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二章 認識地球第一節 地球與地球儀(下)經緯網02經線與經度01學習目標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了解經線與經度的概念及特征,說出劃分東西半球的依據(重點);掌握經緯網,能夠運用經緯網解決問題(難點),如用經緯網確定位置等。手持GPS情景導入在戶外徒步時,為了確保安全,如何實時播報自己的位置?01經線與經度北南二、經線與經度1.定義: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2.形狀半圓弧3.長度各條經線的長度相等。4.指示方向南北方向,有無數條。經線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決定,以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作為經度的起始線,即0°經線,或稱本初子午線。從這條經線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分別用“E”和“W”表示。東經180°和西經180°是重合的,通常稱為180°經線。西經 W東經 E經線二、經線與經度0°30°60°0°30°60°30°30°60°60°90°S90°N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形狀是半圓各條經線的長度相等經線長度是赤道長度的一半,經線的長度約是2萬千米經線的特征在地球儀上觀察經線的特征及形狀。二、經線與經度在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原址,有一條寬十幾厘米、長十多米的銅線。這就是本初子午線的地面標志。本初子午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地球上零度經線的標志,所有其他經線都是以此為基準向東或向西測量的。它不僅在地理和天文上有著重要的應用,還用于確定地球上的經度和全球時刻。本初子午線拓展閱讀經度最大的度數是180°,東經180°和西經180°經線是重合的,稱為180°經線,不帶單位。同樣的,本初子午線是東西經的起點,只有一根,因此也不能帶單位。經度的范圍思考:緯度最大的度數是90°,經度最大的度數是多少度呢?二、經線與經度經線圈任何相對的兩條經線都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兩條經線度數之和為180°,兩者互為東西經,單位相反。經線圈120°W西經120°60°E東經60°二、經線與經度160°E20°W西半球東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思考:在圖中找到東西半球分分界線,為什么用這個經線圈作為分界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160°E和20°W組成的經線圈,這是因為這個經線圈基本上是從海洋上經過的,而0°和180°經線經過了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經線圈二、經線與經度20°W160°E0o60°E60°W120°E120°W180o180o東半球西半球西半球大于20OW或大于160OE為西半球小于20OW或小于160OE為東半球二、經線與經度東西半球的判定1.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 線,指向東西的線是 線。2.經線的形狀是 ,地球上的0度經線叫做 ,該線通過英國的 _______________,本初子午線以東是 經,以西是 經。3.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____和____組成的經線圈。4.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位于10°W的各地屬于 半球;位于180°經線的各地,屬于 半球;位于150°E的各地,屬于 半球;位于40° W經線的各地,屬于 半球。緯半圓東20°W160°E西西東東經本初子午線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西課堂小結02經緯網由經線與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作經緯網。利用經緯網,我們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例如,在地球儀上找到英國首都倫敦,我們可根據經緯網,說出它的緯度和經度分別約為北緯51°和0°,記作:倫敦(51°N,0°)。二、經緯網B( , )A( , )20°30°40°50°130°120°110°AB向北越來越大—北緯(N)向東越來越大—東經(E)EEENNNN寫出A、B兩點的經緯度。第1步:從小向大畫箭頭第2步:看變化,標符號第3步:括號內寫出經緯度110°E30°N120°E20°N1. 書寫經緯度:二、經緯網ABCDE右圖中:A在E的 方向,B在A的 方向,D在E的 方向,C在A的 方向,B在E的 方向,C在B的 方向。南東北東南東南東西南2. 判斷方向:緯線指向東西;經線指向南北。二、經緯網ABCD右圖中:A點在 ,B點在 ,C點在 ,D點在 。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南半球高緯度地區南半球低緯度地區3. 判斷高中低緯:0 — 30°為低緯度地區30 — 60°為中緯度地區60 — 90°為高緯度地區低緯度地區二、經緯網南北北增為北南增為南在經緯網中定位SN0°20°N40°N60°80°90°80°60°40°S20°S90°步驟1確定南緯還是北緯二、經緯網30°20°10°0°10°20°30°50°40°30°20°10°20°30°40°50°60°NNNSSSNNNNNSSSSS數值變大數值變大數值變大數值變大在經緯網中定位鞏固練習:判斷以下緯線屬于南緯還是北緯,在緯度后填寫“S”或“N”。二、經緯網東經 E西經 W步驟2確定東經還是西經0°30°60°90°120°150°180°30°60°90°120°150°180°本初子午線西經(W)東經(E)西經度數向西增大東經度數向東增大二、經緯網二、經緯網東增東經西增西經西180 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180 150 120 90 東WWWWWEEEEE鞏固練習:判斷以下經線屬于東經還是西經,在經度后填寫“E”或“W”。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由此開啟了世界首次月背“挖寶”之旅。(20°N,110°E)NNEE文昌市所處緯度帶?半球位置?低緯度;北半球、東半球請讀出文昌市的經緯度位置。問問他們在哪里?小明說他一腳踏著南半球,一腳踏著北半球,向東看到東半球,向西看到西半球,請問,小明在哪里?小芳說她前面是北半球,后面是南半球,左面是東半球,右面西半球,請問她在哪里?赤道與西經20°的交界處赤道與東經160°的交界處二、經緯網討論與探究經 線定 義形 狀長 度指示方向起 點度數劃分半球劃分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半圓各條經線長度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線(0°經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劃分180°西經20°和東經160°填一填二、經緯網要素 緯線 經線形狀長度指示方向相互關系半 圓圓 圈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直至成一點等 長東西方向南北方向經線和緯線相互垂直,構成網狀緯線與經線對比二、經緯網緯度與經度對比要素 緯度 經度度數起點度數劃分代號半球劃分本初子午線(0 °經線)赤道(0°緯線)向東向西各劃分180 °向北向南各劃分90 °北緯(N)南緯(S)西經(W)東經(E)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兩個半球西經20 °和東經160 °把地球平分成東西兩個半球二、經緯網經緯網定位在軍事方面廣泛應用于無人機定位、導彈巡航、雷達等領域。經緯網定位在航海中可以確保船舶能夠準確導航,避免碰撞和沖突 。經緯網定位可以提高氣象觀測的精度和效率經緯網的應用二、經緯網課堂總結概念緯線經線形狀長度緯線經線方向緯線經線緯線經線緯線經線除南北兩個極點外,每一條緯線自成圓圈地球表面,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到兩極縮為一點東西方向南北方向各條經線長度相等半圓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1.確定南北緯、東西經經緯度位置N\S:向北越大為NE\S:向東越大為E3.書寫北京(40°N,116°E)4.應用定位置找地點2.確定度數在經緯線上:直接讀數在經緯線間:分份估算課堂總結起點終點緯度經度劃分方法變化規律緯度經度重要經緯線起點終點起點終點緯度經度北緯N南緯S東經E西經W緯度經度北緯南緯東經西經緯度經度南北半球分界線低中高緯度分界線五帶的劃分界線東西半球分界線課堂總結在電影院中尋找位置1思考:如何判斷北緯還是南緯?東經還是西經?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西增大是西經,向東增大是東經。讀出A、B兩點的經緯度20OS,40OW40ON,60OE二、經緯網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通過A、C兩點,連接南北兩極的_______(半圓/圓)是0°經線,此線又稱__________線。(2)寫出圖中B點的經度_______。(3)從東西半球看,D點位于____半球。半圓本初子午60°E東隨堂檢測603003060901201501803003060我站在西半球哈哈,我腳跨東西兩個半球貝貝和玲玲的說法正確嗎?說說你的判斷理由。貝貝在玲玲的什么方向?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 °,貝貝腳跨0 °經線,顯然是在東半球,玲玲站在位置大致是在東經170 °附近,位于西半球。所以玲玲是正確的。貝貝在玲玲的西南方向隨堂檢測70°30°A40°20°60°①65°75°55°B85°120°130°110°140°A. ( , )B. ( , )40°N50°W55°S110°E②隨堂檢測讀圖題:1.寫出三地的經緯度A( , )B( , )C( , )2.ABC三點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東半球的是( )3.A在B的( )方向,C在B的( )方向20ON 20OW0O 0O20OS 20OEAB、CC西北東南隨堂檢測1.圖中C點位于D點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C.東北方向 D.東南方向2.從南北半球看,B點屬于( )A.東半球 B.西半球C.南半球 D.北半球3.關于圖中A點所在的經線或緯線,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是本初子午線 B.是東西半球分界線C.是赤道 D.是南北半球分界線CCB隨堂檢測探究實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經緯網的相關知識點已經有所了解,你是否也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示本節課的內容?(基礎探究必須完成)基礎探究:繪制本節課思維導圖。要求:回顧所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要盡量包含所有所學知識,重點內容請突出,下節課展示。挑戰探究:經緯網的多方面應用要求:搜集相關專業資料,整理出經緯網在我們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專業的應用,下節課一起分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