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上20青山不老 課堂實錄教學目標1. 理解"青山不老"的深層含義。2. 學會抓住關鍵句,把握文章主要觀點。3.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抓住關鍵句,理解"青山不老"的深層含義。難點:分析隱含的關鍵句,把握作者隱藏的觀點。教學過程一、自由讀課文師:同學們,請先自由讀一讀這篇文章。(學生安靜閱讀)師:讀完了嗎?誰來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生:講了一個老人種樹的故事。師:沒錯,還有誰補充嗎?生:是一個老漢到一個很荒涼的地方去種樹。師:很好!你們說得都對。這篇文章確實講述了一個老漢到荒涼的地方植樹的故事。1. 探討種樹成果師:那么,這位老漢種樹種得怎么樣呢?生:種得很好。師:你為什么覺得種得很好呢?能不能找到依據?生:(翻看課文)師:沒關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4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生:(讀第4段)"村干部說,老漢種樹簡直就是個奇跡。"師:讀得很好。大家注意到了嗎?文中用了一個很特別的詞來形容老漢種樹的成果,是哪個詞?生:奇跡!師:對極了!"奇跡"這個詞讓你有什么感觸?生:感覺老漢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師:說得好。那么,村干部說老漢種樹是個奇跡,你們覺得這是不是一個觀點?師:我們來想想,什么是觀點?生:是一種看法。師:沒錯!那么,說老漢種樹是奇跡,是不是表達了一種看法?全體生:是的!師:很好。而且這還是文中的一個主要觀點哦。2. 分析"奇跡"的原因師:那么,為什么要把種樹說成是奇跡呢?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學生思考)師:我們一起來找找原因。首先,關于老漢本人,有什么特別的?生:人太老了。師:對,這么大年紀還去種樹,確實不容易。還有嗎?生:種樹的時間很長,15年呢!師:沒錯,時間跨度很大。關于樹本身呢?生:樹太多了。生:種樹的面積很大。師:說得都對。那環境方面呢?生:環境本來很差,后來變好了。生:而且環境改變得很快。師:非常好。對村民有什么影響?生:對村民幫助很大。師:總結得很到位。最后,樹的作用呢?生:樹的作用太大了。師:太棒了!你們分析得很全面。正是因為這么多不平凡的地方,所以才稱得上是"奇跡"。3.探討"青山不老"師:這樣的奇跡,在作者筆下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表達,就是我們的課文標題。是什么?生:青山不老!師:對。這是一種擬人化的表達。作者是不是很喜歡這個表達呢?生:是的,很喜歡。師:為什么這么說?生:因為在文中出現了好幾次。師:沒錯。你們還記得在哪里出現過嗎?生:在文章標題。生:還有在第7段。師:記得真清楚!我們一起來讀讀第7段吧。(全班朗讀第7段)師:現在,我給大家看一張圖片。(展示"青山不老"的圖片)師:看著這張圖,你們能說說什么是"青山不老"嗎?生:山很青翠,樹木茂盛。生:感覺這里的環境永遠不會變老,一直這么美。師:說得真好。"青山"指的是山清水秀,"不老"則表示這里的環境得到了永久的改善和保護。面對這樣美麗的景色,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生:這里真是人間仙境啊!生:這里就是金山銀山!生:這里充滿了生命力!師:你們的表達真是太棒了!這些美好的詞語,正好體現了"青山不老"的意境。二、深入探究文本師:同學們,我們剛才從字面上理解了"青山不老"這個觀點。但是,你們覺得僅僅停留在表面理解就夠了嗎?生:可能不夠。師:對,很好的想法。有一句古語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生:要深入理解。師:沒錯。那么,我們現在就一起深入探究文本,看看作者想表達的更深層的含義。1. 回讀全文,探索觀點形成過程師:請大家重新閱讀全文。剛才我們讀了第4段和第7段,現在看看其他段落中,有沒有能說明"青山不老"這個觀點可貴之處的內容?(學生安靜閱讀)師:誰來分享一下發現?生:我發現第2段很重要。師:好,那我們一起來看第2段。這段主要講了什么?生:講了當地的環境很惡劣。師:具體有多惡劣呢?生:有大風。生:還有干旱。生:霜凍也很厲害。生:還有沙塵暴。師:很好。作者用了哪些詞語來形容這些自然現象?生:肆虐。生:盤踞。生:還說是"怪物"。師:對,這些詞讓我們感覺環境多么可怕?生:就像妖魔鬼怪一樣。師:沒錯。你們發現了嗎,環境越惡劣,"青山不老"這個精神就越顯得可貴。還有哪些段落讓你感受到這一點?生:第3段也很重要。師:好,我們來看第3段。這段講了什么?生:說了老人團的事。師:對,具體說了什么?生:七個人中有五個已經去世了。師:是的,這說明什么?生:說明環境很艱苦,生存都很困難。師:沒錯。還有什么重要的信息?生:老人的兒女想帶他走,但他不走。師:為什么不走呢?生:因為他愛這片青山。師:太棒了!你們看,這不僅僅是環境的艱苦,還有人事上的艱難。還有哪段值得我們關注?生:第5段也很重要。師:第5段講了什么?生:講了有山洪和淤泥。師:對。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青山不老"這個奇跡是如何產生的?師:我們一起來梳理。第2段講了什么?生:惡劣的環境。師:對,我們可以把這稱為"天意"。第3段呢?生:老人的堅持。師:沒錯,這是"人事"。第5段呢?生:地理環境的變化。師:很好,這可以稱為"地貌"。所以,"青山不老"這個奇跡是怎么產生的?生:是天地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師:說得太好了!這正是天地人三者的共鳴啊!2. 深層含義探討師:現在,我們再往深處想一想。作者梁衡通過"青山不老",真正想歌頌的是什么?(學生思考)生:我覺得是老人的精神。師:好想法,具體是什么樣的精神呢?生:是不怕困難的精神。生:是堅持不懈的精神。師:都說得很好。還有嗎?生:我覺得是與天對抗的勇氣。生:是改造環境的決心。師:太棒了!你們的理解都很深刻。其實,作者通過"青山不老",歌頌的是像老漢這樣敢于守護青山、改造環境、勇于挑戰的中華民族的氣質與精神。3. 聯系古代神話故事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哪些古代神話故事,也體現了這種精神嗎?生:我想到了精衛填海。師:很好,精衛填海體現了什么精神?生:不屈不撓的精神。師:對。還有嗎?生:大禹治水。師:沒錯,大禹治水又體現了什么?生:堅持不懈,為民造福的精神。師:說得太好了。還有誰記得其他的故事嗎?生:女媧補天。師:對,女媧補天又體現了什么精神呢?生:無私奉獻,維護正義的精神。師:太棒了!你們看,這些神話故事和我們今天學的《青山不老》,都在講述中華民族勇于挑戰、改造自然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一直在代代相傳,生生不息,這才是真正的"不老"啊!三、深度探索師:同學們,我們剛才從青山這個環境,讀到了老人這個人物。既然文章寫的是人,那么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位老漢在文中顯得很神秘?生:好像是的。師:那么,文中有沒有對老漢的五官進行正面描寫?生:沒有。師:那么,有沒有描述老漢的家庭背景?生:也沒有。師:老漢的名字呢?出身來歷呢?生:都沒有。師:很好,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那么,我們來找一找,文中到底是怎么描寫老漢的?1. 尋找老漢的描寫師: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出描寫老漢的句子。(學生認真閱讀)師:誰來分享一下發現?生:在第2段最后,說老漢"瘦小"。師:很好,還有嗎?生:第3段描寫了老漢的日常生活,感覺他很普通。生:第5段有老漢說的一句話。生:第6段描寫了老漢的背影。師:非常棒!你們找得很全面。讓我們來總結一下:①老漢瘦小;②老漢的日常生活很普通;③老漢說話樸實;④老漢有個孤單的背影。2. 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師:作者這樣描寫,你們覺得他想突出老漢的什么特點?生:可能是想說老漢很普通?師:沒錯,還有嗎?生:我覺得是想說老漢很樸素。生:可能還想表現老漢很堅持。師:說得都很好。作者確實想突出老漢平凡、普通、瘦弱、艱苦、樸素、堅持這些特點。那么,你們覺得作者有沒有隱藏一些老漢的品質呢?(學生思考)師:沒關系,這需要我們仔細體會。我們來看兩段重要的描寫。(展示第4段和第6段)師:第4段中,老漢講話時,誰在旁邊補充?生:村干部。師:村干部是什么態度?生:恭敬地補充。師:很好。第6段中,作者直接評價老漢是什么?生:(讀出)"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師:太棒了!你們發現了嗎,老漢得到了誰的尊重?生:村干部。生:還有作者,一個著名記者和作家。師:沒錯!村干部代表當地人,作者代表全國的眼光。這說明什么?生:說明老漢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師:對,是全面的、極高的尊重。3. 尋找隱藏的贊美師:除了這兩處,文中還有很多地方作者在不經意間贊美老漢。我們一起來找找。(學生認真閱讀)生:作者引用了縣志。生:還說老漢創造了綠洲。生:描寫了老漢的小院,說"綠風蕩漾"。生:作者還說自己坐在老漢家里很舒服。師:太棒了!你們找得真仔細。4. 總結主題師:通過這些描寫,作者最后想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呢?生:我覺得是贊美老漢改造自然的精神。生:可能不只是老漢一個人,是在贊美中國人民的精神。師:說得太好了!作者確實是在歌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與自然抗爭、改造自然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只是老漢一個人的,而是我們整個民族共同的精神氣象。師:所以,"青山不老"不僅僅是指山的常青,更是指我們民族精神的永恒。這才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四、梳理總結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這么多,現在來梳理一下。還記得我們這個單元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嗎?生:抓住...關鍵句生:還有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師:非常好!你們記得很清楚。那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句子才能稱為關鍵句呢?(學生思考)生:很重要的句子。師:沒錯,關鍵句確實很重要。但是,重要的句子就一定是關鍵句嗎?生:可能...不一定?師:對,很好的思考。那么,關鍵句還應該具備什么特點呢?生:能表達文章的主要觀點。師:太棒了!關鍵句必須能夠表達或支撐文章的主要觀點,這才是它"關鍵"的原因。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關鍵句的類型。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沒有發現關鍵句可以分為哪兩類?(學生思考)生:有的關鍵句很明顯。生:有的好像藏起來了。師:說得太好了!我們可以把關鍵句分為兩類:1. 明面上的關鍵句:這種句子直截了當地點出中心思想。2. 隱藏的關鍵句:這種句子可能不那么直接,但對把握文章主旨起著重要作用。那么,我們該如何抓住這些關鍵句呢?生:仔細閱讀?師:對,但我們可以更有策略一些。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個三步法:1. 初讀:抓住明面上的關鍵句。2. 再讀:尋找隱藏的關鍵句。3. 反復讀:分析關聯,看隱藏的關鍵句如何支撐明面上的觀點,形成合力表達文章的主要觀點。師:現在,讓我們用這個方法來回顧一下《青山不老》這篇文章。誰能說說明面上的關鍵句有哪些?生:最后一段說的"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師:很好!這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贊美。還有嗎?生:第四段村干部恭敬地補充老人的話。師:沒錯,這句話雖然不是直接表達,但也很明顯地表現出對老人的尊重。那么,有哪些隱藏的關鍵句呢?生:描寫老人普通生活的那些句子。生:還有說老人創造綠洲的句子。師:太棒了!你們發現得很仔細。這些看似普通的描述,實際上都在襯托老人的不平凡。最后,讓我們思考一下,這些明面上的和隱藏的關鍵句是如何共同表達文章主旨的?生:明面上的句子直接表達了對老人的贊美,隱藏的句子則通過描述老人的行為來襯托他的偉大。師:說得太好了!你們看,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歌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改造自然的精神。作業設計1.拯救計劃:想象你是一個環保小衛士,設計一個保護青山的行動計劃,用簡短的語言描繪步驟和目標。2.老人與樹的對話:假如樹會說話,它會對種它的老人說些什么呢?用對話形式揭示樹與老人的特別故事。3.山的記憶:從青山的角度,講述它經歷過的歷史變遷,如何在老人的堅持下重新煥發活力。4.青山語錄:為青山擬一個座右銘,闡述它不老的哲理與精神。5.環保倡議書:用百字寫一封倡議書,呼吁同齡人參與到保護青山的活動中。課堂總結同學們,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讓我們像晉西北的老農一樣,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板書設計20青山不老大環境 惡劣小環境 艱苦無私奉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