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十九課 穴寶蓋1、由右點、左點、橫鉤、撇畫和右點組成2、首點居中3、橫鉤的鉤寫小4、穴寶蓋后兩筆畫勿大勿長知識要點穴寶蓋步驟拆解第一筆,右點第二筆,左點第三筆,橫鉤第四筆,撇畫第五筆,點畫穴寶蓋示范書寫重點例字講解例字解析:1、上下結構2、穴寶蓋整體左低右高3、“規”字左邊的橫畫要傾斜4、底部齊平例字拆解書寫示范重點例字講解例字解析:1、上下結構2、注意穴寶蓋整體左低右高3、“九”字撇畫和橫折彎鉤底部齊平例字拆解書寫示范重點例字講解例字解析:1、上下結構2、注意穴寶蓋整體左低右高3、橫畫等距4、首點與豎畫居中,平分整個字例字拆解書寫示范重點例字講解例字解析:1、上下結構2、注意穴寶蓋整體左低右高3、“牙”字的豎鉤對準豎折4、豎鉤為主筆例字拆解書寫示范每天一個書法小故事《恨二王無臣法》黃門侍郎張融,不但對皇帝老子不在乎,對先賢書圣二王也老大不恭敬。相傳他與齊高帝有一段妙趣橫生的對話:“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帝曰: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二王法。答曰: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見《南史》卷32《張融傳》)。從現象上看,張融的確狂妄得可以。何等人,敢去比肩二王 再查張融書作,雖原作不可得,但歷代的一些評價,于他十分不利:梁·庾肩吾《書品》列融書品下:唐·李嗣真《書后品》所列亦同;張懷璀《書斷》云,“融書兼眾體,於草尤工,而時有稽古之風。寬博有余,嚴峻不足,可謂有文德而無武功。”此而抗衡二王,當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人指其為“常自美其能”,語涉譏刺,想來也不是毫無來由的。但是,撇開張融本人而言,光論“臣法”與“二王法”,此語不無可取之處。盡管張融在特定條件下出此狂言為人譏笑,但一般地說,他的“恨二王無臣法”,在觀念上卻是凌爍前輩、居高臨下的。“二王法”是前人法,對后人言是經典;其后人之法對更后人而言,不啻也是楷范。每一時代的風尚各異,后時代要有建樹,勢必要沖破前一代確立的種種“二王法”,自出機抒,獨標新幟,這對于當時人而言是“臣法”,對后世人則又成了新的“二王法”。唐之視晉與宋之視唐,元之視宋與清之視明,無不是“二王法”與“臣法”之間互相影響又互相轉換的嬗變關系。故而,張融此言落實到他這個具體環境中,是難於逃脫狂妄之嫌的;但從純理論角度看,此言又是絕對真理,說出了歷史嬗變的真諦。 宋人黃山谷對此深有感受,袁燮題其《食面帖》云:“涪翁書大率豪逸放肆,不純用古人法度。嘗稱:杜周有言,三尺法安出哉 前王所是著為律,后王所是疏為令,以此論書,而東坡絕到。”(見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15引)山谷的“三尺法安出哉”直是張融“恨二王無臣法”的張本。古代書家之法,可以成為今人楷則,今人書法也將成為后人楷則----安知后人不會以我黃山谷的“不法”之法為法。感謝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