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上13湖心亭看雪 課堂實錄九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三單元所選古代詩文,皆為傳統的名家名篇。散文都是名勝記游之作,詩詞則偏于抒發個人的情志、懷抱。學習這個單元時,要了解古代寫景游記散文的文體特點及其寫景方法,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感。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張岱的小品文。這篇游記描寫了湖心亭悠遠脫俗的雪景,敘寫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將敘事、寫景、抒情有機結合,表現了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逸致。《湖心亭看雪》相較于《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來說,篇幅簡短,語言極為簡練,不夸飾,不造作,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冰雪世界。《湖心亭看雪》寫于明朝滅亡之后,作者開頭卻依然用“崇禎”年號來寫時間。再結合創作背景“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因此對“國故往事的懷戀”自然會成為文章的解讀點。所以學習時,可以通過有理有據的方式讀出多種情感進行評價,從而理解此文中更豐富的情感。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已掌握一些文言閱讀方法,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能力,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學生七八年級已經學過多篇寫景抒情類散文,具備通過分析景物特點,體會作者情感的能力。作為一篇文言自讀課文,《湖心亭看雪》的文意疏通環節可在課下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對于作者的情感探討,則要引導學生融入現代思考,如文中“癡”字的內涵及其當代工作、學習中的價值。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理解文章大意。2.探究文章寫景部分,描繪畫面美,抓住關鍵詞理解作者的性情。3.借助背景資料,有理有據地對作者的精神世界做出評價。教學重點探究文章寫景部分,描繪畫面美,抓住關鍵詞理解作者的性情。教學難點借助背景資料,有理有據地對作者的精神世界做出評價。教學過程1、課前導入:導入說明-該教學設計為第二課時,這一課時將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對《湖心亭看雪》這篇文章的文意進行了疏通,相信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這篇文章。(板書課題)師:我們先來了解我們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學習目標。2、補充文題,探尋人物師:現在請同學們根據所掌握的文章內容以“ (誰) (時間)湖心亭看 (怎樣的)雪”格式進行補充。生:金陵客夜晚湖心亭看潔白的雪生:張岱夜晚湖心亭看潔白的、空曠的雪。……師:通過大家對文題的補充,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們用文章中的一個字來概括他的性格特點。生可能回答:“獨”(師解釋“獨”)的含義:獨自、孤獨、特立獨行……師追問:文中有一個對他性格特征更確切的評價。生:“癡”(板書“癡”)師:“癡”又哪些含義呢?請看黑板。(出示“癡”的四種含義)基本解釋:①傻乎乎;愚笨。②極度迷戀某人或某種事物。③極度迷戀某人或某種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④由于某種事物影響變傻了的;精神失常。注:強調“傻乎乎”屬于中性詞,可解釋為人單純(褒義);可解釋為不知人情世故(貶義)。師:根據你們對文意的理解,說說張岱符合“癡”的哪些含義?生:第一個含義“傻乎乎”。他大雪天晚上出門,讓人無法理解。生:第二個含義。他在大雪天的晚上出門賞雪景,說明他迷戀雪景。生:第三個含義。師:通過大家對“癡”字的理解,我們現在來歸納一下張岱“癡”的具體表現。(板書)生:行為傻乎乎,“癡行”生:沉迷于賞景,“癡景”3、找“癡行”師:請同學們快速的在文中圈畫出能表現張岱“癡行”的句子,并大聲讀出來。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一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師:在這段文字中哪些字能具體體現他的“癡”?生:“大”“三”“絕”“擁”“獨”師:在一個“人鳥聲俱絕”的環境里,張岱獨自一人出門,的確與眾不同,特立獨行,那他此次出門看到了怎樣的雪景呢?4、品“癡景”師:在文中找出描寫湖心亭景色的句子,并大聲讀出來。生:“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師:分組朗讀這個句子,并揣摩他的寫景方法。(朗讀要求:男生讀“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讀出水天相接的磅礴氣勢;女生讀“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讀出輕柔、渺小的味道)師:讀好哪幾個詞就能讀出磅礴氣勢?生:“上下一白”、三個“與”重讀。師:張岱用寥寥幾筆就把湖心亭的冰雪世界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把這種寫景方法叫做什么?生:白描。師: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白描呢?生:……(出示白描的介紹,學生做好筆記。給出示例,加深對白描手法的掌握)師:再讀句子,從具體詞語入手探究寫景順序。生:先寫遠景,天、云、山、水;再寫近景,長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生:由大到小,先寫天地蒼茫的浩大景象,再寫人、物的渺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師:面對這樣的冰雪世界,有同學進行了描畫,給大家展示一下。欣賞完他的墨寶,大家合上課本,齊備這句,感受張岱描繪的冰雪之境。師:見到此景,張岱產生出了怎樣的感情?生:喜愛之情。5、悟癡情師:文中除了有張岱對雪景的喜愛之情,還有什么情感呢?請看資料鏈接,在文中找出表現他“癡情”的痕跡。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發生于崇禎五年(1632);崇禎十七年(1644)明朝滅亡,順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順治元年(1644)張岱反清復明失敗,逃入山中著書;1647年左右,張岱寫《湖心亭看雪》。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為國都,后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生:“崇禎五年十二月”。生:“金陵人”。師:這些句子體現了張岱哪些情感?生:故國之思、亡國之痛。小結:本文運用了淡雅的語言,記述了一次湖心亭賞雪景的往事,描寫了西湖雪后的寧靜空曠之美,表現了作者高雅脫俗的生活情趣,含蓄的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回味癡人張岱對冰雪世界的喜愛之情與他深切的故國之思。6、知識拓展:柳宗元一個人寒江釣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杜甫一個人登高長嘯: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陳子昂一個人登臺長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王維一個人彈琴長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李白一個人對月飲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7、課后練筆:運用白描的手法,嘗試對一處景物進行描寫。課堂總結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時年已經五十歲的張岱只身一人,西湖賞雪。他以白描畫雪景,他以淡筆寫濃情。無論是開篇的“崇禎五年十二月”還是結尾的“金陵人”,作者張岱那難以言喻的苦悶之情和故國之思都躍然于紙上,我們也領悟到了他孤高自賞、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板書設計13湖心亭看雪找癡行 特立獨行品癡景 天人合一悟癡情 故國之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