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秋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2.12 連加、連減【教材分析】《連加、連減》在一年級數學上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 10 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加減法運算的進一步拓展與深化,為后續(xù)學習 20 以內加減法以及更復雜的四則混合運算筑牢根基,幫助學生逐步構建起完整、系統(tǒng)的運算知識框架。教材精心設計了生動且富有生活氣息的主題圖場景,用小雞在草地上覓食的動態(tài)畫面引入連加內容,直觀展示草地上原來有 5 只小雞,先跑來 2 只,又跑來 1 只的連續(xù)變化過程;連減部分則可能呈現原來有8只小雞,先跑走 2 只,又跑走2只的情境。這些主題圖色彩鮮艷、形象逼真,貼合一年級學生認知特點,蘊含清晰數量關系線索,便于引導學生觀察、提取數學信息。【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經過前期數學學習,已較好掌握 10 以內數的認識、讀寫與分合,能熟練進行簡單10以內加減法口算。然而,連加、連減涉及多次連續(xù)運算,對運算順序把握以及算式意義理解要求更高,雖有前期基礎鋪墊,但從單次運算過渡到連續(xù)運算,仍需跨越一定思維臺階,尤其在準確識別連續(xù)數量變化、用規(guī)范算式表達上存在挑戰(zhàn)。在教學連加連減內容時,要緊扣生活情境、巧用直觀教具、設計趣味活動,依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與學習節(jié)奏,逐步引導學生掌握運算知識,提升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教學目標】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2.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連續(xù)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點】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系,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導學案【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習任務一:知識鏈接,課題導入。1.(1)算一算。(2)看圖列式。2.導入新課師:大家喜歡猜謎語嗎?猜猜它是什么?從小渾身白,長大變毛色,若要分男女,看它頭頂就曉得。(打一動物)學生獨自思考,然后猜一猜:是雞。師:小明的奶奶喂養(yǎng)了很多小雞,周末他回到農村幫奶奶照顧小雞,你們看!學習任務二:探究新知,素養(yǎng)形成。(一):連加課件出示:師:仔細觀察上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原來有5只小雞,先跑來2只,又跑來1只。師:根據知道的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學生獨自思考,然后回答: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師: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小雞是由原來的、先跑來的和又跑來的三部分組成。師:要求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應該怎樣列式?說說你的想法。引導學生得出:要求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就是把原來的、先跑來的和又跑來的三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算式是5+2+1。師:像這樣把三個部分合起來的叫做“連加”。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說說。師小結:計算5+2+1時,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即5+2=7,再算7+1=8。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師:這個算式讀作:5加2加1。學生齊讀。師小結:計算連加,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二):連減課件出示:師:觀察上圖,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原來有8只小雞,先走了2只,又走了2只。師:根據獲取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么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還剩幾只小雞?師:要求還剩幾只小雞,應該怎樣列式?說說你的想法。引導學生得出:要求還剩幾只小雞,就是要從原有的8只里去掉先走的2只,再去掉又走的2只,要用減法計算,算式是8-2-2。師:這個算式當中的“8”、“2”、“2”各表示什么?學生根據圖意自由說說:8表示原來的小雞,第一個2表示先走的小雞,第二個2表示又走的小雞。師:像這樣從一個數里面連續(xù)減去兩個數的叫做“連減”。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說說。師小結:計算8-2-2時,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即先算8-2=6,再算6-2=4。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師:這個算式讀作:8減2減2。學生齊讀。師小結:計算連減和連加一樣,都是要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三). 小結1.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數連續(xù)相加(減)就是連加(減)。2.計算連加(減)算式時,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學習任務三:隨堂小練,素養(yǎng)提升。1.(教材P59“做一做”)2.(教材P61“練一練”第2題)3.(教材P61“練一練”第2題)4.小明射了3支飛鏢,一共得了多少分?5.一共有10只動物。學習任務四:課堂總結,素養(yǎng)達標。1.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2.素養(yǎng)評價(1)自我評價(2)小組評價3.課后作業(yè)(1)完成《分層作業(yè)》中對應練習。(2)預習下一節(jié)。【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利用教材中生動的小雞覓食、鴨子游水等生活場景作為導入,成功吸引了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當展示色彩斑斕的小雞在草地上先后走來不同數量同伴的畫面時,學生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紛紛舉手描述看到的情形,“原來有 5 只小雞,又跑來了 2 只,接著還跑來了 1 只”,自然且順暢地引出連加算式 “5 + 2 + 1”,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激發(fā)了他們主動探究數學問題的熱情,為后續(xù)教學營造了積極活躍的氛圍。連減部分則通過拿走相應卡片,讓學生清晰看到總數逐步減少,理解運算順序 “從左到右依次計算”。這種具象化操作,將抽象的數學運算具象化,有效降低了學生理解難度,幫助他們順利掌握連加連減運算算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