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第二章 鄉村和城鎮 學案(共5份,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第二章 鄉村和城鎮 學案(共5份,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二節 城鎮化
課時1 城鎮化的意義 世界城鎮化進程
[學習目標] 1.運用資料,分析城鎮化的主要標志及意義。(綜合思維)2.運用資料,說明世界城鎮化的進程及差異。(區域認知)
知識點一 城鎮化的意義
1.概念:城鎮化一般是指____________向城鎮地區集聚和____________轉變為城鎮地區的過程。
2.主要標志
3.與工業化的關系
(1)體現區域__________程度。
(2)體現區域____________發展水平。
4.意義
意義 表現
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推動區域工業和________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________建設等會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可提高________、水等資源的利用效率
改善城鄉居住環境 便于人們對污染物進行________處理,提升環境質量;通過平整土地,修建________、綠化等措施,改善城鄉居住環境
增強區域________ 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別不斷________,人們的________和生活方式等逐漸趨同
思考 城鎮人口比重大是不是代表城鎮人口數量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圖為“某城市25年間發展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可直接觀察到的城市發展變化是(  )
A.城市人口不斷增加
B.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
C.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D.城市工業生產和商業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2.該城市發展帶來的影響是(  )
A.城郊農業生產結構發生變化
B.城市道路建設受到限制
C.城市人口增長速度緩慢
D.地區經濟發展趨勢變緩
(2024·山西太原期中)下圖為“我國歷次人口普查城鄉人口統計圖”。讀圖,完成3~4題。
3.我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鄉村人口數量始于(  )
A.1982~1990年間 B.1990~2000年間
C.2000~2010年間 D.2010~2020年間
4.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將會(  )
A.減少建設用地 B.促進經濟發展
C.減少流動人口 D.阻礙經濟發展
知識點二 世界城鎮化進程
1.時間差異
(1)歷史進程
時間 城鎮化狀況
18世紀中葉之前 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很________(起步)
18世紀中葉開始 城鎮化________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 城鎮化的速度、________、范圍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2021年 世界城鎮人口比例達到________
(2)演變規律:可以表示為一條稍被拉平的“______”形曲線。
發展階段 城鎮化水平 主要特點 問題 發展新趨勢
A:____階段 低于30% 區域經濟中第一產業所占比例較大。城鎮化水平較___,發展較___ 處于城鎮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水平緩慢提高
B:____階段 30%~70% 人口和產業向城鎮集中,城鎮快速發展 出現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________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 加速發展,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C:____階段 超過70% 城鎮化水平比較____,城鎮人口比例的增長____甚至停滯 中心城區再現衰落跡象 增速趨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2.地區差異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起步
水平
速度 慢,出現人口回流現象 快
原因 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____________的完善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取得民族獨立,________迅速發展
拓展延伸 城鎮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現、成因與聯系
城鎮化 郊區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現 人口由鄉村轉向城鎮,農村地域轉化為城鎮地域 人口、產業由市區遷往郊區及郊區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市中心衰落,城鎮總人口增加 人口繼續遷往郊區以及中小城鎮和鄉村,大城市人口出現負增長 人口遷回市區
成因 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促使人口和產業向城鎮集中,城鎮數量和規模逐漸擴大 市區人口激增,地價上漲,交通擁堵;私人小汽車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現代化,縮短了城市與郊區之間的時間距離;郊區基礎設施逐漸完善 城市人口為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中小城鎮和鄉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環境優美 開發市中心衰落區,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
圖解
聯系 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它們之間是一個持續發展的動態過程,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郊區城市化,隨后出現逆城市化,后為保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又出現再城市化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城鎮化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下圖是1850~2050年中國和英國城鎮化進程(含預測)示意圖。
1.[區域認知]比較中、英兩國城鎮化進程的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目前中、英兩國城鎮化所處的階段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區域認知]分析后期英國城鎮化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四川成都期中)東京都市圈由一都(東京都)三縣(埼玉、千葉、神奈川)組成,經濟發達,生活著全日本近1/3的人口。下圖為“東京都市圈的人口凈遷移率變化圖”。據此完成1~2題。
1.推測1995年以前,一都三縣的城鎮化狀況為(  )
A.東京都出現郊區城市化
B.東京都出現再城市化
C.三縣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三縣城鎮化發展迅速
2.與前期相比,造成1995年以后東京都人口凈遷移率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交通條件改善 B.產業結構升級
C.服務設施完善 D.生活成本降低
燈光面積占比(燈光區域面積與區域總面積的比值)與區域城鎮化具有明顯相關性。下圖示意我國長三角地區四省份2000~2020年燈光面積占比的變化。據此完成3~4題。
3.圖中①②③④對應的省份分別是(  )
A.安徽省 浙江省 江蘇省 上海市
B.江蘇省 上海市 浙江省 安徽省
C.浙江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江蘇省
D.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蘇省
4.2015~2020年,①省份燈光面積占比變化最可能反映該省份(  )
A.城鎮化速度增長緩慢
B.進入逆城市化階段
C.郊區城市化進程加快
D.處于城鎮化的初期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城鎮化的意義
梳理教材新知
1.鄉村人口 鄉村地區
2.城鎮 總人口 建設
3.(1)工業化 (2)社會經濟
4.服務 住宅 土地 集中 設施 社會和諧 縮小 價值觀念
思考 不是。城鎮人口比重是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計算公式:城鎮人口比重=城鎮人口數/總人口數。城鎮人口比重是一個相對數值,城鎮人口數量多的國家或地區,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一定大。例如,與日本相比,中國城鎮人口數量多,而日本城鎮人口比重大。
落實思維方法
1.C 2.A [第1題,從圖中可以直觀看出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不能直接看出城市人口和產業的變化。故選C。第2題,該城市由于城鎮化的發展,城市面積不斷擴大,使城郊地區稻田面積縮小,而市場需求大的花卉、蔬菜生產規模擴大,城郊農業生產結構發生變化;城鎮化會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設速度;該城市城鎮化發展迅速,經濟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長。A正確。]
3.D 4.B [第3題,圖中2010年之前,城鎮人口少于鄉村人口,2010年鄉村人口略大于城鎮人口;2020年鄉村人口少于城鎮人口;因此我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鄉村人口數量始于2010~2020年間,D正確,A、B、C錯誤。第4題,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將會增加建設用地,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流動人口,B正確,A、C、D錯誤。]
知識點二 世界城鎮化進程
梳理教材新知
1.(1)低 加快 規?!?6% (2)S 初期 低 慢 中期 住房 后期 高 趨緩
2.早 晚 高 低 基礎設施 經濟
探究核心知識
1.中國城鎮化起步晚;城鎮化水平低;目前發展速度快。英國城鎮化起步早;城鎮化水平高;目前發展速度慢;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2.中國處于城鎮化中期階段,英國處于城鎮化后期階段。
3.大城市環境污染、人口密集、交通擁擠、住房緊張;交通和通信的發展,城鄉之間聯系更加便利;鄉村和小城鎮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逐漸完善,新商業區發展,生活便利,城鄉差距縮小。
落實思維方法
1.D 2.B [第1題,1995年之前,東京都經濟發達,但人口大量外遷,說明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A、B錯誤。三縣經濟快速發展且人口大量遷入,說明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城鎮化發展迅速,C錯誤,D正確。第2題,1995年以后,東京都出現再城市化現象,最可能是因為城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服務業,產業結構升級,吸引人口回流,B正確。交通條件改善、服務設施完善不是引起城市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A、C錯誤。東京都生活成本高,D錯誤。]
3.A 4.C [第3題,燈光面積占比越高,說明城鎮化水平越高。四條曲線中,④燈光面積占比一直最大,應為上海市;③次之,應為江蘇??;①最低,應為安徽?。虎跒檎憬?。A正確。第4題,2015~2020年,①省份燈光面積占比增長最快,說明城鎮化發展速度較快,A錯誤。安徽省(①)經濟欠發達,未進入逆城市化階段,B錯誤。城鎮化初期發展速度較慢,燈光面積占比增長慢,與圖示信息不符,D錯誤。2015年以來,安徽省郊區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郊區城市化發展速度較快,燈光面積占比增長快,C正確。]課時2 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學習目標] 1.運用實例或資料,解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綜合思維)2.運用數據或圖表,分析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地協調觀)3.結合實際調查,了解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問題及原因
問題 環境問題 社會問題
表現 ______污染、____污染、垃圾污染和噪聲污染等 交通擁堵、______緊張等
原因 城鎮生產和生活排放的________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鎮環境質量下降 城市人口規模和人口密度增加,缺乏合理的城市規劃和管理,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2.區域差異
發展中國家 有的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畸形發展,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失業率高、______等社會問題突出
發達國家 曾出現過____________問題,經過治理,大部分得以有效解決
核心歸納
1.城鎮化對自然景觀的不利影響
2.“城市病”的表現及解決措施
拓展延伸 過度城鎮化和滯后城鎮化
(1)過度城鎮化是指城鎮化水平超過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基礎設施落后的現象。這種情況在部分發展中國家比較明顯,尤其在南美洲(如巴西、阿根廷)特別明顯。
(2)滯后城鎮化是指城鎮化水平落后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現象。這種情況不利于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印度、孟加拉國等。
近年來媒體頻現“親嘴樓”“握手樓”的報道,城中村的樓房一幢貼著一幢,且瘋狂向上生長,樓與樓之間的空間極小。下圖是廣州某區的“親嘴樓”。
1.[區域認知]“親嘴樓”“握手樓”反映了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是什么?除此之外,這類地區還存在哪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結合生活常識,你認為“親嘴樓”“握手樓”給人們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思維]解決“親嘴樓”“握手樓”問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廣東惠州月考)海南省海口市濕地面積廣、類型多。1985~2018年間,??谑薪ǔ蓞^面積從23 km2增加至173 km2,戶籍人口從87萬增加至171萬。下圖為“1985~2018年間??谑袧竦孛娣e變化與建成區面積變化相關性圖”(圖中數值的正負代表正、負相關,絕對值大小反映相關性強弱)。完成1~2題。
1.海口市城鎮化進程中(  )
A.水產養殖濕地面積減小
B.娛樂性人工濕地面積增加最多
C.近海及海岸濕地面積增加
D.其他生產性人工濕地受影響最小
2.水田面積的變化,反映了??谑?  )
A.勞動力減少 B.農業結構調整
C.生態環境惡化 D.旅游產業開發
(2024·遼寧沈陽期末)“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其比重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差。下圖示意北京市1980~2020年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完成3~5題。
3.1980~2010年,北京市“新市民”(  )
A.數量不變 B.比重不變
C.數量增加 D.比重減少
4.1980~2020年,導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戶籍制度嚴格 B.基礎設施齊全
C.人地關系緊張 D.社會保障完善
5.北京市“新市民”比重變化給城市帶來的影響是(  )
A.生態環境改善 B.交通擁堵緩解
C.住房價格上漲 D.建設用地富余
知識點二 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1.應用領域:城市________、__________建設、公共服務等城市管理方面。
2.主要表現
(1)服務于城市日常生活
(2)服務于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
拓展延伸 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城市公園具有維護生態系統、構建空間景觀和防災等重要作用,但城市公園的發展普遍存在與周邊居民需求不符、公共設施浪費等問題,這些問題通常與公園規劃選址不科學有關。GIS具有對地理數據進行空間分析、建模和決策等強大功能,將GIS與RS和GPS結合運用的3S技術,不僅可以對城市公園選址進行精準定位,還可以避免以上問題。下圖示意我國某大城市公園選址采用GIS技術對公園周邊地理要素進行綜合分析的流程。據此完成1~2題。
1.GIS綜合各種因子對公園進行選址的方法是(  )
A.虛擬現實技術
B.圖層疊加技術
C.圖像處理技術
D.定位導航技術
2.在對公園選址進行分析時需要獲取土地利用類型信息,該信息的獲取應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
A.RS B.BDS
C.GPS D.GIS
(2024·廣東東莞期中)自2018年起,河南省鄭州市陸續投入534.8億元建設海綿城市,旨在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2021年7月17日到20日,鄭州降雨量達671.1 mm(鄭州常年平均降雨量為640.8 mm),暴雨使得鄭州海綿城市“失靈”,市區嚴重積水。據此完成3~4題。
3.暴雨使得鄭州海綿城市“失靈”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雨強度過大,超出海綿城市的吸收速度
②海綿城市建設力度不足?、鄣孛嬗不晁聺B少,地表徑流匯集快?、茳S河下游“地上河”,河水倒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監測此次內澇的發展變化和分析災情、部署災后重建工作分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GPS、GIS B.RS、GIS
C.RS、BDS D.BDS、GIS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梳理教材新知
1.大氣 水 住房 污染物 基礎設施
2.貧困 環境污染
探究核心知識
1.住房緊張。交通擁堵、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發展空間受限、就業困難等問題。
2.建筑通風、采光差;交通不便,影響消防、醫療救援,存在安全隱患;造成居民心理壓抑等障礙。
3.合理規劃功能區;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規模;分散城市職能,建設衛星城;擴大城市綠地,興建生態城市等。
落實思維方法
1.D 2.B [第1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水產養殖濕地與建成區面積呈正相關,因此水產養殖濕地增加,排除A;娛樂性人工濕地面積和水產養殖濕地面積增加相差較小,排除B;近海及海岸濕地面積與建成區面積呈負相關,因此其面積在減少,排除C;其他生產性人工濕地變化相關性接近0,相關性較弱,表明受建成區面積影響最小,D正確。第2題,根據圖中信息,水田面積與建成區面積呈負相關,且絕對值較大,說明在城鎮化過程中水田面積減少較多。??谑谐擎偦l展速度較快,部分農業用地轉為其他用地,農業結構發生調整,B正確。]
3.C 4.A 5.C [第3題,由圖可知,1980~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差值不斷增大,說明“新市民”比重不斷增大,由于北京市人口總數增加,因此“新市民”數量也增加。且結合材料可知,“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即外來人口,1980~2010年,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較快,就業機會較多,收入水平較高,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故北京市“新市民”數量增加,C正確。第4題,由圖可知,1980~2020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很小,且略有下降,可能是戶籍制度嚴格,北京市農村人口難以取得城鎮戶籍,而外來人口多為受教育水平較高的高素質勞動力和科技人才,更容易落戶北京市,A正確;城鎮基礎設施齊全、社會保障完善,應吸引北京市農村人口落戶城鎮,與圖中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很小,且略有下降不符,B、D錯誤;若人地關系緊張導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很小,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也應變化很小,與圖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上升不符,C錯誤。故選A。第5題,北京市總人口增加,“新市民”數量也增加,且“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即外來人口。外來人口增加,會加重生態環境的壓力,A錯誤;人口增加會加重交通擁堵,使住房價格上漲,B錯誤,C正確;人口增加,建設用地緊張,D錯誤。故選C。]
知識點二 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梳理教材新知
1.規劃 市政
2.(1)分析 導航
落實思維方法
1.B 2.A [第1題,由所學知識可知,GIS進行綜合分析主要是運用圖層疊加技術,B正確;虛擬現實技術是利用計算機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GPS的功能是導航定位,圖像處理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對圖像信息進行處理的技術,故選B。第2題,RS具有監測功能,可以獲取土地利用類型信息;BDS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GPS為全球定位系統,主要功能為定位和導航;GIS的主要功能為處理和分析數據,A項正確。]
3.C 4.B [第3題,暴雨使得鄭州海綿城市“失靈”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地面硬化,下滲受阻,地表徑流快速匯集,且降水強度過大,超出海綿城市的吸收速度,①③正確;降水異常導致內澇,與海綿城市建設力度不足、河水倒灌無關,②④錯。故選C。第4題,遙感技術(RS)探測范圍大,獲取信息速度快,便于對此次內澇的發展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地理信息系統(GIS)能夠對地形、交通等圖層進行疊加分析,快速確定受災情況,從而為部署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據,B正確;GPS、BDS為導航系統,主要用于導航、定位,A、C、D錯誤。]第三節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學習目標] 1.結合城鄉景觀,說出景觀特點,說明所反映的地域文化。(區域認知)2.結合哈尼梯田和北方的四合院,分析地理環境對地域文化的影響以及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的關系。(綜合思維)3.結合實例,能夠對地域文化的開發與保護提出合理化建議。(人地協調觀)
知識點一 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
(1)來源:文化源于人類對自身和________的感悟與________。
(2)特點: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形成,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質方面的。
2.感受途徑
(1)自然景觀:較少受到人類的__________影響或未受人類的影響。
(2)人文景觀:也稱________景觀,是人類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記,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____________加以創造的結果。
(3)城鄉景觀:既包括聚落整體,又包括聚落內的________、道路等。
拓展延伸
1.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域文化的差異
地區 北方 南方
耕地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
農作物 小麥、玉米、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牲畜 黃牛 水牛
民居 舊式民居以土坯為材料,注意防寒 舊式民居以磚瓦竹木為材料,注意通風散熱
主食 面食 大米
運動項目 冬季溜冰 游泳、龍舟競賽
傳統交通工具 馬 船
2.我國東部農耕區與西部牧區文化的差異
地區 東部農耕區 西部牧區
人口分布 人口眾多,密度較大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生產活動 多從事種植業,畜牧業以圈養為主,現在出現了大量企業 以牧業為主,畜牧業以放牧為主,現在不少牧區在水源較好的地方發展人工草場,有些定居點新建畜產品加工廠
生活習慣 以糧食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現在樓房增多 以奶制品、牛羊肉為主食,喝奶茶,現在定居點逐漸增多
(2024·北京西城區月考)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惠東半島的海邊,生活著一個特殊的族群——惠安女。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奇異的婚俗聞名海內外。人們把她們的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戲稱為“封建頭,節約衫,民主肚,浪費褲”。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除老年人外,穿戴傳統服飾的惠安女越來越少,導致今后惠安女傳統服飾可能消失。據此回答1~2題。
1.關于惠安女傳統服飾與地理環境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花頭巾:當地氣候干旱,常有風沙
B.短上衣:當地氣溫較高,方便勞作
C.銀腰帶:當地經濟發達,消費力強
D.大筒褲:沿海地區開放,時尚美觀
2.穿戴傳統服飾的惠安女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傳統服飾土氣 B.文化傳承斷代
C.審美觀念轉變 D.就業方式變化
知識點二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1.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
體現理念 典型分布 意義
人們順應自然、_________的生活智慧 我國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區 “宅高田低”的空間格局,使得高宅可避______、低田便于________
當地人們的社會組織形態、____________等 我國南方傳統土樓 適宜__________的生活和共御外敵的要求,體現了__________的集體精神
2.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
3.地域文化的保護途徑
在城鎮景觀的設計中,如何________地域文化,體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社會福利、創造燦爛文化,已經成為設計者們共同的追求。
材料一 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漢族人,后幾經戰亂,輾轉南遷,在贛閩粵交界地帶定居。他們利用當地的生土、鵝卵石、木材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樓。土樓外形呈圓形,高達5~6層,墻體很厚,內部房間同樣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而居。下圖為南方客家土樓圖片。
材料二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為尊,兩廂次之,倒座為賓,雜屋為附,體現了長幼有序的家庭文化。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墻,整個院落被房屋與墻垣包圍,硬山式屋頂,墻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下圖為北京四合院示意圖。
1.[區域認知]客家土樓反映了當地怎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歷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樓具有哪些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四合院的建筑格局體現了中國人的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地協調觀]試從我國北方地區氣候的角度,分析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浙江智學聯盟月考)滿族傳統民居經歷了長期的發展過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大部分依山而建,頂棚和墻壁都是用木材建造,然后用草拌泥抹在墻棚上。右圖為“滿族傳統民居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
1.滿族傳統民居主要為木質結構,主要原因是(  )
A.結構堅實耐用 B.原料充足,取材方便
C.冬季保暖效果好 D.防潮防蟲效果好
2.該傳統民居南向開窗較大而北向開窗較小,主要是為了(  )
A.保暖、防曬 B.采光、通風
C.采光、防寒 D.通風、防曬
(2024·山西太原期中)2021年12月起,埃及政府決定遷往位于開羅以東45千米荒漠中的新行政首都辦公。新都的政府區總體設計具有明顯的法老風格,由34座政府大樓組成,容納32個部委以及其他兩個國家機關。毗鄰的CBD中心矗立著非洲第一高樓。完成3~4題。
3.有關埃及新首都城市空間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功能分區互不聯系,減少干擾
B.空間結構主要受歷史文化價值制約
C.能夠促進其與周邊地區的和諧發展
D.城市建設更加趨向立體,用地集約
4.地域文化對新政府區的總體設計影響深刻,主要體現在(  )
A.民居特色 B.城市格局
C.建筑風格 D.城鄉景觀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地域文化
梳理教材新知
1.(1)世界 認知
2.(1)直接 (2)文化 自然物質 (3)建筑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第1題,惠安縣位于福建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A錯誤;夏季高溫多雨,勞作時穿短上衣,較為涼爽,B正確;圖示惠安縣惠安女參與勞作,位于農村,消費力并不強,C錯誤;由于氣溫較高,穿著大筒褲方便勞作,且大筒褲穿著較為保守,D錯誤。故選B。第2題,惠安縣位于沿海地區,隨著經濟水平提高,農業比重逐漸下降,大多數居民轉向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工作環境的改變,導致惠安女的穿著也發生改變,D正確。]
知識點二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梳理教材新知
1.趨利避害 洪水 灌溉 精神追求 聚族而居 御外凝內
2.色調 色彩 粉墻黛瓦 建筑 禮制 空間格局 君主
3.融合 尊重自然 追求社會公平
探究核心知識
1.土質黏重,降水較多。居住和安全防衛功能。
2.體現了中國人性格的內向性和封閉性,體現了正統、嚴謹、尊卑有序的特點。
3.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風沙,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開在東南角,可保溫、防寒、避風沙,冬季向陽可多采納陽光。
落實思維方法
1.B 2.C [第1題,滿族居民多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其傳統民居也多分布于此,結合材料可知,滿族傳統民居多依山而建,我國東北地區林木資源豐富,居民采用木質結構可以就地取材,B正確;木質結構堅實耐用、冬季保暖效果好不是主要原因,A、C錯;該地區氣候較為干燥,防潮不是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B。第2題,滿族傳統民居多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冬季光照時間短,氣候寒冷,南向開窗大有助于冬季采光,北向開窗小能夠減小冬季風的影響,防寒效果好,C正確;南向開窗大并不能防曬,A、D錯誤;北向開窗小不利于室內通風,B錯誤。故選C。]
3.D 4.B [第3題,埃及新首都的政府區由34座政府大樓組成,毗鄰的CBD中心矗立著非洲第一高樓,說明城市建設更加趨向立體,用地集約,D正確;城市功能區之間是相互聯系的,A錯誤;歷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城市空間結構,但不是主要因素,B錯誤;城市空間結構主要是指城市內部,周邊地區主要是沙漠,C錯誤。第4題,新都的政府區總體設計具有明顯的法老風格,說明地域文化對新政府區的總體設計影響主要體現在城市格局上,B正確,A、C、D錯誤。]微專題2 地租曲線圖的判讀
地租曲線圖是用來表示城鎮內部地租空間分布和變化的圖。常見的地租曲線圖有坐標圖、立體圖、等值線圖等。
1.坐標圖的判讀
2.立體圖的判讀
3.等值線圖的判讀
(2024·山東濟寧開學考試)下圖示意在自由市場條件下城市就業次中心對地價的影響。據此完成1~2題。
1.城市就業多中心可以(  )
A.提高主中心的地價
B.降低城市的整體平均地價
C.降低次中心的地價
D.提高城市邊緣區的地價
2.城市地價次中心最可能發展為(  )
A.居住區 B.商業區
C.工業區 D.旅游區
下面圖1表示各類用地付租水平與距市中心距離的關系,圖2表示城市地租等值線分布。讀圖,完成3~4題。
3.下列各類功能區的排列順序與圖1中甲、乙、丙、丁對應的是(  )
A.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城郊農業區
B.商業區、工業區、城郊農業區、居住區
C.工業區、城郊農業區、商業區、居住區
D.城郊農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
4.圖2地租等值線的分布并不是規則的同心圓,而是有明顯的凹凸。下列解釋不合理的是(  )
A.交通干線附近地租較高
B.交通便捷度好的地區地租較高
C.距離市中心近的地區地租較高
D.郊外由于空氣新鮮地租較高
(2024·陜西西安期中)下面圖甲是“位于平原地區的某城市風頻圖”,圖乙是“該城市地價分布圖”(地價等值線數值a、b、c、d、e依次遞減)。讀圖完成5~6題。
5.該城市計劃新建一座大型化工廠,廠址的最佳位置在(  )
A.① B.③ C.④ D.⑤
6.高級居住區一般位于城市外緣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價較低
B.城市中心不可以建居住區
C.更靠近工廠等工業區
D.環境條件比較優越
7.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4分)
(1)圖中地租分布等值線并不是規則的同心圓,而是有明顯的凹凸,試分析等值線分布的規律及原因。(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①②③④中,最有可能形成商業區的是____________,說明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圖中繪出甲乙之間的地租剖面簡圖。(2分)
答案精析
落實思維方法
1.D 2.B [第1題,圖中表示在自由市場條件下,城市就業多中心的出現,城市會在外圍地區產生新的次中心,可以提供給企業和個人更多的區位選擇,打破主中心的壟斷,并分散對主中心的用地需求,進而降低城市主中心地價,A選項錯誤;根據圖示,城市就業多中心出現,城市產生新的次中心,有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得次中心的地價提升,進而提高城市整體平均地價,B、C選項錯誤;隨著城市次中心出現,邊緣區與次中心距離相較于原城市中心距離大為縮短,城市邊緣區地價提高,D選項正確。第2題,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所在地區,商業的付租能力最強,形成商業區,據圖所示次中心地租次高,最可能發展為商業區,B選項正確;居住區、工業區、旅游區付租能力較弱,不易在次中心布局,A、C、D選項錯誤。]
3.A 4.D [第3題,甲距市中心最近,付租能力最高,是商業區;丙的付租能力較低,在近郊,是工業區;乙介于甲、丙之間,是居住區;丁在遠郊,應是城郊農業區。A正確。第4題,市中心交通便捷度最好,地租最高;交通干線附近,交通便捷,地租較高;距離市中心近的地區,地租較高;郊外遠離城市中心,交通便捷度降低,地租水平較低。D符合題意。]
5.B 6.D [第5題,化工廠易造成大氣污染,應布局在城市盛行風向的下風向,且應位于城市熱島環流的外圍。①④⑤位于城市熱島環流的內部,A、C、D錯誤;③地位于盛行風向的下風向,且位于城市熱島環流氣流下沉處的外圍,可布局化工廠,B正確。第6題,高級居住區空氣環境質量較好,較其他城市外緣地區地價高,A錯誤;城市中心環境較差,往往布局普通居住區,B錯誤;靠近工廠,環境質量較差,不適合建高級居住區,C錯誤;城市外緣環境條件比較優越,適合布局高級居住區,D正確。]
7.(1)分布規律:地租由城鎮中心向周圍遞減;等值線在主要交通干線沿線向郊區凸出,地租較高。
原因:影響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離城鎮中心的遠近;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捷程度相對較高,地租較高。
(2)②④ 理由:地處城鎮中心;多條公路交會,交通便捷;地租較高,商業付租能力強。
(3)要求:能夠繪出兩個峰、一個谷,甲地地租高于乙地即可。第一節 鄉村和城鎮空間結構
[學習目標] 1.了解鄉村土地利用狀況并運用實例或資料,說明城鎮內部主要功能區的特點和分布。(地理實踐力)2.通過調查本地區的情況,分析本區域空間形態的變化和影響因素。(地理實踐力)3.結合實例,理解分析合理規劃城鄉土地利用的重要性,樹立人地協調觀。(人地協調觀)
知識點一 鄉村的土地利用和城鎮內部空間結構
1.鄉村的土地利用
(1)鄉村:是以________________活動為主的地區。
(2)鄉村土地利用
①農業用地:耕地、林地、草地、__________等不同類型。
②公共設施:提供祭祀、聚會、娛樂、______、醫療、教育等多種服務。
核心歸納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公共空間 居住區 生產區
位置 常位于鄉村中心 一般位于公共空間外圍 一般位于鄉村的外圍
特點 公共性、文化性、多樣性 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組成 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廣場等 由房屋和院落組成 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養捕水面、農田水利設施及田間道路等
2.城鎮內部空間結構
(1)城鎮含義:包括城市和鎮,是以________經濟活動為主的地區。
(2)功能區
①主要功能區:________區、商業區、工業區、行政區、文化區、旅游休閑區、生態區等。
②特點:功能區之間一般沒有明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
(3)城鎮內部空間結構
①含義:各種功能區在空間的________。
②案例
香港
核心歸納 城鎮主要功能分區的特點
功能區 居住區 商業區 工業區
形態 在城鎮中廣泛分布 占地面積小,主要為點狀或條狀分布 集聚成片
特征 高級居住區與普通居住區出現分化,位置上高級居住區與普通居住區背向發展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不斷向城鎮外緣移動,并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區位選擇及原因 高級居住區 普通居住區 城鎮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 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比較便捷的地帶,通常距離城鎮中心較遠
城鎮外緣,環境優美,與高坡、文化區相聯系 內城、工業區附近,環境相對較差,與低地、工業區相聯系 ①人口稠密,市場廣闊; 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①減輕污染,保護環境; 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六看法”判斷城市三大功能區
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區分布圖,且布局合理。
1.[綜合思維]指出a、b、c表示的功能區,并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由于經濟原因,城市中的居住區開始出現高級和低級的分化現象,高級居住區應主要分布在城市什么方位,試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地協調觀]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興建綠化帶?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山東棗莊階段練習)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區的山間盆地被稱為“壩子”,這里地勢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圖為“云貴高原某鄉村空間結構示意圖”,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據此完成1~2題。
1.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依次是(  )
A.林地、住宅、耕地 B.林地、耕地、住宅
C.住宅、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住宅
2.該鄉村空間結構利于(  )
A.集約節約用地 B.規避地質災害
C.縮小城鄉差距 D.縮短道路里程
(2024·河北石家莊期末)為緩解停車難問題,某城市采取“錯峰停車”措施,鼓勵各社會單位在夜間或雙休日將停車位向周邊社區市民開放。下圖為“該城市某功能區不同時段人口流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回答3~4題。
3.該功能區為(  )
A.商業區 B.行政區
C.工業區 D.居住區
4.“錯峰停車”主要利用了兩個功能區(  )
A.人口密度的差異
B.人口流動狀況的時間差異
C.地租水平的差異
D.汽車擁有數量的差異
知識點二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形成因素
(1)經濟因素
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一塊土地用于哪一種活動,主要取決于各種活動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地租水平由距離城鎮中心遠近和________________決定,付租能力由各類活動的收益決定。
①距城鎮中心遠近
②交通便捷程度
一般來說,穿過的道路越多,或者距____________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城鎮不同區位土地的交通便捷程度不同,地租高低也相應地存在著差異,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城鎮內部地租分布如下圖所示。
城鎮中心處地租最高,沿交通線向外地租逐漸下降,在道路交會處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隨后向外又繼續下降。
(2)歷史、社會、行政等因素
2.發展變化
3.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
措施 意義
發展____________、合理規劃工業區、保留一定規模的__________等生態涵養空間 有效改善環境狀況,建設宜居的生活空間
合理安排居住區、____________、公共服務設施等 提高__________利用效率,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便利
通過規劃,確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場所、建筑物、街區或村落等 保護地方和民族傳統特色,使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得以永續相傳
拓展延伸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的功能區圍繞市中心呈同心圓狀分布 平原地形,城市的功能區經過不斷的侵入和遷移,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而成
扇形模式 城市的功能區呈扇形狀向外擴展 受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影響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鎮等多種功能區,并由它們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向外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2024·山東東營期中)某縣地處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下圖為“該縣城規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1.關于圖中①地最適宜布局的功能區,正確的是(  )
A.商業區 B.工業區
C.居住區 D.倉儲區
2.甲類功能區布局的特點是(  )
①布局在城市外圍?、诓季衷诔菂^?、垩亟煌ǜ删€布局?、苎睾恿魃嫌尾季?br/>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024·湖北武漢期中)北京東路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開埠以來全國聞名的生產資料經營一條街,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隨著時代變遷,該地區面臨產業低效老舊、風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城市更新項目中,該地區建立了內外互聯,河街互通的“金街、銀岸、坊巷”的綜合更新體系。下圖示意北京東路地區城市更新項目。據此完成3~4題。
3.圖示區域規劃合理的是(  )
A.金街—建設中央商務區
B.銀岸—建設別墅度假區
C.坊巷—發展高檔居住區
D.吳淞江—增建礦石碼頭
4.北京東路地區“金街、銀岸、坊巷”綜合更新利于(  )
A.降低工業成本,促進產業升級
B.增加工業用地,增加土地價值
C.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
D.延長工業產業鏈,增加常住人口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鄉村的土地利用和城鎮內部空間結構
梳理教材新知
1.(1)農業經濟 (2)①水域 ②商業
2.(1)非農業 (2)①居住?、诮缇€ (3)①組合 ②商業 居住 工業
探究核心知識
1.a功能區占地面積小,且位于城市中心附近,為商業區;b功能區占地面積最大,分布在商業區外圍,為居住區;c功能區位于城市外圍及城市盛行風的下風向,且靠近河流、鐵路、公路,交通便捷,為工業區。
2.東北方位。理由: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上風向;位于城市河流上游;靠近文化區。
3.③地。理由:綠化帶應建在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圖中①③兩地均位于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而①地有天然河流作為防護帶,所以③地最有必要建綠化帶。
落實思維方法
1.C 2.A [第1題,讀圖可知,①位于山麓地帶,面積較小,靠近道路、池塘,應該是住宅;②位于山間盆地(壩子),地勢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是耕地;③位于山區,適合發展林牧業,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是林地。故選C。第2題,該鄉村空間結構利于因地制宜,集約節約用地,A符合題意;圖中道路彎曲、沿山麓分布,不利于縮短道路里程,D不符合題意;該鄉村空間結構不能有效規避地質災害,對縮小城鄉差距作用較小,B、C不符合題意。故選A。]
3.D 4.B [第3題,由圖可知,該功能區人口數量在早晨流出大于流入,在黃昏流入大于流出,即該功能區白天上班期間人口數量少,黃昏人口數量較多。故該功能區最可能是居住區。第4題,城市采取“錯峰停車”措施,主要是利用了功能區之間人口流動在時間上的差異。]
知識點二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梳理教材新知
1.(1)交通便捷程度 ②交通干線
2.中心區域 商業用地
3.衛星城 綠地和河湖 基礎設施 土地資源 歷史文化價值
落實思維方法
1.D 2.C [第1題,商業區主要布局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線交會處,從圖中來看,丙應為商業區,A錯誤;工業區應布局在郊區,且應位于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風下風向或最小風頻上風向,甲應為工業區,B錯誤;居住區為城市中最主要的用地方式,占地面積大,分布廣泛,乙應為居住區,C錯誤;①地北部有客、貨運總站,便于人流、物流集散,且位于郊區,面積較大、地租較低,適宜布局倉儲區,D正確。故選D。第2題,工業區(甲)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主要布局在城市外圍,①正確、②錯誤;工業區對交通運輸條件要求較高,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線附近,同時部分工業區可能對河流造成污染,主要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以降低對河流的污染,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
3.A 4.C [第3題,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商業經營歷史悠久,相關商業基礎好,適宜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A正確;銀岸——優化濱水空間景觀,連接拓展腹地街區,塑造“銀岸串珠,活力海綿”式濱河走廊,該地不適宜建設別墅度假區,B錯誤;坊巷——適宜規劃林蔭景觀街、風貌休閑街、共享活力街、街坊慢行道等特色空間,該地不適宜發展高檔居住區,C錯誤;該地區主要為商業區,不適宜增建礦石碼頭,D錯誤。第4題,北京東路地區的舊城改造,利于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C正確;北京東路地區的產業類型以第三產業為主,工業不占主導地位,A、B、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和平县| 同江市| 湾仔区| 城固县| 鸡西市| 青浦区| 舟山市| 武乡县| 玉溪市| 庆云县| 屏边| 刚察县| 大新县| 和田县| 福鼎市| 宜川县| 容城县| 泗阳县| 宜昌市| 呈贡县| 水富县| 万盛区| 常宁市| 沅江市| 宿州市| 安泽县| 台南市| 宝鸡市| 莲花县| 东城区| 封开县| 新绛县| 上林县| 黔西| 成安县| 济南市| 来宾市| 松潘县| 竹溪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