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DILIUZHANG第六章專題強化 圓周運動的傳動問 題和周期性問題1.熟練掌握描述圓周運動的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掌握圓周運動中傳動的特點(重點)。2.會分析圓周運動中多解的原因,掌握解決圓周運動中多解問題的方法(難點)。學習目標一、圓周運動的傳動問題二、圓周運動的周期性和多解問題專題強化練內容索引圓周運動的傳動問題一1.如圖所示,兩個輪子用皮帶連接,A、B兩點分別是位于兩個輪子邊緣的點,兩個輪子的半徑分別是R和r,設轉動過程中皮帶與輪子之間不打滑,求:(1)A、B兩點的線速度大小之比為 ; 答案 由于皮帶不打滑,所以A和B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弧長相等,因而線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1∶1。(2)A、B兩點的角速度之比為 ; 答案 根據v=ωr,有ωA∶ωB=r∶R。(3)A、B兩點的周期之比為 。 答案 根據T=,有TA∶TB=R∶r。2.如圖所示,A、B兩點在同一個圓盤上,它們隨圓盤轉動的半徑分別是r和R,求:(1)A、B兩點的角速度之比為 ; 答案 由于A、B同軸轉動,相等時間內轉過的角度相同,因而角速度相同,即ωA∶ωB=1∶1。(2)A、B兩點的周期之比為 ; 答案 根據T=,有TA∶TB=1∶1。(3)A、B兩點的線速度大小之比為 。 答案 根據v=ωr,有vA∶vB=r∶R。1.皮帶傳動模型:在皮帶不打滑的情況下,皮帶和皮帶連接的輪子邊緣各點 相等;不打滑的摩擦傳動或齒輪傳動的兩輪邊緣上各點的 相等,而角速度ω=,與半徑r成 。2.同軸轉動模型:繞同一軸轉動的各點 、 和 相等,而各點的線速度v=ωr,與半徑r成 。提煉·總結線速度的大小線速度大小反比角速度轉速周期正比 (多選)(2023·普洱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為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忽略齒輪嚙合部分的厚度,甲、乙兩個輪子的半徑之比為1∶3,則在傳動的過程中A.甲、乙兩輪的角速度之比為3∶1B.甲、乙兩輪的周期之比為3∶1C.甲、乙兩輪邊緣處的線速度之比為3∶1D.甲、乙兩輪邊緣上的點相等時間內轉過的弧長之比為1∶1例1√√這種齒輪傳動,與不打滑的皮帶傳動規律相同,即兩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即線速度之比為1∶1,C錯誤;根據線速度的定義v=可知,弧長Δs=vΔt,即甲、乙兩輪邊緣上的點相等時間內轉過的弧長之比為1∶1,D正確;根據v=ωr,甲、乙兩個輪子的半徑之比為1∶3,故甲、乙兩輪的角速度之比ω1∶ω2=3∶1,A正確;周期T=,所以甲、乙兩輪的周期之比T1∶T2=1∶3,B錯誤。 (2023·六安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是自行車傳動結構的示意圖,其中A是半徑為r1的大齒輪,B是半徑為r2的小齒輪,C是半徑為r3的后輪,假設腳踏板的轉速為n(r/s),則自行車前進的速度為A. B.C. D.例2√自行車前進的速度等于車輪C邊緣上的線速度的大小,輪A和輪B邊緣上的線速度大小相等,根據v=ωr可知ω1r1=ω2r2,則輪B的角速度ω2=ω1,因為輪B和輪C共軸,則ω2=ω3,根據v車=ω3r3,ω1=2πn,可知v車=ω3r3=,故選C。返回圓周運動的周期性和多解問題二如圖所示,直徑為d的紙質圓筒,以角速度ω繞中心軸勻速轉動,把槍口對準圓筒軸線,使子彈穿過圓筒,結果發現圓筒上只有一個彈孔,忽略子彈重力、圓筒的阻力及空氣阻力。問:(1)子彈做什么運動?圓筒做什么運動?答案 子彈做勻速直線運動,圓筒做勻速圓周運動。(2)為什么圓筒上只有一個彈孔?答案 子彈進圓筒時打了一個孔,恰好從這個孔出去,在子彈穿過圓筒過程中,圓筒轉過了半圈或整數圈加半圈。(3)子彈與圓筒的運動時間有何關系?答案 子彈穿過圓筒的時間與圓筒轉過半圈或整數圈加半圈的時間相等。(4)子彈的速度v應滿足什么條件?答案 子彈穿過圓筒所用時間t=,圓筒轉過的角度θ=2nπ+π(n=0,1,2…),而ω=,聯立可得v=(n=0,1,2…)。 (2024·臨沂市高一月考)如圖所示,一位同學玩飛鏢游戲。圓盤最上端有一點P,飛鏢拋出時與P在同一豎直面內等高,且距P點的距離為L。在飛鏢以初速度v0垂直盤面瞄準P點拋出的同時,圓盤繞經過圓心O點的水平軸在豎直平面內勻速轉動。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若飛鏢恰好擊中P點,求:(1)圓盤的半徑;例3答案 飛鏢水平拋出做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t=,飛鏢擊中P點時,P恰好在圓盤最下方,則2r=gt2,解得圓盤的半徑r=(2)圓盤轉動角速度的最小值。答案 飛鏢擊中P點,則P點轉過的角度滿足θ=ωt=π+2kπ(k=0,1,2,…),故ω==(k=0,1,2,…)當k=0時,圓盤轉動角速度有最小值ωmin=。 (2024·內江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豎直薄壁圓筒內壁光滑,其半徑為R,上部側面A處開有小口,在A處小口的正下方h處亦開有與其大小相同的小口B,小球從A處小口沿切線方向水平射入筒內,使小球緊貼筒內壁運動。要使小球從B處小口處飛出,小球進入A處小口的最小速率v0為(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A.πR B.πRC.πR D.2πR例4√小球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h=gt2,可得小球在筒內的運動時間為t=,在水平方向,以圓周運動的規律來研究,運動的時間為t=n(n=1,2,3,…),聯立可得v0==nπR(n=1,2,3,…),當n=1時,v0有最小值,所以最小速率v0=πR,B正確,A、C、D錯誤。返回專題強化練三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D B C B AC A題號 9 10 11答案 B R 2nπ(n=1,2,3…) D對一對12345678910111.(2023·揭陽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當用扳手擰螺母時,扳手上的P、Q兩點的角速度分別為ωP和ωQ,線速度大小分別為vP和vQ,則A.ωP<ωQ,vPB.ωP<ωQ,vP=vQC.ωP=ωQ,vPD.ωP=ωQ,vP>vQ1234567891011基礎強化練√答案1234567891011由于P、Q兩點屬于同軸轉動,所以P、Q兩點的角速度是相等的,即ωP=ωQ,同時由題圖可知Q點到螺母的距離比P點到螺母的距離大,根據v=ωr可知Q點的線速度大,即vP答案2.如圖所示的齒輪傳動裝置中,主動輪的齒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當主動輪以角速度ω順時針轉動時,從動輪的轉動情況是A.順時針轉動,周期為B.逆時針轉動,周期為C.順時針轉動,周期為D.逆時針轉動,周期為1234567891011√答案1234567891011主動輪順時針轉動,從動輪逆時針轉動,兩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由齒數關系知,主動輪轉一周時,從動輪轉三周,則ω2=3ω,由ω=知,T從=,選項B正確,A、C、D錯誤。答案3.(2024·無錫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牛力齒輪翻車通過齒輪傳動,將湖水翻入農田。已知A、B齒輪嚙合且齒輪之間不打滑,B、C齒輪同軸,若A、B、C三齒輪半徑的大小關系為rA>rB>rC,則A.A齒輪的角速度比C齒輪的角速度大B.A、B齒輪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B、C齒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D.A齒輪邊緣的線速度比C齒輪邊緣的線速度大1234567891011√答案1234567891011根據題意可知,A、B齒輪嚙合且齒輪之間不打滑,則A、B齒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由v=ωr可知,由于rA>rB,則有ωA<ωB,由于B、C齒輪同軸,B、C齒輪的角速度大小相等,則有ωA<ωB=ωC,故A、B錯誤;由于B、C齒輪同軸,B、C齒輪的角速度大小相等,由v=ωr可知,由于rB>rC,則有vB>vC,可得vA=vB>vC,故C錯誤,D正確。答案4.如圖為某一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M的半徑為r1,從動輪N的半徑為r2,已知主動輪做順時針轉動,轉速為n1,轉動過程中皮帶不打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動輪做順時針轉動B.從動輪的角速度為C.從動輪邊緣線速度大小為n1D.從動輪的轉速為n11234567891011√答案1234567891011主動輪做順時針轉動,從動輪靠皮帶的摩擦力轉動,分析可知從動輪做逆時針轉動,故A錯誤;由于通過皮帶傳動,皮帶與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根據v=n·2πr,得n2r2=n1r1,所以n2=,則從動輪的角速度ω2=2πn2=,故B正確,D錯誤;從動輪邊緣線速度大小為v2=n2·2πr2=2πn1r1,故C錯誤。答案5.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輪子依靠摩擦傳動,相互之間不打滑,其半徑分別為r1、r2、r3。若甲輪的角速度為ω1,則丙輪的角速度為A. B.C. D.1234567891011√由甲、乙、丙三個輪子依靠摩擦傳動,相互之間不打滑,知三者邊緣線速度大小相等,其半徑分別r1、r2、r3,則ω1r1=ω2r2=ω3r3,解得ω3=,故C正確。答案6.如圖所示是自行車傳動結構的示意圖,其中Ⅰ是半徑為r1的牙盤(大齒輪),Ⅱ是半徑為r2的飛輪(小齒輪),Ⅲ是半徑為r3的后輪,若自行車前進的速度為v,則牙盤的周期為A. B.C.v D.v1234567891011√答案1234567891011由題意結合題圖可知,飛輪和后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后輪的線速度大小為v,可得飛輪的角速度為ω2=ω3=,牙盤和飛輪靠鏈條傳動,則牙盤和飛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則牙盤的角速度ω1====,所以牙盤的周期T1==,故選B。答案7.(多選)(2023·玉林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修正帶是通過兩個齒輪的相互咬合進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簡化為圖中所示的模型。B、A是轉動的大小齒輪邊緣的兩點,C是大輪上的一點。若大輪半徑是小輪半徑的兩倍,小輪中心到A點的距離和大輪中心到C點的距離相等,則A、B、C三點A.線速度大小之比是2∶2∶1B.角速度之比是1∶1∶1C.轉速之比是2∶1∶1D.轉動周期之比是2∶1∶1√1234567891011√答案1234567891011B、A是轉動的大小齒輪邊緣的兩點,可知vA=vB,根據v=ωr,rA=rB,可得ωA=2ωB,由于B、C兩點都在大輪上,可知ωB=ωC,根據v=ωr,rB=2rC可得vB=2vC,則A、B、C三點線速度大小之比為vA∶vB∶vC=2∶2∶1,A、B、C三點角速度之比為A∶ωB∶ωC=2∶1∶1,A正確,B錯誤;根據ω=2πn,可知A、B、C三點轉速之比為nA∶nB∶nC=ωA∶ωB∶ωC=2∶1∶1,C正確;根據T=可知,A、B、C三點轉動周期之比為TA∶TB∶TC=1∶2∶2,D錯誤。答案8.(2023·南通市高一期中)無級變速是在變速范圍內任意連續變換速度的變速系統。無級變速模型如圖所示,主動輪M、從動輪N中間有一滾輪,M的轉速一定,各輪間不打滑,通過滾輪位置改變實現無級變速。A、B為滾輪軸上的兩點,則A.滾輪在A處,N的角速度大于M的角速度B.滾輪邊緣與M、N接觸點的線速度大小不相等C.滾輪在B處,N轉動周期小于M轉動周期D.滾輪從A到B,N的轉速先變小后變大1234567891011能力綜合練√答案1234567891011由題意可知,ω=2πn和v=ωr,滾輪在A處時,因滾輪邊緣與從動輪N和主動輪M接觸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主動輪M的半徑大于從動輪N的半徑,因此N的角速度大于M的角速度,A正確,B錯誤;滾輪在B處,因滾輪邊緣與從動輪N和主動輪M接觸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N轉動半徑大于M轉動半徑,由v=ωr可知,N轉動角速度小于M轉動角速度,由T=可知,N轉動周期大于M轉動周期,C錯誤;答案1234567891011由ω=2πn和v=ωr可得n=,因滾輪邊緣與從動輪N和主動輪M接觸點的線速度大小一直相等,滾輪從A到B,N的轉動半徑一直變大,則N的轉速一直變小,D錯誤。答案9.(2023·瀘州市高一期末)我國物理學家葛正權曾參與研究共同設計了一個裝置,半徑為R的圓筒B可繞O軸以角速度ω順時針勻速轉動。銀原子以一定速率從d點沿虛線經狹縫c射入圓筒內壁。某次實驗有一個銀原子從d點發出,經過c點時aOcd恰好在一條直線上,圓筒內壁上有一個點b,Oa與Ob的夾角θ=,如圖所示。該銀原子入射后恰好打到圓筒內壁的b點,重力和阻力忽略不計,則這個銀原子的速率可能為A. B.C. D.1234567891011√答案1234567891011銀原子從c點射入圓筒到打到圓筒內壁所需要的時間為t=,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規律可知b點在該段時間內轉過的角度滿足的關系為2kπ+=ωt(k=0,1,2,…),聯立解得這個銀原子的速率為v=(k=0,1,2,…),把k=0,1,2,…代入解得v=…,故選B。答案10.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圓盤繞垂直于盤面的中心軸勻速轉動,在其正上方高h處沿OB方向水平拋出一小球,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要使球與盤只碰一次,且落點為B,B為圓盤邊緣上的點,求小球的初速度v的大小及圓盤轉動的角速度ω。1234567891011答案 R 2nπ(n=1,2,3…)答案1234567891011設小球在空中運動時間為t,此時間內圓盤轉過θ角,則R=vt,h=gt2故初速度大小v=Rθ=n·2π(n=1,2,3…)又因為θ=ωt則圓盤轉動的角速度ω==2nπ(n=1,2,3…)。答案11.(2024·浙江省高一期中)如圖所示,夜晚電風扇在閃光燈下運轉,閃光燈每秒閃60次,風扇轉軸O上裝有3個扇葉,它們互成120°角。當風扇轉動時,觀察者感覺扇葉不動,則風扇轉速最小是A.800 r/min B.1 000 r/minC.1 100 r/min D.1 200 r/min1234567891011√尖子生選練答案1234567891011因為電扇葉片有三個,相互夾角為120°,現在觀察者感覺扇葉不動,說明在閃光時間里,扇葉轉過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或一周……,即轉過的角度為θ=πk(k=1,2,3,…),由于光源每秒閃光60次,則轉動的角速度為ω== rad/s=40πk(k=1,2,3,…),則轉速為n==×60 (r/min)=1 200k(r/min)(k=1,2,3,…),所以k=1時,轉速最小為1 200 r/min,故A、B、C錯誤,D正確。返回答案專題強化 圓周運動的傳動問題和周期性問題[學習目標] 1.熟練掌握描述圓周運動的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掌握圓周運動中傳動的特點(重點)。2.會分析圓周運動中多解的原因,掌握解決圓周運動中多解問題的方法(難點)。一、圓周運動的傳動問題1.如圖所示,兩個輪子用皮帶連接,A、B兩點分別是位于兩個輪子邊緣的點,兩個輪子的半徑分別是R和r,設轉動過程中皮帶與輪子之間不打滑,求:(1)A、B兩點的線速度大小之比為 ; (2)A、B兩點的角速度之比為 ; (3)A、B兩點的周期之比為 。 2.如圖所示,A、B兩點在同一個圓盤上,它們隨圓盤轉動的半徑分別是r和R,求:(1)A、B兩點的角速度之比為 ; (2)A、B兩點的周期之比為 ; (3)A、B兩點的線速度大小之比為 。 1.皮帶傳動模型:在皮帶不打滑的情況下,皮帶和皮帶連接的輪子邊緣各點 相等;不打滑的摩擦傳動或齒輪傳動的兩輪邊緣上各點的 相等,而角速度ω=,與半徑r成 。 2.同軸轉動模型:繞同一軸轉動的各點 、 和 相等,而各點的線速度v=ωr,與半徑r成 。 例1 (多選)(2023·普洱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為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忽略齒輪嚙合部分的厚度,甲、乙兩個輪子的半徑之比為1∶3,則在傳動的過程中( )A.甲、乙兩輪的角速度之比為3∶1B.甲、乙兩輪的周期之比為3∶1C.甲、乙兩輪邊緣處的線速度之比為3∶1D.甲、乙兩輪邊緣上的點相等時間內轉過的弧長之比為1∶1例2 (2023·六安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是自行車傳動結構的示意圖,其中A是半徑為r1的大齒輪,B是半徑為r2的小齒輪,C是半徑為r3的后輪,假設腳踏板的轉速為n(r/s),則自行車前進的速度為( )A. B.C. D.二、圓周運動的周期性和多解問題如圖所示,直徑為d的紙質圓筒,以角速度ω繞中心軸勻速轉動,把槍口對準圓筒軸線,使子彈穿過圓筒,結果發現圓筒上只有一個彈孔,忽略子彈重力、圓筒的阻力及空氣阻力。問:(1)子彈做什么運動?圓筒做什么運動?(2)為什么圓筒上只有一個彈孔?(3)子彈與圓筒的運動時間有何關系?(4)子彈的速度v應滿足什么條件?例3 (2024·臨沂市高一月考)如圖所示,一位同學玩飛鏢游戲。圓盤最上端有一點P,飛鏢拋出時與P在同一豎直面內等高,且距P點的距離為L。在飛鏢以初速度v0垂直盤面瞄準P點拋出的同時,圓盤繞經過圓心O點的水平軸在豎直平面內勻速轉動。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若飛鏢恰好擊中P點,求:(1)圓盤的半徑;(2)圓盤轉動角速度的最小值。例4 (2024·內江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豎直薄壁圓筒內壁光滑,其半徑為R,上部側面A處開有小口,在A處小口的正下方h處亦開有與其大小相同的小口B,小球從A處小口沿切線方向水平射入筒內,使小球緊貼筒內壁運動。要使小球從B處小口處飛出,小球進入A處小口的最小速率v0為(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 )A.πR B.πRC.πR D.2πR答案精析一、1.(1)由于皮帶不打滑,所以A和B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弧長相等,因而線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1∶1。(2)根據v=ωr,有ωA∶ωB=r∶R。(3)根據T=,有TA∶TB=R∶r。2.(1)由于A、B同軸轉動,相等時間內轉過的角度相同,因而角速度相同,即ωA∶ωB=1∶1。(2)根據T=,有TA∶TB=1∶1。(3)根據v=ωr,有vA∶vB=r∶R。提煉·總結1.線速度的大小 線速度大小 反比2.角速度 轉速 周期 正比 例1 AD [這種齒輪傳動,與不打滑的皮帶傳動規律相同,即兩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即線速度之比為1∶1,C錯誤;根據線速度的定義v=可知,弧長Δs=vΔt,即甲、乙兩輪邊緣上的點相等時間內轉過的弧長之比為1∶1,D正確;根據v=ωr,甲、乙兩個輪子的半徑之比為1∶3,故甲、乙兩輪的角速度之比ω1∶ω2=3∶1,A正確;周期T=,所以甲、乙兩輪的周期之比T1∶T2=1∶3,B錯誤。]例2 C [自行車前進的速度等于車輪C邊緣上的線速度的大小,輪A和輪B邊緣上的線速度大小相等,根據v=ωr可知ω1r1=ω2r2,則輪B的角速度ω2=ω1,因為輪B和輪C共軸,則ω2=ω3,根據v車=ω3r3,ω1=2πn,可知v車=ω3r3=,故選C。]二、(1)子彈做勻速直線運動,圓筒做勻速圓周運動。(2)子彈進圓筒時打了一個孔,恰好從這個孔出去,在子彈穿過圓筒過程中,圓筒轉過了半圈或整數圈加半圈。(3)子彈穿過圓筒的時間與圓筒轉過半圈或整數圈加半圈的時間相等。(4)子彈穿過圓筒所用時間t=,圓筒轉過的角度θ=2nπ+π(n=0,1,2…),而ω=,聯立可得v=(n=0,1,2…)。例3 (1) (2)解析 (1)飛鏢水平拋出做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t=,飛鏢擊中P點時,P恰好在圓盤最下方,則2r=gt2,解得圓盤的半徑r=(2)飛鏢擊中P點,則P點轉過的角度滿足θ=ωt=π+2kπ(k=0,1,2,…),故ω==(k=0,1,2,…)當k=0時,圓盤轉動角速度有最小值ωmin=。例4 B [小球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h=gt2,可得小球在筒內的運動時間為t=,在水平方向,以圓周運動的規律來研究,運動的時間為t=n(n=1,2,3,…),聯立可得v0==nπR(n=1,2,3,…),當n=1時,v0有最小值,所以最小速率v0=πR,B正確,A、C、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章 專題強化 圓周運動的傳動問題和周期性問題 學案(含答案).docx 第六章 專題強化 圓周運動的傳動問題和周期性問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