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 語文 年級/冊 八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課題名稱 第三單元13課《使至塞上》難點名稱 難點名稱:理解《使至塞上》詩句所蘊涵的內涵,體會詩歌意境。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這首詩是“詩佛”王維的代表作品之一,最能體現他“詩中有畫”的特點。學生理解起這一特點下的詩歌意蘊和內涵來太過抽象,詩中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的運用,在融情于景的背景下較難體會。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學生對王維的生平經歷、為人處世的風格以及本詩的寫作背景不了解,無法理解體會詩中描繪的事件和自然景物里所寄托的意蘊,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資料展示作者簡介。 2、全面了解寫作背景。 3、逐聯分析詩句中的內涵,體會意境。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導入 提起唐代詩人,你會想到誰? 是瀟灑飄逸的“詩仙”李白,還是憂國憂民的“詩圣”杜甫? 今天我們提到的這位詩人,可是唐代詩壇中的一股清流。那就讓一起走進王維和他的詩。知識講解 (難點突破) 一、作者簡介 (1)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對王維影響深遠的母親。王維的母親信奉佛教,是當時的著名高僧大照禪師的弟子。母親給王維取的字號就取自佛教典籍《維摩詰經》。王維形成了“佛系”的人生信條。 (2)王維琴書詩畫樣樣在行,寫詩方面,擅長五言詩和山水田園詩,被蘇軾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21歲高中進士,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等職。 二、背景介紹 公元737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并任河西節度使判官,其實是王維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三、詩歌學習 (1)示范誦讀。 (2)生讀。 (3)詩歌學習 ①首聯點題并交代地點及事由。山高路遠更襯托出詩人形只影單的孤寂、惆悵。 ②頷聯中融寫景、敘事、抒情于一體,詩人用“征蓬”“歸雁”比喻自己,透露出內心的寂寞孤獨和飄零之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幽微難言怨憤、抑郁以及思鄉之情。 ③頸聯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點。 構圖美:大漠、烽煙、長河、夕陽 ——蒼茫遼闊; 線條美:直煙、曲河、圓日——層次豐富; 可以替換詞語試試嗎? 學生思考。 色彩美:黃沙、青煙、碧水、紅日 ——鮮艷優美。 意境美:動靜結合,意境雄渾。 ④用沙畫作品感受詩句意境。 ⑤尾聯中引用“漢將竇憲大勝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記功以還”的典故。詩句一則歌頌守邊將士為國奮勇殺敵之功,二則暗示自己為國建功立業之心。表現出詩人的達觀以及慷慨悲壯的情感。 ⑥通過視頻總結詩歌的思想情感。課堂練習 (難點鞏固) 學習了詩歌,你一定對詩歌的意境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會?,F在做個小練習。 1、概括詩意的五個要素:誰/什么時候/去哪里/干什么/怎么表現。 2、在了解詩歌意境的基礎上,重讀詩歌,并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意,把這首《使至塞上》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寫法指導:注意多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的運用、注意描寫景物的多種角度和方法,也可以有自己合理的聯想和想象。小結 作者經過前三聯的鋪墊,由于被排擠而產生的孤寂之情和在雄壯景色中感受到的慷慨悲壯之情,在尾聯中都顯露出一種豁達的情懷。 在宏闊的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暫的,人應該對大自然持有敬畏之心,人生雖短,但無論處境的順逆,我們的內心都要圓滿,要樂觀面對,要有幸福感。這就是詩佛王維,通過《使至塞上》這首詩,教給我們的那些禪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