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記一次游戲》習作指導一、理解題目與要求本次習作題目是《記一次游戲》,重點在于讓同學們回憶并記錄一次游戲經歷,可以是剛玩過的,也可以是以前參與過的。要求通過描述游戲前的準備、游戲中的過程以及游戲后的感受等方面,把這次游戲清晰、生動地寫下來,同時要運用多種寫作手法來豐富文章內容,提升文章質量。二、觀察方法指導多視角觀察:參與者視角:以自己作為游戲參與者的角度去觀察整個游戲過程。留意自己在游戲各個階段的感受、想法以及所采取的行動。比如在玩“兩人三足跑”游戲時,感受自己和搭檔綁腿后走路的別扭感,思考怎樣才能和搭檔配合得更好,以及在跑的過程中自己的緊張、興奮等情緒。旁觀者視角:即使自己參與了游戲,也可以適時切換到旁觀者視角去觀察其他參與者的表現。例如在玩“老鷹捉小雞”游戲時,觀察“老鷹”的兇猛撲抓動作、“母雞”張開雙臂拼命保護“小雞”的姿態,還有“小雞”們驚恐又靈活躲避的神情等。有序觀察:時間順序:按照游戲進行的先后順序進行觀察。游戲前要觀察大家是如何準備的,如場地的選擇、道具的準備等;游戲中關注每一個環節的發展,像游戲開始時大家的站位、每一輪的進展情況等;游戲結束后留意大家的反應,是興奮歡呼還是略有遺憾等。環節順序:對于一些有多個環節或步驟的游戲,依據其特定的環節順序來觀察。比如玩“跳長繩”游戲,要觀察先由誰來搖繩,同學們是怎樣依次跳進跳出繩子的,中間有沒有出現失誤以及是如何處理的等。三、寫作方法指導圍繞中心意思寫:確定一個中心句來統領全文,比如“這次‘接力賽’游戲,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然后圍繞這個中心句展開描寫,將游戲前的準備工作如何為團隊合作奠定基礎、游戲過程中團隊成員間的協作表現以及游戲結束后對團隊合作的感悟等內容都緊密圍繞中心句來寫,使文章內容緊湊且主題明確。運用修辭手法:比喻:使游戲場景或人物表現更加形象生動。例如在描寫“丟沙包”游戲時,“那小小的沙包就像一顆子彈,在同學們之間飛速穿梭,大家左躲右閃,生怕被它擊中”,通過把沙包比作子彈,突出了沙包在游戲中的速度和大家躲避的緊張感。排比:增強文章的節奏感和氣勢。比如寫“跳繩”游戲的樂趣,“跳繩是一種快樂,它是雙腳離地時那瞬間的輕盈感;跳繩是一種挑戰,它是在快速跳動中不斷突破自我的成就感;跳繩是一種友誼,它是同學們輪流跳繩時相互加油的溫暖感”,用排比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跳繩游戲帶來的感受。擬人:賦予游戲元素或物品以生命和感情。在描述“跳長繩”游戲時,“那長長的繩子仿佛是一個熱情的舞者,在空中歡快地舞動著,邀請著同學們一個個跳進它的懷抱,一起享受這歡快的時刻”,將繩子擬人化,讓游戲場景更具趣味性。細節描寫:游戲規則:清晰、詳細地描述游戲規則,讓讀者能清楚地了解游戲是怎么玩的。比如介紹“兩人三足跑”的規則,“首先,要把相鄰兩人的一只腳用繩子綁在一起,綁的時候要注意松緊適度,既不能太松讓繩子容易脫落,也不能太緊影響走路。然后,大家分成若干組,在規定的起點和終點之間進行賽跑,比賽過程中如果繩子松開了,需要在原地重新綁好才能繼續前進”。場景描繪:用生動的語言描繪游戲場景,包括場地環境、天氣狀況以及周圍的氛圍等。例如寫在操場上玩“老鷹捉小雞”的場景,“陽光灑滿了整個操場,綠油油的草坪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柔軟的地毯。同學們的歡笑聲、呼喊聲在操場上空回蕩,仿佛是一曲歡快的樂章。‘老鷹’張牙舞爪地撲向‘小雞’,‘母雞’則張開雙臂,竭盡全力地保護著身后的‘小雞’們,整個操場沉浸在一片熱鬧非凡的氛圍中”。人物刻畫: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刻畫出參與游戲的人物形象。如在描寫“搶椅子”游戲中一位同學的表現時,“只見小明緊緊盯著那把椅子,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那是他眼中唯一的寶貝。當音樂響起,他跟著音樂的節奏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嘴里還不停地念叨著:‘這把椅子一定是我的,一定是我的!’音樂一停,他像一只敏捷的獵豹,猛地撲向那把椅子,一屁股坐了下去,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四、結構安排指導開頭:直接點明主題。如“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次特別有趣的‘捉迷藏’游戲經歷”。設置懸念引入。例如“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后,一場充滿歡聲笑語的游戲拉開了帷幕,你們猜猜這是一場什么游戲呢?沒錯,就是‘老鷹捉小雞’游戲”。中間:詳細闡述游戲的過程,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游戲前:描述游戲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選擇游戲場地、準備游戲道具、召集參與人員等。比如在玩“跳繩”游戲前,“我們先在小區的空地上選了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作為游戲場地,然后從家里拿出了幾根跳繩,接著叫上了周圍的小伙伴們,大家都興奮地圍在一起,準備開始這場跳繩游戲”。游戲中:詳細描寫游戲的規則、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同學們的表現等。以“兩人三足跑”游戲為例,“游戲規則是把相鄰兩人的一只腳用繩子綁在一起,然后分組賽跑。當繩子綁在我和小李的腳上時,我心里既緊張又興奮,想著一定要和小李配合好。比賽開始了,我和小李喊著‘一二、一二’的口號,步伐盡量保持一致,可還是有些搖搖晃晃。旁邊的同學們也都在為各自的小組加油助威,有的喊著‘加油,加油!’有的則在旁邊出謀劃策,說要走得再快一點。看著其他組的同學跑得那么順利,我們更加努力了,加快了步伐,終于順利到達了終點,那一刻,我心里滿是成就感”。游戲后:寫寫游戲結束后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從這次游戲中學到了什么,對自己和同學們之間的關系有什么影響等。如在玩完“接力賽”游戲后,“游戲結束了,雖然我們組沒有獲得第一名,但我卻收獲了很多。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接力過程中,每一個同學都在努力為團隊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相互信任、相互配合,這種感覺真好。我也更加珍惜和同學們之間的友誼了”。結尾:總結游戲的收獲,升華情感。如“這次‘跳長繩’游戲,不僅讓我體驗到了運動的快樂,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樂趣和同學們之間深厚的友誼,我會永遠記住這次美好的游戲經歷”。與讀者互動結尾。例如“你們有沒有玩過類似的游戲呢?你們在游戲中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樣,在游戲中收獲快樂和成長”,通過這種方式引發讀者的思考和討論。五、例文賞析老鷹捉小雞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全班同學在操場上玩起了“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這個游戲簡單又有趣,大家很快就分成了“老鷹”、“母雞”和“小雞”三個角色。(開篇點明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簡潔明了地引出“老鷹捉小雞”游戲,為后文的展開做好鋪墊。)“老鷹”由班上的體育健將小明擔任,他張開雙臂,像一只真正的老鷹一樣在空中盤旋。而“母雞”則是由班長小紅來扮演,她張開雙手,緊緊地保護著身后的“小雞”們。我們這些“小雞”則緊緊地抓住小紅的衣服,生怕被“老鷹”捉到。(本段詳細介紹游戲角色的分配以及各角色的初始狀態,生動地描繪出游戲開始前的場景,使讀者能清晰地想象出畫面。)游戲開始了,“老鷹”小明猛地沖向“小雞”群,想要抓住一只“小雞”。但“母雞”小紅卻機智地擋在了他的前面,用身體擋住了他的去路。小明見狀,立刻改變了方向,從另一邊向“小雞”群發起了攻擊。但這次,“母雞”小紅又迅速地轉了個身,再次擋住了他的去路。(本段細致地敘述游戲過程中“老鷹”與“母雞”的精彩對抗,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如“沖”“擋”“改變方向”“轉身”等,將游戲的緊張刺激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就這樣,“老鷹”和“母雞”在操場上你追我趕,逗得我們這些“小雞”哈哈大笑。雖然有時候“老鷹”會成功地抓住一只“小雞”,但大家卻都樂此不疲,享受著游戲帶來的快樂。(本段寫出了游戲中“小雞”們的反應以及整體歡樂的氛圍,體現出大家對游戲的喜愛,強調了游戲過程中的快樂感受。)游戲結束后,我們都累得滿頭大汗,但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次游戲不僅讓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還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友誼和團隊合作的精神。(結尾總結游戲結束后的狀態,并升華主題,表明游戲的意義不僅在于娛樂,還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與團隊合作精神,使文章內涵更加豐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