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1.(2024七上·義烏月考)如果給地球做一件“外衣”,那需要5.1億平方千米布料。(  )
【答案】正確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如果要給地球做一件外套,要用的布料大約5.1億平方千米。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
2.(2024七上·義烏月考)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  )
【答案】正確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20°W--160°E)的區域為西半球,故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西半球是地球上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20°W--160°E)的區域。
3.(2024七上·義烏月考)登錄浙江省博物館“越地長歌”數字展廳網頁,我們可以看到河姆渡居民曾使用過的磨制石器、種植的粟,以及他們居住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的復原場景。(  )
【答案】錯誤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農作物是水稻,此外還飼養了豬、狗、水牛等家畜,其中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欄式的。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河姆渡居民是中國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重要居民群體,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2024七上·義烏月考)分封制是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周朝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答案】正確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西周建立后,實行等級分封制,周天子將宗親、功臣和先代帝王后裔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受封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從而確立了周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周朝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由此可知,本題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分封制。要求學生結合“分封制”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5.(2024七上·義烏月考)戰國時期齊國是最東邊的諸侯國。(  )
【答案】正確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戰國時期,齊、楚、秦、燕、趙、魏、韓在諸侯國中勢力較強,形成“戰國七雄”局面,其中齊國位于今山東一帶,在七國中是最東邊的諸侯國。據此可知,本題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戰國七雄。要求學生結合“戰國局勢”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6.(2024七上·義烏月考)中學階段是新起點,指的就是我們面對著新同學、新老師以及新的環境。(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初中生活是小學生活的延續,進入初中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新起點不是從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上來說的,而主要是指我們自身成長的新起點,所以題文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中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這段時間并不是很長,卻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7.(2024七上·義烏月考)“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便是風景。”我們學會悅納和欣賞自己,就要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安于現狀。(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
【解析】【分析】“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景。”意思是不要只看到別人的優勢,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這啟示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悅納和欣賞自己,為此,我們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的才華,做更好的自己,不能安于現狀,所以題干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接納和欣賞自己的認識,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欣賞自己的獨特,欣賞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努力,欣賞自己為他人的奉獻。
8.(2024七上·義烏月考)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不能實現的夢想沒有任何意義。(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不能實現的夢想也有意義。所以題干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的認識,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2024七上·義烏月考)2024年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第二次出艙,完成了艙外巡檢任務。如圖為太陽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9.太空探索使我們認識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
B.地球屬于太陽系中的一顆衛星
C.與地球的自然環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10.我國進行太空探索的意義主要有(  )
①開發利用太空中豐富的生物資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環境進行科學實驗
③探索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
④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9.D
10.B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月球表面的環境,與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大不相同,月球上沒有大氣,處于一種高度的真空狀態,連聲音都無法傳播。
9.A、由圖表信息可知,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間,A錯誤;
B、由所學知識可知,地球屬于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與地球的自然環境與月球大不相同,月球沒有大氣層,C錯誤;
D、由圖表信息可知,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正確。
故答案為:D。
10.①由所學知識可知,太空中屬于真空無氧失重狀態,目前未發現生物痕跡存在,開發利用太空中豐富的生物資源說法有誤,①錯誤;
②由所學知識可知,太空的屬于失重、無氧的物理環境,可以利用真空進行科學實驗,②正確;
③由所學知識可知,太空有太多未知領域,探索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意義重要,③正確;
④由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作為世界上負責的大國,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理所應當,④正確。
綜上所述:②③④正確。
故答案為:B。
(2024七上·義烏月考)浙江某中學地理學習興趣小組通過購買材料,自制簡易地球儀來認識地球。讀圖完成下小題。
11.關于地球儀上的經緯線和經緯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緯度自南向北逐漸增大至90°
B.30°W與30°E之間相差180°
C.赤道是0°緯線,也是最大的緯線圈
D.經線的形狀是圓形,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相等
12.圖中甲、乙、丙、丁四點中,既在西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圖中甲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
A.(23.5°N,30°E) B.(30°N,23.5°E)
C.(30°S,23.5°E) D.(30°N,30°E)
【答案】11.C
12.D
13.A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于南北兩極點。
11.A、由圖表信息可知,北半球緯度自南向北逐漸增大至90°,南半球反之,A錯誤;
B、由所學知識可知,30°W與30°E之間相差60°,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赤道是0°緯線,也是最長、最大的緯線圈,C正確;
D、由圖表信息可知,經線的形狀是半圓形,而非圓形,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相等,D錯誤;
故答案為:C。
12.A、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赤道以北,為北半球,A錯誤;
B、由所學知識可知,乙地地處0度經線上,不屬于西半球,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丙地地處赤道,不屬于南半球,C錯誤;
D、由圖表信息可知,丙地地處南緯30度,西經60度,屬于南半球、西半球,D正確;
故答案為:D。
13.A、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A正確;
B、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C錯誤;
D、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D錯誤;
故答案為:A。
14.(2024七上·義烏月考)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想要獲得他們生活的第一手資料,主要通過(  )
A.神話傳說 B.考古發掘 C.學者推斷 D.史書記載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獲取北京人、山頂洞人生活的第一手資料”,結合所學可知,考古發掘是獲取原始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北京人、山頂洞人的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和探究,可以準確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這是研究北京人、山頂洞人最直接、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故選B項。
神話傳說,想象和虛構性成分較多,并非第一手資料,排除A項;
學者推斷,是對考古發現、歷史文獻等資料的分析和推測,并非第一手資料,排除C項;
史書記載,是后世的文獻記錄,并非第一手資料,并且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沒有直接的史書記載,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史學研究材料的運用,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15.(2024七上·義烏月考)下圖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根據對文物的觀察,可以推斷出(  )
A.河姆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 B.河姆渡人會使用火
C.河姆渡人已開始飼養家畜 D.河姆渡人種植水稻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結合所學可知,據考古發現,河姆渡居民會飼養家畜,以豬、狗、水牛為主,“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印證了河姆渡居民已經開始飼養豬,已經出現了家畜飼養,故選C項;
據所學可,河媽渡遺址位于浙江余姚,說明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排除A項。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說明河姆渡開始飼養家畜,得不出會使用火,排除B項。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說明河姆渡開始飼養家畜,并沒有涉及到水稻種植,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河姆渡遺址。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河姆渡遺址的相關史實。
16.(2024七上·義烏月考)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是漢族先民的古稱。假如你研究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首選的地方應該是(  )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青藏高原 D.成都平原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研究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結合所學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代,相傳當時黃河流域活動著炎帝、黃帝和蚩尤等部落,阪泉之戰,炎帝戰敗,歸順黃帝,結成炎黃聯盟,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在涿鹿激戰,最終蚩尤戰敗,炎黃聯盟聲勢大增,逐漸形成為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研究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首選的地方應該是黃河流域,故選B項。
華夏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不是長江流域,排除A項。
華夏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不是青藏高原,排除C項。
華夏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不是成都平原,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17.(2024七上·義烏月考)《周易》記載:“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反映了遠古人類居住條件的變化,而促使這一變化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磨制石器的發展 B.原始農業的興起
C.家畜飼養的出現 D.陶器玉器的制作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可知,材料反映遠古人類由穴居進入定居時代,結合所學可知,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農業興起,使人類有了蓋房定居的生活,促進人類進步發展,故選B項。
磨制石器的發展是推動人類過定居生活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項。
家畜飼養的出現是推動人類過定居生活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項。
陶器玉器的制作是推動人類過定居生活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點是原始農耕生活,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8.(2024七上·義烏月考)“封建親戚,以藩屏周”語出《左傳》,隋唐間儒家學者孔穎達將其注釋為“封立親戚為諸侯之君,以為藩籬,屏蔽周室”。這說明分封制設立主要為了(  )
A.穩定周初政治形勢 B.擴大西周地方實力
C.促進各地民族交融 D.削弱了諸侯的權力
【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據題干“封立親戚為諸侯之君,以為藩籬,屏蔽周室”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周建立后,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政治形勢,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以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故選A項。
分封制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擴大西周地方實力,排除B項。
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各地民族交融,但材料信息并未體現,排除C項。
周初分封制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材料未體現削弱了諸侯的權力,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分封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分封制的相關史實。
19.(2024七上·義烏月考)春秋后期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的是(  )
A.磨制石器的出現 B.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
C.靈渠的開鑿 D.圓形方孔半兩錢的使用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故選B項。
磨制石器的出現,是原始農業興起發展的標志之一,排除A項。
秦朝開鑿靈渠,溝通湘水和漓水,為統一嶺南創造條件,排除C項。
圓形方孔半兩錢的使用,實現了貨幣統一,促進了經濟發展,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鐵犁牛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鐵犁牛耕的相關史實。
20.(2024七上·義烏月考)《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車裂的命運。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觸動了大貴族的利益。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大貴族利益的是(  )
A.建立縣制 B.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C.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D.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大貴族利益的”,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在軍事上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軍功爵祿制,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奴隸主貴族沒有軍功,不得授爵, 有力地打擊了舊貴族特權,遭到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因此,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最能觸動大貴族的利益,故選D項。
商鞅變法,廢分封、行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從法律上承認了土地私有,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商鞅變法,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實際上是承認土地私有,與材料不符合,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以商鞅變法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1.(2024七上·義烏月考)走進中學,我們進入了人生歷程中一個絢麗多彩的時期。我們將與新的伙伴一起經歷新的成長、新的發展。這里“新的成長、新的發展”是指(  )
A.新校園、新班級、新環境
B.新老師、新同學、新知識
C.與小學學習截然不同的一種全新的學習形式
D.不斷體驗新生活,進行自我完善的新起點
【答案】D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中學時代,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為我們成長提供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在此期間,我們將與新的伙伴一起經歷新的成長、新的發展,“新的成長、新的發展”是指不斷體驗新生活、進行自我完善的新起點。所以C說法符合題意,正確。
A不符合題意, 新校園、新班級、新環境,與成長和發展沒有直接關系,應排除。
B不符合題意,新老師、新同學、新知識,這不是新的成長和發展。
C錯誤,中學的學習與小學的學習截然不同的觀點太絕對,與實際不符。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的認識,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22.(2024七上·義烏月考)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寄語廣大青年:“青年人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知識是每個人成才的基石,在學習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面對總書記的囑托,我們應該認識到(  )
①初中階段的學習不包括培養能力和學習如何做人
②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
③學習給生命添加養料,為幸福生活奠基
④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 總書記的囑托我們青年要努力學習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為此,我們應認識到 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學習給生命添加養料,為幸福生活奠基, 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所以②③④正確。
①錯誤,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和學習如何做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和學習的意義的認識,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打開了生命的視窗,讓我們面前的世界變得更廣闊、更精彩;學習,拓展了新的通道,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學習,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
23.(2024七上·義烏月考)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別樣的天地:富有挑戰的課程,新奇的實驗器材,新校園、新老師、新同學……我們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下列觀點中恰當的是(  )
①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
②在新環境中,我們有機會改變自己在他人心中不完美的形象
③升入初中,我們已經是個大人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我們要珍惜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以后的人生奠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我們有機會改變自己在他人心中不完美的形象 , 我們要珍惜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所以①②④正確。
③錯誤,初中階段的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心智還不成熟,還需要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不能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的認識,中學生活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集體生活,涵養我們的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新的課程,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
24.(2024七上·義烏月考)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我了。我擁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體以及我的一切行為,我的頭腦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觀點。接納自己要(  )
①接納自己的不足
②接納自己的優點
③只接納優點
④接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
【解析】【分析】 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我了,這告訴我們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全部。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納自己的性格,也接納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納自己的現在,也接納自己的過去, 所以①②④正確。
③錯誤,我們 既要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接納自己的認識,接納自己滿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有時候會很難接納自己,需要樂觀的態度,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25.(2024七上·義烏月考)初中生小帆在日記中寫道:奶奶說我淘氣得像個“假小子”,爸爸說我已經長大了,媽媽卻說我還小。在這么多的評價里,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旁觀者清,我們只能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
②重視他人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
③自我評價才重要,不必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④借助他人的評價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
【解析】【分析】奶奶說我淘氣得像個“假小子”,爸爸說我已經長大了,媽媽卻說我還小,這體現他人的評價,根據所學,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 我們要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所以 ②④正確。
①錯誤,我們可以通過他人的評價和自我評價等來認識自己。
③錯誤,我們要重視他人的評價,對他人的評價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的認識,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
26.(2024七上·義烏月考)“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陽信縣某中學舉行了“中國夢,少年行”主題班會,同學們紛紛發表感想。以下同學的發言中,你贊同的是(  )
①每個青少年的成長都關聯著民族的復興
②青少年還小,中國夢離我們很遙遠
③“少年行”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
④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它能不斷激發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因此, 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 ,“少年行”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所以 ①③④正確。
②錯誤,少年夢想與中國夢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的認識,少年的夢想,是人類天真無邪、美麗可愛的愿望。它雖然總是和現實有一定距離,有時甚至不切實際,但是人類需要這樣的夢想,因為有了這樣的夢想,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27.(2024七上·義烏月考)近幾年來,浙江省各學校積極開展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們將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深度融合。這是因為(  )
①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生活處處是學習
②可以打開學生的生命視窗,體驗不同的學習方式
③說明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過時,不適合學生的全面發展
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研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學習可以打開學生的生命視窗,體驗不同的學習方式,所以 浙江省各學校積極開展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們將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深度融合,因此, ①②正確。
③錯誤,傳統的課堂教學仍然有存在的意義。
④錯誤, 堂課上的學習和研學都很重要,只有研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的觀點夸大了研學的作用。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認識,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打開了生命的視窗,讓我們面前的世界變得更廣闊、更精彩;學習,拓展了新的通道,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學習,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
28.(2024七上·義烏月考)牙牙學語的嬰兒,蹣跚學步的幼兒,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少年,工作之余堅持給自己充電的青年人,每日讀書看報的中年人,練習使用微信的老年人……這些使我們感受到(  )
A.學習僅僅局限在學校 B.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C.我們終生都需要學習 D.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發展
【答案】C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說明嬰兒、幼兒、青年人和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在學習,這讓我們感受到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在學習,終生都需要學習,所以C正確。
A錯誤,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與題意主旨不符,應排除。
D錯誤, 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認識,學習沒有終點,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
29.(2024七上·義烏月考)根據地理實踐,完成下列小題。
地理實驗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地理實踐是學習地理的最好方式。請和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一起完成地球儀模型的制作。
【實踐主題】
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模型(如圖1)。
(1)【實踐操作】材料選用:根據實踐主題,可選用的材料有   、   。(至少寫出兩種)
(2)操作步驟:在制作過程中,你認為地軸與地面應成   度角。
(3)【實踐思考】圖2為某同學制作的地球儀模型作品。其中C是   (填“經”或“緯”)線,D是   (填“經”或“緯”)線。該同學在制作時,每隔45°繪制一條經線,每隔30°繪制一條緯線。根據已標注出的經緯度,可判讀出C的經度是   ,D的緯度是   。
(4)【實踐應用】讀圖3,A點的經緯度坐標是   ;A點位于   (填“東”或“西”)半球;B點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5)試比較圖3中陰影①和陰影②的面積,并說明理由。
【答案】(1)乒乓球;鐵絲
(2)66.5高,所以陰影①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3)經;緯;45°W;30°S
(4)(30°N,150°W);西;北;西南
(5)陰影①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理由:緯度越低,緯線越長;圖3中陰影①的緯度較低,陰影②的緯度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圖表信息可知,該實踐主題為制作地球儀,可選用乒乓球、鐵絲為道具材料。
(2)由圖表信息可知,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地面與公轉的軌道面是平行的,故地軸和地面也成66.5°的夾角。其中①陰影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3)由圖表信息可知,C是“經”線,D是“緯”線。在制作時,每隔45°繪制一條經線,每隔30°繪制一條緯線。根據已標注出的經緯度,C的經度是45°W,D的緯度是30°S。
(4)由圖表信息可知,A點的經緯度坐標是(30°N,150°W);A點位于“西”半球;B點位于“北”半球;A點位于B點的西南方向。
(5)由所學知識可知,緯度越低,緯線越長;圖3中陰影①的緯度較低,陰影②的緯度高,實際陰影①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點評】黃赤交角是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與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稱為黃赤大距,地球的黃赤交角為約為23°26’。
30.(2024七上·義烏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戰國時期,七雄逐鹿中原,干戈不息,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革,但在動蕩不安的社會局勢下,秦國的強兵富國夢逐漸得以實現。
【逐鹿中原統一夢】
材料一:
【力主改革富強夢】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廢除)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尤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秦以前的舊制度)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造福千秋發展夢】
材料三:岷山鄉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又灌溉三都,開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堵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國家分別是什么 最終實力最強的是哪一諸侯國
(2)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哪次變法事件 這次變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主持修建者是誰
(4)對于材料三中的這一水利工程,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合理使用和保護它 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
【答案】(1)分別代表①燕國;②齊國;③秦國;④楚國。實力最強的是秦國。
(2)材料反映的是商鞅變法。
作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都江堰。主持修建者是李冰
(4)及時清理河道加固堤壩;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開發等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戰國形勢圖”并結合所學可知,地圖反映的是戰國七雄并立的政治形勢,①在北方,是燕國;②位于最東邊,是齊國;③處于最西邊,是秦國;④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楚國。根據所學可知,七雄之間兼并戰爭連綿不斷,此消彼長,其中秦國經濟商鞅變法,逐漸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國。
(2)據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廢除)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據材料二“傾鄰國而雄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據材料三“岷山鄉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結合所學可知,戰國后期,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及時清理河道加固堤壩;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開發等。
故答案為:(1)分別代表①燕國;②齊國;③秦國;④楚國。實力最強的是秦國。(2)材料反映的是商鞅變法。作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都江堰。主持修建者是李冰。(4)及時清理河道加固堤壩;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開發等。
【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戰國七雄。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戰國七雄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
(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都江堰,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都江堰的相關史實。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主要知識考點是,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和知識綜合總結能力。
31.(2024七上·義烏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老子說“自知者明”,古希臘德爾斐城的阿波羅神廟鐫刻著“認識你自己”的箴言,這些都告訴我們,認識自己是多么重要。
材料二 小麗同學非常喜歡文學,老師常說她語言表達能力強,她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供大家欣賞學習。所以,小麗覺得自己在寫作方面有潛力,于是她打算開發自己的寫作潛能。她請朋友為自己畫了一幅“未來作家”的畫像,時常提醒自己“我將成為優秀作家”“我一定會成功”等,還堅持每天寫日記。
(1)說說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2)材料二中小麗同學是通過哪些途徑認識到自己具有寫作潛能的
(3)除了激發自己的潛能,小麗怎樣做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4)說說你的夢想是什么 你認為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是什么
【答案】(1)①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②正確認識自己,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
(2))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3)①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欣賞自己;②學會接納自己;③不斷完善自己;④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⑤做更好的自己,是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實現的。
(4)我的夢想是成為醫生。(言之有理即可)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可以從有利于促進自我發展和與他人的交往兩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
(2) 老師常說她語言表達能力強,她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供大家欣賞學習,這體現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 小麗覺得自己在寫作方面有潛力,請朋友為自己畫了一幅“未來作家”的畫像,時常提醒自己“我將成為優秀作家”“我一定會成功”等,這體現通過自我評價認識自己。
(3)根據所學,做更好的自己可以從要學會欣賞自己,學會接納自己, 揚長避短,主動改正缺點, 做更好的自己,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實現等方面回答即可。
(4)我的夢想符合實際即可,根據所學,努力是夢想與現實 之間的橋梁。
【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的途徑,做更好的自己,接納和欣賞自己,努力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
32.(2024七上·義烏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情境一:小敏升入中學時,感到興奮、自豪。她心里思量著:“面對這么多陌生的新同學,我能和他們友好相處嗎 與小學相比,功課增多了,作業也多了,我能適應嗎 某校六年級的同學們針對小敏的情況在班級里開展了一場討論會。
情境二: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新晉“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在授課結尾,景海鵬鼓勵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情境三:拼搏成就夢想!拼搏是一種追求,是實現夢想的途徑,只要心中有夢想,就別停下拼搏的腳步。34歲的孫培原習武28年,這次亞運會實現了他“拿到亞運會3枚金牌”的夢想;48歲的丘索維金娜,兒子的白血病治愈后,依然選擇繼續留在賽場上,為夢想而戰;中國體育歷史上最小的亞運會冠軍崔宸曦,背后一次次的跌倒、數不清的烏青,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勇敢追求夢想,我們都能夠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只要不畏困難,奮斗拼搏,追求夢想就沒有阻礙,用熱愛書寫的傳奇就永不謝幕。
(1)請你談談進入初中階段的機會和要求分別是什么。
(2)很多同學看了第四次天宮課堂備受鼓舞,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說夢想實現的可能性太小了,夢想沒有意義。請你幫助這些同學理解“少年有夢”的重要性。
(3)以上運動員的經歷深深影響著我們。我們該如何做有夢想的少年 為鼓勵大家實現夢想,
老師帶領大家制作了一份具體的夢想實施方案,請你補充兩點。
①每天進步一點點: ②分清輕重緩急,合理規劃時間; ③    ④   
【答案】(1)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富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帶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培養興趣的平臺;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的大門;在新的集體生活中,我們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提升自我。
初中階段對我們的成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學校、社會寄予我們更高的期望,期待我們越來越上進;越來越踏實,努力學習,勤于思考;越來越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取得更大進步
(2)對青少年來說,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對社會來說,人類需要有夢想,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3)我們應樹立遠大志向,緊扣時代脈搏。;示例:科學用腦;學思并進;珍視團隊合作;保持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等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 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可以從 富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和集體生活對我們成長的意義的角度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要求可以從 家庭、學校、社會寄予我們更高的期望, 越來越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取得更大進步等方面回答即可。
(2)根據所學,少年有夢的重要性可以從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 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 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3)本題為開放性的問題,實現夢想的途徑和做法可以從 科學用腦;學思并進;珍視團隊合作;保持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等方面回答。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階段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少年夢想,努力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少年的夢想不是空想,把夢想變成現實,需要付出努力。夢想帶給我們動力,而努力才會帶來改變。努力,讓我們拉近夢想和現實的距離。
1 / 1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1.(2024七上·義烏月考)如果給地球做一件“外衣”,那需要5.1億平方千米布料。(  )
2.(2024七上·義烏月考)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  )
3.(2024七上·義烏月考)登錄浙江省博物館“越地長歌”數字展廳網頁,我們可以看到河姆渡居民曾使用過的磨制石器、種植的粟,以及他們居住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的復原場景。(  )
4.(2024七上·義烏月考)分封制是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周朝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5.(2024七上·義烏月考)戰國時期齊國是最東邊的諸侯國。(  )
6.(2024七上·義烏月考)中學階段是新起點,指的就是我們面對著新同學、新老師以及新的環境。(  )
7.(2024七上·義烏月考)“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便是風景。”我們學會悅納和欣賞自己,就要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安于現狀。(  )
8.(2024七上·義烏月考)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不能實現的夢想沒有任何意義。(  )
(2024七上·義烏月考)2024年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第二次出艙,完成了艙外巡檢任務。如圖為太陽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9.太空探索使我們認識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
B.地球屬于太陽系中的一顆衛星
C.與地球的自然環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10.我國進行太空探索的意義主要有(  )
①開發利用太空中豐富的生物資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環境進行科學實驗
③探索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
④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七上·義烏月考)浙江某中學地理學習興趣小組通過購買材料,自制簡易地球儀來認識地球。讀圖完成下小題。
11.關于地球儀上的經緯線和經緯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緯度自南向北逐漸增大至90°
B.30°W與30°E之間相差180°
C.赤道是0°緯線,也是最大的緯線圈
D.經線的形狀是圓形,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相等
12.圖中甲、乙、丙、丁四點中,既在西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圖中甲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
A.(23.5°N,30°E) B.(30°N,23.5°E)
C.(30°S,23.5°E) D.(30°N,30°E)
14.(2024七上·義烏月考)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想要獲得他們生活的第一手資料,主要通過(  )
A.神話傳說 B.考古發掘 C.學者推斷 D.史書記載
15.(2024七上·義烏月考)下圖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根據對文物的觀察,可以推斷出(  )
A.河姆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 B.河姆渡人會使用火
C.河姆渡人已開始飼養家畜 D.河姆渡人種植水稻
16.(2024七上·義烏月考)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是漢族先民的古稱。假如你研究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首選的地方應該是(  )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青藏高原 D.成都平原
17.(2024七上·義烏月考)《周易》記載:“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反映了遠古人類居住條件的變化,而促使這一變化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磨制石器的發展 B.原始農業的興起
C.家畜飼養的出現 D.陶器玉器的制作
18.(2024七上·義烏月考)“封建親戚,以藩屏周”語出《左傳》,隋唐間儒家學者孔穎達將其注釋為“封立親戚為諸侯之君,以為藩籬,屏蔽周室”。這說明分封制設立主要為了(  )
A.穩定周初政治形勢 B.擴大西周地方實力
C.促進各地民族交融 D.削弱了諸侯的權力
19.(2024七上·義烏月考)春秋后期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的是(  )
A.磨制石器的出現 B.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
C.靈渠的開鑿 D.圓形方孔半兩錢的使用
20.(2024七上·義烏月考)《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車裂的命運。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觸動了大貴族的利益。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大貴族利益的是(  )
A.建立縣制 B.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C.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D.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21.(2024七上·義烏月考)走進中學,我們進入了人生歷程中一個絢麗多彩的時期。我們將與新的伙伴一起經歷新的成長、新的發展。這里“新的成長、新的發展”是指(  )
A.新校園、新班級、新環境
B.新老師、新同學、新知識
C.與小學學習截然不同的一種全新的學習形式
D.不斷體驗新生活,進行自我完善的新起點
22.(2024七上·義烏月考)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寄語廣大青年:“青年人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知識是每個人成才的基石,在學習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面對總書記的囑托,我們應該認識到(  )
①初中階段的學習不包括培養能力和學習如何做人
②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
③學習給生命添加養料,為幸福生活奠基
④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2024七上·義烏月考)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別樣的天地:富有挑戰的課程,新奇的實驗器材,新校園、新老師、新同學……我們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下列觀點中恰當的是(  )
①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
②在新環境中,我們有機會改變自己在他人心中不完美的形象
③升入初中,我們已經是個大人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我們要珍惜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以后的人生奠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4.(2024七上·義烏月考)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我了。我擁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體以及我的一切行為,我的頭腦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觀點。接納自己要(  )
①接納自己的不足
②接納自己的優點
③只接納優點
④接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2024七上·義烏月考)初中生小帆在日記中寫道:奶奶說我淘氣得像個“假小子”,爸爸說我已經長大了,媽媽卻說我還小。在這么多的評價里,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旁觀者清,我們只能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
②重視他人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
③自我評價才重要,不必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④借助他人的評價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2024七上·義烏月考)“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陽信縣某中學舉行了“中國夢,少年行”主題班會,同學們紛紛發表感想。以下同學的發言中,你贊同的是(  )
①每個青少年的成長都關聯著民族的復興
②青少年還小,中國夢離我們很遙遠
③“少年行”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
④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2024七上·義烏月考)近幾年來,浙江省各學校積極開展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們將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深度融合。這是因為(  )
①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生活處處是學習
②可以打開學生的生命視窗,體驗不同的學習方式
③說明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過時,不適合學生的全面發展
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研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24七上·義烏月考)牙牙學語的嬰兒,蹣跚學步的幼兒,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少年,工作之余堅持給自己充電的青年人,每日讀書看報的中年人,練習使用微信的老年人……這些使我們感受到(  )
A.學習僅僅局限在學校 B.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C.我們終生都需要學習 D.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發展
29.(2024七上·義烏月考)根據地理實踐,完成下列小題。
地理實驗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地理實踐是學習地理的最好方式。請和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一起完成地球儀模型的制作。
【實踐主題】
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模型(如圖1)。
(1)【實踐操作】材料選用:根據實踐主題,可選用的材料有   、   。(至少寫出兩種)
(2)操作步驟:在制作過程中,你認為地軸與地面應成   度角。
(3)【實踐思考】圖2為某同學制作的地球儀模型作品。其中C是   (填“經”或“緯”)線,D是   (填“經”或“緯”)線。該同學在制作時,每隔45°繪制一條經線,每隔30°繪制一條緯線。根據已標注出的經緯度,可判讀出C的經度是   ,D的緯度是   。
(4)【實踐應用】讀圖3,A點的經緯度坐標是   ;A點位于   (填“東”或“西”)半球;B點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5)試比較圖3中陰影①和陰影②的面積,并說明理由。
30.(2024七上·義烏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戰國時期,七雄逐鹿中原,干戈不息,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革,但在動蕩不安的社會局勢下,秦國的強兵富國夢逐漸得以實現。
【逐鹿中原統一夢】
材料一:
【力主改革富強夢】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廢除)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尤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秦以前的舊制度)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造福千秋發展夢】
材料三:岷山鄉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又灌溉三都,開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堵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國家分別是什么 最終實力最強的是哪一諸侯國
(2)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哪次變法事件 這次變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主持修建者是誰
(4)對于材料三中的這一水利工程,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合理使用和保護它 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
31.(2024七上·義烏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老子說“自知者明”,古希臘德爾斐城的阿波羅神廟鐫刻著“認識你自己”的箴言,這些都告訴我們,認識自己是多么重要。
材料二 小麗同學非常喜歡文學,老師常說她語言表達能力強,她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供大家欣賞學習。所以,小麗覺得自己在寫作方面有潛力,于是她打算開發自己的寫作潛能。她請朋友為自己畫了一幅“未來作家”的畫像,時常提醒自己“我將成為優秀作家”“我一定會成功”等,還堅持每天寫日記。
(1)說說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2)材料二中小麗同學是通過哪些途徑認識到自己具有寫作潛能的
(3)除了激發自己的潛能,小麗怎樣做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4)說說你的夢想是什么 你認為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是什么
32.(2024七上·義烏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情境一:小敏升入中學時,感到興奮、自豪。她心里思量著:“面對這么多陌生的新同學,我能和他們友好相處嗎 與小學相比,功課增多了,作業也多了,我能適應嗎 某校六年級的同學們針對小敏的情況在班級里開展了一場討論會。
情境二: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新晉“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在授課結尾,景海鵬鼓勵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情境三:拼搏成就夢想!拼搏是一種追求,是實現夢想的途徑,只要心中有夢想,就別停下拼搏的腳步。34歲的孫培原習武28年,這次亞運會實現了他“拿到亞運會3枚金牌”的夢想;48歲的丘索維金娜,兒子的白血病治愈后,依然選擇繼續留在賽場上,為夢想而戰;中國體育歷史上最小的亞運會冠軍崔宸曦,背后一次次的跌倒、數不清的烏青,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勇敢追求夢想,我們都能夠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只要不畏困難,奮斗拼搏,追求夢想就沒有阻礙,用熱愛書寫的傳奇就永不謝幕。
(1)請你談談進入初中階段的機會和要求分別是什么。
(2)很多同學看了第四次天宮課堂備受鼓舞,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說夢想實現的可能性太小了,夢想沒有意義。請你幫助這些同學理解“少年有夢”的重要性。
(3)以上運動員的經歷深深影響著我們。我們該如何做有夢想的少年 為鼓勵大家實現夢想,
老師帶領大家制作了一份具體的夢想實施方案,請你補充兩點。
①每天進步一點點: ②分清輕重緩急,合理規劃時間; ③    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確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如果要給地球做一件外套,要用的布料大約5.1億平方千米。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
2.【答案】正確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20°W--160°E)的區域為西半球,故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西半球是地球上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20°W--160°E)的區域。
3.【答案】錯誤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農作物是水稻,此外還飼養了豬、狗、水牛等家畜,其中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欄式的。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河姆渡居民是中國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重要居民群體,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答案】正確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西周建立后,實行等級分封制,周天子將宗親、功臣和先代帝王后裔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受封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從而確立了周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周朝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由此可知,本題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分封制。要求學生結合“分封制”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5.【答案】正確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戰國時期,齊、楚、秦、燕、趙、魏、韓在諸侯國中勢力較強,形成“戰國七雄”局面,其中齊國位于今山東一帶,在七國中是最東邊的諸侯國。據此可知,本題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戰國七雄。要求學生結合“戰國局勢”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6.【答案】錯誤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初中生活是小學生活的延續,進入初中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新起點不是從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上來說的,而主要是指我們自身成長的新起點,所以題文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中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這段時間并不是很長,卻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7.【答案】錯誤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
【解析】【分析】“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景。”意思是不要只看到別人的優勢,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這啟示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悅納和欣賞自己,為此,我們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的才華,做更好的自己,不能安于現狀,所以題干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接納和欣賞自己的認識,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欣賞自己的獨特,欣賞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努力,欣賞自己為他人的奉獻。
8.【答案】錯誤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不能實現的夢想也有意義。所以題干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的認識,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答案】9.D
10.B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月球表面的環境,與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大不相同,月球上沒有大氣,處于一種高度的真空狀態,連聲音都無法傳播。
9.A、由圖表信息可知,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間,A錯誤;
B、由所學知識可知,地球屬于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與地球的自然環境與月球大不相同,月球沒有大氣層,C錯誤;
D、由圖表信息可知,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正確。
故答案為:D。
10.①由所學知識可知,太空中屬于真空無氧失重狀態,目前未發現生物痕跡存在,開發利用太空中豐富的生物資源說法有誤,①錯誤;
②由所學知識可知,太空的屬于失重、無氧的物理環境,可以利用真空進行科學實驗,②正確;
③由所學知識可知,太空有太多未知領域,探索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意義重要,③正確;
④由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作為世界上負責的大國,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理所應當,④正確。
綜上所述:②③④正確。
故答案為:B。
【答案】11.C
12.D
13.A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于南北兩極點。
11.A、由圖表信息可知,北半球緯度自南向北逐漸增大至90°,南半球反之,A錯誤;
B、由所學知識可知,30°W與30°E之間相差60°,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赤道是0°緯線,也是最長、最大的緯線圈,C正確;
D、由圖表信息可知,經線的形狀是半圓形,而非圓形,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相等,D錯誤;
故答案為:C。
12.A、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赤道以北,為北半球,A錯誤;
B、由所學知識可知,乙地地處0度經線上,不屬于西半球,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丙地地處赤道,不屬于南半球,C錯誤;
D、由圖表信息可知,丙地地處南緯30度,西經60度,屬于南半球、西半球,D正確;
故答案為:D。
13.A、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A正確;
B、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B錯誤;
C、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C錯誤;
D、由圖表信息可知,甲地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東經30度上,應為(23.5°N,30°E),D錯誤;
故答案為:A。
14.【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獲取北京人、山頂洞人生活的第一手資料”,結合所學可知,考古發掘是獲取原始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北京人、山頂洞人的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和探究,可以準確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這是研究北京人、山頂洞人最直接、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故選B項。
神話傳說,想象和虛構性成分較多,并非第一手資料,排除A項;
學者推斷,是對考古發現、歷史文獻等資料的分析和推測,并非第一手資料,排除C項;
史書記載,是后世的文獻記錄,并非第一手資料,并且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沒有直接的史書記載,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史學研究材料的運用,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15.【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結合所學可知,據考古發現,河姆渡居民會飼養家畜,以豬、狗、水牛為主,“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印證了河姆渡居民已經開始飼養豬,已經出現了家畜飼養,故選C項;
據所學可,河媽渡遺址位于浙江余姚,說明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排除A項。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說明河姆渡開始飼養家畜,得不出會使用火,排除B項。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體”說明河姆渡開始飼養家畜,并沒有涉及到水稻種植,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河姆渡遺址。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河姆渡遺址的相關史實。
16.【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研究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結合所學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代,相傳當時黃河流域活動著炎帝、黃帝和蚩尤等部落,阪泉之戰,炎帝戰敗,歸順黃帝,結成炎黃聯盟,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在涿鹿激戰,最終蚩尤戰敗,炎黃聯盟聲勢大增,逐漸形成為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研究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首選的地方應該是黃河流域,故選B項。
華夏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不是長江流域,排除A項。
華夏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不是青藏高原,排除C項。
華夏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不是成都平原,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華夏民族的起源歷史,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17.【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可知,材料反映遠古人類由穴居進入定居時代,結合所學可知,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農業興起,使人類有了蓋房定居的生活,促進人類進步發展,故選B項。
磨制石器的發展是推動人類過定居生活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項。
家畜飼養的出現是推動人類過定居生活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項。
陶器玉器的制作是推動人類過定居生活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點是原始農耕生活,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8.【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據題干“封立親戚為諸侯之君,以為藩籬,屏蔽周室”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周建立后,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政治形勢,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以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故選A項。
分封制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擴大西周地方實力,排除B項。
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各地民族交融,但材料信息并未體現,排除C項。
周初分封制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材料未體現削弱了諸侯的權力,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分封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分封制的相關史實。
19.【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故選B項。
磨制石器的出現,是原始農業興起發展的標志之一,排除A項。
秦朝開鑿靈渠,溝通湘水和漓水,為統一嶺南創造條件,排除C項。
圓形方孔半兩錢的使用,實現了貨幣統一,促進了經濟發展,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鐵犁牛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鐵犁牛耕的相關史實。
20.【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大貴族利益的”,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在軍事上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軍功爵祿制,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奴隸主貴族沒有軍功,不得授爵, 有力地打擊了舊貴族特權,遭到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因此,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最能觸動大貴族的利益,故選D項。
商鞅變法,廢分封、行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從法律上承認了土地私有,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商鞅變法,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實際上是承認土地私有,與材料不符合,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以商鞅變法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1.【答案】D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中學時代,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為我們成長提供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在此期間,我們將與新的伙伴一起經歷新的成長、新的發展,“新的成長、新的發展”是指不斷體驗新生活、進行自我完善的新起點。所以C說法符合題意,正確。
A不符合題意, 新校園、新班級、新環境,與成長和發展沒有直接關系,應排除。
B不符合題意,新老師、新同學、新知識,這不是新的成長和發展。
C錯誤,中學的學習與小學的學習截然不同的觀點太絕對,與實際不符。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的認識,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22.【答案】D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 總書記的囑托我們青年要努力學習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為此,我們應認識到 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學習給生命添加養料,為幸福生活奠基, 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所以②③④正確。
①錯誤,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和學習如何做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和學習的意義的認識,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打開了生命的視窗,讓我們面前的世界變得更廣闊、更精彩;學習,拓展了新的通道,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學習,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
23.【答案】A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我們有機會改變自己在他人心中不完美的形象 , 我們要珍惜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所以①②④正確。
③錯誤,初中階段的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心智還不成熟,還需要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不能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的認識,中學生活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集體生活,涵養我們的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新的課程,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
24.【答案】B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
【解析】【分析】 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我了,這告訴我們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全部。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納自己的性格,也接納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納自己的現在,也接納自己的過去, 所以①②④正確。
③錯誤,我們 既要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接納自己的認識,接納自己滿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有時候會很難接納自己,需要樂觀的態度,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25.【答案】C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
【解析】【分析】奶奶說我淘氣得像個“假小子”,爸爸說我已經長大了,媽媽卻說我還小,這體現他人的評價,根據所學,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 我們要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所以 ②④正確。
①錯誤,我們可以通過他人的評價和自我評價等來認識自己。
③錯誤,我們要重視他人的評價,對他人的評價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的認識,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
26.【答案】C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它能不斷激發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因此, 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 ,“少年行”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所以 ①③④正確。
②錯誤,少年夢想與中國夢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的認識,少年的夢想,是人類天真無邪、美麗可愛的愿望。它雖然總是和現實有一定距離,有時甚至不切實際,但是人類需要這樣的夢想,因為有了這樣的夢想,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27.【答案】A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學習可以打開學生的生命視窗,體驗不同的學習方式,所以 浙江省各學校積極開展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們將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深度融合,因此, ①②正確。
③錯誤,傳統的課堂教學仍然有存在的意義。
④錯誤, 堂課上的學習和研學都很重要,只有研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的觀點夸大了研學的作用。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認識,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打開了生命的視窗,讓我們面前的世界變得更廣闊、更精彩;學習,拓展了新的通道,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學習,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
28.【答案】C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說明嬰兒、幼兒、青年人和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在學習,這讓我們感受到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在學習,終生都需要學習,所以C正確。
A錯誤,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與題意主旨不符,應排除。
D錯誤, 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認識,學習沒有終點,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
29.【答案】(1)乒乓球;鐵絲
(2)66.5高,所以陰影①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3)經;緯;45°W;30°S
(4)(30°N,150°W);西;北;西南
(5)陰影①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理由:緯度越低,緯線越長;圖3中陰影①的緯度較低,陰影②的緯度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圖表信息可知,該實踐主題為制作地球儀,可選用乒乓球、鐵絲為道具材料。
(2)由圖表信息可知,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地面與公轉的軌道面是平行的,故地軸和地面也成66.5°的夾角。其中①陰影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3)由圖表信息可知,C是“經”線,D是“緯”線。在制作時,每隔45°繪制一條經線,每隔30°繪制一條緯線。根據已標注出的經緯度,C的經度是45°W,D的緯度是30°S。
(4)由圖表信息可知,A點的經緯度坐標是(30°N,150°W);A點位于“西”半球;B點位于“北”半球;A點位于B點的西南方向。
(5)由所學知識可知,緯度越低,緯線越長;圖3中陰影①的緯度較低,陰影②的緯度高,實際陰影①的面積大于陰影②的面積。
【點評】黃赤交角是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與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稱為黃赤大距,地球的黃赤交角為約為23°26’。
30.【答案】(1)分別代表①燕國;②齊國;③秦國;④楚國。實力最強的是秦國。
(2)材料反映的是商鞅變法。
作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都江堰。主持修建者是李冰
(4)及時清理河道加固堤壩;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開發等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戰國形勢圖”并結合所學可知,地圖反映的是戰國七雄并立的政治形勢,①在北方,是燕國;②位于最東邊,是齊國;③處于最西邊,是秦國;④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楚國。根據所學可知,七雄之間兼并戰爭連綿不斷,此消彼長,其中秦國經濟商鞅變法,逐漸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國。
(2)據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廢除)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據材料二“傾鄰國而雄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據材料三“岷山鄉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結合所學可知,戰國后期,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及時清理河道加固堤壩;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開發等。
故答案為:(1)分別代表①燕國;②齊國;③秦國;④楚國。實力最強的是秦國。(2)材料反映的是商鞅變法。作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都江堰。主持修建者是李冰。(4)及時清理河道加固堤壩;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開發等。
【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戰國七雄。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戰國七雄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
(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都江堰,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都江堰的相關史實。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主要知識考點是,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和知識綜合總結能力。
31.【答案】(1)①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②正確認識自己,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
(2))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3)①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欣賞自己;②學會接納自己;③不斷完善自己;④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⑤做更好的自己,是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實現的。
(4)我的夢想是成為醫生。(言之有理即可)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可以從有利于促進自我發展和與他人的交往兩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
(2) 老師常說她語言表達能力強,她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供大家欣賞學習,這體現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 小麗覺得自己在寫作方面有潛力,請朋友為自己畫了一幅“未來作家”的畫像,時常提醒自己“我將成為優秀作家”“我一定會成功”等,這體現通過自我評價認識自己。
(3)根據所學,做更好的自己可以從要學會欣賞自己,學會接納自己, 揚長避短,主動改正缺點, 做更好的自己,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實現等方面回答即可。
(4)我的夢想符合實際即可,根據所學,努力是夢想與現實 之間的橋梁。
【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的途徑,做更好的自己,接納和欣賞自己,努力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
32.【答案】(1)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富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帶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培養興趣的平臺;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的大門;在新的集體生活中,我們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提升自我。
初中階段對我們的成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學校、社會寄予我們更高的期望,期待我們越來越上進;越來越踏實,努力學習,勤于思考;越來越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取得更大進步
(2)對青少年來說,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對社會來說,人類需要有夢想,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3)我們應樹立遠大志向,緊扣時代脈搏。;示例:科學用腦;學思并進;珍視團隊合作;保持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等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 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可以從 富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和集體生活對我們成長的意義的角度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要求可以從 家庭、學校、社會寄予我們更高的期望, 越來越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取得更大進步等方面回答即可。
(2)根據所學,少年有夢的重要性可以從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 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 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3)本題為開放性的問題,實現夢想的途徑和做法可以從 科學用腦;學思并進;珍視團隊合作;保持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等方面回答。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階段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少年夢想,努力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少年的夢想不是空想,把夢想變成現實,需要付出努力。夢想帶給我們動力,而努力才會帶來改變。努力,讓我們拉近夢想和現實的距離。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湖北省| 霍城县| 兰西县| 武夷山市| 西昌市| 张北县| 商河县| 定结县| 铜陵市| 乌拉特后旗| 甘泉县| 闽侯县| 宣汉县| 时尚| 嫩江县| 平昌县| 克什克腾旗| 通许县| 正定县| 濉溪县| 汤原县| 商河县| 钟祥市| 永寿县| 水富县| 湟源县| 富源县| 九龙县| 宁城县| 和田县| 洛隆县| 驻马店市| 山阳县| 肇东市| 临桂县| 靖江市| 铅山县| 涟源市| 永顺县| 湘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