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重難知識】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比較比較項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政治派別 地主階級洋務派 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人物 奕 、李鴻章等 康有為、梁啟超等 孫中山等性質 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 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政治主張 學習西方技術 學習西方制度 (君主立憲制) 學習西方制度 (民主共和制)口號/綱領 “自強”“求富” 變法圖強 三民主義結果 都以失敗告終,都沒有使中國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侵略。 ②顯示出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進步啟示 ①無論是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或革命派都不能使中國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都不能使改革或革命獲得成功。 ②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 ③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才能取得成功2.二次革命與護國戰爭的比較項目 二次革命 護國戰爭不同點 原因 宋教仁遇刺身亡,國民黨被鎮壓 反對袁世凱賣國和復辟帝制參與者 資產階級革命派 全國各地人民、資產階級革命派和其他各派政治勢力結果 失敗 勝利相同點 背景 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北洋軍閥黑暗統治;帝國主義進一步侵 略中國方式 武裝斗爭啟示 沒有自己的武裝,單純依靠一派軍閥打另一派軍閥只有以失敗而告終;革命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成功;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拓展練習】1.某校八年級開展“我最崇拜的革命歷史人物”演講,小敏整理了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據此可知,這位歷史人物是( )1894年創辦興中會 1905年創辦同盟會 1912華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3年發動二次革命 1924年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創辦黃埔軍校A.鄧世昌 B.蔡元培 C.陳獨秀 D.孫中山2.1910年春,陳嘉庚加入某革命組織時宣誓:“福建省同安縣人陳嘉庚,當天發誓:驅除韃虜,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他加入的是( )A.興中會 B.同盟會 C.光復會 D.華興會3.1912年中華民國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在其袖口上有三顆扣子,有人說三顆扣子代表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不包括( )A.民權主義 B.民族主義 C.民主主義 D.民生主義4.辛亥革命以后,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由此可見,辛亥革命(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B.避免了中國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淵C.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5.它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變革,這是武裝斗爭手段換來的制度成果,在這一過程中,縮短了革命進程,確有積極作用。材料中的“它”指( )A.太平天國 B.中華民國C.南京國民政府 D.中華蘇維埃共和國6.近代某一法律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該法律的進步性是( )A.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終結C.宣示了中華民族獨立 D.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進程7.“宋案”發生后,袁世凱決定以武力鎮壓國民黨,下令罷免由國民黨人擔任的江西、廣東、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為此孫中山和黃興等發起了( )A.萍瀏醴起義 B.金田起義 C.二次革命 D.廣西起義8.1915年末,袁世凱決定第二年登基。蔡繆與梁啟超宣誓討袁,一個用槍,一個用筆來捍衛共和。云南、貴州相繼宣布獨立。袁的兩員大將段祺瑞和馮國璋均稱病婉拒就任征討護國軍的統帥。材料表明( )A.復辟帝制不得人心 B.軍閥割據爭搶地盤C.維新人士領導討袁 D.二次革命武裝反袁9.如圖漫畫反映了袁世凱復辟帝制夢碎,直接導致其夢碎的革命運動是( )A.武昌起義 B.二次革命 C.北伐戰爭 D.護國戰爭10.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掌握著北京政府的是( )A.以馮國璋和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閥 B.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C.奉系軍閥張作霖 D.滇系軍閥唐繼堯11.據統計:“從1917年6月12日解散舊國會到1924年11月2日曹錕下野,前后有馮國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錕四任總統為時共七年”。“北洋政府存在16年里政府內閣更換次數就達45屆。”這表明( )A.北洋政府時期政權動蕩 B.北洋政府統治危機重重C.軍閥混戰加重政權覆亡 D.北洋政府統治失去人心12.下表反映的社會狀況是( )農戶 1914—1918年 減少1500多萬戶耕地 1914—1918年 減少26000多萬畝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萬畝陸軍 1914—1919年 增加92萬多人軍費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萬元A.天京事變的影響 B.軍閥割據混戰的后果C.列強入侵的危害 D.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13.【民主共和豐碑巍然】材料一: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動(部分)時間 革命活動1894年11月 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1903年 出版《革命軍》《猛回頭》等宣傳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5年8月 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1907年 徐錫麟在安慶發動起義,孫中山、黃興領導鎮南關起義,均遭失敗1911年4月 黃興領導黃花崗起義,以失敗告終,卻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摘編自統編本《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材料二: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斗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摘自《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材料三: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勢力的支持下,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初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中國只存在了幾個月即告夭折。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化為直、皖、奉三系。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操縱下,中國陷入四分五裂的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之中。在封建軍閥專制統治下,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愈陷愈深。——摘編自《中國共產黨史》(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簡析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動對辛亥革命成功所起到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三,簡述你對辛亥革命的認識。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大事年表時間 事件1912年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1913年 二次革命1914年 袁世凱解散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5年 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的大部分內容;護國戰爭爆發;新文化運動開始1916年 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軍閥混戰、割據紛爭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1919年 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五四運動;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戰期間 民族工業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上表中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中國歷史上有何地位?哪件歷史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2)某校學生在學習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這段歷史時,形成了兩種觀點。觀點一: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一個黑暗的時期。觀點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一個走向光明的時期。請就其中的一個觀點,選擇上表中相關史實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行文流暢,200字左右。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辦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辦中國同盟會;1912年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孫中山領導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1924年,孫中山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創辦黃埔軍校。故D符合題意;1894年,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為國捐軀,排除A;蔡元培、陳獨秀沒有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排除BC。故選:D。2.答案:B解析:在興中會、華興會的基礎上,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總理。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故陳嘉庚加入的是同盟會。故選:B。3.答案:C解析: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其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故選C。4.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以后,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說明辛亥革命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使其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故C符合題意;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反帝反封建任務的完成,排除A;題干材料不能說明辛亥革命避免了中國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淵,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排除BD。故選:C。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民國的相關史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1912年1月1日,孫中山于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中的“它”指中華民國。故選B。6.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可知,題干材料所述內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該法律的進步性主要在于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故A正確;辛亥革命只是結束了中國兩千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封建制度的經濟根基、思想根基等沒有動搖,B項錯誤;辛亥革命沒有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華民族沒有完成獨立,C項錯誤;五四運動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進程,故D項錯誤。故選:A。7.答案:C解析:據題干“宋案發生后,袁世凱決定以武力鎮壓國民黨,下令罷免由國民黨人擔任的江西、廣東、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和黃興等在1913年發起了二次革命,以反抗袁世凱的軍事鎮壓和政治清洗,C項正確;萍瀏醴起義是1906年的事情,與本題時間不符,排除A項;金田起義是太平天國的開端,與本題無關,排除B項;廣西起義也是在清朝末年,1907年爆發,與本題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8.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袁世凱復辟帝制。材料分析 “云南、貴州相繼宣布獨立”“袁的兩員大將段祺瑞和馮國璋均稱病,婉拒就任征討護國軍的統帥” 袁世凱復辟帝制不得民心,從另一方面反映了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選A錯項分析 材料未體現B、D項內容,排除;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討袁,不是維新人士,排除C9.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國人們的反抗,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維護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鍔、李烈鈞、唐繼堯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國戰爭爆發。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絕望中死去,護國戰爭結束,D項正確;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排除A項;1913年3月20日,國會開會前夕,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殺。4月,袁世凱又非法簽訂善后大借款,準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孫中山看清袁世凱的反動面目,從日本回國,力主武裝討袁,史稱“二次革命”,排除B項;北伐戰爭是指1926年到1927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由廣東國民政府發動的反對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排除C項。故選D項。10.答案:B解析: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其中控制北京政府的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之后的護法運動就是反對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故選:B。11.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看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總統和內閣頻繁更迭說明中央政權機關變動不斷,反映北洋政府時期政權動蕩。故A正確;題干材料說明中央政權機關變動不斷,政權動蕩,體現不出北洋政府統治危機重重,排除B;材料是總統和內閣頻繁更迭,沒有體現軍閥混戰加重政權覆亡,排除C;材料表明北洋政府時期政權動蕩,體現不出北洋政府統治失去人心,排除D。故選:A。12.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軍閥割據混戰的相關知識。A.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事件,與題干時間不符,故A錯誤; B.根據題干“農戶1914—1918年減少1500多萬戶耕地1914—1918年減少26000多萬畝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0多萬畝陸軍1914—1919年增加92萬多人軍費1916—1918年增加5000多萬元"可知,農戶減少,荒地增加,陸軍增加,軍費增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大小軍閥連年混戰,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軍閥割據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故B正確;C列強入侵的危害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故C錯誤; D.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故D錯誤。13.答案:(1)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動壯大了革命力量,宣傳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積累了革命經驗,為辛亥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準備了條件。(2)辛亥革命既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也有其歷史局限性。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但它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解析:(1)本問考查早期革命活動對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根據材料一“成立興中會”“宣傳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成立中國同盟會”“黃花崗起義”等并結合所學可知,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動壯大了革命力量,宣傳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積累了革命經驗以及為辛亥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準備了條件。(2)本問考查對辛亥革命的認識。本問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個角度進行評價。根據材料二“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里程碑”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根據材料三“初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愈陷愈深”可知,它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14.答案:(1)地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事件:五四運動。(2)(示例一)觀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一個黑暗的時期。論述:1912年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袁世凱上臺后,對內專制獨裁、破壞民主共和、鎮壓二次革命和解散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外出賣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的大部分內容。袁世凱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使得國家動亂、民不聊生。綜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一個黑暗的時期。(示例二)觀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一個走向光明的時期。論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歷史顯現光明。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增強,先進知識分子掀起了以“民主”“科學”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無產階級隊伍壯大,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綜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人民堅持斗爭,新思想傳播,民族工業短暫繁榮,是一個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時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