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預學任務單】——25、古人談讀書一、查閱資料,了解作者。朱熹,世稱 , 朝著名的 家、 家、 家、家、 ,被尊稱為 。主要作品有:《 》《 》《 》等。孔子,名 ,字 ,春秋末年的 家、 家和 家,學派的創始人。傳說孔子有弟子 ,精通“六藝”的有 人。二、明確學習目標。1、會認“恥、矣”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識”, 學會寫“恥、誨”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大意。(重點)4、能聯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容帶來的啟發。(難點)三、初讀文言文。1、讀準字音,對于不認識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書,給字注音;若是多音字,借助插圖、對照注釋、結合整句詩的意思判定,將多音字寫在旁邊。2、讀通詩句,用“ ”圈出不理解的字詞,關注課本上的注釋或查看資料書,記錄重點字詞的意思。四、自學課文,解決字詞。1、圈出下面加點字的正確讀音。敏(mǐn mǐng)而好(hǎo hào)學 默(mò mè)而識(shī shí)之論(lún lùn)語 誨(huǐ huì)人不倦(juàn jiàn)2、讀拼音寫詞語。sòng dú qǐ bú shì quē yī bù kě( ) ( ) ( ) suǒ wèi bù chǐ xià wèn rén yún yì yyún( ) ( ) ( ) 3、解釋下列加點字詞。是知也: 敏而好學: 學而不厭: 敏以求之者也: 漫浪誦讀: 4、補充讀書的成語懸梁( )( ) 廢( )忘( ) ( )( )偷光 專心( )( ) ( )( )映雪 手不( )( )5、下面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B.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C.我非/生而知之者……D.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6、根據理解選擇序號。①學習方法 ②學習態度 ③既有學習方法,又有學習態度A.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C.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下面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論語告訴我們,思維要敏捷,要能夠向學問比自己低的人請教。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一種智慧。C.“誨人不倦”,是對傳授知識的人說的。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恥下問”告訴我們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問請教。B.朱熹認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心到”。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個“知”字意思是知識。9、重點句子我們來理解。(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譯文: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譯文: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譯文: 。(5)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譯文: 。三到:指的是 。(6)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 譯文: 。(7)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譯文: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古人談讀書》主要記錄了古人有關 、 的言論。第一則選自《論語》,是孔子關于 的三句話;第二則是朱熹的,告訴我們讀書方法,即讀書 ”: 、 、 。2、《論語》中“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虛心好學的重要性;孔子經常教導他的學生,在學習上應堅持 。正所謂“ ”。六、拓展延伸,質疑問難。1、我愛積累詞語。表示書讀得多的成語: 表示讀書刻苦的成語: 2、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問題寫下來。參考答案一、朱文公 宋 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朱子 《四書章句集注》《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丘 仲尼 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 三千人 七十二人。四、1、mǐn hào mò shí lún huì juàn2、誦讀 豈不是 缺一不可 所謂 不恥下問 人云亦云3、同“智”,智慧 聰敏 滿足 勤勉 隨意4、懸梁刺股 廢寢忘食 鑿壁偷光 專心致志 囊螢映雪 手不釋卷5、C6、③②①7、A8、C9、(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2)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3)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誨人不知道疲倦。(4)我并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地求取知識的人。(5)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重要。“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讀到。(6)心思不在讀書上,那么眼睛看得就不仔細,既然心思和眼睛不專心一意,就只是隨意地朗讀,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7)這三到里面,心到最重要。如果心到了,那么眼睛和口怎么會不到呢?五、1、讀書、學習 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 三到”:心到、眼到、口到。2、老老實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六、1、博覽群書 學富五車 博古通今 出口成章 廢寢忘食 手不釋卷 夜以繼日 懸梁刺股 2、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