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與歷史·道德與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1.(2023九上·舟山期中)不懈的探索是中國近代史的主題之一。下列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 )①“民主”“科學”②“自強”“求富”③“維新變法”④“民族”“民權”“民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民主”“科學” 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開始于1915年;“自強”“求富”是洋務運動的口號,時間是19世紀60—90年代;“維新變法”發生在898年;“民族”“民權”“民生”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內容,提出時間是1905年。因此先后順序是②③④①,B項正確,AC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運動,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運動的時間和口號,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2023九上·舟山期中)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國近代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是( )A.同盟會 B.興中會 C.強學會 D.光復會【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興中會是中國國民黨最早的前身,是孫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創建的中國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A項正確;強學會是清末資產階級創立的第一個維新派政治團體,排除B項;維新派聯合朝中大臣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定期集會講演,他們又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排除C項;1903年11月,以龔寶銓組織的軍國民教育會暗殺團為基礎,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復會,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興中會,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3.(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列國家組合,均屬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陣營的是( )①法國②意大利③俄羅斯④奧匈帝國⑤德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前由于帝國主義之間矛盾的激化,歐洲形成了由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協約國集團和由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組成的同盟國集團,兩大軍事集團的爭奪,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德國、奧匈帝國和組成了同盟國集團。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知識點,應把握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有關知識。4.(2023九上·舟山期中)歷史事件之間存在內在聯系。下列表格中的歷史事件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聯的是( )選項 原因 結果A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五四運動爆發B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發動西安事變C 鞏固新生政權 抗美援朝戰爭D 世界格局多極化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A項A存在直接因果關聯,1919年,英、法、美操縱的巴黎和會,竟在對德和約上規定把原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五四運動,不符合題意;B項B不存在直接因果關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黨中央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西安事變的根本原因是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不符合題意;C項C因果關系顛倒,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不符合題意;D項D不存在直接因果關聯,1995年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其宗旨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它的成立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聯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5.(2023九上·舟山期中)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要實地考察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足跡,他們去的地方應該有( )①甘肅會寧②江西瑞金③陜北吳起鎮④上海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陳毅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隊伍和湘南的農民武裝與毛澤東在井岡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這時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轉戰貴州,攻占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長征勝利。中國工農紅軍沒有到過上海。C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工農紅軍的相關歷史知識。6.(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面四幅圖描述的是紅軍長征路線上真實情景,其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向湘西前進,途中遭受到敵人的圍追堵截,雖然沖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但損失慘重。遵義會議以后,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急行軍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接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進入甘肅。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到達甘肅會寧,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紅軍長征。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7.(2023九上·舟山期中)口號與主張蘊涵著時代的特征。下列中國近代史上的口號或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 )①振興中華②還我青島③抗日救亡④民主、共和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1894年11月,孫中山和20多個進步華僑在美國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第一次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②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前集會,隨后舉行示威游行,隊伍中喊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等口號。③抗日救亡是抗日戰爭的口號,從日本侵略中國開始;②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口號,辛亥革命發生的時間是1911年;故正確答案為①④②③,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注意識記中國近代史上重要事件的口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8.(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圖為抗日戰爭時期某戰役的示意圖。這場戰役( )①是由彭德懷指揮的戰役②振奮了抗戰勝利的信心③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④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為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的形勢示意圖。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指揮下,先后共出動100多個團約20萬人,在華北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史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③④錯誤。A項①②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百團大戰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9.(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列對全民族抗戰中著名戰役評價正確的是( )①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②臺兒莊戰役是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③武漢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④淞滬會戰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①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①項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②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②項符合題意;以武漢會戰結束為標志,中國抗日戰爭開始進入戰略相持階段,③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不正確,排除③項;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④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不正確,排除④項;故①②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淞滬會戰、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的相關史實。10.(2023九上·舟山期中)老師將同學們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歸納整理如下,其中有錯誤的是( )①平型關戰役,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②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反抗之下,意、德、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先后投降③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決戰的序幕④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為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做了政治上、軍事上的準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屢敗的歷史,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洗雪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危亡到復興的偉大轉折點,①錯誤。德國是在1945年5月8日投降,日本是在1945年8月16日;意大利投降是在1943年,所以法西斯國家戰敗投降的先后順序是意、德、日,②正確。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向國民黨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直逼武漢,威脅南京,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③錯誤。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④錯誤。①③④錯誤,符合題意,選擇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與理解。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1.(2023九上·舟山期中)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小秦選取下圖資料參與課堂主題探究活動。你認為該探究活動的主題是( )A.關注民生實事,提升幸福指數 B.堅持經濟建設,加快經濟發展C.堅持自主創新,鑄造國之重器 D.彰顯航天實力,激發民族自信【答案】C【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圖片資料反映中國突破美國GPS核心技術封鎖,自行研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突破美國5G芯片技術封鎖,研制出華為mate60por,這體現我國堅持自主創新,鑄造國之重器,所以C正確。A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與圖片資源無關。D錯誤,航天實力沒有全面體現圖片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12.(2023九上·舟山期中)細讀《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其中的話語溫暖又給力:“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騰出的資金千方百計惠企裕民,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 )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同等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高質量發展,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騰出的資金千方百計惠企裕民,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這說明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①④正確。②錯誤,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③錯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共同富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13.(2023九上·舟山期中)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杭州亞運會將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到訪,為了解決游客需使用多個APP獲取服務的痛點,“智能亞運一站通”應運而生。它打通了各類亞運場景,集成各類城市服務,為用戶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便捷服務。“智能亞運一站通”會根據用戶的觀賽計劃,結合美食、酒店、娛樂、景點、演出、交通等場景,為亞運觀眾定制專屬亞運觀賽旅游計劃,打造“千人千面”的數字觀賽服務。這( )①彰顯了創新改變生活,生活因創新而美好②表明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有利于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④有利于促進體育、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展示中國的自信與實力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智能亞運一站通”打通了各類亞運場景,集成各類城市服務,為用戶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便捷服務,打造“千人千面”的數字觀賽服務,這彰顯創新改變生活,生活因創新而美好,有利于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促進體育、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展示中國的自信與實力,所以①③④正確。②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及其作用的認識,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魄,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14.(2023九上·舟山期中)相關部門政府網站開展2023“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聽取網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這是連續第九年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開展網民建言征集活動。這一活動( )①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政意識②有利于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③有利于保障公民行使監督權④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政府網站開展2023“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聽取網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公民的參政意識,促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我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間接行使國家權力。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的認識,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途徑,以不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15.(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邊漫畫《不作為不擔當》警示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①科學立法、杜絕徇私、瀆職②有權必有責,克服懶政、怠政③法定職責必須為,要敢于擔當④法無授權不可為,行使權力可任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漫畫反映國家對不作為不擔當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問責處理,這警示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要敢于擔當,有權必有責,克服懶政、怠政,所以②③正確。①錯誤,我國人大行使立法權,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立法權。④錯誤,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不可任性。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行政機關的職責的認識,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16.(2023九上·舟山期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了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基本原則:建立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措施,統籌推進跨行業、企業統一監測系統建設,為利用大數據反詐提供制度支持等。此外,還加強對涉詐相關非法服務、設備、產業的治理;明確法律責任,加大懲處力度。這表明( )①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②法律能懲惡揚善、伸張正義③法律為我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④網絡詐騙危害大,應該盡量不使用或減少使用網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建立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措施,統籌推進跨行業、企業統一監測系統建設,為利用大數據反詐提供制度支持等,這表明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法律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為我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選項觀點沒有認識到網絡的積極作用,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法治中國和法律的作用的認識,建設法治中國,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17.(2023九上·舟山期中)觀察如圖漫畫,下列關于是否推廣和應用“共享快遞盒”的說法,你支持的是( )①雨辰:否,為了保障經濟發展,多用些資源也值得②小敏:是,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③曉彤:否,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無需重復利用④心怡:是,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包裝污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漫畫反映推廣和應用“共享快遞盒”,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少砍樹,這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包裝污染,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所以②④正確。①錯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關系,要合理利用資源,而不是多用資源。③錯誤,我國資源總體緊缺,要節約。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可持續發展道路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認識,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18.(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告訴我們( )①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對人口快速增長要控制②老齡化加劇成為我國人口狀況的新特點③針對圖中難題的根本之策是提高人口素質④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利于解決圖中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 圖中《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 顯示我 國60歲以來的老年人人口比重大,與2010年相比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這說明老齡化加劇成為我國人口狀況的新特點。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有利于解決圖中的問題,所以②④正確。①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圖示中沒有體現,應排除。③錯誤,針對圖中難題關鍵是鼓勵生育,而不是提高人口素質。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人口問題及解決方法的認識,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19.(2023九上·舟山期中)從飛天夢圓到圓夢天宮,幾代中國航天人用二十年的時間,在前期打下的扎實基礎上,穩步完成了“三步走”戰略任務,建成了自主建造、獨立運行的“天宮”空間站,在建設航天強國、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彪炳史冊的“里程碑”,在浩瀚宇宙書寫了用航天夢托舉中國夢的壯麗篇章。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②幾代中國航天人接續奮斗,走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③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④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從飛天夢圓到圓夢天宮,幾代中國航天人用二十年的時間,在前期打下的扎實基礎上,穩步完成了“三步走”戰略任務,建成了自主建造、獨立運行的“天宮”空間站,從中我們感受到 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幾代中國航天人接續奮斗,走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所以①②③④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20.(2023九上·舟山期中)我們可以從下圖中得到的結論是( )①人口平穩增長基數大②勞動力人口資源充沛③人口素質不斷提高④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材料中兩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總數達13.4億和14.1億,這說明我國人口平穩增長,基數很大。60歲以上的人口比重明顯提高,這說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所提高,這說明我國人口素質不斷提高,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圖示沒有涉及勞動力人口資源充沛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人口問題的認識,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1.(2023九上·舟山期中)穿越歷史風煙,追憶時代現場,高舉革命旗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武昌首義】從1904年科學補習所成立開始,湖北革命黨人先后建立了日知會、湖北軍隊同盟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到1911年7月,在總數1.5萬人的湖北武漢新軍中,有組織的革命黨人近2000人,經聯系而同情革命的達4000余人。——摘編自王先明《中國近代史(1840—1949)》【民國初創】孫中山先生生平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主要大事1894年 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 密謀廣州起義1905年 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在《民報》發刊詞中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1906年 赴東南亞各地募集革命經費,成立同盟會支部1907年 策劃、參加廣西起義(鎮南關起義)1911年 (武昌起義時)在海外奔走,為起義籌募經費1912年 孫中山被選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辛亥績業】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斷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據1912年3月5日《時報》刊載的文章《新陳代謝》(1)根據材料,概括武昌爆發辛亥革命“首義”的條件。(2)根據材料,概述孫中山為何能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辛亥革命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答案】(1)條件:武漢地區群眾基礎較好;革命團隊進行了長期的準備;湖北新軍傾向于革命。(2)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3)影響: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促進了教育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近代化。【知識點】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材料“從1904年科學補習所成立開始,湖北革命黨人先后建立了日知會、湖北軍隊同盟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到1911年7月,在總數1.5萬人的湖北武漢新軍中,有組織的革命黨人近2000人,經聯系而同情革命的達4000余人。”可知,武昌爆發辛亥革命“首義”的條件:武漢地區群眾基礎較好;革命團隊進行了長期的準備;湖北新軍傾向于革命。(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他多年來奔走倡導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對中國政治前途有著深遠的影響。孫中山之所以能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因為他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國內外的聲望、政治解決的需要、各方勢力的支持、民主選舉的程序、革命形勢的要求以及他個人的政治影響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孫中山成為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最佳人選。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原因: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3)根據材料“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斷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并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促進了教育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近代化。【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孫中山、辛亥革命的影響等相關史實。22.(2023九上·舟山期中)2022年1月1日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20周年紀念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料一:圖一《民報》,圖二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資料二:辛亥革命……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打破了歷代王朝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陳旭鹿《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資料三:中國人民一切困苦之總原因,在帝國主義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僅在推翻軍閥,尤在推翻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1924年11月10日,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圖一 孫中山等走出國民黨一大會場 圖二 黃埔軍校舊址大門(1)寫出創辦《民報》的革命政黨的名稱,并指出該革命政黨的性質及指導思想。(2)根據材料一中圖二及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3)孫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北伐戰爭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中圖一、圖二說明孫中山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作了哪些努力?北伐戰爭取得了什么成果?【答案】(1)革命政黨的名稱:中國同盟會性質:資產階級性質。指導思想:三民主義(2)說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3)目的:推翻軍閥和帝國主義。努力:促成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創建黃埔軍校。成果: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在成立大會上,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選舉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建立領導機構。大會決定創辦《民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2)根據材料一圖二“黃埔軍校舊址大門”及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打破了歷代王朝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北伐戰爭的目的是推翻軍閥和帝國主義。材料三中圖一、圖二說明孫中山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作出的努力:促成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創建黃埔軍校。北伐戰爭取得的成果: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同盟會、北伐戰爭、辛亥革命、國共第一次合作等相關史實。23.(2023九上·舟山期中)文明交流與碰撞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明交流】材料一:正是這些路,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及絲綢茶葉、瓷器等傳到了世界各國……將中亞的駿馬、葡萄等,西亞的樂器、數學……將美洲的棉花、番薯等輸入中國。——摘編自陳文斌《品讀世界文明史》【文明互鑒】材料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一個合適的政治制度,這個制度保障社會有寬松平和的環境,讓人們追求個人的目標。……英國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創新,使后來西方各國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時,都自覺不自覺地以英國為榜樣。——唐晉主編《大國崛起》材料三:斷然廢舊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舊弊,舉凡一切均效法列強,以圖傲視亞洲諸國。——日福澤諭吉(1885年)【文明碰撞】材料四: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率先開始,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客觀上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英國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炮廠【文明依存】材料五:(1)材料一中文明傳播的“這些路”是指什么?(2)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與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相同之處?(3)根據圖文資料,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如何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4)根據材料五,說說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答案】(1)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新航路的開辟。(2)歷史事件:日本明治維新。共同點:①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12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都推動了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④都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等。(3)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清政府開展“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4)①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②中國戰場的戰區面積廣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③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持續作戰時間最長的戰場;④中國軍民參戰人數多,抗擊日軍人數多,付出巨大犧牲,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知識點】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新航路的開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日本明治維新【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正是這些路,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及絲綢茶葉、瓷器等傳到了世界各國……將中亞的駿馬、葡萄等,西亞的樂器、數學……將美洲的棉花、番薯等輸入中國”可知,材料一中文明傳播的“這些路”是指絲綢之路、新航路。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維新,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日本明治維新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相同之處是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3)根據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后,為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清政府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開展“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4)根據材料五可知,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抗擊了大部分日軍,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鴉片戰爭、洋務運動、抗日戰爭的勝利等相關史實。24.(2023九上·舟山期中)【追求創新】材料一 2023年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材料二 根據政府對《中國制造2025》的解讀,在全球制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于第三梯隊,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制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制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制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在芯片、軟件、醫學技術、發動機、汽車、飛機、新材料、機器人、機床、農業技術等領域,中國全面落后于發達國家。(1)近年來,除神舟系列外,我國還取得了哪些科技創新成果?試舉兩例。(2)結合上述材料,說說我國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3)請你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幾點合理化建議。【答案】(1)如: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成功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建造成功;C919國產大飛機;北斗導航系統;復興號高鐵等(2)①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②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等。(3)①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②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③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本題根據時事回答即可,如: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成功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建造成功;C919國產大飛機;北斗導航系統;復興號高鐵等。(2) 在全球制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于第三梯隊,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制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這說明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 。在芯片、軟件、醫學技術 等領域,中國全面落后于發達國家,這說明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此外,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等。據此組織答案即可。(3)根據所學,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建議可以從要 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我國的科技發展現狀,創新及其作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25.(2023九上·舟山期中)民主與法治。材料一 《中國的民主》白皮書深刻指出:“在中國,國家各項制度都是圍繞人民當家作主構建的,國家治理體系都是圍繞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運轉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上連黨心、下接民心,作為范例被寫入《中國的民主》白皮書。目前,31個省區市全部開展了“領導留言板”群眾留言辦理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300萬件群眾意見建議獲得各地區各部門回復辦理,涵蓋百姓日常瑣事、社會治理難事、國家發展大事。某市通過“民意小圓桌”“民生圓桌會”“居民議事會”等平臺,先后召開56次民意征集會,收集群眾意見860余條,最終確定了建設助老健康、教育等“7+X”服務空間和“幸福薈”的民生綜合體。材料二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會理想,也是偉大的社會實踐和長期的系統工程。建設法治中國,需要不斷提升全體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引導全體公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部印發了《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為了加強學校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學校準備開展校園法治文化宣傳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1)上述材料傳遞出哪些信息?(2)請你圍繞關鍵詞“法治”為學校的電子顯示屏提供兩條宣傳標語。(3)學校準備成立普法宣講團,你認為宣講團成員應具備哪些素質?【答案】(1)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征;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最管用、最廣泛、最管用的民主;④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⑤人民通過民主監督等形式參與民主政治建設、公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⑥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2)①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②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3)①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②關心國家法治建設。③遵紀守法。④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在中國,國家各項制度都是圍繞人民當家作主構建的,國家治理體系都是圍繞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運轉的,這表明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征,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這說明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300萬件群眾意見建議獲得各地區各部門回復辦理,涵蓋百姓日常瑣事、社會治理難事、國家發展大事 ,這說明我國公民民主意識不斷增強, 人民通過民主監督等形式參與民主政治建設。某市通過“民意小圓桌”“民生圓桌會”“居民議事會”等平臺,先后召開56次民意征集會最終確定了建設助老健康、教育等“7+X”服務空間和“幸福薈”的民生綜合體,這說明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據此組織答案。(2)本題的宣傳標語體現建設法治中國即可,如: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3)本題為開放性的試題,宣講團成員的素質可以從要有法律知識, 遵紀守法,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的國家性質,新型民主,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法治的意義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來越切實的保障。26.(2023九上·舟山期中)2023年8月14日至19日,“尋文化同源之史立中華傳承之志”第二屆深港澳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順利開展。現在邀請你共同參與“云研學”,深入其中的三條路線“山海同貌”“經濟同體”和“文化同心”進行探索。路線一 山海同貌本次研學的一站是西涌沙灘。為了保護好這條美麗的海岸線,大鵬新區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陸海統籌、“三生”(生態、生產、生活)互動,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堅持先行先試、重點突破,結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行動方案,優化生態保護與發展格局,率先全面建成“水清灘凈、岸綠灣美、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路線二 經濟同體本次研學中有一站,是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邁瑞醫療、聯影醫療、先健科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牽頭組建,于2020年4月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建設,落戶深圳龍華,是深圳市首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也是國家在醫療器械領域設立的唯一創新中心。短短三年間,在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等單位的支持下,國創中心牽頭重大應急事項,研制的首臺ECMO獲得注冊認證,一舉填補了國內長期空白;聯合股東單位聯影研發的全球首臺5.0T人體全身醫學磁共振成像系統,解決了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首次實現了超高場磁共振全身臨床成像。路線三 文化同心大潮起珠江 ——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館 館內全面、生動和立體地展現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歷程和輝煌成就。客家民俗博物館“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是全國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被譽為"客家文化的活化石"。體現了深圳本土客家人勤勞勇敢、自耕自足、奮斗不息的精神,為研究深圳歷史、文化、民俗和建筑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鶴湖新居羅氏家族的良好家風家訓還頗有教育意義。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屬于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還原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營救文化名人的場景。(1)請結合路線一,請問大鵬新區的做法,涉及到的基本國策依據和發展戰略依據是什么?(2)請結合路線二和“創新驅動發展”相關知識,談談如何推動高性能醫療器械進一步突破瓶頸、填補空白?(3)請結合路線三,請你按照時間和文化邏輯設計一條研學路線,并說明理由。【答案】(1)基本國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2)①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②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③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3)路線:青島市古琴協會→貝雕工藝展覽館→鋦工藝博物館→春和樓飯店理由:體驗傳統九嶷派古琴斫琴技藝,聆聽琴弦間的深遠余韻,體會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意境;近距離接觸從貝殼到青島貝雕工藝品的蛻變過程,欣賞現代貝雕工藝品,感受貝雕藝術的絢麗色彩;觀摩體驗“王門鋦”宮廷鋦瓷獨門絕技,欣賞陳氏鋦藝瓷器的涅槃之美;現場觀摩非遺傳承人介紹香酥雞制作過程,品嘗“齊魯非遺宴”。【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大鵬新區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陸海統籌、“三生”(生態、生產、生活)互動,這涉及了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2)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 推動高性能醫療器械進一步突破瓶頸可以從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路線合理即可,如:青島市古琴協會→貝雕工藝展覽館→鋦工藝博物館→春和樓飯店。理由可以從體驗傳統九嶷派古琴斫琴技藝,欣賞現代貝雕工藝品,感受貝雕藝術的絢麗色彩,欣賞陳氏鋦藝瓷器的涅槃之美,現場觀摩非遺傳承人介紹香酥雞制作過程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中華文化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1 / 1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與歷史·道德與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1.(2023九上·舟山期中)不懈的探索是中國近代史的主題之一。下列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 )①“民主”“科學”②“自強”“求富”③“維新變法”④“民族”“民權”“民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2.(2023九上·舟山期中)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國近代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是( )A.同盟會 B.興中會 C.強學會 D.光復會3.(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列國家組合,均屬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陣營的是( )①法國②意大利③俄羅斯④奧匈帝國⑤德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4.(2023九上·舟山期中)歷史事件之間存在內在聯系。下列表格中的歷史事件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聯的是( )選項 原因 結果A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五四運動爆發B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發動西安事變C 鞏固新生政權 抗美援朝戰爭D 世界格局多極化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A.A B.B C.C D.D5.(2023九上·舟山期中)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要實地考察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足跡,他們去的地方應該有( )①甘肅會寧②江西瑞金③陜北吳起鎮④上海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面四幅圖描述的是紅軍長征路線上真實情景,其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7.(2023九上·舟山期中)口號與主張蘊涵著時代的特征。下列中國近代史上的口號或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 )①振興中華②還我青島③抗日救亡④民主、共和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8.(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圖為抗日戰爭時期某戰役的示意圖。這場戰役( )①是由彭德懷指揮的戰役②振奮了抗戰勝利的信心③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④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列對全民族抗戰中著名戰役評價正確的是( )①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②臺兒莊戰役是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③武漢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④淞滬會戰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10.(2023九上·舟山期中)老師將同學們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歸納整理如下,其中有錯誤的是( )①平型關戰役,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②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反抗之下,意、德、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先后投降③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決戰的序幕④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為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做了政治上、軍事上的準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3九上·舟山期中)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小秦選取下圖資料參與課堂主題探究活動。你認為該探究活動的主題是( )A.關注民生實事,提升幸福指數 B.堅持經濟建設,加快經濟發展C.堅持自主創新,鑄造國之重器 D.彰顯航天實力,激發民族自信12.(2023九上·舟山期中)細讀《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其中的話語溫暖又給力:“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騰出的資金千方百計惠企裕民,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 )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同等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高質量發展,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13.(2023九上·舟山期中)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杭州亞運會將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到訪,為了解決游客需使用多個APP獲取服務的痛點,“智能亞運一站通”應運而生。它打通了各類亞運場景,集成各類城市服務,為用戶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便捷服務。“智能亞運一站通”會根據用戶的觀賽計劃,結合美食、酒店、娛樂、景點、演出、交通等場景,為亞運觀眾定制專屬亞運觀賽旅游計劃,打造“千人千面”的數字觀賽服務。這( )①彰顯了創新改變生活,生活因創新而美好②表明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有利于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④有利于促進體育、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展示中國的自信與實力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4.(2023九上·舟山期中)相關部門政府網站開展2023“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聽取網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這是連續第九年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開展網民建言征集活動。這一活動( )①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政意識②有利于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③有利于保障公民行使監督權④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邊漫畫《不作為不擔當》警示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①科學立法、杜絕徇私、瀆職②有權必有責,克服懶政、怠政③法定職責必須為,要敢于擔當④法無授權不可為,行使權力可任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3九上·舟山期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了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基本原則:建立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措施,統籌推進跨行業、企業統一監測系統建設,為利用大數據反詐提供制度支持等。此外,還加強對涉詐相關非法服務、設備、產業的治理;明確法律責任,加大懲處力度。這表明( )①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②法律能懲惡揚善、伸張正義③法律為我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④網絡詐騙危害大,應該盡量不使用或減少使用網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3九上·舟山期中)觀察如圖漫畫,下列關于是否推廣和應用“共享快遞盒”的說法,你支持的是( )①雨辰:否,為了保障經濟發展,多用些資源也值得②小敏:是,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③曉彤:否,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無需重復利用④心怡:是,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包裝污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3九上·舟山期中)下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告訴我們( )①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對人口快速增長要控制②老齡化加劇成為我國人口狀況的新特點③針對圖中難題的根本之策是提高人口素質④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利于解決圖中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9.(2023九上·舟山期中)從飛天夢圓到圓夢天宮,幾代中國航天人用二十年的時間,在前期打下的扎實基礎上,穩步完成了“三步走”戰略任務,建成了自主建造、獨立運行的“天宮”空間站,在建設航天強國、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彪炳史冊的“里程碑”,在浩瀚宇宙書寫了用航天夢托舉中國夢的壯麗篇章。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②幾代中國航天人接續奮斗,走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③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④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2023九上·舟山期中)我們可以從下圖中得到的結論是( )①人口平穩增長基數大②勞動力人口資源充沛③人口素質不斷提高④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2023九上·舟山期中)穿越歷史風煙,追憶時代現場,高舉革命旗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武昌首義】從1904年科學補習所成立開始,湖北革命黨人先后建立了日知會、湖北軍隊同盟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到1911年7月,在總數1.5萬人的湖北武漢新軍中,有組織的革命黨人近2000人,經聯系而同情革命的達4000余人。——摘編自王先明《中國近代史(1840—1949)》【民國初創】孫中山先生生平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主要大事1894年 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 密謀廣州起義1905年 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在《民報》發刊詞中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1906年 赴東南亞各地募集革命經費,成立同盟會支部1907年 策劃、參加廣西起義(鎮南關起義)1911年 (武昌起義時)在海外奔走,為起義籌募經費1912年 孫中山被選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辛亥績業】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斷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據1912年3月5日《時報》刊載的文章《新陳代謝》(1)根據材料,概括武昌爆發辛亥革命“首義”的條件。(2)根據材料,概述孫中山為何能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辛亥革命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22.(2023九上·舟山期中)2022年1月1日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20周年紀念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料一:圖一《民報》,圖二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資料二:辛亥革命……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打破了歷代王朝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陳旭鹿《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資料三:中國人民一切困苦之總原因,在帝國主義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僅在推翻軍閥,尤在推翻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1924年11月10日,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圖一 孫中山等走出國民黨一大會場 圖二 黃埔軍校舊址大門(1)寫出創辦《民報》的革命政黨的名稱,并指出該革命政黨的性質及指導思想。(2)根據材料一中圖二及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3)孫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北伐戰爭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中圖一、圖二說明孫中山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作了哪些努力?北伐戰爭取得了什么成果?23.(2023九上·舟山期中)文明交流與碰撞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明交流】材料一:正是這些路,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及絲綢茶葉、瓷器等傳到了世界各國……將中亞的駿馬、葡萄等,西亞的樂器、數學……將美洲的棉花、番薯等輸入中國。——摘編自陳文斌《品讀世界文明史》【文明互鑒】材料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一個合適的政治制度,這個制度保障社會有寬松平和的環境,讓人們追求個人的目標。……英國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創新,使后來西方各國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時,都自覺不自覺地以英國為榜樣。——唐晉主編《大國崛起》材料三:斷然廢舊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舊弊,舉凡一切均效法列強,以圖傲視亞洲諸國。——日福澤諭吉(1885年)【文明碰撞】材料四: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率先開始,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客觀上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英國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炮廠【文明依存】材料五:(1)材料一中文明傳播的“這些路”是指什么?(2)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與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相同之處?(3)根據圖文資料,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如何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4)根據材料五,說說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24.(2023九上·舟山期中)【追求創新】材料一 2023年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材料二 根據政府對《中國制造2025》的解讀,在全球制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于第三梯隊,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制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制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制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在芯片、軟件、醫學技術、發動機、汽車、飛機、新材料、機器人、機床、農業技術等領域,中國全面落后于發達國家。(1)近年來,除神舟系列外,我國還取得了哪些科技創新成果?試舉兩例。(2)結合上述材料,說說我國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3)請你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幾點合理化建議。25.(2023九上·舟山期中)民主與法治。材料一 《中國的民主》白皮書深刻指出:“在中國,國家各項制度都是圍繞人民當家作主構建的,國家治理體系都是圍繞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運轉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上連黨心、下接民心,作為范例被寫入《中國的民主》白皮書。目前,31個省區市全部開展了“領導留言板”群眾留言辦理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300萬件群眾意見建議獲得各地區各部門回復辦理,涵蓋百姓日常瑣事、社會治理難事、國家發展大事。某市通過“民意小圓桌”“民生圓桌會”“居民議事會”等平臺,先后召開56次民意征集會,收集群眾意見860余條,最終確定了建設助老健康、教育等“7+X”服務空間和“幸福薈”的民生綜合體。材料二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會理想,也是偉大的社會實踐和長期的系統工程。建設法治中國,需要不斷提升全體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引導全體公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部印發了《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為了加強學校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學校準備開展校園法治文化宣傳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1)上述材料傳遞出哪些信息?(2)請你圍繞關鍵詞“法治”為學校的電子顯示屏提供兩條宣傳標語。(3)學校準備成立普法宣講團,你認為宣講團成員應具備哪些素質?26.(2023九上·舟山期中)2023年8月14日至19日,“尋文化同源之史立中華傳承之志”第二屆深港澳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順利開展。現在邀請你共同參與“云研學”,深入其中的三條路線“山海同貌”“經濟同體”和“文化同心”進行探索。路線一 山海同貌本次研學的一站是西涌沙灘。為了保護好這條美麗的海岸線,大鵬新區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陸海統籌、“三生”(生態、生產、生活)互動,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堅持先行先試、重點突破,結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行動方案,優化生態保護與發展格局,率先全面建成“水清灘凈、岸綠灣美、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路線二 經濟同體本次研學中有一站,是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邁瑞醫療、聯影醫療、先健科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牽頭組建,于2020年4月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建設,落戶深圳龍華,是深圳市首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也是國家在醫療器械領域設立的唯一創新中心。短短三年間,在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等單位的支持下,國創中心牽頭重大應急事項,研制的首臺ECMO獲得注冊認證,一舉填補了國內長期空白;聯合股東單位聯影研發的全球首臺5.0T人體全身醫學磁共振成像系統,解決了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首次實現了超高場磁共振全身臨床成像。路線三 文化同心大潮起珠江 ——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館 館內全面、生動和立體地展現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歷程和輝煌成就。客家民俗博物館“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是全國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被譽為"客家文化的活化石"。體現了深圳本土客家人勤勞勇敢、自耕自足、奮斗不息的精神,為研究深圳歷史、文化、民俗和建筑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鶴湖新居羅氏家族的良好家風家訓還頗有教育意義。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屬于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還原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營救文化名人的場景。(1)請結合路線一,請問大鵬新區的做法,涉及到的基本國策依據和發展戰略依據是什么?(2)請結合路線二和“創新驅動發展”相關知識,談談如何推動高性能醫療器械進一步突破瓶頸、填補空白?(3)請結合路線三,請你按照時間和文化邏輯設計一條研學路線,并說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民主”“科學” 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開始于1915年;“自強”“求富”是洋務運動的口號,時間是19世紀60—90年代;“維新變法”發生在898年;“民族”“民權”“民生”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內容,提出時間是1905年。因此先后順序是②③④①,B項正確,AC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運動,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運動的時間和口號,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興中會是中國國民黨最早的前身,是孫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創建的中國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A項正確;強學會是清末資產階級創立的第一個維新派政治團體,排除B項;維新派聯合朝中大臣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定期集會講演,他們又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排除C項;1903年11月,以龔寶銓組織的軍國民教育會暗殺團為基礎,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復會,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興中會,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3.【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前由于帝國主義之間矛盾的激化,歐洲形成了由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協約國集團和由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組成的同盟國集團,兩大軍事集團的爭奪,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德國、奧匈帝國和組成了同盟國集團。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知識點,應把握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有關知識。4.【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A項A存在直接因果關聯,1919年,英、法、美操縱的巴黎和會,竟在對德和約上規定把原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五四運動,不符合題意;B項B不存在直接因果關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黨中央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西安事變的根本原因是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不符合題意;C項C因果關系顛倒,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不符合題意;D項D不存在直接因果關聯,1995年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其宗旨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它的成立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聯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5.【答案】C【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陳毅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隊伍和湘南的農民武裝與毛澤東在井岡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這時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轉戰貴州,攻占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長征勝利。中國工農紅軍沒有到過上海。C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工農紅軍的相關歷史知識。6.【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向湘西前進,途中遭受到敵人的圍追堵截,雖然沖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但損失慘重。遵義會議以后,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急行軍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接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進入甘肅。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到達甘肅會寧,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紅軍長征。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7.【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1894年11月,孫中山和20多個進步華僑在美國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第一次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②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前集會,隨后舉行示威游行,隊伍中喊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等口號。③抗日救亡是抗日戰爭的口號,從日本侵略中國開始;②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口號,辛亥革命發生的時間是1911年;故正確答案為①④②③,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注意識記中國近代史上重要事件的口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8.【答案】A【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為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的形勢示意圖。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指揮下,先后共出動100多個團約20萬人,在華北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史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③④錯誤。A項①②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百團大戰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9.【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①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①項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②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②項符合題意;以武漢會戰結束為標志,中國抗日戰爭開始進入戰略相持階段,③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不正確,排除③項;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④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不正確,排除④項;故①②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淞滬會戰、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的相關史實。10.【答案】C【知識點】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屢敗的歷史,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洗雪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危亡到復興的偉大轉折點,①錯誤。德國是在1945年5月8日投降,日本是在1945年8月16日;意大利投降是在1943年,所以法西斯國家戰敗投降的先后順序是意、德、日,②正確。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向國民黨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直逼武漢,威脅南京,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③錯誤。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④錯誤。①③④錯誤,符合題意,選擇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與理解。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1.【答案】C【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圖片資料反映中國突破美國GPS核心技術封鎖,自行研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突破美國5G芯片技術封鎖,研制出華為mate60por,這體現我國堅持自主創新,鑄造國之重器,所以C正確。A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與圖片資源無關。D錯誤,航天實力沒有全面體現圖片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12.【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騰出的資金千方百計惠企裕民,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這說明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①④正確。②錯誤,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③錯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共同富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13.【答案】B【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智能亞運一站通”打通了各類亞運場景,集成各類城市服務,為用戶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便捷服務,打造“千人千面”的數字觀賽服務,這彰顯創新改變生活,生活因創新而美好,有利于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促進體育、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展示中國的自信與實力,所以①③④正確。②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及其作用的認識,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魄,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14.【答案】A【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政府網站開展2023“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聽取網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公民的參政意識,促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我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間接行使國家權力。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的認識,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途徑,以不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15.【答案】C【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漫畫反映國家對不作為不擔當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問責處理,這警示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要敢于擔當,有權必有責,克服懶政、怠政,所以②③正確。①錯誤,我國人大行使立法權,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立法權。④錯誤,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不可任性。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行政機關的職責的認識,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16.【答案】A【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建立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措施,統籌推進跨行業、企業統一監測系統建設,為利用大數據反詐提供制度支持等,這表明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法律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為我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選項觀點沒有認識到網絡的積極作用,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法治中國和法律的作用的認識,建設法治中國,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17.【答案】C【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漫畫反映推廣和應用“共享快遞盒”,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少砍樹,這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包裝污染,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所以②④正確。①錯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關系,要合理利用資源,而不是多用資源。③錯誤,我國資源總體緊缺,要節約。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可持續發展道路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認識,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18.【答案】D【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 圖中《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 顯示我 國60歲以來的老年人人口比重大,與2010年相比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這說明老齡化加劇成為我國人口狀況的新特點。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有利于解決圖中的問題,所以②④正確。①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圖示中沒有體現,應排除。③錯誤,針對圖中難題關鍵是鼓勵生育,而不是提高人口素質。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人口問題及解決方法的認識,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19.【答案】D【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從飛天夢圓到圓夢天宮,幾代中國航天人用二十年的時間,在前期打下的扎實基礎上,穩步完成了“三步走”戰略任務,建成了自主建造、獨立運行的“天宮”空間站,從中我們感受到 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幾代中國航天人接續奮斗,走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所以①②③④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20.【答案】D【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材料中兩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總數達13.4億和14.1億,這說明我國人口平穩增長,基數很大。60歲以上的人口比重明顯提高,這說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所提高,這說明我國人口素質不斷提高,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圖示沒有涉及勞動力人口資源充沛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人口問題的認識,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1.【答案】(1)條件:武漢地區群眾基礎較好;革命團隊進行了長期的準備;湖北新軍傾向于革命。(2)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3)影響: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促進了教育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近代化。【知識點】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材料“從1904年科學補習所成立開始,湖北革命黨人先后建立了日知會、湖北軍隊同盟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到1911年7月,在總數1.5萬人的湖北武漢新軍中,有組織的革命黨人近2000人,經聯系而同情革命的達4000余人。”可知,武昌爆發辛亥革命“首義”的條件:武漢地區群眾基礎較好;革命團隊進行了長期的準備;湖北新軍傾向于革命。(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他多年來奔走倡導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對中國政治前途有著深遠的影響。孫中山之所以能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因為他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國內外的聲望、政治解決的需要、各方勢力的支持、民主選舉的程序、革命形勢的要求以及他個人的政治影響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孫中山成為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最佳人選。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原因: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3)根據材料“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斷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并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促進了教育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近代化。【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孫中山、辛亥革命的影響等相關史實。22.【答案】(1)革命政黨的名稱:中國同盟會性質:資產階級性質。指導思想:三民主義(2)說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3)目的:推翻軍閥和帝國主義。努力:促成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創建黃埔軍校。成果: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在成立大會上,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選舉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建立領導機構。大會決定創辦《民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2)根據材料一圖二“黃埔軍校舊址大門”及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打破了歷代王朝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北伐戰爭的目的是推翻軍閥和帝國主義。材料三中圖一、圖二說明孫中山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作出的努力:促成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創建黃埔軍校。北伐戰爭取得的成果: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同盟會、北伐戰爭、辛亥革命、國共第一次合作等相關史實。23.【答案】(1)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新航路的開辟。(2)歷史事件:日本明治維新。共同點:①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12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都推動了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④都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等。(3)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清政府開展“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4)①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②中國戰場的戰區面積廣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③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持續作戰時間最長的戰場;④中國軍民參戰人數多,抗擊日軍人數多,付出巨大犧牲,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知識點】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新航路的開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日本明治維新【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正是這些路,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及絲綢茶葉、瓷器等傳到了世界各國……將中亞的駿馬、葡萄等,西亞的樂器、數學……將美洲的棉花、番薯等輸入中國”可知,材料一中文明傳播的“這些路”是指絲綢之路、新航路。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維新,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日本明治維新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相同之處是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3)根據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后,為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清政府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開展“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4)根據材料五可知,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抗擊了大部分日軍,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鴉片戰爭、洋務運動、抗日戰爭的勝利等相關史實。24.【答案】(1)如: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成功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建造成功;C919國產大飛機;北斗導航系統;復興號高鐵等(2)①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②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等。(3)①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②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③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本題根據時事回答即可,如: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成功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建造成功;C919國產大飛機;北斗導航系統;復興號高鐵等。(2) 在全球制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于第三梯隊,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制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這說明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 。在芯片、軟件、醫學技術 等領域,中國全面落后于發達國家,這說明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此外,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等。據此組織答案即可。(3)根據所學,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建議可以從要 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我國的科技發展現狀,創新及其作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25.【答案】(1)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征;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最管用、最廣泛、最管用的民主;④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⑤人民通過民主監督等形式參與民主政治建設、公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⑥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2)①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②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3)①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②關心國家法治建設。③遵紀守法。④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在中國,國家各項制度都是圍繞人民當家作主構建的,國家治理體系都是圍繞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運轉的,這表明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征,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這說明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300萬件群眾意見建議獲得各地區各部門回復辦理,涵蓋百姓日常瑣事、社會治理難事、國家發展大事 ,這說明我國公民民主意識不斷增強, 人民通過民主監督等形式參與民主政治建設。某市通過“民意小圓桌”“民生圓桌會”“居民議事會”等平臺,先后召開56次民意征集會最終確定了建設助老健康、教育等“7+X”服務空間和“幸福薈”的民生綜合體,這說明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據此組織答案。(2)本題的宣傳標語體現建設法治中國即可,如: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3)本題為開放性的試題,宣講團成員的素質可以從要有法律知識, 遵紀守法,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的國家性質,新型民主,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法治的意義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來越切實的保障。26.【答案】(1)基本國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2)①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②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③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3)路線:青島市古琴協會→貝雕工藝展覽館→鋦工藝博物館→春和樓飯店理由:體驗傳統九嶷派古琴斫琴技藝,聆聽琴弦間的深遠余韻,體會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意境;近距離接觸從貝殼到青島貝雕工藝品的蛻變過程,欣賞現代貝雕工藝品,感受貝雕藝術的絢麗色彩;觀摩體驗“王門鋦”宮廷鋦瓷獨門絕技,欣賞陳氏鋦藝瓷器的涅槃之美;現場觀摩非遺傳承人介紹香酥雞制作過程,品嘗“齊魯非遺宴”。【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大鵬新區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陸海統籌、“三生”(生態、生產、生活)互動,這涉及了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2)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 推動高性能醫療器械進一步突破瓶頸可以從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路線合理即可,如:青島市古琴協會→貝雕工藝展覽館→鋦工藝博物館→春和樓飯店。理由可以從體驗傳統九嶷派古琴斫琴技藝,欣賞現代貝雕工藝品,感受貝雕藝術的絢麗色彩,欣賞陳氏鋦藝瓷器的涅槃之美,現場觀摩非遺傳承人介紹香酥雞制作過程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中華文化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與歷史·道德與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與歷史·道德與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