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錢江片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1.(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們一直對“人從哪里來”充滿好奇,要探尋人類起源,最為可信的依據是( )A.考古發現 B.文獻記載 C.神話傳說 D.調查問卷【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探尋人類的起源,最為可信的依據是考古發現,因為通過考古發現的遠古時代的人類化石與遺跡能夠還原當時的歷史真實,所以考古發現是研究遠古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故選A項。文獻記載是二手史料,不一定是信史,排除B項。神話傳說不是第一手資料,必須要有考古發現以互證,排除C項。調查問卷不是第一手資料,并不是探尋人類起源的最為可信依據,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點是史學研究資料,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2.(2023七上·杭州期中)右圖不同類型的工具,為距今的70~20萬年的北京人所制作。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石錘 尖狀器 刮削器A.打制 B.磨制 C.燒制 D.煉制【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距今的70~20萬年的北京人所制作”“石錘、尖狀器、刮削器”,結合所學可知,北京人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類型的工具,如尖狀器、刮削器、石錘、石砧等打制石器,故選A項。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還不會磨制石器,排除B項。材料中的工具都是打制石器,不屬于燒制工具,排除C項。材料中的工具都是打制石器,不屬于煉制工具,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點是北京人,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3.(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圖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盡管他們相距遙遠、幾乎沒有交通,但它們有著極其相似的文化特征,這可以說明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特點是( )馬家窯文化陶器 大汶口文化陶器 半坡文化陶器A.起源最早 B.世界領先 C.獨一無二 D.多元一體【答案】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它們有著極其相似的文化特征”,結合所學可知,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出自不同地域,體現了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的多元性,同時,這些遺址出土的陶器卻有著極其相似的文化特征,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由此得出材料信息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故選D項。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成果,不能證明中華早期文明起源最早,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成果,得不出中華早期文明世界領先,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成果,體現不出中華早期文明獨一無無,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特點。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中華早期文明的相關史實。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人物中,具有“部落聯盟首領”與“奴隸制國家國王”雙重身份的是( )A.堯 B.黃帝 C.舜 D.大禹【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部落聯盟首領”“奴隸制國家國王”,結合所學可知,禹治水有功,得到民從愛戴,被尊稱為“大禹”,舜年老時禪讓位于禹,成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首領,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所以禹又是奴隸制國家國王,故選D項。堯只是“部落聯盟首領”,排除A項。黃帝只是“部落聯盟首領”,排除B項。舜只是“部落聯盟首領”,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大禹。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大禹的相關史實。5.(2023七上·杭州期中)1953 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對某地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約 80 多個藏粟的窖穴,窖穴里殘存了大量粟的化石,還發現有少量破碎的彩陶。據此推測他們發掘的是 ( )A.元謀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C.半坡遺址 D.河姆渡遺址【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約 80 多個藏粟的窖穴,窖穴里殘存了大量粟的化石”“少量破碎的彩陶”,結合所學可知,距今約6000年陜西西安半坡村居民開墾土地,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粟,生活用具主要是彩陶,由此此推測他們發掘的是半坡遺址,故選C項。元謀人遺址處于舊石器時代早期,還沒有進入農耕生活時代,排除A項。山頂洞人遺址外于舊石器時代晚期,還沒有進入農耕生活時代,排除B項。河姆渡遺址位于長江流域,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水稻,使用黑陶,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半坡遺址,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半坡遺址的相關史實。6.(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圖反映了戰國中期以后,通過不斷兼并戰爭,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先后崛起情況,其中逐漸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國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戰國中期以后”“逐漸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結合所學可知,戰國時期,七雄之間的兼并戰爭連綿不斷,戰國中期以后,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先后崛起,地處西部渭水流域的秦國逐漸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位于地圖中的①處,故選A項。②是趙國,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③是魏國,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④是齊國,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戰國七雄。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地圖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戰國七雄的相關史實。7.(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百家爭鳴”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漸確立,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其中形成了如圖思想學派。對其歷史敘述正確的是( )A.成書于夏朝,主張“無為而治”B.成書于商朝,主張“以德治國”C.成書于春秋,主張“兼愛非攻”D.成書于戰國,主張“以法治國”【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據題干“百家爭鳴”“韓非子”,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圖片信息反映的是戰國時期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故選D項。春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主張“無為而治”,排除A項。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主張“以德治國”,排除B項。戰國時期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百家爭鳴。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8.(2023七上·杭州期中)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這種原則與下列哪家學派思想相一致。(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兵家【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據題干“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世界的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體現了相互的辯證法思想,因此中醫學的辨證論治與道家學派思想相一致,故選A項。墨家主張兼愛非攻,與辯證論治不符合,排除B項。法家宣揚以法治國,與辯證論治不符合,排除C項。兵家提出知己知彼,與辯證論治不符合,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諸子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9.(2023七上·杭州期中)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寫道;“對于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的原因,那就是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戰國授田制(或土地私有制)的確立。”這種所謂生產力的進步應該是( )A.青銅業、手工業有所發展 B.中央集權制度的進一步發展C.土地所有制發生根本變化 D.鐵農具、牛耕的出現并推廣【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對于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的原因,那就是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戰國授田制(或土地私有制)的確立”,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并推廣,標志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促使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確立,故選D項。春秋戰國時期,青銅業、手工業有所發展,但不是生產力進步的標志,排除A項。春秋戰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開始萌芽,并非是進一步發展,排除B項。土地所有制發生了根本變化是生產力進步的結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進步的標志。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熟練掌握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相關史實。10.(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的水利工程( )A.始建于公元前221年 B.在當今僅存旅游價值C.使成都平原成為千里沃野 D.清除了整個四川地區水患【答案】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都江魚嘴”“岷江”,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故選C項。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排除A項。都江堰是綜合性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灌溉、水運等多功能,排除B項。都江堰的修建,解決了成都平原水忠,而不是整個四川地區水患,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都江堰。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都江堰的相關史實。11.(2023七上·杭州期中)有學者認為,僅憑高大的宮殿臺基、宏偉的城墻、古老而龐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數以千計象征著權力與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讓人們相信,5000年前這里的社會發展高度已完全可與其他古老文明比肩。這位學者所說的“這里”是指( )A.河姆渡聚落 B.半坡聚落 C.良渚王城 D.二里頭宮殿【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良渚古城被長達6000米城墻包圍,良渚古城遺址憑借高大的宮殿臺基、完整的城墻遺址、古老而龐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數以千計象征權力與信仰的精美玉器、玉璧、玉鉞,刻符罐和玉琮以及大量的玉鉆芯以及考古發現的刻在器皿上的像性文字,像性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年。呈現了一個文明古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世界,有力地證明了5000年前,中國已出現了城市文明形態,已經進入早期國家形態。從這個角度來說,良渚古城遺址無疑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從規模和內涵來看,良渚古城在世界同類遺址中極為罕見,堪稱“中華第一城”, 曾多次列入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ABD三項和題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良渚王城是題干學者所說的“這里”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良渚王城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良渚王城的史實。12.(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帝國終結》一書中,高度評價始皇帝為“新制度的第一人”。此新制度的最突出的特點是( )A.各自為政 此消彼長 B.中央集權 皇權至上C.層層分封 君主專制 D.郡國并行 權力制衡【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據題干“始皇帝為‘新制度的第一人’”,結合所學可知,秦朝統一全國,為加強統治,秦始皇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故選B項。秦朝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各自為政 此消彼長”不符合秦朝史實,排除A項。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在地方上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C項。西漢初年,在地方政治體制上實行的是郡縣制封國制并行,權力制衡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相關史實。13.(2023七上·杭州期中)李伊是秦朝的一名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得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他的職位應是 (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丞相 D.刺史【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李伊是秦朝的一名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得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可知,御史大夫,執掌全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B項正確;丞相,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故A不合題意,排除A項;太尉是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不合題意,排除C項;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的長官叫守,故D不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知識再現能力。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直接得出結論,難度適中。14.(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學閱讀的歷史資料中有“楚漢之爭”“約法三章”“垓下之戰”等關鍵詞,下列歷史人物與這些詞相關的是( )A.秦始皇 李斯 B.趙高 秦二世C.陳勝 吳廣 D.項羽 劉邦【答案】D【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據題干“楚漢之爭”“約法三章”“垓下之戰”,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07年,劉邦攻陷秦都咸陽,與民“約法三章”,贏得人心;之后,劉邦與項羽為爭奪帝位,開展了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垓下之戰”,項羽兵敗,劉邦建立漢朝,故與材料中關鍵詞相關的歷史人物是劉邦和項羽,故選D項。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項羽、劉邦,與秦始皇 李斯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項羽、劉邦,與趙高 秦二世無關,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項羽、劉邦,與陳勝 吳廣無關,故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楚漢之爭,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楚漢之爭的相關史實。15.(2023七上·杭州期中)西漢初期,國力較弱,百廢俱興。為了盡快恢復生產,穩定社會局勢,統治者采取了( )A.約法三章政策 B.君主專制政策C.休養生息政策 D.尊王攘夷政策【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西漢初年,經濟凋敝,殘破荒涼,國力較弱,百廢待興,為穩定社會局勢,恢復發展生產,統治集團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故選C項。公元前207年,劉邦破咸陽,與民“約法三章”,穩定三秦,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西漢初年,首要任務是穩定統治、恢復生產,采取的是休養生息,與君主專制無關,排除B項。春秋時期,強大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義進行重征戰,爭奪霸主地位,以號令諸侯,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漢初休養生息政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的相關史實。16.(2023七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文物和遺跡是形象的歷史。材料一 下列是入選 “郵票—國博專列”的部分文物。圖1 圖2材料二圖3(1)圖1文物的名稱是什么?圖2中文物上刻的文字稱之為什么文字?請從其地位或重要性角度分別闡述他們入選的理由。(2)圖3所示建筑樣式的名稱是什么?聯系所學,指出我國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是什么?【答案】(1)司母戊鼎 甲骨文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甲骨文 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中國早期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干欄式建筑 農作物種植 家畜飼養的出現 聚落 磨制石器的發展【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圖1圖2”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圖1是商朝時期的青銅精品“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圖2是商朝時期的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中國早期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據材料二“圖3”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圖3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欄式建筑。根據所學可知,河姆渡文化已進入了農耕時代,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聚落和磨制石器的發展是我國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故答案為:(1)司母戊鼎、甲骨文。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甲骨文 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中國早期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干欄式建筑。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聚落和磨制石器的發展。【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朝青銅器與甲骨文。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商朝文化的相關史實。(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早期農耕生活。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我國早期農耕文明的相關史實。17.(2023七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改革推動社會進步。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及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漢書 食貨志》材料二圖1 圖2(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據材料一指出其主要措施。(2)寫出材料一事件的歷史作用。(3)材料二圖1反映了秦朝開創了哪一政治制度?請說出圖2中的統一措施。【答案】(1)商鞅變法 廢除井田制;鼓勵耕織;獎勵軍功(2)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統一文字【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及耕戰之賞”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體現了商鞅變法的措施廢除井田制;鼓勵耕織;獎勵軍功。(2)據材料一“傾鄰國而雄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據材料二“圖1”“丞相、御史大夫、大尉”“郡守縣令”并結合所學可知,圖1反映了秦朝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據材料二“圖2”并結合所學可知,圖2反映的是秦朝統一文字。故答案為:(1)商鞅變法 廢除井田制;鼓勵耕織;獎勵軍功。(2)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統一文字。【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的作用。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秦朝鞏固統一的相關史實。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學時代離職業選擇還很遠,現在不需要考慮。( )【答案】錯誤【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學時代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它能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豐富而厚重的底色,我們應該重視中學生活,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實現夢想。所以在中學時代我們就可以為將來的職業做好準備,因此題干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19.(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學時代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 )【答案】正確【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中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這段時間并不是很長,卻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所以題干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隨著身心的不斷發展,我們開始深入探尋生命的奧秘,滿懷好奇地撩開精神世界的面紗;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我們開始主動發現和認識自己;隨著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越發具體而深入;隨著生活體驗的日漸豐富,我們開始自覺磨礪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義,這將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20.(2023七上·杭州期中)努力使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對美好的追求。( )【答案】正確【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所以題干中的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努力的認識,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21.(2023七上·杭州期中)大學畢業后就不用再學習了。( )【答案】錯誤【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在學習,終生都需要學習,即使離開了學校,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所以 大學畢業后就不用再學習的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義的認識,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量巨大,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實踐中的問題層出不窮,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增強自我更新、學以致用的能力。22.(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們應該為好朋友做任何事情。( )【答案】錯誤【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講義氣”、“夠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其實,當朋友誤人歧途,不予規勸甚至推波助瀾,反而會傷害朋友,傷害友誼。所以題干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友誼的澄清的認識,友誼需要澄清的問題有: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友誼不能沒有原則。23.(2023七上·杭州期中)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 )【答案】正確【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的才華。所以題干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做更好的自己的認識,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揚長避短,主動改正缺點,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更是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的。24.(2023七上·杭州期中)“萬事開頭難”,但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半”。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只要把七年級的課程學好,以后的課程就肯定沒問題B.七年級是初中生活的開始,只要升入七年級,學習自然就好了C.進入新學校,認識新同學,與老師主動溝通,以后的學習就成功了一半D.我們應珍惜七年級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明天付出不解的努力【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學生活的序幕剛剛拉開,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據此可知,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半”這啟示我們要珍惜七年級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明天付出不解的努力,所以D正確。A錯誤, 把七年級的課程學好只是打好基礎,今后的學習還需要不懈的努力。B錯誤,學習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C錯誤,認識新同學,與老師主動溝通只是一個開始,并不能說明就成功了一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的認識,進入初中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一個新起點。新起點不僅是指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一個小學生成長為初中生,有新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階段度過青春期,為今后的升學和就業奠定基礎,這是我們發展的新階段,必須要好好珍惜。25.(2023七上·杭州期中)近期有一首很火的歌《少年》,其中一段歌詞是“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引發大家的共鳴。歌詞對你的啟示是( )①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②少年的夢想,僅僅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③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④面對挫折,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堅強的意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歌曲《少年》 的歌詞體現的是要做一個有理念,有信念,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少年,這啟示我們, 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 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 面對挫折,我們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堅強的意志,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僅僅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的觀點片面,少年的夢想還需要與時代的脈搏和中國夢緊密相連。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和戰勝挫折的認識,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26.(2023七上·杭州期中)“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是青年一代對黨和人民許下的莊重誓言。少年強則國強,這對我們的啟示有( )①夢想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②只要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就能成功③向榜樣學習,立志報效祖國④將自己的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少年強則國強, 這需要我們少年有夢, 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 要將自己的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 向榜樣學習,立志報效祖國 ,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 就能成功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和努力的認識,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 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27.(2023七上·杭州期中)李剛在暑假里可沒有閑著,他先是陪爸爸媽媽外出旅游,認識了祖國的山川河流;然后還到了科技館、博物館,感覺大開眼界。他的做法說明( )①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旅游的見聞也是學習②他學習的方向是錯誤的,應該專注于課本知識的學習③我們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④沒有在家好好學習,浪費了時間和金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李剛在暑假里可沒有閑著,他先是陪爸爸媽媽外出旅游,認識了祖國的山川河流;然后還到了科技館、博物館,感覺大開眼界,這說明 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 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所以旅游的見聞也是學習。我們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所以①③正確。②錯誤,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不能只專注于課本知識的學習。④錯誤,選項觀點沒有認識到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認識,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例如,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思考、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會做人等。2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面漫畫啟示我們要( )A.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的獨特 B.增強信心,為夢想堅特努力C.專注所愛,激發自己的潛能 D.善于學習,掌握科學的方法【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漫畫反映一些人做事只會埋頭苦干,而不講究方法,結果效率低下,這啟示我們,要善于學習,掌握科學的方法,所以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學會學習的認識,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意味著要善于從生活中汲取養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29.(2023七上·杭州期中)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端正衣帽;將歷史作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歷朝興衰更替之因;將人比作一面鏡子,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得失。由此可知( )A.自我觀察才是認識自己的唯一途徑B.他人的評價是對自己全面、客觀的認識C.他人評價是正確認識自己的最好途徑D.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答案】D【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據此可知,將人比作一面鏡子,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得失,這說明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自己,促進我們的發展,所以D正確。A錯誤,認識自己的途徑除自我評價外,還有他人評價,從生理、社會、心理等方面來認識自己。ABC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的認識,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自我評價,能幫助我們接受自己,對自己抱有正確的態度,不驕傲也不自卑;能幫助我們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30.(2023七上·杭州期中)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學習時,勉勵青年:“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對此,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A.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 B.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C.學習是人生的重要航標 D.既重視書本學習又重視實踐【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中的無字之書,指參與社會實踐,因此,這告訴我們要 既重視書本學習又重視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所以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在實踐中學習的認識,實踐出真知。在實踐中,我們與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觀實際,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實踐中,我們錘煉自己,豐富人生經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31.(2023七上·杭州期中)“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陽升起。不用太在意,......切記不要與自己的平凡為敵,也沒有必要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這段歌詞告訴我們( )A.要隱藏自己的不完美 B.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C.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 D.學會欣賞自己的全部【答案】C【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切記不要與自己的平凡為敵,也沒有必要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這告訴我們要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所以C正確。A錯誤,缺點不能隱藏,我們要主動改正缺點。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應排除。D錯誤,我們要欣賞自己的獨特,欣賞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努力,欣賞自己為他人的奉獻,而不是欣賞自己的全部。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的認識,接納自己,需要接納自己的全部。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納自己的性格,也接納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納自己的現在,也接納自己的過去。接納自己滿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有時候會很難接納自己,需要樂觀的態度,更需要勇氣和智慧。32.(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面漫畫中網上交往的場景,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網上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拓展了我們的交往圈②網上交往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③網上交往豐富了我們的生活④網上交往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浪費我們的精力,沒有任何好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網絡交往【解析】【分析】漫畫反映人們通過網絡進行交流,這啟示我們,網上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拓展了我們的交往圈,網上交往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網絡交往可以舒緩壓力,拓展人際交往圈,豐富我們的生活,所以沒有任何好處的觀點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交友的認識,網絡交往有利有弊,我們要發揮網絡的利,盡量避免網絡的弊。要在網絡交往中學會自我保護,慎重將網友轉化為現實的朋友,認清現實交往的重要性。33.(2023七上·杭州期中)張紅在QQ上結識了一個網友“大哥”,“大哥”多次要求張紅將她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等告訴他。對此,張紅的正確做法是( )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②明辨是非,謹慎交友③遠離網絡,躲避干擾④增強法律意識,依法保護自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識點】網絡交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虛擬世界的交往,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為此,網上的“大哥”多次要求張紅將她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等告訴他,張紅應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增強法律意識,明辨是非,謹慎交友,所以①②④正確。③錯誤,網絡有利有弊,我們要合理利用,而不是遠離網絡。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交友的認識,在網絡上交友,需要考慮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34.(2023七上·杭州期中)友誼需要我們主動去建立,也需要細心去呵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情景一:課間,小梁的文具盒被小斌碰到地上弄臟了,小斌似乎沒注意,準備揚長而去。小梁有點急,但轉念一想,同學間磕碰在所難免,于是自己撿起文具盒,對小斌說:“以后當心了。”對小梁的行為判斷: 。理由: 。(2)情景二:課后,看著同學們三五成群,小文雖然有點羨慕,卻不敢主動與同學交往。她總覺得自己不受歡迎,希望有同學主動走到她身邊。對小文的行為判斷: 。理由: 。(3)情景三:小明向同桌小軍表明想和他交朋友,沒想到小軍竟然拒絕了他,這讓小明很尷尬,決定不再搭理小軍,也不再敢和其他人交朋友。對小明的行為判斷: 。理由: 。【答案】(1)正確能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理由:呵護友誼,需要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如果處理得當,沖突可以把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2)錯誤或難以得到友誼;理由:建立友誼,需要開放自己。建立友誼的過程中,會有驚喜,會有意外,還會有點兒冒險。無論怎樣,敞開心扉,主動表達,朋友才不會彼此錯過。(3)錯誤或得不到友誼;理由: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在行動前要有恰當的期待,即使對方拒絕,也并不意味著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嘗試不成功,別氣餒,只要真誠待人,我們就有機會找到朋友【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1)小梁面對同學的過失進行寬容,這是能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的表現,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呵護友誼,需要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處理沖突要學會 換位思考。不要只忙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要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沖突可以把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 根據所學,小文做法是錯誤的。理由可能從建立友誼需要開放自己等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3)小明的做法是錯誤的,根據所學,理由可以從 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具體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呵護友誼和建立友誼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呵護友誼,需要用心去關懷對方,學會尊重對方,正確處理沖突,學會承受并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35.(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班同學以“學習”為主題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請你一起參與。資料一:學習金字塔圖片說明:圖片正面從上到下依次為講授 閱讀 試聽結合 示范演示 分組討論 實踐練習 相互交并快速使用;平均學習保持率從上到下依次為5% 10% 20% 30% 50% 75% 90%資料二:小劉同學:我不想參加小組討論,感覺自己看書效果更好。小楊同學:我不喜歡同學向我請教問題,因為太浪費時間了,會影響我學習。小李同學:老師講解《道德與法治》中的一些政策、法規時,太抽象了記不住。希望老師上課時增加“模擬政協、聽證會、辯論賽”等環節。(1)【為何學習】請說明學習的重要性。(2)【辨析觀點】請用一句話概括學習金字塔所蘊含的理論并依據該理論評析小李同學的觀點。(3)【總結提升】依據學習金字塔理論為小劉、小楊同學今后更好地學習提出你的建議。【答案】(1)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學習可以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幸福生活奠基。(2)理論: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或平均學習保持率)不一樣。評析:小李同學的觀點是正確的。他講的“模擬政協、聽證會、辯論賽”等環節屬于學習金字塔中“實際演練/做中學”“馬上應用”的學習方法,老師講解屬于“聽講”的學習方法,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前者的學習效果(或平均學習保持率)要比后者好。(3)小劉:學習方法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他可以保持自己看書的學習方法。但是,他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更好,他今后要多參加小組討論。小楊:為同學講解題目屬于“馬上應用/教別人”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對自己鞏固所學知識是效果最好的,盡管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總體上,不會影響學習的,他今后要盡己所能為同學講解題目。【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學習的重要性可以從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還可以充實生活,學習是激發我們前進的動力,學習可以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幸福生活奠基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學習金字塔顯示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的保持率不同,這告訴我們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 不一樣。小李的觀點是正確的。理由可以從“實際演練/做中學”“馬上應用”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比只聽講的學習效果好,據此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3) 小劉同學:我不想參加小組討論,感覺自己看書效果更好,這沒有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意義,因此建議可以從要善于運用不同學習方法,多參加小組討論等方面回答。小楊同學 不喜歡同學向我請教問題 ,認為這樣浪費時間,因此,可以告訴他“馬上應用/教別人”的學習方法的好處,建議他要 盡己所能為同學講解題目,這更有利于鞏固自己的知識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意義和學會學習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習,打開了生命的視窗,讓我們面前的世界變得更廣闊、更精彩;學習,拓展了新的通道,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學習,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1 / 1浙江省杭州市錢江片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1.(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們一直對“人從哪里來”充滿好奇,要探尋人類起源,最為可信的依據是( )A.考古發現 B.文獻記載 C.神話傳說 D.調查問卷2.(2023七上·杭州期中)右圖不同類型的工具,為距今的70~20萬年的北京人所制作。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石錘 尖狀器 刮削器A.打制 B.磨制 C.燒制 D.煉制3.(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圖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盡管他們相距遙遠、幾乎沒有交通,但它們有著極其相似的文化特征,這可以說明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特點是( )馬家窯文化陶器 大汶口文化陶器 半坡文化陶器A.起源最早 B.世界領先 C.獨一無二 D.多元一體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人物中,具有“部落聯盟首領”與“奴隸制國家國王”雙重身份的是( )A.堯 B.黃帝 C.舜 D.大禹5.(2023七上·杭州期中)1953 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對某地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約 80 多個藏粟的窖穴,窖穴里殘存了大量粟的化石,還發現有少量破碎的彩陶。據此推測他們發掘的是 ( )A.元謀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C.半坡遺址 D.河姆渡遺址6.(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圖反映了戰國中期以后,通過不斷兼并戰爭,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先后崛起情況,其中逐漸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國是( )A.① B.② C.③ D.④7.(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百家爭鳴”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漸確立,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其中形成了如圖思想學派。對其歷史敘述正確的是( )A.成書于夏朝,主張“無為而治”B.成書于商朝,主張“以德治國”C.成書于春秋,主張“兼愛非攻”D.成書于戰國,主張“以法治國”8.(2023七上·杭州期中)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這種原則與下列哪家學派思想相一致。(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兵家9.(2023七上·杭州期中)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寫道;“對于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的原因,那就是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戰國授田制(或土地私有制)的確立。”這種所謂生產力的進步應該是( )A.青銅業、手工業有所發展 B.中央集權制度的進一步發展C.土地所有制發生根本變化 D.鐵農具、牛耕的出現并推廣10.(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的水利工程( )A.始建于公元前221年 B.在當今僅存旅游價值C.使成都平原成為千里沃野 D.清除了整個四川地區水患11.(2023七上·杭州期中)有學者認為,僅憑高大的宮殿臺基、宏偉的城墻、古老而龐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數以千計象征著權力與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讓人們相信,5000年前這里的社會發展高度已完全可與其他古老文明比肩。這位學者所說的“這里”是指( )A.河姆渡聚落 B.半坡聚落 C.良渚王城 D.二里頭宮殿12.(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帝國終結》一書中,高度評價始皇帝為“新制度的第一人”。此新制度的最突出的特點是( )A.各自為政 此消彼長 B.中央集權 皇權至上C.層層分封 君主專制 D.郡國并行 權力制衡13.(2023七上·杭州期中)李伊是秦朝的一名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得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他的職位應是 (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丞相 D.刺史14.(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學閱讀的歷史資料中有“楚漢之爭”“約法三章”“垓下之戰”等關鍵詞,下列歷史人物與這些詞相關的是( )A.秦始皇 李斯 B.趙高 秦二世C.陳勝 吳廣 D.項羽 劉邦15.(2023七上·杭州期中)西漢初期,國力較弱,百廢俱興。為了盡快恢復生產,穩定社會局勢,統治者采取了( )A.約法三章政策 B.君主專制政策C.休養生息政策 D.尊王攘夷政策16.(2023七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文物和遺跡是形象的歷史。材料一 下列是入選 “郵票—國博專列”的部分文物。圖1 圖2材料二圖3(1)圖1文物的名稱是什么?圖2中文物上刻的文字稱之為什么文字?請從其地位或重要性角度分別闡述他們入選的理由。(2)圖3所示建筑樣式的名稱是什么?聯系所學,指出我國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是什么?17.(2023七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改革推動社會進步。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及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漢書 食貨志》材料二圖1 圖2(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據材料一指出其主要措施。(2)寫出材料一事件的歷史作用。(3)材料二圖1反映了秦朝開創了哪一政治制度?請說出圖2中的統一措施。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學時代離職業選擇還很遠,現在不需要考慮。( )19.(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學時代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 )20.(2023七上·杭州期中)努力使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對美好的追求。( )21.(2023七上·杭州期中)大學畢業后就不用再學習了。( )22.(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們應該為好朋友做任何事情。( )23.(2023七上·杭州期中)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 )24.(2023七上·杭州期中)“萬事開頭難”,但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半”。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只要把七年級的課程學好,以后的課程就肯定沒問題B.七年級是初中生活的開始,只要升入七年級,學習自然就好了C.進入新學校,認識新同學,與老師主動溝通,以后的學習就成功了一半D.我們應珍惜七年級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明天付出不解的努力25.(2023七上·杭州期中)近期有一首很火的歌《少年》,其中一段歌詞是“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引發大家的共鳴。歌詞對你的啟示是( )①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②少年的夢想,僅僅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③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④面對挫折,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堅強的意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2023七上·杭州期中)“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是青年一代對黨和人民許下的莊重誓言。少年強則國強,這對我們的啟示有( )①夢想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②只要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就能成功③向榜樣學習,立志報效祖國④將自己的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7.(2023七上·杭州期中)李剛在暑假里可沒有閑著,他先是陪爸爸媽媽外出旅游,認識了祖國的山川河流;然后還到了科技館、博物館,感覺大開眼界。他的做法說明( )①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旅游的見聞也是學習②他學習的方向是錯誤的,應該專注于課本知識的學習③我們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④沒有在家好好學習,浪費了時間和金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面漫畫啟示我們要( )A.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的獨特 B.增強信心,為夢想堅特努力C.專注所愛,激發自己的潛能 D.善于學習,掌握科學的方法29.(2023七上·杭州期中)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端正衣帽;將歷史作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歷朝興衰更替之因;將人比作一面鏡子,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得失。由此可知( )A.自我觀察才是認識自己的唯一途徑B.他人的評價是對自己全面、客觀的認識C.他人評價是正確認識自己的最好途徑D.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自己30.(2023七上·杭州期中)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學習時,勉勵青年:“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對此,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A.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 B.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C.學習是人生的重要航標 D.既重視書本學習又重視實踐31.(2023七上·杭州期中)“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陽升起。不用太在意,......切記不要與自己的平凡為敵,也沒有必要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這段歌詞告訴我們( )A.要隱藏自己的不完美 B.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C.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 D.學會欣賞自己的全部32.(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面漫畫中網上交往的場景,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網上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拓展了我們的交往圈②網上交往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③網上交往豐富了我們的生活④網上交往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浪費我們的精力,沒有任何好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3.(2023七上·杭州期中)張紅在QQ上結識了一個網友“大哥”,“大哥”多次要求張紅將她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等告訴他。對此,張紅的正確做法是( )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②明辨是非,謹慎交友③遠離網絡,躲避干擾④增強法律意識,依法保護自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4.(2023七上·杭州期中)友誼需要我們主動去建立,也需要細心去呵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情景一:課間,小梁的文具盒被小斌碰到地上弄臟了,小斌似乎沒注意,準備揚長而去。小梁有點急,但轉念一想,同學間磕碰在所難免,于是自己撿起文具盒,對小斌說:“以后當心了。”對小梁的行為判斷: 。理由: 。(2)情景二:課后,看著同學們三五成群,小文雖然有點羨慕,卻不敢主動與同學交往。她總覺得自己不受歡迎,希望有同學主動走到她身邊。對小文的行為判斷: 。理由: 。(3)情景三:小明向同桌小軍表明想和他交朋友,沒想到小軍竟然拒絕了他,這讓小明很尷尬,決定不再搭理小軍,也不再敢和其他人交朋友。對小明的行為判斷: 。理由: 。35.(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班同學以“學習”為主題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請你一起參與。資料一:學習金字塔圖片說明:圖片正面從上到下依次為講授 閱讀 試聽結合 示范演示 分組討論 實踐練習 相互交并快速使用;平均學習保持率從上到下依次為5% 10% 20% 30% 50% 75% 90%資料二:小劉同學:我不想參加小組討論,感覺自己看書效果更好。小楊同學:我不喜歡同學向我請教問題,因為太浪費時間了,會影響我學習。小李同學:老師講解《道德與法治》中的一些政策、法規時,太抽象了記不住。希望老師上課時增加“模擬政協、聽證會、辯論賽”等環節。(1)【為何學習】請說明學習的重要性。(2)【辨析觀點】請用一句話概括學習金字塔所蘊含的理論并依據該理論評析小李同學的觀點。(3)【總結提升】依據學習金字塔理論為小劉、小楊同學今后更好地學習提出你的建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探尋人類的起源,最為可信的依據是考古發現,因為通過考古發現的遠古時代的人類化石與遺跡能夠還原當時的歷史真實,所以考古發現是研究遠古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故選A項。文獻記載是二手史料,不一定是信史,排除B項。神話傳說不是第一手資料,必須要有考古發現以互證,排除C項。調查問卷不是第一手資料,并不是探尋人類起源的最為可信依據,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點是史學研究資料,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2.【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距今的70~20萬年的北京人所制作”“石錘、尖狀器、刮削器”,結合所學可知,北京人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類型的工具,如尖狀器、刮削器、石錘、石砧等打制石器,故選A項。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還不會磨制石器,排除B項。材料中的工具都是打制石器,不屬于燒制工具,排除C項。材料中的工具都是打制石器,不屬于煉制工具,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點是北京人,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3.【答案】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它們有著極其相似的文化特征”,結合所學可知,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出自不同地域,體現了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的多元性,同時,這些遺址出土的陶器卻有著極其相似的文化特征,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由此得出材料信息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故選D項。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成果,不能證明中華早期文明起源最早,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成果,得不出中華早期文明世界領先,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成果,體現不出中華早期文明獨一無無,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特點。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中華早期文明的相關史實。4.【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部落聯盟首領”“奴隸制國家國王”,結合所學可知,禹治水有功,得到民從愛戴,被尊稱為“大禹”,舜年老時禪讓位于禹,成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首領,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所以禹又是奴隸制國家國王,故選D項。堯只是“部落聯盟首領”,排除A項。黃帝只是“部落聯盟首領”,排除B項。舜只是“部落聯盟首領”,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大禹。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大禹的相關史實。5.【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約 80 多個藏粟的窖穴,窖穴里殘存了大量粟的化石”“少量破碎的彩陶”,結合所學可知,距今約6000年陜西西安半坡村居民開墾土地,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粟,生活用具主要是彩陶,由此此推測他們發掘的是半坡遺址,故選C項。元謀人遺址處于舊石器時代早期,還沒有進入農耕生活時代,排除A項。山頂洞人遺址外于舊石器時代晚期,還沒有進入農耕生活時代,排除B項。河姆渡遺址位于長江流域,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水稻,使用黑陶,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半坡遺址,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半坡遺址的相關史實。6.【答案】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戰國中期以后”“逐漸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結合所學可知,戰國時期,七雄之間的兼并戰爭連綿不斷,戰國中期以后,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先后崛起,地處西部渭水流域的秦國逐漸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位于地圖中的①處,故選A項。②是趙國,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③是魏國,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④是齊國,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戰國七雄。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地圖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戰國七雄的相關史實。7.【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據題干“百家爭鳴”“韓非子”,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圖片信息反映的是戰國時期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故選D項。春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主張“無為而治”,排除A項。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主張“以德治國”,排除B項。戰國時期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百家爭鳴。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8.【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據題干“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世界的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體現了相互的辯證法思想,因此中醫學的辨證論治與道家學派思想相一致,故選A項。墨家主張兼愛非攻,與辯證論治不符合,排除B項。法家宣揚以法治國,與辯證論治不符合,排除C項。兵家提出知己知彼,與辯證論治不符合,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諸子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9.【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對于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的原因,那就是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戰國授田制(或土地私有制)的確立”,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并推廣,標志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促使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確立,故選D項。春秋戰國時期,青銅業、手工業有所發展,但不是生產力進步的標志,排除A項。春秋戰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開始萌芽,并非是進一步發展,排除B項。土地所有制發生了根本變化是生產力進步的結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進步的標志。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熟練掌握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相關史實。10.【答案】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都江魚嘴”“岷江”,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故選C項。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排除A項。都江堰是綜合性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灌溉、水運等多功能,排除B項。都江堰的修建,解決了成都平原水忠,而不是整個四川地區水患,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都江堰。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都江堰的相關史實。11.【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良渚古城被長達6000米城墻包圍,良渚古城遺址憑借高大的宮殿臺基、完整的城墻遺址、古老而龐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數以千計象征權力與信仰的精美玉器、玉璧、玉鉞,刻符罐和玉琮以及大量的玉鉆芯以及考古發現的刻在器皿上的像性文字,像性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年。呈現了一個文明古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世界,有力地證明了5000年前,中國已出現了城市文明形態,已經進入早期國家形態。從這個角度來說,良渚古城遺址無疑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從規模和內涵來看,良渚古城在世界同類遺址中極為罕見,堪稱“中華第一城”, 曾多次列入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ABD三項和題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良渚王城是題干學者所說的“這里”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良渚王城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良渚王城的史實。12.【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據題干“始皇帝為‘新制度的第一人’”,結合所學可知,秦朝統一全國,為加強統治,秦始皇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故選B項。秦朝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各自為政 此消彼長”不符合秦朝史實,排除A項。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在地方上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C項。西漢初年,在地方政治體制上實行的是郡縣制封國制并行,權力制衡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相關史實。13.【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李伊是秦朝的一名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得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可知,御史大夫,執掌全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B項正確;丞相,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故A不合題意,排除A項;太尉是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不合題意,排除C項;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的長官叫守,故D不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知識再現能力。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直接得出結論,難度適中。14.【答案】D【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據題干“楚漢之爭”“約法三章”“垓下之戰”,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07年,劉邦攻陷秦都咸陽,與民“約法三章”,贏得人心;之后,劉邦與項羽為爭奪帝位,開展了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垓下之戰”,項羽兵敗,劉邦建立漢朝,故與材料中關鍵詞相關的歷史人物是劉邦和項羽,故選D項。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項羽、劉邦,與秦始皇 李斯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項羽、劉邦,與趙高 秦二世無關,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項羽、劉邦,與陳勝 吳廣無關,故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楚漢之爭,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楚漢之爭的相關史實。15.【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西漢初年,經濟凋敝,殘破荒涼,國力較弱,百廢待興,為穩定社會局勢,恢復發展生產,統治集團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故選C項。公元前207年,劉邦破咸陽,與民“約法三章”,穩定三秦,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西漢初年,首要任務是穩定統治、恢復生產,采取的是休養生息,與君主專制無關,排除B項。春秋時期,強大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義進行重征戰,爭奪霸主地位,以號令諸侯,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漢初休養生息政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的相關史實。16.【答案】(1)司母戊鼎 甲骨文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甲骨文 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中國早期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干欄式建筑 農作物種植 家畜飼養的出現 聚落 磨制石器的發展【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圖1圖2”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圖1是商朝時期的青銅精品“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圖2是商朝時期的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中國早期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據材料二“圖3”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圖3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欄式建筑。根據所學可知,河姆渡文化已進入了農耕時代,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聚落和磨制石器的發展是我國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故答案為:(1)司母戊鼎、甲骨文。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甲骨文 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中國早期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干欄式建筑。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聚落和磨制石器的發展。【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朝青銅器與甲骨文。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商朝文化的相關史實。(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早期農耕生活。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我國早期農耕文明的相關史實。17.【答案】(1)商鞅變法 廢除井田制;鼓勵耕織;獎勵軍功(2)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統一文字【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及耕戰之賞”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體現了商鞅變法的措施廢除井田制;鼓勵耕織;獎勵軍功。(2)據材料一“傾鄰國而雄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據材料二“圖1”“丞相、御史大夫、大尉”“郡守縣令”并結合所學可知,圖1反映了秦朝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據材料二“圖2”并結合所學可知,圖2反映的是秦朝統一文字。故答案為:(1)商鞅變法 廢除井田制;鼓勵耕織;獎勵軍功。(2)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統一文字。【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的作用。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秦朝鞏固統一的相關史實。18.【答案】錯誤【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學時代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它能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豐富而厚重的底色,我們應該重視中學生活,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實現夢想。所以在中學時代我們就可以為將來的職業做好準備,因此題干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19.【答案】正確【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中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這段時間并不是很長,卻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所以題干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隨著身心的不斷發展,我們開始深入探尋生命的奧秘,滿懷好奇地撩開精神世界的面紗;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我們開始主動發現和認識自己;隨著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越發具體而深入;隨著生活體驗的日漸豐富,我們開始自覺磨礪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義,這將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20.【答案】正確【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所以題干中的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努力的認識,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21.【答案】錯誤【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在學習,終生都需要學習,即使離開了學校,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所以 大學畢業后就不用再學習的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義的認識,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量巨大,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實踐中的問題層出不窮,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增強自我更新、學以致用的能力。22.【答案】錯誤【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講義氣”、“夠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其實,當朋友誤人歧途,不予規勸甚至推波助瀾,反而會傷害朋友,傷害友誼。所以題干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友誼的澄清的認識,友誼需要澄清的問題有: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友誼不能沒有原則。23.【答案】正確【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的才華。所以題干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做更好的自己的認識,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揚長避短,主動改正缺點,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更是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的。24.【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學生活的序幕剛剛拉開,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據此可知,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半”這啟示我們要珍惜七年級新起點,從點滴做起,為明天付出不解的努力,所以D正確。A錯誤, 把七年級的課程學好只是打好基礎,今后的學習還需要不懈的努力。B錯誤,學習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C錯誤,認識新同學,與老師主動溝通只是一個開始,并不能說明就成功了一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饋贈給我們成長的禮物的認識,進入初中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一個新起點。新起點不僅是指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一個小學生成長為初中生,有新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階段度過青春期,為今后的升學和就業奠定基礎,這是我們發展的新階段,必須要好好珍惜。25.【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歌曲《少年》 的歌詞體現的是要做一個有理念,有信念,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少年,這啟示我們, 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 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 面對挫折,我們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堅強的意志,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僅僅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的觀點片面,少年的夢想還需要與時代的脈搏和中國夢緊密相連。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和戰勝挫折的認識,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不懈地追夢、圓夢才能改變生活,改變我們自己。26.【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少年強則國強, 這需要我們少年有夢, 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 要將自己的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 向榜樣學習,立志報效祖國 ,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 就能成功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和努力的認識,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 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27.【答案】B【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李剛在暑假里可沒有閑著,他先是陪爸爸媽媽外出旅游,認識了祖國的山川河流;然后還到了科技館、博物館,感覺大開眼界,這說明 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 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所以旅游的見聞也是學習。我們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所以①③正確。②錯誤,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不能只專注于課本知識的學習。④錯誤,選項觀點沒有認識到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認識,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例如,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思考、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會做人等。28.【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漫畫反映一些人做事只會埋頭苦干,而不講究方法,結果效率低下,這啟示我們,要善于學習,掌握科學的方法,所以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學會學習的認識,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意味著要善于從生活中汲取養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29.【答案】D【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據此可知,將人比作一面鏡子,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得失,這說明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自己,促進我們的發展,所以D正確。A錯誤,認識自己的途徑除自我評價外,還有他人評價,從生理、社會、心理等方面來認識自己。ABC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的認識,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自我評價,能幫助我們接受自己,對自己抱有正確的態度,不驕傲也不自卑;能幫助我們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30.【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中的無字之書,指參與社會實踐,因此,這告訴我們要 既重視書本學習又重視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所以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在實踐中學習的認識,實踐出真知。在實踐中,我們與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觀實際,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實踐中,我們錘煉自己,豐富人生經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31.【答案】C【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切記不要與自己的平凡為敵,也沒有必要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這告訴我們要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所以C正確。A錯誤,缺點不能隱藏,我們要主動改正缺點。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應排除。D錯誤,我們要欣賞自己的獨特,欣賞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努力,欣賞自己為他人的奉獻,而不是欣賞自己的全部。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的認識,接納自己,需要接納自己的全部。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納自己的性格,也接納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納自己的現在,也接納自己的過去。接納自己滿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有時候會很難接納自己,需要樂觀的態度,更需要勇氣和智慧。32.【答案】C【知識點】網絡交往【解析】【分析】漫畫反映人們通過網絡進行交流,這啟示我們,網上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拓展了我們的交往圈,網上交往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網絡交往可以舒緩壓力,拓展人際交往圈,豐富我們的生活,所以沒有任何好處的觀點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交友的認識,網絡交往有利有弊,我們要發揮網絡的利,盡量避免網絡的弊。要在網絡交往中學會自我保護,慎重將網友轉化為現實的朋友,認清現實交往的重要性。33.【答案】D【知識點】網絡交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虛擬世界的交往,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為此,網上的“大哥”多次要求張紅將她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等告訴他,張紅應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增強法律意識,明辨是非,謹慎交友,所以①②④正確。③錯誤,網絡有利有弊,我們要合理利用,而不是遠離網絡。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交友的認識,在網絡上交友,需要考慮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34.【答案】(1)正確能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理由:呵護友誼,需要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如果處理得當,沖突可以把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2)錯誤或難以得到友誼;理由:建立友誼,需要開放自己。建立友誼的過程中,會有驚喜,會有意外,還會有點兒冒險。無論怎樣,敞開心扉,主動表達,朋友才不會彼此錯過。(3)錯誤或得不到友誼;理由: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在行動前要有恰當的期待,即使對方拒絕,也并不意味著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嘗試不成功,別氣餒,只要真誠待人,我們就有機會找到朋友【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1)小梁面對同學的過失進行寬容,這是能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的表現,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呵護友誼,需要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處理沖突要學會 換位思考。不要只忙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要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沖突可以把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 根據所學,小文做法是錯誤的。理由可能從建立友誼需要開放自己等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3)小明的做法是錯誤的,根據所學,理由可以從 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具體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呵護友誼和建立友誼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呵護友誼,需要用心去關懷對方,學會尊重對方,正確處理沖突,學會承受并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35.【答案】(1)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學習可以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幸福生活奠基。(2)理論: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或平均學習保持率)不一樣。評析:小李同學的觀點是正確的。他講的“模擬政協、聽證會、辯論賽”等環節屬于學習金字塔中“實際演練/做中學”“馬上應用”的學習方法,老師講解屬于“聽講”的學習方法,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前者的學習效果(或平均學習保持率)要比后者好。(3)小劉:學習方法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他可以保持自己看書的學習方法。但是,他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更好,他今后要多參加小組討論。小楊:為同學講解題目屬于“馬上應用/教別人”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對自己鞏固所學知識是效果最好的,盡管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總體上,不會影響學習的,他今后要盡己所能為同學講解題目。【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學習的重要性可以從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還可以充實生活,學習是激發我們前進的動力,學習可以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幸福生活奠基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學習金字塔顯示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的保持率不同,這告訴我們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 不一樣。小李的觀點是正確的。理由可以從“實際演練/做中學”“馬上應用”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比只聽講的學習效果好,據此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3) 小劉同學:我不想參加小組討論,感覺自己看書效果更好,這沒有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意義,因此建議可以從要善于運用不同學習方法,多參加小組討論等方面回答。小楊同學 不喜歡同學向我請教問題 ,認為這樣浪費時間,因此,可以告訴他“馬上應用/教別人”的學習方法的好處,建議他要 盡己所能為同學講解題目,這更有利于鞏固自己的知識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意義和學會學習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習,打開了生命的視窗,讓我們面前的世界變得更廣闊、更精彩;學習,拓展了新的通道,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學習,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錢江片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錢江片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