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秋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3.1 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材分析】“立體圖形的認識” 是學生初步接觸空間與圖形領域知識的關鍵起始點,在整個小學數學幾何學習進程中占據奠基性地位。它承接了學前階段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物體形狀直觀感知,為后續深入探究立體圖形特征、認識平面圖形及其相互轉化關系筑牢根基。教材開篇呈現一幅琳瑯滿目的生活場景圖,涵蓋積木、球類、圓柱狀水杯、長方體包裝盒等諸多元素,將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四類常見立體圖形自然嵌入日常情境,借豐富視覺刺激激發學生探究欲與親切感,引導他們從熟悉生活實物里發現數學圖形 “影子”,開啟圖形認識之旅。緊隨心智調動,教材安排細致探究環節,運用圖文并茂方式展現學生動手摸一摸、滾一滾、搭一搭等操作過程,從觸覺、運動軌跡等多維度凸顯各立體圖形獨有特征。最后是知識的應用層次,通過讓學生“說一說你身邊的哪些物體與上面這些形狀相同?”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體現了其應用性,同時,每個學生可以說出自己的答案,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對常見立體圖形有零散、模糊 “前概念”,能憑視覺大致區分不同形狀物體,像認識皮球是圓的、盒子是方的,但這種認知停留在淺表層,多基于外形輪廓籠統判斷,未觸及精準特征與數學內涵層面,對立體圖形抽象本質、嚴謹分類標準缺乏系統理解,課堂引導規范深化,通過分一分、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間觀念。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體驗生活處處有數學,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目標】1.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2.通過分一分、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間觀念。3.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體驗生活處處有數學,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教學難點】能正確辨認和區分這幾種物體和圖形。【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導學案【教學環節】學習任務一:知識鏈接,課題導入。師:小朋友們在家里有幫爸爸媽媽整理東西嗎?都是怎么整理的呢?師:小林家里也堆了好多東西需要整理,你能幫幫他嗎?師:我們先來看看小林家有些什么東西吧。(出示課件)生:有文具盒、球、杯子……師:你能幫小林把這些物品按相同的形狀分類整理好嗎?設計意圖:談話引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迅速投入到學習中。學習任務二:探究新知,素養形成。1.認識立體圖形想一想,方框里還可以放什么?課件出示:生自由說,如文具盒、藥盒等。師: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師繼續出示課件,提問:方框里還可以放什么?生自由發表看法,師小結:四四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每個面大小相同。用相同的方法認識圓柱和球。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端是圓圓的,平平的面,可以滾動。圓圓的,可以自由滾動。通過填表歸納,明確以上圖形都是立體圖形。師:請同學們拿出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在桌子上推一推,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生按照要求操作,得出結論:圓柱和球容易滾動,長方體和正方體只能推動。牛刀小試: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品是這些形狀的。生1:我們的數學書是長方體。生2:籃球是球。生3:我這個玩具是正方體的。……教師多用教師里的物品舉例,讓學生判斷形狀。互動游戲:蒙眼猜物。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參與游戲的同學要把眼睛蒙上,聽從老師的口令,然后在桌子上拿出對應形狀的物體,看誰拿的對。組織學生開始游戲。設計意圖:通過視覺、觸覺等讓學生深刻認識立體圖形及其特點,利用游戲和身邊的例子強化學生對立體圖形形狀的認識,能夠正確分辨立體圖形。3.小結長方體: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正方體:四四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每個面大小相同。圓柱: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端是圓圓的,平平的面,可以滾動。球:圓圓的,可以自由滾動。學習任務三:隨堂小練,素養提升。1.我說你拿。(教材p69“做一做”第1題)2.我說你猜。(教材p69“做一做”第2題)3.我說你搭。(教材p69“做一做”第3題)4.填一填,算一算。5.小明想把一個裝滿水的水桶從水池邊搬到房子前,你能幫幫他嗎?學習任務四:課堂總結,素養達標。1.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2.素養評價(1)自我評價(2)小組評價3.課后作業(1)完成同步作業。(2)預習下一節。【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以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 —— 玩具收納間作為課堂導入,展示堆滿各種立體形狀玩具的畫面,有長方體的積木盒子、正方體的魔方、圓柱形的易拉罐、球形的彈珠等。這一充滿童趣且貼近生活的情境瞬間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紛紛興奮地指出畫面中自己認識的物體,順利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四種立體圖形,成功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啟對立體圖形的認知之旅,深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課堂上充分遵循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規律,為學生準備了豐富多樣的立體圖形實物教具,讓學生通過 “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搭一搭” 等親身體驗活動探究圖形特征。例如,在感受圓柱的特征時,學生們拿著圓柱實物,發現它 “直直的,上下一樣粗,放在桌面上能滾動,兩頭是平平的圓形”;觸摸長方體時,體會到 “長長方方,有 6 個面,相對的面摸起來感覺一樣,大小也是一樣的”。這些直觀操作幫助學生將抽象的圖形特征具象化,有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對各立體圖形的本質屬性有了深刻且扎實的理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