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設計2.2編結藝術課型 造型·表現 課時 2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編結藝術的發展歷史,感受編結藝術的審美特征及文化內涵 2.欣賞編結作品,了解編結藝術的種類學習編結工藝的簡單制作方法 3.體驗編結的樂趣,學會用編結作品來裝點美化生活教學重難點1.重點:了解編結藝術的發展歷程,學習編結藝術的種類及在生活中的運用 2.難點:掌握中國結的制作方法教學方法講授法,提問法,故事法,練習法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新知導入 說一說: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哪些“結” 蝴蝶結、中國結、發結、繩結… (二)新知講解 1.什么是中國結 你對中國結有哪些了解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是繩與結產生的編織藝術。 因“結”與“吉”諧音,因此中國人賦予它吉祥、祈福、立志、辟邪等特殊的含義,故被世人稱為“中國結”。 2.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解中國結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結起源于上古時代,先民們通過“打結”進行記事,一件事情打一個結,小事打小結,大事打大結。他們把結當作幫助記憶事情的符號。由此最原始的結就產生了。 周代佩玉之風盛行,人們常用中國結串聯隨身佩帶的玉佩,或者用中國結裝飾衣服物件。這時中國結的裝飾性也漸漸形成。 隋唐是中國結發展的第一高峰,相繼出現了常用的基本結。如紐扣結、同心結、盤長結… 宋代出現許多由單結串聯在一起的裝飾結。 清代,中國結的發展形成了第二個高峰,幾乎所有的基本結都普遍應用。 在現代生活中,中國結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服飾、車飾、家居等領域較常見。 3.展示一組生活中常見的“結”的圖片,提問:這些“結”分別有什么功能 實用結:結實、穩定、耐用 裝飾結:寓意、美觀,然后是實用 4.學習中國結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 2008北京申奧標志 由同心結演變而來的。采用五環的顏色,五種顏色代表五大洲,寓意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合作和交流。 中國聯通標志 由中國古代吉祥圖案“盤長”紋樣演變而來的。盤長紋又稱吉祥結。四處連通,寓意聯通公司的事業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5.了解中國結的樣式和寓意 盤長結:相依相隨,永無終止,長命百歲 同心結:恩愛情深,永結同心 團錦結:花團錦簇,前程似錦 如意結:萬事稱心,吉祥如意 雙錢結:財源廣進,財運亨通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中國結的起源發展、功能樣式等理論知識,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中國結的制作方法 第二課時 (一)知識回顧 用提問的方法回顧上節課所學習的中國結的起源發展、功能樣式等知識 (二)教師示范 平結的制作方法: 1.首先將準備兩根繩一長一短,短繩當做芯線放在桌子中央,用長繩在芯線上打結 2.然后左邊的繩子不動,右邊的繩子從芯線下穿過,形成一個半圓并拉緊,這樣一 個基本的平結就編好了 3.此步驟反復多次,編到最后,每個平結挨緊,就完成了 (三)學生練習,教師指導要求:運用剛才所學知識,制作一個中國結 (四)展示評價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五)課堂小結 編結是我國民間藝術,一根繩,通過巧手的編制,承載著中國的民間文化內涵。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編結的知識,掌握了中國結的制作方法。同學們,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驚嘆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的同時,老師相信充滿智慧的你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一定能具有創新的繼承和發揚我國這項傳統民間藝術。希望同學們在課下能夠發現更多有趣的中國結,并與你的同伴進行交流。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基本掌握了編結方法和技巧,并能夠自主創作簡單的編結作品,提高了動手能力。板書設計編結藝術 1.起源和發展 2.中國結功能 3.樣式和寓意 4.制作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