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高效備課 | 地理學科(高效課堂《5.3多樣的文化》同步探究學案)【學習目標】1.運用圖片和資料,描述并歸納世界主要語言及特點,2.運用圖片和資料,描述并歸納世界三大宗教及分布特點3.運用圖文資料,描述描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重難點:1.歸納世界語言和宗教的分布特點2.理解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自主學習】一、不同的語言和宗教閱讀教材P103-104,完成下列問題:1.世界上的主要語言(1)語言的作用: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____________;人們還借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成果。(2)聯合國工作語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________;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________。2.世界三大宗教(1)宗教的產茶:在古代,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 和社會現象無法解釋時,就說是“神的意志”,并創造了宗教(2)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 發源地 主要分布地區基督教 亞洲的__________部 ______洲、南北美洲和______洲伊斯蘭教 ____________半島 ______洲的西部和東南部、______洲的北部和東部佛教 亞洲的_________部 _______洲的東部和東南部二、不同的文化習俗閱讀教材P104-108,完成下列問題:1.飲食習慣與自然環境地區 主要農業 飲食習慣 自然環境歐洲 ________和種植______ 主要食物為牛肉、面包等,習慣用刀叉就餐 該地以_______________氣候為主,氣候溫涼,利于牧草生長,草場廣布,適宜發展畜牧業亞洲東部和東南部 糧食作物以_______為主 _________是主要食物,人們習慣用________就餐 該地以_______________氣候為主,雨熱同期,利于水稻生產拉丁美洲 糧食作物以_______為主 人們習慣用玉米餅盛裝食物,玉米餅既是主要食物,也是“餐具” 世界上重要的玉米產區日本 水產業和水稻種植 海鮮在日本飲食中占據重要地位。米飯是日本主食 日本是島國,四面臨海,漁業資源豐富。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利于水稻生產2.傳統服飾與自然環境地區 傳統服飾 作用氣候寒冷地區 多以___________為主,并配以長靴、帽子和圍巾氣候炎熱地區 以_____________或絲織品為主,相對薄且寬松,以無領或低領為主3.傳統交通方式與自然環境(1)在亞洲東南部有些地區,因河道縱橫,陸路交通不便,人們利用_________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場。(2)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區古老的商道上,仍有___________商隊行走。4.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1)歐洲北部林木資源豐富,人們用_____________建造房子。(2)地中海沿岸地區石材豐富,人們多用______________建造房子。5.尊重理解各地的文化習俗每個地方的文化習俗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得到尊重和理解。【合作探究】(探究點一不同文化習俗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暑假期間,地理老師讓同學們搜集世界各地的民居、風俗和服飾等圖片。開學后,地理課上,玲玲和同學們熱烈交流起搜集到的照片資料和當地自然環境特征。1.(入門探究一分布)從五帶上看,①~⑧分別位于哪個溫度帶 答:熱帶④⑥⑧;溫帶①②⑤⑦;寒帶③.2.(能力探究一差異)從圖中可以看出,各地的傳統民居、傳統服飾及風俗習慣有很大的差異,請簡析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答:傳統文化的形成受自然環境的影響,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因此各地的傳統文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3.(能力探究一原因)請從傳統民居、傳統服飾及風俗習慣照片中各選一例,簡析其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答:傳統民居:①我國蒙古族的民居是蒙古包,便于拆裝,非常適合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②我國黃土高原的傳統民居是窯洞,這種民居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地黃土廣布、直立性強的特點。③生活在北極附近的人們的傳統居民是冰屋,適合當地氣候寒冷的特點。風俗習慣:④為我國傣族的潑水節,該風俗習慣與當地高溫多雨的環境有關。⑤為我國蒙古族的摔跤,蒙古族擅長騎射、摔跤,與當地平坦廣闊的草原有關,傳統服飾:⑥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氣候炎熱,很少下雨,男子的傳統打扮是身著寬大的白色長袍,頭戴頭巾。他們的長袍多為白色,能有效反射陽光:十分寬大,能很好地透氣。頭巾、長袍可以擋住風沙對身體的襲擊。⑦雅庫特人以毛皮為主的傳統服飾是由于這里冬季漫長,夏季短暫。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溫差為 70~75℃,他們生活的地區也是北半球冬季最長和溫度最低的地區。⑧為印度的傳統服飾紗麗。由于印度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四季炎熱使印度人在衣著上多是薄衣輕紗。【歸納整理】名師點撥1.使用英語的國家大多信仰的宗教上基督教,使用阿拉伯與的國家大部分信仰的宗教是伊斯蘭教。2.平頂房屋多分布在氣候干旱的地區;斜頂房屋多分布在降水較多的地區;竹樓多分布在氣候炎熱多雨的地區;氣候寒冷或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房屋的墻壁都比較厚。【課堂練習】截至2022年底,全球共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世界各地形成了一股“中文教育熱”。完成1—2題。1.有關漢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洋洲B.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C.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D.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2.歌詞中有句“現在全世界各地,到處有中國字,黃皮膚的人驕傲地把頭抬起”。下列地區的人種與我們同是黃皮膚的是 ( )A.歐洲人B.亞洲西部的阿拉伯人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D.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3.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起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大嶺村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約20千米。該村有900余年歷史,被評為“中國文化歷史名村”。下圖示意大嶺村的聚落空間格局,它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據此完成4—5題。4. 該聚落格局與自然的和諧表現為 ( )A.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B.南臨玉帶河利于冬季通風C.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聯系D.自然生態區有利于灌溉5. 實現“綠”色持續發展理念,當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拆除古代民居,建設現代樓房B.大力發展經濟,提高農民收入C.停止農業活動,封山育林凈水D.保護傳統建筑,發展文化旅游…………………………………………………………………………………………………………………..…………………………………………………………………………………………………………………..【課后鞏固】(基礎練習)世界文化豐富多彩,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讀世界局部地區人種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1.圖中A地區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2.圖中B地區居民主要是 ( )A.白種人 B.黃種人 C.黑種人 D.混血人種3.圖中C地區居民使用的語言主要是 ( )A.英語 B.西班牙語 C.俄語 D.漢語4.下列服飾與各地的自然條件不相適應的是( )A.我國東北地區——冬天穿皮襖、戴皮帽B.亞洲西部地區——出門戴頭巾、穿白色長袍C.西伯利亞地區——穿短褲、短袖上衣D.海南島——一年四季穿單薄的衣服5.下列選項中,不能反映區域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的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養一方人C.要想富先修路 D.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能力提升)6. 多樣的自然環境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對文明的發展有重要作用。讀圖“云南省圖”,完成下列問題。云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民風民俗產生了一些特有的現象,因而留傳下“云南十八怪”的說法。讀表,任選其中兩項,寫出其反映的當地自然或人文環境特點。現象 自然或人文環境特點火車沒有汽車快四季服裝同穿戴鮮花四季開不敗談情說愛用歌代【課后評價】這節課我給自己☆☆☆☆☆顆星。我的收獲:我的錯題:【參考答案】【課前預習】自主學習;一、1.(1)交際工具 (2)漢語 英語 法語 俄語 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 (3)漢語 英語2.西 歐 大洋 阿拉伯 亞 非 南 亞二、1.畜牧 小麥 溫帶海洋性 水稻 米飯 筷子 季風 玉米2.皮毛制品 便于保暖 棉麻制品 便于散熱3.(1)船只 (2)駱駝4.(1)木頭 (2)石材合作探究:探究一1.熱帶④⑥⑧;溫帶①②⑤⑦;寒帶③.2.傳統文化的形成受自然環境的影響,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因此各地的傳統文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3.傳統民居:①我國蒙古族的民居是蒙古包,便于拆裝,非常適合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②我國黃土高原的傳統民居是窯洞,這種民居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地黃土廣布、直立性強的特點。③生活在北極附近的人們的傳統居民是冰屋,適合當地氣候寒冷的特點。風俗習慣:④為我國傣族的潑水節,該風俗習慣與當地高溫多雨的環境有關。⑤為我國蒙古族的摔跤,蒙古族擅長騎射、摔跤,與當地平坦廣闊的草原有關,傳統服飾:⑥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氣候炎熱,很少下雨,男子的傳統打扮是身著寬大的白色長袍,頭戴頭巾。他們的長袍多為白色,能有效反射陽光:十分寬大,能很好地透氣。頭巾、長袍可以擋住風沙對身體的襲擊。⑦雅庫特人以毛皮為主的傳統服飾是由于這里冬季漫長,夏季短暫。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溫差為 70~75℃,他們生活的地區也是北半球冬季最長和溫度最低的地區。⑧為印度的傳統服飾紗麗。由于印度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四季炎熱使印度人在衣著上多是薄衣輕紗。課堂練習1.B 2.D 3.B 4.A 5.D課后鞏固1.C 2.C 3.D 4.C 5.C能力提升10.現象 自然或人文環境特點火車沒有汽車快 崎嶇不平(或地勢起伏大),火車爬坡能力不及汽車。四季服裝同穿戴 橫斷山區地勢起伏大,氣候垂直差異大。鮮花四季開不敗 緯度較低,冬季溫和,海拔較高,夏季涼爽。談情說愛用歌代 少數民族眾多,能歌善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