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一橋飛架連天塹》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了解不同類型、不同外觀結構的橋梁,學會設計簡單的橋梁模型或者繪制橋梁的草圖。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世界著名橋梁的圖片和資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 力和審美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橋梁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 對建筑藝術的熱愛之情,提高他們對美術學科的興 趣。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橋的種類及其結構特點。 2.教學重點:如何讓學生在設計或繪制中體現出對橋梁結構和功能的理解。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圖片、視頻等資料。 繪畫工具,如鉛筆、彩筆、畫紙等。 可讓學生課前閱讀課本,并為上課做好材料和評論方面的部分準備。課堂導入(2分鐘) 教師通過講述港珠澳大橋的故事或者展示港珠澳大橋的圖片來引入本節課的主題——《一橋飛架連天塹》,引導學生思考橋梁在生活中的作用。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引出今天的教學課題。課堂發展 (15分) 活動一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橋梁是城市標志性建筑?你身邊有哪些美輪美奐的橋?它們的設計有事么特別之處? 世界著名橋梁展示:教師展示一系列世界著名橋梁的圖片,如金門大橋、倫敦塔橋、趙州橋等。介紹這些橋梁的基本信息,包括建造地點、建造年代、建筑特色等。例如,金門大橋是美國舊金山的標志性建筑,它是一座懸索橋,主跨達到了1280米,橋身的紅色外觀使其在舊金山灣的景色中格外醒目。同時,講述這些橋梁在各自城市中的標志性意義,如倫敦塔橋是倫敦的象征之一,它獨特的雙塔結構和可開啟的橋身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感受橋梁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課堂發展 (15分) 介紹橋的不同分類方式,如按照建筑材料分為石橋、木橋、鋼橋等;按照受力結構分為梁橋、拱橋、懸索橋、斜拉橋等。 活動二 從不同的角度繪制橋梁結構圖,運用綜合材料制作一個立體的橋梁模型。 方法和步驟: 1.主視圖:從物體的前面向后面所看到的視圖。 2.俯視圖:由物體上方向下做正投影得到的視圖。也叫頂視圖。 3.側視圖:由物體的左側向右側做正投影得到的視圖。 4.效果圖:是指通過計算機三維仿真軟件技術來模擬真實環境的高仿真虛擬圖片。效果圖是一種將概念、想法和設計轉化為具有視覺吸引力和詳細描述的方法。 5.根據設計圖準備材料,組裝完成后。用點、線、面、色進行裝飾。 活動三 嘗試用不同的藝術手法表現橋梁1.剪紙 2.繪畫 …… 活動四 學習用電腦軟件設計一座科學、美觀的城市景觀橋。 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不同外觀結構的橋梁。 2.讓學生了解三視圖和效果圖在設計中將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的轉化作用。 為設計或者繪制橋梁的草圖打好基礎。 2.學習三視圖和效果圖的繪制,為后面的模型制作做鋪墊。展示交流 (5分鐘) 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作業要求(10分鐘) 嘗試用繪畫的藝術手法表現一座城市景觀橋梁。 要求:上色效果圖(用點線裝飾橋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