蠟燭燃燒前瓶內只有氧氣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蠟燭熄滅后瓶內沒有氧氣
D.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B
隨堂練習
4、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如圖甲,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
B.蠟燭用嘴一吹即滅,是因為吹出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
C.由圖乙的現象可知,金屬鎂引起的火災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滅
D.將大塊煤粉碎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延長煤燃燒的時間
C
隨堂練習
5、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最近,小明家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呈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通過維修師傅調節燃氣灶的進風口之后,火焰變回淡藍色。這說明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需要考慮兩點:一是燃燒時要有 ;二是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2)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工廠排污導致小孩“血鉛超標”,工廠方面的辯解錯在哪里?  。
充足空氣(或氧氣)
鉛筆芯的主要成分為石墨,不含鉛
隨堂練習
(3)若我們掌握一定的應急避險技能,可通過自救與互救來降低災害風險。例如身上著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壓滅。這種滅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   。
(4)請用文字表述“火場逃生”圖所示的火場逃生方法   。(答一種即可)
隔絕空氣(氧氣)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課堂總結
1、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2、滅火的基本措施: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如液化氣、煤氣起火,首先要及時關閉閥門,以斷絕可燃物的來源;撲滅森林火災時,可利用設置隔離帶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樹木與燃燒區隔離。
(2)隔絕空氣(或氧氣):如炒菜時油鍋中的油著火,蓋上鍋蓋;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灑在實驗臺上的酒精著火,用濕抹布蓋滅;
(3)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如建筑物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高壓風機吹滅森林大火;吹滅蠟燭等。
3、幾種常見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
4、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放熱或吸熱現象,也可表現為光、電等現象。
板書設計
3.2 氧化和燃燒(2)
……滅火、火災自救、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之一;
2、滅火的基本措施: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
(2)隔絕空氣(或氧氣);
(3)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3、常見滅火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滅火器等;
4、化學反應中有能量變化:放熱或吸熱、光、電等現象。
作業布置
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
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
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
4、預習“化學方程式”相關內容。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八下科學§3.2氧化和燃燒(2)教學設計
課題 3.2氧化和燃燒(2)…火災與自救、能量變化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課時為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第2節《氧化和燃燒》的第2課時,主要介紹滅火與火災自救、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等內容。此前已學習了化學反應、燃燒的條件等內容,現在在燃燒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滅火的措施和方法,這是延伸和深入,教材安排層層遞進;燃燒是一種放熱的化學反應,由此深入討論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問題,為后續能量守恒、能量轉化等內容打下基礎,所以本課時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滅火的原理;掌握滅火的三種基本方法;了解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了解常見的能量轉化過程; 科學思維:根據燃燒條件提出滅火的原理、方法,分析具體的滅火措施; 探究實踐:通過演示實驗、討論交流等,認識滅火的措施,提高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態度責任:體驗探究和實驗的快樂,明白科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保持學習的興趣。
重點 滅火原理與具體措施,火災中的自救策略;
難點 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1、氧化反應是指物質與 發生的反應;氧化反應中氧氣有 性; 2、燃燒是一種 、 、劇烈的 反應; 3、 ,稱為著火點; 4、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 和 ; 5、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某同學做了如圖3-48 所示的實驗,根據實驗現象,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A.①②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B.①說明白磷的著火點不高于 80℃C.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D.①③說明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 【參考答案:1、氧 氧化 2、發光 發熱 氧化 3、物質燃燒所需要達到的最低溫度 4、有可燃物 有助燃物 溫度達到著火點 5、C】 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討論交流:在自然界里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都可導致火災。 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一旦發生火災就要迅速采取滅火措施。根據燃燒的條件,我們應該怎樣來滅火? 參考:根據燃燒的條件,燃燒應該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溫度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只有三個條件中缺少其中一個,燃燒就會停止,故可以用于滅火。 所以滅火的方法: 一是移除可燃物;二是隔絕助燃物;三是降溫,使溫度降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一、滅火與火災自救 1、防火和滅火: (1)防火:指預防火災的措施和方法,以減少火災的發生。 (2)滅火:指控制和撲滅火災的過程,最終消除火源。 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只要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即可達到滅火的目的。 (2)方法: ①隔絕氧氣; ②溫度要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注意:滅火時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溫度而不是可燃物的著火點。 ③使可燃物撤離燃燒區。 視頻:隔絕空氣可滅火讀圖:你能說出圖 3-33 和圖 3-34 中分別是用什么方法滅火,及各種方法的滅火原理嗎?參考:3、滅火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生活中常見的滅火方法如下表:視頻:蓋滅酒精燈討論交流:水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來滅火? 參考:水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用來滅火,但在電器、油鍋、燃料油、油漆、電腦、化學危險物品等火災中,應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油庫著火應怎樣滅火? 參考:油庫著火時不能用水滅火,應該利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以及沙土等進行滅火。當電器或電線燃燒著火時,應當如何滅火? 參考:電器或電線燃燒著火時,應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或沙土等滅火。3、火災自救措施: (1)提前準備:熟悉建筑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了解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在陌生環境中,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 (2)撲滅小火:火災時,應保持鎮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確位置,如果火勢較小,則利用周圍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滅,如果火勢較大,無法看來,則應撥打“119”報警求助。 (3)疏散逃生:如果火勢擴散,應盡快通知家人和鄰居設法離開現場,沿途要關上大門,以減低火勢及煙霧蔓延的速度,同時切勿乘電梯或升降機,以免停電被困。 4、幾種常見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范圍: (1)泡沫滅火器: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可撲滅木材、棉布等燃燒引起的失火。 (2)干粉滅火器:利用壓縮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氫鈉)來滅火(隔絕空氣)。優點是流動性好、噴射率高、不腐蝕容器和不易變質等。除可用來撲滅一般失火外,還可用來撲滅油、天然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 (3)二氧化碳滅火器:在加壓時將液態二氧化碳壓縮到小鋼瓶中,滅火時再將其噴出,有降溫和隔絕空氣的作用。優點是滅火時不會因留下任何痕跡而使物體損壞。因此可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失火。使用時,手一定要先握在鋼瓶的木柄上,否則會把手凍傷。 (4)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附視頻)注意: 1)距離起火點5米左右使用滅火器,并占據上風位置; 2)使用前,先把滅火器搖動數次,使瓶內干粉松散; 3)拔下保險銷,對準火焰根部后,壓下壓把噴射; 4)滅火過程中,始終保持直立,不得橫臥或顛倒使用; 5)滅火后要防止復燃; 6)滅火器定期檢查,并及時更換干粉。 5、如果你無法離開火災現場,應采取下列措施: ①室內濃煙密布時,應俯伏在地上爬行及用濕毛巾掩蓋口鼻; ②用濕毛巾等物品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濃煙滲入; ③打開窗戶,在窗前呼救。 注意: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 討論交流: 下面三幅圖中都有燃燒這一化學反應,你能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嗎? 過渡:人類利用燃燒反應放出熱量來取暖、煮熟食物、發電、燒制陶瓷、冶煉金屬…… 那么,其他化學反應也能放出熱量嗎?有沒有能使反應物溫度降低的化學反應呢? 活動:1)將一段鎂條(Mg)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稀 HCl),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2)用研缽將約20g氫氧化鋇[Ba(OH)2]晶體磨成粉末,倒入小燒杯中。在一玻璃片上灑上少量水,并將小燒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燒杯中加入約10g 氯化銨[NH4Cl]晶體,用玻璃棒迅速攪拌后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 你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1、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即有放熱現象或吸熱現象。 (1)放出熱量的反應:如燃料的燃燒,生石灰與水結合成氫氧化鈣,鎂與鹽酸反應,等。 (2)吸收熱量的反應:如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CO,Ba(OH)2與NH4Cl反應。2、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相互轉化,與其他形式的能也能相互轉化,如電池充電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使用電池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3、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大小不同,有些非常細微,只有用靈敏的儀器才能檢測到,化學反應中能量常表現為熱、光、電等。討論交流:放熱反應對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假如沒有放熱反應,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參考:無法取暖、無法煮熟食物; 無法冶煉金屬; 地球變成冰冷世界,生命無法生存; …… 總之,一切生物都需要熱量,沒有放熱反應,便沒有生命,世界將一片死寂……。 活動:將鋅片(Zn)和碳棒組成的電路,插入稀硫酸中,觀察小燈泡發光的情況。 在這個化學變化過程中,化學能轉化成了_____能。 討論交流: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也是一種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 下列現象中,化學能轉化成了什么能? 參考: 上1課時學習了燃燒及其三個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得出滅火的基本方法:破壞燃燒條件之一,達到滅火目的具體滅火方法,從三個條件逐一進行舉例生活中常見火災及滅火方法滅火要用到專用工具: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的應用較為廣泛,是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先滅、后求救、再逃生逃生方法是有效自救的技能化學變化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 通過實驗來說明能量變化情況能量的轉化還有后續學習,這里只要讓學生知道一定條件下能量是可轉化的
課堂練習 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發生因雷擊引起的森林火災,火災地點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復雜、坡陡谷深。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導致30位滅火人員不幸犧牲。下列關于火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 ) A.風為可燃物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B.林下堆積的地面植被、干草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突變風力風向的風降低了木材的著火點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難,用水滅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2、下列滅火的方法,不恰當的是( B ) A.油鍋著火用鍋蓋蓋 B.電器自燃用水潑滅C.酒精灑出失火用濕抹布蓋 D.汽車自燃用滅火器滅火3、蠟燭(足量)在如圖甲密閉的集氣瓶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 A.蠟燭燃燒前瓶內只有氧氣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C.蠟燭熄滅后瓶內沒有氧氣 D.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第3題圖) (第4題圖)例題4、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如圖甲,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 B.蠟燭用嘴一吹即滅,是因為吹出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 C.由圖乙的現象可知,金屬鎂引起的火災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滅 D.將大塊煤粉碎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延長煤燃燒的時間例題5、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最近,小明家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呈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通過維修師傅調節燃氣灶的進風口之后,火焰變回淡藍色。這說明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需要考慮兩點:一是燃燒時要有  ;二是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2)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工廠排污導致小孩“血鉛超標”,工廠方面的辯解錯在哪里?  。 (3)若我們掌握一定的應急避險技能,可通過自救與互救來降低災害風險。例如身上著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壓滅。這種滅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   。(4)請用文字表述“火場逃生”圖所示的火場逃生方法   。(答一種即可)[參考:(1)有充足的空氣(或氧氣)(2)鉛筆芯的主要成分為石墨,不含鉛 (3)隔絕空氣(4)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或彎腰匍匐前進、不乘坐電梯等)]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
課堂小結 1、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2、滅火的基本措施: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如液化氣、煤氣起火,首先要及時關閉閥門,以斷絕可燃物的來源;撲滅森林火災時,可利用設置隔離帶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樹木與燃燒區隔離。 (2)隔絕空氣(或氧氣):如炒菜時油鍋中的油著火,蓋上鍋蓋;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灑在實驗臺上的酒精著火,用濕抹布蓋滅; (3)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如建筑物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高壓風機吹滅森林大火;吹滅蠟燭等。 3、幾種常見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 4、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放熱或吸熱現象,也可表現為光、電等現象。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永平县| 玉溪市| 宁德市| 绥宁县| 虞城县| 迁安市| 米易县| 五河县| 丰都县| 海原县| 皋兰县| 册亨县| 宝兴县| 芷江| 宜宾县| 临海市| 鄂温| 富顺县| 陵川县| 凤冈县| 恭城| 枣庄市| 丹寨县| 石泉县| 高清| 江华| 富阳市| 望奎县| 亳州市| 黎川县| 迁西县| 五家渠市| 安仁县| 柘荣县| 来宾市| 麻城市| 齐河县| 水富县| 双峰县|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