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8 課 制定行駛路線圖——制作引導層動畫》教學設計第8課 制定行駛路線圖——制作引導層動畫一、教材分析“指定軌跡運動”是學生學習了操作圖層的基礎上制作引導層動畫,這樣可以讓動畫過渡得更合理、更流暢,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多種工具,掌握創作技巧,拓展延伸,培養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和綜合運用的能力,讓學生投入創作,學會綜合動畫制作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二、學情分析從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分析,本課的學習對象為六年級學生,他們對能真實地反映生活中的動畫,充滿學習的渴望,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在教師的引導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知識掌握情況來看,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掌握了圖層、幀、關鍵幀等基本概念,能根據要求制作出簡單的動畫,這是學習本課的前提。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理解引導層概念;掌握建立引導層的方法,學會制作引導線動畫;掌握設置影片停止命令的操作。(二)過程與方法通過體驗路線圖上的動畫制作過程,掌握指定軌跡運動動畫的基本操作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路線圖動畫創作,使學生知道交通標志的含義,增強學生交通法規意識,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探索與創造的快樂。四、重點和難點分析(一)教學重點: 引導層的添加,引導線的應用(二)教學難點: (1)引導線應繪制在引導層中。(2)如何使元件吸附到引導線上。五、教學理念或教學策略本課以新課程理念“自主、協作、探究”為指導,在教學中采用范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設置了三層任務,即基本任務、鞏固任務、拓展任務,目的是拓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積極、自主研究引導線效果和制作方法。學生的學習任務均來自于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體現了信息技術的文化性和綜合性。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探討、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六、教學環境多媒體廣播系統(極域電子教室)、希沃觸控一體機。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興趣引入 1.創設任務情景:同學們!今天有一場小學籃球賽在育才小學進行,如果我們從停車場出發,走哪條路才能到達育才小學呢,大家想一想,如果用Flash軟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幅動態路線示意圖。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請大家一起將課題讀一次 板書并出示課題:《制定行駛路線圖——制作引導層動畫》 2.演示“制定行駛路線圖的動畫”。 置身于教師創設的任務情景中,對任務充滿好奇。 讀課題有助于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認真觀察,發現校車能沿著標示的路徑行駛,渴望掌握制作方法,并對拓展知識提前起到引導作用。 設置動畫任務的情景,引導學生用所學的動畫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問題探究 與學生共同分析動畫。 1.教師:請同學們說說,校車的行駛過程可以用到之前我們學過的哪種動畫形式? 2.教師:能不能將地圖與校車元件放在同一圖層里呢?為什么? 小結歸納:同學們真聰明,知道運用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多圖層動畫的知識,我們來看看按同學們的設想能不能完成動畫效果。(演示動畫) 3.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制作校車的行駛動畫可以用動畫補間動畫。 學生:不能,在地圖背景中,為了使校車移動,要將它單獨放在一個圖層里。 觀察,思考。 發現校車沒有沿著道路行駛,而是從停車場直線運動到學校位置,動畫的效果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不符。 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并加以梳理,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上進行知識遷移,發現用所學的多圖層動畫的知識不能完成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層的作用。學習新知 教師:怎樣才能讓校車沿著我們指定的路線行駛呢?“引導層”就可以幫到你。引導層能夠牽引著運動對象沿著指定的軌跡運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引導層”的相關知識吧! 1.請同學們打開計算機桌面上的“學生素材”文件夾,自學設置引導層和繪出引導線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與旁邊的同學小聲討論解決。 巡視學生的自我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討論,并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填寫好學習卡片。通過學習卡片的填寫,反饋學生自學情況,對學困生加以點撥。 2.布置基礎任務:請學生打開桌面上的“學生素材”文件夾,按老師發的教學視頻 《設置引導對象》介紹的方法,完成校車沿著指定軌跡到達學校的動畫。 巡視學生的操作情況,提示學生如果忘記步驟,可再次打開教學視頻自我學習。 3.等下我請二位同學組成2人學習小組,一個人說方法,另一個人演示操作。 (1)動畫中“校車”圖層要沿軌跡運動,所以要選中該圖層,并為它創建一個引導層。 (2)在引導層中畫出引導線,為“校車”繪制行駛路線。 (3)把運動物體吸附到引導線上。 演示學生完成動畫,并引出新問題。 (4)設置停止命令。 對巡視過程中發現多數學生共性問題進行分析,強調學習卡片中指定軌跡運動的三個必備條件。 介紹本課幾個小技巧。 打開自學視頻,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 填寫學習卡片 (1)引導層必須在(被引導層)上方。 (2)引導線必須繪制在(引導層)中。 (3)校車必須吸附在(引導線)上。 對照自學教學視頻,實踐操作完成任務,遇到問題與相鄰的同學討論、交流。 學生示范,教師適當指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操作:選中“校車”圖層,單擊“添加運動引導層”按鈕。 操作:選擇“鋼筆”工具,繪出引導線。 操作:選擇“校車”圖層第一幀,把中心點吸附到引導線的起點上,選擇結束幀,把中心點吸附引導線的末端。 操作:單擊“校車”圖層的結束幀,單擊“動作”按鈕,打開動作面板,雙擊“全局函數”中“時間軸控制”下的“Stop”命令 通過視頻自我學習引導層動畫的制作過程,使學生對這個制作過程有一個感性認識,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引導層的作用和創建方法,知道如何繪制引導線,了解引導層動畫的制作方法和要點。 基本任務在教材與教學視頻上都有詳細的步驟,加上在教師指導下生生互動,其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任務,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在巡視過程中留意優秀學生的作品,并讓學生互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鞏固練習 校車司機發現同學們剛才規劃的這條到學校的路,因為要經過汽車站,車流量比較大,為了避免塞車,耽誤行程,請你找出其它行駛路線。 1.先同桌二人小組討論,再回答:還有幾條到達學校的路線?注意單行線標志,有哪些路段是不能行駛的?并適時進行安全守法教育。 2.布置鞏固任務:請學生規劃另外一條行駛路線并制成動畫。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輔導答疑,提示學生注意單行線標志。 3.質疑:“學到這里,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還有三條路線,其中有兩條路線是不能行駛的,因為所經過的路段有單行線標志,不能逆向行車。 根據交通法規,規劃行駛路線,完成動畫制作。 考慮學生學的差異,在鞏固練習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合作完成任務。拓展提高 教師:通過同學們繪制的行駛路線,我們已經來到了育才小學。看!精彩的籃球賽上,我校籃球隊還落后2分,最后時刻,我校隊員投出了一個3分球。球投進了嗎? 布置提高任務:請同學們試著制作一段我校籃球隊員投籃的動畫。 展示、評價學生作品 1分鐘課堂小測 可進一步探索多個圖層中引導層的添加方法。 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給予學生大膽創作的空間。評價總結 課堂總結:強化知識和引導層動畫的操作方法。 學生完成課堂總結,課后完成學生評價表和創作一個引導層動畫作品。同學分享對指定軌跡運動知識。 總結提升學生對引導層、引導線的認識和理解。八、板書設計第8課 制定行駛路線圖——制作引導層動畫設置引導層設置引導對象設置影片停止命令九、教學反思本課的教學設計遵循學科教學規律,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實踐操作為主線的教學理念,采用了故事化的情景設置,巧妙地把各個知識點穿插到故事中,在切合主題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本節課以故事的發展為主線,讓學生經歷了導入——感知——探究——實踐——評價——總結等環節,把交通安全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作品的創作,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本課還呈現出以下的特點:1.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問題的合理方案,在本課的設計中,學生可以設計出許多條到達學校的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結合交通安全單行線標志的知識,就能很快地發現最佳行駛路線。2.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作品的創作,從而引導故事的發展。在本課設計的拓展任務中:三分球投進了嗎?學校籃球隊沒有贏得比賽?比賽后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都給了學生大膽創作的空間。達到了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3.在教學總結評價上,教師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自己作品的內容,運用指定軌跡運動的知識,自由評論。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常常會出乎教師意料,將學習收獲作出精彩的評論。4.不足之處: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是因為是高年級,學生比較靦腆,不太善于舉手和表現自我,同時對于拓展部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若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作品,也會影響學生最后作出評價和總結。5.改進之處:應多采用小組合作,以一幫一的方式讓更多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