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秋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學案設計2.12 連加、連減【教材分析】《連加、連減》在一年級數學上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 10 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加減法運算的進一步拓展與深化,為后續學習 20 以內加減法以及更復雜的四則混合運算筑牢根基,幫助學生逐步構建起完整、系統的運算知識框架。教材精心設計了生動且富有生活氣息的主題圖場景,用小雞在草地上覓食的動態畫面引入連加內容,直觀展示草地上原來有 5 只小雞,先跑來 2 只,又跑來 1 只的連續變化過程;連減部分則可能呈現原來有8只小雞,先跑走 2 只,又跑走2只的情境。這些主題圖色彩鮮艷、形象逼真,貼合一年級學生認知特點,蘊含清晰數量關系線索,便于引導學生觀察、提取數學信息。【素養分析】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學習目標】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2.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重點】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學習難點】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系,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課前預習】自學教材P59的內容,用多色筆勾畫出疑惑點;使用導學單獨立思考完成課前預習、課堂導學部分的學習,完成課后檢測部分習題鞏固學習成果。1.算一算。2.看圖列式。【課堂導學】例2.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1.原來有( )只小雞,先跑來了( )只,又跑來了( )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先用圓片代替小雞擺一擺,再用一個算式表示小雞數量的變化。列式:觀察這個算式,和以前學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小結:像這樣有幾個數連續相加的算式就是( )。這樣的算式應該怎么計算呢?試著填一填。小結:按照( )的順序依次計算。這個算式讀作:( )2.連減同學們說一說,從這張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觀察得出:原來有( )只小雞,先走了( )只,又走了( )只。提出問題:還剩幾只小雞?試著用圓片代替小雞擺一擺,再列出一道算式表示小雞數量的變化。列式:觀察這個算式:和連加算式有什么不同?小結:像這樣有幾個數連續相減的算式就是( )。想一想,要怎么計算連減算式?試著填一填。小結:按照( )的順序依次計算。這個算式讀作:( )【課后測試】(教材P59“做一做”)(教材P61“練一練”第2題)(教材P61“練一練”第2題)4.小明射了3支飛鏢,一共得了多少分?5.一共有10只動物。大象前面有4只動物,后面有( )只動物?用“○”代替動物畫一畫并列式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