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 認識生命【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理解個體生命與他人、社會、人類的關系,明確自己的使命。[道德素養]培養感激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懷。[法制觀念]珍愛自我生命,關懷和善待他人生命。[健全人格]關懷和善待他人生命。[責任意識]體會生命的價值,增強熱愛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難點】體會生命的價值,增強熱愛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觀看視頻《龍王兒子非要吃唐僧肉》,小組合作討論:《西游記》中,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肉,為什么 現實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嗎 二、 精心探討生活觀察:★小組合作討論:生命中的重要儀式還有哪些 為什么要開展這些儀式 從這些儀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探究與分享:1.一天,兩個同學談起她們對生命故事的感悟。我有過四次“蒙難”呢:第一次,是我出生時體重太輕了,家里人都以為我活不了,還是奶奶把我養活了;第二次,是我小時候得了一種怪病,我爸爸從外地趕回來,給我輸血,好不容易才救活了我;第三次,是我吃飯時不小心把魚刺卡在喉嚨里了,是我姑姑想辦法弄出魚刺救了我;第四次,是我走路不注意,差點兒掉進一個深坑,幸虧我媽媽一把抓住了我,才沒掉下去。小組合作討論:你們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2.抗美援朝時期,我太婆去背傷員,身上的水壺被一顆子彈打穿了,水都流光了。如果當時子彈偏離那么一點兒,打中了我太婆,就沒有我爺爺了。連我爸爸都不會有了,哪里還會有我!★小組合作討論: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兩個女孩表達了哪些共同的感受 共同表達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個體生命是在無數的偶然性中產生的。★她們的分享使你對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每個人的生命都來之不易,生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幸運。我們要珍視生命,熱愛生命,等等。3.★觀看視頻《鏡頭記錄下人類孕育生命的奇跡 一個小生命是這樣誕生的》,小組合作討論:在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命競相展現自己的活力,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每個人的生命是在無數的偶然性中產生的,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幸運的。為什么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幸運的 精讀細研:(一)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是地球上最為珍貴的財富。有了生命,我們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才能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擁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種種可能,才能創造璀璨的人類文明。探究與分享:1.我們的指紋、虹膜,還有很多與生俱來的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和我的雙胞胎妹妹長得很像,但是我倆性格差別很大。我感覺自己沒什么特別之處。★小組合作討論:結合以上說法,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是與眾不同的,說說自己為何有與眾不同的地方。2.我們每個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紋,指紋是人類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膚所形成的紋路。在世界上,兩個擁有完全相同指紋的人出現的概率的為640億分之一。指紋甚至比脫氧核糖核酸(DNA)更為獨特,同卵雙生者盡管擁有相同的脫氧核糖核酸,卻沒有相同的指紋。雖然受年齡增長、勞動、疾病等因素的影響,指紋有發生變異的可能,例如,在指紋的乳溝中滋生出小線,形成疤痕,或者在壓力作用下發生扭曲、移位現象,但是專家指出,指紋的變異量往往是很小的。人在胚胎時期,指紋就形成了,并且伴隨我們的一生。指紋包含著一系列的特征組合,可以幫助我們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它是一種有力的唯一性個體識別證據。★小組合作討論:請張開你的手掌,關注自己的手指,你知道他隱藏著怎樣的生命秘密嗎 精讀細研:(二)生命的特點1.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外形相貌、天資稟賦、出生環境等各不相同,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會汲取不同的物質和精神養分,形成獨特的個性品質,擁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探究與分享:1.羅曼·羅蘭說:“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br/>★小組合作討論:生命是不可逆的。從要孩成長為兒童,又從兒童成長為少年,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你能理解這句話嗎 2.★觀看視頻《生命是不可逆的》,小組合作討論:生命為什么是不可逆的 精讀細研:(二)生命的特點2.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從嬰孩成長為兒童,又從兒童成長為青少年,再到中年和老年,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探究與分享:1.奶奶因病去世。這是我第一次這么近地接觸死亡。奶奶臨終前對大家說:“你們要好好活著,人死了就再也感受不到幸福了……”我不明白奶奶的話,她為什么要我們好好活著 我不斷尋找答案,漸漸認識到生命是有限的。重新審視生命,我發現本來習以為常的、不起眼的東西變得珍貴和美好起來。從此,我開始認真對待生命,努力讓每一天變得豐富、充實,并且有意義。★小組合作討論:人為什么要好好活著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生命 2.名人名言:“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小組合作討論:生命也是短暫的。在時間的長河中,個人的生命很短暫。如何對待生命 3.那年,聽到醫生告訴爸爸,病重的奶奶只剩下半年的生命。這是我第一次這么近地接觸死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想:為什么人要死 人死了是去了哪里呢,還是真的不存在了 我沒有答案,想著如果我死了,就再也不能看動畫片,再也不能吃冰激凌,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甚至連愿望都不能有了,這多么讓人害怕??!我不禁困惑:如果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那為什么我們還要活著 我在書籍中尋找答案,漸漸認識到:死亡意味著有限的年華、不可預知的終結,會讓人感到擔憂、恐懼甚至絕望??墒牵斘艺驹谒劳龅慕嵌戎匦聦徱暚F在的生命,我發現本來習以為常的、不起眼的東西變得珍貴和美好起來。從那一刻起,我開始認真對待生命的每一天,讓它變得豐富、充實和有意義。★小組合作討論:“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那為什么我們還要活著 ”你的回答是什么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蹦阃膺@種說法嗎 說說你的理由。4.★觀看視頻《人為什么活著》,小組合作討論:人為什么活著 我們每個人都難以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向死而生,讓我們擁有一份好好活著的感動,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精讀細研:(二)生命的特點3.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新陳代謝、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規律。我們應感恩生命的獲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讓生命的每一段歷程都變得精彩和有意義。探究與分享:1. ★小組合作討論:你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什么 我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我姐姐說自從有了我,她就“升級”了,不再是家里年齡最小的人。★我的名字里有一個“賢”字,這是我在家族中的輩分,我爺爺告訴我從此我們家“賢”字輩就有人啦!★我……給家庭帶來了歡樂,讓家庭得以延續……2.★觀看視頻《楊絳的故事》,小組合作討論:感悟生命的接續。在歷史長河中,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在人類生命的接續中,我們總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3.從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別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 ★小組合作討論:分別看到了家族生命的傳承,中華民族的延續,民族友好關系的傳承。4.★觀看視頻《世界最長家譜孔子世家譜》,小組合作討論:你感到生命的延續是不是很驚奇 精讀細研:(三)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個人的生命很短暫,但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在生命的接續中,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探究與分享:1.★小組合作討論:上述人物的思想、精神為什么會流傳至今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蹦阍趺蠢斫膺@句話 2.★小組合作討論:除了身體生命的傳承,你還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 3.對于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決非可有可無……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節選自季羨林:《人生感悟》★小組合作討論:你如何理解這段話 精讀細研:(四)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偉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體現。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在不斷積淀和豐富。鞏固練習:1.西塞羅說: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人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B.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延長生命的長度C.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D.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答案】C【解析】回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理解“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這句話是說真正珍惜生命的人是要使生命的價值得到延伸的和提升的,要關注生命的質量,因此答案選C。2.古羅馬著名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說: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br/>這里“生命延長”指的是( )A.創造生命的價值B.珍惜生命,延長生命的時間C.不輕易放棄生的希望D.肯定、尊重、悅納自己的生命【答案】A【解析】結合教材知識點,我們知道,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社會創造的價值。結合材料分析,“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顯然這里“生命延長”指的是創造生命的價值,BCD 選項的說法與題意不符,所以選擇A。四、課堂小結第八課 生命可貴第1框 認識生命知識點一: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知識點二:生命的特點1.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2.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3.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知識點三: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知識點四: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